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台送黎拾遺

《臨高台送黎拾遺》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描寫了詩人送別友人後登高遠望所見景色,表達了詩人對黎拾遺離去的依依不捨之情。全詩情景交融,後二句以倦鳥飛還,反襯行人遠去,不言惜別而神情自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高台送黎拾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王維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臨高台送黎拾遺1
相送臨高台2,川原杳何極3
日暮飛鳥還,行人去不息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臨高台:樂府古題之一。黎拾遺:即黎昕,生平未詳。拾遺,官名,唐代設定左右拾遺,負責進諫。
2.臨:登上。
3.杳(yǎo):幽遠的樣子,遠得看不見蹤影。極:盡頭。
4.息:停止。

白話譯文

送你一直送到高台下面,川原無限廣闊望不到邊。
夕陽西下鳥兒紛紛歸巢,你卻步履匆匆愈行愈遠。

創作背景

此詩是作者送別好友——時任唐右拾遺的黎昕而作。黎昕與王維素有交情,王維多以其之事而作詩,如《青龍寺與黎昕戲題》等詩,此詩亦是如此。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是一首送別詩,詩中描繪的景物,很自然地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情。
首句點明地點,送別的地方是一個高台附近,送別的對象就是黎拾遺了。黎拾遺指黎昕,詩人的朋友,拾遺是官名,這句的意思就是,“黎昕就要遠行了,我們在高台附近為他送別”。“高台”二字領起全詩,同時也為後邊的景物描寫提供了全知視角。“川原杏何極”,說的就是居高而望,田野曠遠無邊,河水一直流到天際。這兩句詩給讀者展開了一個宏大曠遠的藝術境界。
三、四句寫友人走了以後,詩人卻不肯離去,他又登上了高台,繼續目送友人遠去,直到天色將暮,飛鳥都回巢了,仍然不捨得就此回去。但是原野空曠,不見邊際,友人的遠去身影一直在視野中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視線中。全詩短小簡練,不過二十字,卻句句是畫,營造了一種孤寂淒清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寂寞,以及對友人離去的不捨與無奈。第三、四兩句,更是用了對比手法,天晚了,外出的鳥兒都回來了,“我”仍然不願意回去,就這樣望著你越行越遠,字裡行間都讓讀者感受到詩人依依不捨的送別之情。
此詩不直寫送別友人的場面,而寫送別後詩人自己登高遠望所見景色,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更以鳥還人去的對照,寫出了詩人送友的深切惆悵。

名家點評

明·李攀龍《唐詩直解》:“飛鳥還”,有一段想望在內。
明·唐汝詢《唐詩解》:模寫居人之思,不露情態,是五絕最嘉處。
清·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只寫其所見之景,而送客之懷、居人之思,俱在不言之表,高甚。
清·徐增《而庵說唐詩》:此純寫臨高台之意,勿呆看一字,方有得。“日暮飛鳥還”,送別不必在日暮,而雲日暮,夫望去者遠,則送者立之久。古人立意必造過幾十層,有絕無文理者,此是跌頓法,不可不知也。既有“日暮”二字,即綴“飛鳥還”三字,作詩最要見景生情,將計就計,十分活脫。一句中不妨兩邊耀去,此等是也。
清·黃香石《唐賢三昧集箋注》:顧云:景中寓情不盡。古淡,極沉著。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所謂語短意長而聲不促也,可以為法。
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二十字中不明言別情,而鳥還人去,自然繾綣。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