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南朝文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融(466~493年),字元長,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市)人。南朝齊文學家,東晉宰相王導六世孫,劉宋廬陵內史王道琰之子。

聰慧過人,博涉古籍,富有文才。少舉秀才,進入竟陵王蕭子良幕府,名列“”竟陵八友之一,極受賞識。累遷太子舍人,兼任主客郎中,接待北魏使者。遷中書侍郎,授寧朔將軍

齊武帝去世後,參與蕭子良奪嫡活動,事敗被殺。

基本介紹

  • 本名:王融
  • 別稱:王寧朔
  • 字號:字元長
  • 所處時代:南朝齊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琅琊臨沂
  • 出生時間:466年
  • 去世時間:493年
  • 主要成就:接待北魏使者 幫助蕭子良奪嫡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評價,軼事典故,親屬成員,個人作品,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齊武帝時,王融曾上書求自試,後遷至秘書丞,官至中書郎
永明九年(491年),齊武帝芳林園禊宴群臣,並命各人賦詩。王融作《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文藻富麗,當世稱譽。
又因王融有才辯,永明十一年(493年),兼任主客郎,接待北魏使者,應對便捷。王融自恃有才華,希望可在三十歲內成為公輔。時北魏侵邊,竟陵王蕭子良於東府募人,舉融為寧朔將軍、軍主,王融與孝子良相友善。
不久,齊武帝病重,王融欲矯詔擁立蕭子良即位,與鬱林王蕭昭業爭奪帝位失敗。王融因依附蕭子良而下獄,被孔稚圭奏劾,賜死。

主要成就

南齊書·王融傳》說他“文辭辯捷,尤善倉卒屬綴,有所造作,援筆可待”。他最為當時人稱道的文章是《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北魏的使者認為超過顏延之,可以和司馬相如的《封禪書》相比。明代張溥也稱其“詞涉比偶,而壯氣不沒”(《王寧朔集》題辭)。其實這是一篇典型的應制之作。他又曾和沈約謝朓周顒等一起,創建講究聲律的新變體,即永明體詩,推動了詩歌形式的發展。他的詩音韻和諧,“詞美英淨”(《詩品》),如“林斷山更續,洲盡江復開”(《江皋曲》),“坐銷芳草氣,空度明月輝。嚬容入朝鏡,思淚點春衣”(《古意》)等詩句,頗有風韻。後人常把他的詩和謝朓詩相混,可見其成就雖然不如謝朓,但詩風確有共同之處。

人物評價

南齊書》:晉世遷宅江表,人無北歸之計,英霸作輔,芟定中原,彌見金德之不競也。元嘉再略河南,師旅傾覆,自此以來,攻伐寢議。雖有戰爭,事存保境。王融生遇永明,軍國寧息,以文敏才華,不足進取,經略心旨,殷勤表奏。若使宮車未晏,有事邊關,融之報效,或不易限。夫經國體遠,許久為難,而立功立事,信居物右,其賈誼終軍流亞乎!元長穎脫,拊翼將飛。時來運往,身沒志違。
《南史》:元長躁競不止。
沈約《傷王融》:元長秉奇調,弱冠慕前蹤。眷言懷祖武,一簣望成峯。途艱行易跌,命舛志難逢。折風落迅羽,流恨滿青松。

軼事典故

北魏借書
昔晉人失馭,群書南徙。魏因沙鄉,文風北缺。高祖孝文皇帝(元宏)追悅淹中,游心稷下。觀書亡落,恨閱不周。與為連和,規借完典。而齊主昏迷,孤違天意。為中書郎王融,思狎淵雲,韻乘琳瑀。氣轢江南,聲蘭代北。聳調孤遠,鑑賞絕倫。遠服君風,遙深紵縞。啟稱在朝,宜借副書。參考《李璧墓誌》

親屬成員

參考:《南齊書》( 列傳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個人作品

王融著有文集,今已散佚。所存詩文五十多篇,頗多陳述政見之作。隋唐尚存十卷,見《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朝只存七卷,見《宋史·藝文志》。
明朝張溥輯為《王寧朔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詩歌參見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齊詩》(卷二)。
文章參見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齊文》(卷十二、十三)。

史書記載

王融,字元長,少而神明警慧。母臨川太守謝惠宣女,性敦敏,教融書學。博涉有文才,從叔王儉謂人曰:“此兒至四十,名位自然及祖。”舉秀才,累遷太子舍人。以父宦不通,弱年便欲紹興家業,啟齊武帝求自試,遷秘書丞。從叔王儉初有儀同之授,贈王儉詩及書,王儉甚奇之,笑謂人曰:“穰侯印詎便可解。”歷丹陽丞,中書郎
永明末,武帝欲北侵,使毛惠秀畫《漢武北伐圖》,融因此上疏,開張北侵之議。圖成,上置琅邪城射堂壁上,游幸輒觀焉。九年,芳林園禊宴,使融為《曲水詩序》,當時稱之。上以融才辯,使兼主客,接魏使房景高、宋弁。弁見融年少,問:“主客年幾?”融曰:“五十之年,久逾其半。”景高又云:“在北聞主客《曲水詩序》勝延年,實願一見。”融乃示之。後日,宋弁於瑤池堂謂融曰:“昔觀相如《封禪》,以知漢武之德,今覽王生《詩序》,用見齊主之盛。”融曰:“皇家盛明,豈直比蹤漢武,更慚鄙制,無以遠匹相如。”上以魏所送馬不稱,使融問之曰:“秦西冀北,實多駿驥,而魏之良馬,乃駑不若,將旦旦信誓,有時而爽,駉蔌之牧,遂不能嗣?”宋弁曰:“當是不習地土。”融曰:“周穆王馬跡遍於天下,若騏騮之性,因地而遷,則造父之策,有時而躓。”弁曰:“王主客何為勤勤於千里?”融曰:“卿國既異其優劣,聊復相訪,若千里斯至,聖上當駕鼓車”。弁曰:“向意既須,必不能駕鼓車也。”融曰:“買死馬之骨,亦以郭隗之故。”弁不能答。
琅琊王氏世系圖琅琊王氏世系圖
王融躁於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內望為公輔。初為司徒法曹,詣王僧祐,因遇沈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於扶桑,入於暘谷,照耀天下,誰雲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食蛤蜊。”融曰:“物以群分,人以類聚,君長東隅,居然應嗜此族。”其高自標置如此。及為中書郎,嘗撫案嘆曰:“為爾寂寂,鄧禹笑人。”行遇朱雀桁開,路人填塞,乃捶車壁曰:“車中乃可無七尺,車前豈可乏八騶。”及魏軍動,竟陵王蕭子良於東府募人,板授融寧朔將軍、軍主。融文辭捷速,有所造作,援筆可待,子良特相友好。晚節大習騎馬,招集江西傖楚數百人,並有乾用,融特為謀主。
齊武帝病篤暫絕,蕭子良在殿內,太孫未入。王融戎服絳衫,於中書省閣口斷東宮仗不得進,欲矯詔立子良。詔草已立,上重蘇,朝事委西昌侯鸞。梁武謂范雲曰:“左手據天下圖,右手刎其喉,愚夫不為。主上大漸,國家自有故事,道路籍籍,將有非常之舉,卿聞之乎?”雲不敢答。俄而帝崩,融乃處分以子良兵禁諸門,西昌侯聞,急馳到雲龍門,不得進,乃曰:“有敕召我。”仍排而入,奉太孫登殿,命左右扶出子良,指麾音響如鍾,殿內無不從命。融知不遂,乃釋服還省,嘆曰:“公誤我。”鬱林深怨融,即位十餘日,收下廷尉獄。使中丞孔珪倚為奏曰:“融姿性剛險,立身浮競,動跡驚群,抗言異類。近塞外微塵,苦救將領,遂招納不逞,扇誘荒傖狡弄威聲,專行權利,反覆唇齒之間,傾動頰舌之內,威福自己,無所忌憚,誹謗朝政,歷毀王公。謂己才流,無所推下,事暴遠近,使融依源據答。”融辭曰:“囚實頑蔽,觸行多愆。但夙忝門素,得奉教君子。爰自總發,迄將立年,州閭鄉黨,見許愚褷。過蒙大行皇帝獎育之恩,又荷文皇帝識擢之重,司徒公賜預士林,安陸王曲垂盼接,前後陳伐虜之計,亦仰簡先朝。今段犬羊乍擾,令囚草撰符詔。及司徒宣敕招募,同例非一,實以戎事不小,不敢承教。續蒙軍號,賜使招集,銜敕而行,非敢虛扇。且‘張弄威聲’,應有形跡。‘專行權利’,又無贓賄。‘反覆唇齒之間’,未審悉與誰言?‘傾動頰舌之內’,不容都無主此。自上《甘露頌》及《銀瓮啟》、《三日詩序》、《接虜使語辭》,竭思稱揚,得非誹謗。囚才分本劣,謬被策用,悚怍之情,夙宵兢惕,自循自省,並愧流言。伏惟明皇臨宇,普天蒙澤,戊寅赦恩,輕重必宥,百日曠期,始蒙旬日,一介罪身,獨嬰憲劾。”融被收,朋友部曲,參問北寺,相繼於道。請救於子良,子良不敢救。西昌侯固爭不得。詔於獄賜死,時年二十七。臨死嘆曰:“我若不為百歲老母,當吐一言。”融意欲指斥帝在東宮時過失也。先 是,太學生會稽魏準,以才學為融所賞,既欲奉子良,而準鼓成其事。太學生虞羲丘國賓竊相謂曰:“竟陵才弱,王中書無斷,敗在眼中矣。”及融誅,召準入舍人省詰問,遂懼而死,舉體皆青,時人以準膽破。融文集行於世。(《南史·王融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