皮影戲(錦州皮影戲),遼寧省錦州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皮影戲(錦州皮影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Ⅳ-9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影戲(錦州皮影戲)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遼寧省錦州市
- 遺產編號:Ⅳ-91
皮影戲(錦州皮影戲),遼寧省錦州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皮影戲(錦州皮影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Ⅳ-91。
皮影戲(錦州皮影戲),遼寧省錦州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1年5月24日,皮影戲(錦州皮影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Ⅳ-91。歷史淵源皮影戲在金、...
錦州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有四代傳人。史料記載:“明末清初,皮影戲由關內傳入,外地皮影藝人在錦傳藝收徒,以此為業,凡農閒、慶豐、許願、求雨、廟會、節日均有影事活動。”歷史追溯 明末清初,錦州古城西關關帝廟戲樓是皮影活動的集散地,許多外地流動的皮影藝人...
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剪制形象並借燈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流傳於全國各省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認為,皮影戲發源於陝西,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皮影戲又名“燈影戲”“土影戲”;皮影戲的起源歷史悠久,是一種以獸皮做成的人物剪影,...
皮影戲(Shadow Puppets),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皮...
遼寧凌源地處凌河之源,牛河梁五千年燦爛的紅山文化蘊育了這片神奇的地域文化凌源皮影。凌源皮影有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是傳統民間古老藝術奇葩,深受海內外人士喜愛。人造型 凌源影人造型,歸納起來有生、小、大、髯、醜五大類,根據人物的不同身份特點對眉、眼、鼻、嘴和鬍鬚五個部分進行誇張,...
東北皮影戲又被稱作“此地影”、“照條兒”,它還包括內蒙古東部的“邊外影”和“雙城影”等,約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在表演形式上,東北皮影戲和河北省的“樂亭影”大致相同,但在唱腔上卻帶有獨有的東北地方音樂的特點。由於東北皮影的唱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板腔格式特點,行當表演上的分腔也比較清楚,因而為創建...
凌源皮影戲屬於灤州影(因起源於河北灤縣得名)派系,清代由河北昌黎、灤縣、樂亭、豐潤、玉田、遵化等地傳入,據清代《塔子溝記略》記載:清乾隆五年(1740年),凌源“塔子溝廳初建之時影戲已大盛氣”。20世紀初,凌源皮影戲無論從影人的造型製作,影戲的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來說,都達到了歷史的頂峰。當時有...
《中國皮影戲》是一本202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作者是王熙,林中華,主要講述了從自然界的影子講起,由淺入深,寓教於樂,將光影知識、歷史故事、課文內容、生活知識影入其中,將多位國家級皮影老藝術家的藝術實踐影入其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皮影戲教學體系。內容簡介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是我國...
一、皮影的淵源與流傳 皮影的產生 隋唐時期 宋代皮影 元明清皮影 二、皮影的功能 巫術功能 教化功能 娛樂功能 審美功能 三、皮影的製作 制皮 鏤刻 敷彩 綴結 四、皮影的分類和藝術特點 人物造型 頭茬 身段夾子 馬與馬斬 仙場 妖場 輔助夾子 藝術特點 五、皮影戲的演出 舞台設定 人員安排 操縱特技 劇目唱腔 ...
凌海皮影戲是遼寧省古老的傳統藝術。於明清時期由河北樂亭一帶沿遼西走廊傳入,“銀燈映照千員將、一箱容下百萬兵”,故皮影戲也稱“燈影戲”。演出形式 凌海皮影的唱腔源於冀東灤州影調,掐嗓唱法十分獨特,它拓展了演員男扮女裝的界限,融進了遼西方言,自成一派。演員班子一般為五人,一人兼多職連拉帶唱,還要...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製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是我國出現的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戲中“影人”是根據劇中角色和襯景的設計,用驢皮或牛皮、羊皮經刮制、描樣、雕鏤、著色、燙平、上油、訂綴而成。人物臉譜和服飾造型生動形象,或純樸粗獷,或細膩浪漫,或誇張幽默。再加上流暢的雕鏤,艷麗的著色,達到了...
皮影戲(Shadowplay),漫畫《變形金剛》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名詞,塞伯坦人性格重寫手術,多被用於政治目的或是懲罰犯人。塞伯坦人性格重寫手術,多被用於政治目的或是懲罰犯人。震盪波就曾因暗中對抗元老院受到此刑。根據作者Bob Budiansky的描述,震盪波的原型是《星際迷航》中的斯波克 在被執行皮影戲前,他是一個“上...
《皮影戲》是周杰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周杰倫作曲、唐從聖作詞,林邁可編曲,收錄在周杰倫2011年11月11日發行的專輯《驚嘆號》中。2012年1月,這首歌曲獲得了2011年度中歌榜頒獎禮年度金曲獎。創作背景 《皮影戲》的創作題材是陝西元素的皮影。這首歌曲的歌詞作者唐從聖先寫好了歌曲的詞和曲,拿給周杰倫看以後,...
《中國皮影戲》是一部由趙紅帆編著的圖書,2021年1月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中國皮影戲》一書介紹了中國特有的戲劇形式——皮影戲。書用簡潔而不失趣味的文筆向讀者講述“皮影是耍的”這一有趣的皮影特色,從皮影製作到藝術造型,從搭配曲目到各種流派,豐富多彩的皮影戲已經伴隨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長期都是...
並提供服務保障;負責全市及中心各項體育賽事、活動的服務和保障,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宣傳推動民眾性體育運動,增強人民民眾健身意識,配合主管部門開展體育賽事 活動等。所獲榮譽 2023年,錦州市體育服務中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皮影戲(錦州皮影戲)”的保護資 格。
皮影戲(弦板腔)是流傳於陝西省乾縣地區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弦板腔皮影戲流傳於關中乾縣、興平、禮泉、鹹陽等地。弦板腔又稱“板板腔”,由主要伴奏樂器“二弦子”和敲擊樂器“板子”而取名。形成於清代初年。文化特徵 弦板腔皮影戲創造出【大開板】等多種唱調,樂器又加進了二胡...
《中國皮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藝術,於1995年6月8日發行的,志號為1995-9的特種郵票。《中國皮影》郵票全套4枚,分別描繪了陝西東路的淨角、河北灤縣的小生、山西孝義的紙窗影人、四川大邑的旦角形象。發行背景 皮影戲俗稱“土影戲”、“影子戲”、“燈影戲”,是中國的古老劇種...
皮影戲又稱戲影人生、土電影,起源於北宋時的北方,南宋時傳到江南一帶。在江南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烏鎮皮影戲屬南派。皮影戲館裡收留下也許不僅僅是老藝人對過去的一往情深,更是一種原生態生活的回歸與渴望。景點介紹 至抗戰前後,烏鎮尚有12個皮影戲班子,走鄉串鎮,演出頗多。解放後隨著電影的發展而日趨減少,...
《中國民間皮影》是2003-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建君。內容簡介 皮影,那種另人驚絕的絢麗與精細已難以得見!!!也許在一些特別的場面,比如當年看電影《活著》,畫面轉折處總有那個皮影的影子。一段生活的滄桑,一出包含淚水的歡樂,一幅歷史生活的生動畫卷,一個令人扼腕感嘆的民藝晚霞,讓人難以...
《皮影》是2016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童芸。內容簡介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燈影戲”,是用獸皮或紙板剪製成形象,借燈光照射形象的影子來表演故事,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民間戲曲形式。皮影戲吸收了中國各地民間戲曲和曲藝的精華,在各地鄉間廣受歡迎。本書介紹了皮影戲的發展與流派、表演與唱腔,以及影人...
林世敏,女,漢族,皮影戲(蓋州皮影戲)傳承人。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評審意見 林世敏系遼寧蓋州皮影戲主要傳承人。師承遼南地區著名皮影藝人,傳承脈絡清晰。其全面、熟練掌握操影、演唱、雕刻技藝,並逐漸形成自己細膩、委婉的獨特風格,是當地皮影團的演出骨幹。她...
在1947年5月第一次解放昌黎戰鬥發生以後,冀東軍區第十二軍分區的“軍民影社”就開始在這一地區演出皮影戲。皮影社分別配合解放戰爭和土地改革,編演了大量皮影戲新劇目,如《錦州戰役》《解放平津唐》《淮海戰役》《解放徐州》《清算閻王帳》《改造二流子》等,充分發揮了皮影戲在革命戰爭中宣傳民眾、教育民眾、武裝...
大約於乾隆年間進入北京,河北東部灤州、樂亭、昌黎、唐山、豐潤、玉田、遵化、遷安以及北邊一點兒的蘆隆、南邊一點兒的薊縣等地皮影藝人常搭班來北京演出,班社多集中在東四牌樓到崇文門一帶,後來成為北京皮影著名的兩大派之一,即北京東城派皮影。其間,也有一部分“灤州影”陸續傳播到東北瀋陽、錦州一帶。西派 西...
京山皮影戲又稱“皮影子”、“影子戲”,2013年10月入選湖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早在明清時期,皮影戲就盛行京山全境,京山民間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京山皮影戲的獨特風格,即用京山方言道白,唱腔則可用“漁鼓”、“楚戲”、“花鼓戲”、“小調”等隨意切換,不僅滿足了不同觀眾的...
《中國紅·皮影》是2013年3月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童芸。內容簡介 《中國紅·皮影(漢英對照)》探究了中國皮影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具體介紹了皮影造型、皮影製作工藝、皮影戲表演藝術,以及其不同的地域特色,使讀者可以更加直觀地體會中國皮影的藝術魅力與藝術精髓。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
皮影戲 皮影戲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劇種。北方皮影早年一般都用驢皮製作,所以俗稱驢皮影。黑山皮影早在金代就有出現,但真正有所傳承發展的大約始於十八世紀末期,有200多年的歷史。屬於灤州皮影派系,是在吸收河北樂亭皮影技藝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唱腔發展起來的。黑山早期的皮影藝人肖勇...
遼劇,原稱遼南影調戲、遼南戲,是在遼南地區(包括瓦房店、蓋州等地)傳統皮影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遼寧省的新型地方戲曲劇種。演出時照本宣唱,唱腔曲調吸收、借鑑了河北省皮影的成份,唱腔以板式變化體為主。四台子村業餘劇團的皮影藝人以真人上台唱影調的形式演出了業餘作者翁景樹編寫的現代戲《白楊樹下》,把影窗...
劉井春 劉井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皮影戲(凌源皮影戲)。人物經歷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皮影戲(凌源皮影戲)。所獲榮譽 2022年6月,遼寧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評估結果(優秀)(公示)。
清代著名四川籍文人李調元有"影燈戲"詩:翻覆全憑兩手分,無端鉦息又鉦聞,分明奪地爭城戰,大勝連年坐食軍。李為四川錦陽羅江縣南村(今屬安縣寶林鄉)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五十一歲以前,在外省作官,晚年返鄉潛心寫作。"影戲燈"詩將乾隆晚期錦州農村皮影戲班演出情況寫得貼切生動,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