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洽(東晉書法家)

王洽(東晉書法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洽(323-358),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書法家。他是宰相王導的第三子,王羲之的堂弟。歷官至吳郡內史,征拜中書令,苦讓不受。眾書通善,尤能隸行。

王洽在王導的諸子中聲名最大,深為時人所讚許。

當時,王洽與荀羨“俱有美稱”(《晉書》王導傳所附載,下引同),並為晉穆帝所重。歷官散騎中書郎、司徒左長史、建武將軍吳郡內史。征拜領軍,尋加中書令,固辭不受,並10次向晉穆帝上書,陳述理由,表達苦衷,詞意十分懇切。晉穆帝稱譽他“清裁貴令”。

晉穆帝昇平二年(358年),卒,年僅36歲。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洽
  • 所處時代:東晉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琅琊臨沂
  • 出生時間:323年
  • 去世時間:358年
  • 主要成就:東晉書法家,吳郡內史
  • 父親王導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家族世系,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王洽自幼聰慧好學,不捨晝夜。他多才多藝,學識淵博。尤在書學方面,他能夠不苟成見,不囿成法,博採眾長,廣學博納,熟悉各種書體,尤善隸、行。他的從兄王羲之說:“弟書遂不減吾。”(張懷瓘書斷》)雖為溢美,但也說明了王洽在書法藝術方面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王洽書兼眾法,尤善行草。他曾與王羲之一起研究書體,變章草今草,韻媚婉轉,大行於世,為時人所仿效、讚賞。這是他在書法藝術革新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巨大貢獻。與他的從兄王羲之一起,開創了中國書法史上的新紀元。
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規律,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特別是到了東晉王羲之、王洽的時代,書法藝術已由量變發展到質變的時代,為書風的革新創造了條件,王洽也正是處於這樣一個時代潮流中。他的書法藝術造詣精深,每揮毫落簡,筆筆有來歷,字字有出處,具有郢匠乘風之勢,卓然孤秀,麗雅有韻,運用有方,甚得筆墨之法和筆墨之趣。為此,李嗣真《書品後》評論他說:“逸少為領軍弟書不減吾,吾觀可有十紙,信佳作矣!體裁用筆,全似逸少,虛薄不住。右軍藻鑒,豈當虛發,蓋欲假其名譽耳。”這多少道出了王洽的書法藝術方面的高度藝術成就。
王洽作為受“書法世家”薰陶和培養出來的子弟,與王羲之一樣,對書法藝術酷愛到著魔的程度,他對書法藝術廢寢忘食、孜孜求之,苦練苦學,不斷探索。當時的書法界十分活躍。隨著社會的發展,交往日益頻繁,為了書寫方便流暢,促使文體的變革,使之更具備實用價值,並由此達到高度的審美價值,使二者統一,於是,不僅出現了像王羲之這樣“備精諸體”、開一代書風的“書聖”,而且,出現了像王洽這樣有影響、有造就的一代書法大家。使晉代書壇盛極一時,百花競艷,互相映輝,出現了中國書法史上的黃金時代。王洽之父王導的行書,見貴當時。王洽在王導的諸子中,又最負盛名,其書法藝術在當時也見重一時,很受歡迎。
王洽之妻苟氏,“亦善書”,是當時屈指可數的女書法家。苟氏的書法雖然不如衛夫人衛鑠)、謝道韞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藝術成就高、書名大,但在當時,也深為人們所珍重。王洽之子王珣王珉,也都是晉代有名的書法家。在當時,琅邪王氏書法一門鼎盛,代代相傳。而在這個家族中,除了王羲之、王廙外,王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洽雖然沒有留下多少墨跡,但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卻十分重要,也是晉代書壇上的一代大家。

人物評價

從兄王羲之云:“弟書遂不減吾。”復工於草,落簡揮豪,有郢匠成風之勢。嘗與羲之變章草今草,韻媚宛轉,大行於世。在《晉書本傳》、《能書人名》、《書斷》中,都有關於他的詳細記述。

家族世系

王仁——王融——王覽——王裁——王導——王悅王恬、王洽、王協王劭王薈

史書記載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琅琊王氏世系圖琅琊王氏世系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