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犯罪者類型論
- 性質:犯罪學術語
犯罪者類型論是犯罪心理學類型劃分理論。其類型的劃分是以犯罪人的生理特徵、個性傾向、行為方式、犯罪經歷,罪犯處遇等為主要依據的。最早對犯罪者進行類型劃分的是犯罪人類學派的創始人義大利精神病學家龍勃羅梭(1836--1909...
犯罪人分類理論是指研究犯罪的一種理論。犯罪人的分類是研究犯罪問題的基礎,依此決定犯罪者處遇的標準。不同的流派基於不同的目的,對犯罪人分類有不同的標準。犯罪人類學派將犯罪人分為五類:(1)生來犯罪人;(2)準生來犯罪人;(3...
犯罪人分類是犯罪人的分類是研究犯罪問題的基礎,也是決定犯罪者處遇的標準。不同流派基於不同的目的,對犯罪人分類有不同的標準。犯罪人類學派將犯罪人分為5類:(1)生來犯罪人;(2)準生來犯罪人;(3)精神病犯罪人;(4)激情犯罪...
根據與處遇相聯繫的類型論是犯罪者類型論之一。這是對犯罪者矯正,處理制度及其矯正、處理技術劃分的犯罪者類型。日本犯罪學家高橋雅春、水島惠一等人概括的處遇類型有12種:(1)精神障礙型——醫學的處遇;(2)智力低下型——按照...
根據行為機制的類型論是犯罪者類型論之一。即把犯罪原因的特徵與行為形式組合在一起,劃分犯罪類型。可劃分為:(1)厭惡勞動,不勞而獲的犯罪人——享樂型;(2)對財物誘惑的抗拒力薄弱的見財起意的犯罪人——貪利型;(3)攻擊性的...
根據犯罪經歷的類型論是犯罪者類型論之一。即以犯罪者曾犯過的一切犯罪事實為依據,來劃分犯罪者類型。這一類型劃分被犯罪心理學家所普遍採用,其中日本犯罪心理學家吉益修夫的研究較為系統,具有代表性。他對曾在監獄服過刑的883名累犯...
根據人格形成過程的類型論是犯罪者類型論之一。是基於人的人格變化及人格構造的形成過程的一種犯罪者類型化理論。由於人的人格偏傾與惡變是犯罪者的一種反社會品質的發展過程,所以可以根據人格變化的特徵,把犯罪者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這...
根據生理診斷的類型論是犯罪者類型論之一。根據犯罪者身體、生理條件及其結構特徵劃分的犯罪者類型。其代表人物有德國精神病學家克瑞奇米爾、美國犯罪學家舒爾頓、格盧克夫婦、埃森克等。生理診斷的類型論者,在對待犯罪者的生理結構與犯罪...
天生犯罪人是指犯罪人的一種分類。由義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最早提出的一種犯罪人類型概念,始見於1876年出版的其著作《犯罪人論》。他認為,有這樣一種犯罪人,在生理、心理或體質等方面具有一些天生就有的、與正常人不同的特質或因素...
(4)對犯罪人依國籍分類,包括本國犯和外國犯,外國犯又可分為有外國國籍和無國籍的犯罪者。(5)對犯罪人依身份分類,可以反映出不同身份的罪犯經濟收入、職業環境影響、知識結構、家庭和微觀社會環境的狀況、閒暇時間的活動內容及交往...
生來犯罪者(天生犯罪人)具體指真正的返祖者,其心理生理特徵均於原始人及野蠻的動物相似,他們沒有道德感,無論社會或生物進化均為達到其他人的水平。理論來源 在眾多的犯罪生物學理論中,對於龍勃羅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論影響深遠,但其...
他是生理實證主義的主要奠基者。他堅持以經驗證據來審視犯罪,並建議用觀察一些物理特徵——諸如顴骨、發線等——如果有返回尼安德特人的返祖現象,則標示著犯罪的可能。這種進路可能受著骨相學(Phrenology)或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影響。這...
第二編 犯罪現象論 第五章 犯罪現象概述 第一節 犯罪現象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節 犯罪現象的結構和分類 第三節 犯罪現象的時空分布 第四節 犯罪現象的科學評估 第六章 新中國犯罪現象的狀況、特點及規律 第一節 建國初期至全面建設...
精神病犯罪者,是指因精神病發作而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人。一共分為三類:在意識障礙下產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精神病患者;智慧型缺損狀態下產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精神病患者;意識清晰、智慧型正常狀態下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精神病患者。定義 精神病犯罪...
這樣既彌補了教材及課堂教學信息量的不足,增加了學習內容,滿足了學生網路學習的新要求,同時也能及時反映當下犯罪形勢的新變化。全書共分六個部分,即六個教學模組(緒論、心理論、原因論、形成論、類型論、對策論),使用時可根據不...
智慧型障礙犯罪論,是指 以智慧型障礙解釋犯罪原因的犯罪學理論。美國心理學家戈達德提倡。他於1912年修訂比內1908年的智力測驗,用以考察犯罪者的智力結構。1912年的測驗表明,犯罪人中有50%~60%屬智力落後。戈達德由此提出,犯罪現象與智力...
犯罪心理學課程是中國政法大學於2018年11月22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課程、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為劉建清。截至2021年3月,據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第4次開課。犯罪心理學是研究犯罪心理與犯罪心理對策的...
而某些成年犯罪人在一些特殊的乃至整個認知結構上都是成熟的。但所有犯罪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通向犯罪的道路和與之有關的認知領域是異常的。如: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不能保持客觀、中立的反應,簡單地作出極端的結論;絕對不會改變對...
隨著科學的進步,一些研究者從醫學,特別是從精神病學的觀點研究犯罪心理問題,提出一些富有啟迪意義的觀點和至今仍在套用的術語。例如,孟德斯鳩(C.L.S.Montesquieu,1689~1755)在其名著《論法的精神》中,首次提出了犯罪人精神有重大...
.反對刑事古典學派的教條主義的研究方法,主張用人類學方法對犯罪原因進行探討,這樣的法學理論才是合理的.龍勃羅梭首先從人類學的角度對犯罪者進行研究,在他的《犯罪人論》一書中提出天生犯罪人類型說,從犯人身體構造方面的特徵來尋找...
指出:“事實上,無論是在測量方面還是在犯罪人中是否存在身體異常方面,我們的統計都表現出與那些對守法者的類似統計有驚人的一致。我們的必然結論是,不存在犯罪人身體類型這種事情”在科學驗證的事實之上,戈林斷言,不存在天生犯罪類型...
幫伙亞文化論(gang subculture theory)是美國社會學家、犯罪學家A.K科恩20世紀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種少年犯罪理論。他在1955年出版的《少年犯罪者;幫伙丈化》中認為:少年犯罪亞文化群是下層階級少年為克服其社會適應困難或地位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