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八友”是南齊永明年間出現的一個文人集團,由竟陵王蕭子良召集,包括范雲、蕭琛、任昉、王融、蕭衍、謝朓、沈約、陸倕八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竟陵八友
- 時間:南北朝時期
- 性質:文學群體
- 信仰:佛教
“竟陵八友”是南齊永明年間出現的一個文人集團,由竟陵王蕭子良召集,包括范雲、蕭琛、任昉、王融、蕭衍、謝朓、沈約、陸倕八人。
“竟陵八友”是南齊永明年間出現的一個文人集團,由竟陵王蕭子良召集,包括范雲、蕭琛、任昉、王融、蕭衍、謝朓、沈約、陸倕八人。...
《南朝佛學與文學:以竟陵“八友”為中心》是2009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潔。...
永明五年(487),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隨隨王蕭子隆至荊州,十一年還京,為驃騎咨議、領記室。建武二...
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的八位文學家:謝朓、沈約、王融、蕭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合稱竟陵八友),都是永明體詩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歷來認為是謝朓、沈約...
其實,“竟陵八友”集團對於歷史的影響遠不止在文學與佛學方面,他們對於齊梁政治的影響也相當重大。這與八友前期在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中的活動是分不開的。蕭子良...
陸倕(470-526年),字佐公,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朝大臣,著名文學家,竟陵八友之一。年少勤學,善於屬文,幼為外祖張岱所異。年十七,舉本州秀才。歷任右軍...
任昉(460年—508年),字彥升,小字阿堆,樂安郡博昌(今山東省壽光市)人。南朝文學家、方誌學家、藏書家,“竟陵八友”之一。任昉幼年時刻苦好學,才華橫溢,知名鄉...
蕭衍、沈約等“竟陵八友”,以及范縝等仕人,都游於其門。這些名士多為佛門信徒,篤信因果報應,唯有范縝對這此嗤之以鼻,大唱反調,盛稱無佛。 [13] ...
第三節 竟陵八友的評價第二章 調諧金石 思逐風雲――永明文學思潮概說第一節 永明文學背景第二節 永明詩歌創作第三節 永明文學思想...
八歲時,遇到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談,范雲從容對答,即席作詩,揮筆而成。南齊朝,進入竟陵王蕭子良幕府,“竟陵八友”之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隨同...
任昉與范雲是交情深厚的老朋友,兩人都是“竟陵八友”的成員。入梁之後,范雲官至左僕射,任昉為黃門侍郎、吏部郎。公元503年(天監二年),任昉出任吳興太守,與...
竟陵王以文會友,著名者有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八人,文學史上稱為“竟陵八友”。西邸文士有兩次詩歌大唱和,一次是為當時著名儒生...
以魏晉南北朝一段為例,就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賢、二十四友、竟陵八友等等文士集團,它們都可以說是重要的星系。作為重要星系之一的二十四友,由西晉一朝最著名的...
(7)竟陵八友。是指南朝齊代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的八個文學家: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他們寫詩注重聲律,形成了“永明體”,其中,沈約...
《南朝佛學與文學:以竟陵八友為中心》以南朝社會作為背景,選取競陵“八友”這樣一個頗具代表的丈化集團作了個案研究。作者考察了競陵“八友”文化集團的性質,其...
第二節 作為“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第三節 齊明帝的“佐命之臣”與襄陽起兵代齊建梁第三章 登上皇位後的梁武帝第一節 梁武帝前後期的政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