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台(王融《臨高台》)

《臨高台》是樂府歌曲名,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多詩人曾以此為題作詩。王融的這首,是其中較有特色的佳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高台
  • 創作年代:476--493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王融
作品原文,註解,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遊人欲騁望,積步上高台。
井蓮當夏吐,窗桂逐秋開。
花飛低不入,鳥散遠時來。
還看雲棟影,含月共徘徊。

註解

騁望:馳騁遊覽。放眼遠望。《楚辭·九歌·湘夫人》:“登白苹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積步:累積步子。宋葉適《彭子復墓志銘》:“孰為任重?累銖而稱;孰為道遠?積步而行。”
井蓮:井邊的蓮花。
當夏:正當夏日。
吐:吐蕊。
窗桂:窗前的桂花。
逐秋:追逐秋天。
時來:時常來到。
雲棟:高入雲表的梁棟。

作品鑑賞

詩的開篇緊扣題面,直截了當地告訴讀者,“遊人”之所以要“臨高台”的原因——正在園林中遊覽的他,為了縱目遠眺,領略到更多的景致,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那高高的樓台。這裡,詩人不作鋪墊,不加渲染,而是直書其事,以便騰出更多的篇幅,集中寫登高所見。
接下來就開始寫登高所見了。庭院中水池裡種著一片蓮,窗外則是數株桂,毫無疑問,這些皆是“遊人”舉目即見的。可是,那高潔雅麗的蓮花只有盛夏時節才吐蕊,那清香疏淡的桂花卻要隨著秋天的來臨才能開花。“遊人”顯然是來得太早了,他唯有見到蓮葉與桂枝,而不能見到蓮花桂葩,這未免有些太遺憾了。但詩人卻巧妙地將這遺憾化為神奇,寫出了新意。如果詩人在這裡只就“遊人”之所見記其所見,顯然是一種尋常寫法,是難以寫出新意的。然而詩人既寫“遊人”之眼中所見,又寫“遊人”之所未見;既寫了“遊人”之眼中所見,又寫“遊人”心中所見,便使小詩產生了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縱然夏未至秋未到,蓮花桂葩的神採風韻眼下“遊人”確實無從領略,可是此時他心中卻想像到了。這想像到了的景致,比眼前所見到的更為絢麗,更為美好,這樣寫便衝破了時間概念的限制,增加了作品的容量,“遊人”那預言式的想像,對展示園林之美起了積極的作用。
當“遊人”從夏蓮秋桂的遐想中回到現實中時,他的目光已向稍遠的地方投去。園外,那楊花柳絮在低空輕飄飄地飛揚。從最後二句所寫的時間往前推算,此時當時暮靄沉沉時分,由於輕煙淡霧的籠罩,那楊花柳絮很少有越過院牆飛入園中的。而清晨早已散去的鳥兒,此刻已然到歸巢時候,它們正陸陸續續地動遠方回來。那院牆是可以擋得住飛花,但卻擋不住飛鳥的。詩的三、四句雖曾從側面透露出了“遊人”遊園的時間,但不細心的讀者或許未曾留意,這五、六二句就明白地告訴我們了:是在暮春時節,傍晚時分。
看來登高望遠的“遊人”是有戲流連忘返了。夜幕已然降臨,他仍在樓上轉來轉去,此時他的注意力已投向了那神秘的太空。空中密雲成陣,月影時隱時現。雲在動,月也在動,天上的雲和月,互相映襯,不錯烘托,仿佛是在結伴徘徊。就在這種略帶神秘色彩的氣氛之間,詩人結束了全詩。
這首詩寫登高所見,採用了地域上由遠及近、空間上由上而下、時間上由先及後的寫法,因而寫得很有層次和條理。如果說這種依次鋪排的寫法尚屬常見的話,那么,詩人所採取的在摹寫登高所見的同時,又融入將未見景象的寫法,則是一種藝術上的創新。

作者簡介

王融(476--493):字元長南朝齊文學家,“竟陵八友”之一,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宰相王導世孫王僧達之孫,王道琰之子,王儉(王僧綽之子)的從侄。他自幼聰慧過人,博涉古籍,富有文才。年少時即舉秀才,入竟陵王蕭子良幕,極受賞識。累遷太子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