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犯罪學教科書》一書的出版社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是2008年9月1日。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犯罪學教科書
- 作者:王祖清 主編
- 類別:法律
- 頁數:353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9月1日
- 裝幀:平裝
- 版次:2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平裝: 6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2016533
條形碼: 9787562016533
尺寸: 22.8 x 16.8 x 2.4 cm
重量: 762 g
作者簡介
魏平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長期從事法學高等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主編有《犯罪學》、《犯罪學教程》、《犯罪學教科書》等教材,與人合著或主編的有《市場經濟條件下犯罪與對策》、《貪污賄賂犯罪的認定和對策》、《犯罪預防概論》、《中國預防犯罪通鑑》等著作。參加了“七五”和“九五”兩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曾獲中國政法大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公安部金盾優秀著作二等獎、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以及中國政法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稱號。其業績編入《中國人才辭典》、《中國法學大辭典》等辭書中。 趙寶成,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獨著有《犯罪學專論》,譯著有《白領犯罪》(薩瑟蘭著),參編或主編有《犯罪學教程》、《新犯罪學》、《犯罪學》等教科書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及譯文30餘篇。參編的《新犯罪學》一書獲2005年法務部優秀成果二等獎。王順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法學博士。獨著有《刑事執行法學通論》、《社區矯正研究》等著作4部;主編有《犯罪學教程》、《勞動教養學》、《中國犯罪原因研究》、《中國治安管理法學》等著作10部;參與主編《中國預防犯罪通鑑》、《犯罪學大辭書》等著作及工具書6部。多次承擔國家、法務部等社會科學重點科研課題,發表各類文章60餘篇。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內容簡介
《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犯罪學教科書》主要內容:犯罪學在國外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我國犯罪學學科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才得以建立。我校從1982年開始開展這門學科的教學與研究,1984年首次在本科生中開設犯罪學課程。1985年編寫了《犯罪學大綱》,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於1989年主編出版了《犯罪學》本科教材,並在於1993年第二次出版。這本教材確立了犯罪學的基本理論框架。經過十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於1997年在原有犯罪學教材的基礎上,編寫和出版了《犯罪學教程》這本教材,完善了犯罪學的理論體系,並在施教和實踐中受到學生和讀者的好評。隨著中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開放領域的擴大,以及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中國的社會治安和犯罪現象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和特點,犯罪學理論研究也不斷向前推進,犯罪學理論進一步成熟。《犯罪學教程》經歷了十年的教學實踐,在此基礎上於2008年主編出版了《犯罪學教科書》這本新的教材,進一步完善了犯罪學的理論體系和內容。《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犯罪學教科書》在章節上作了適當的調整,內容上作了適當的補充。原“犯罪的社會與環境因素”一章,因內容太多、篇幅太長,在《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犯罪學教科書》修訂中拆分為兩章;在第一章增加了“犯罪學的功能與價值”一節;第三章增加了“恢復性司法”等三節,並對原節標題作了調整;第十六章增加了“預防犯罪的政策”一節;第二十章增加了“社區矯正——刑罰預防的新天地”;增加了“獄內犯罪”作為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七章增加“有組織犯罪的微觀原因”一節。此外,全書多處補充了大量新的材料和數據,其中某些內容和觀點也作了修正或充實,以反映最新的犯罪動態和犯罪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犯罪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學科性質
第一節 犯罪學的概念
第二節 犯罪學的研究對象
第三節 犯罪學的學科性質及體系
第四節 犯罪學與相鄰學科的關係
第五節 犯罪學的功能與價值
第二章 犯罪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犯罪學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節 犯罪學研究的方法論
第三節 犯罪學研究的具體方法
第三章 西方犯罪學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18世紀的古典犯罪學派
第二節19世紀末的實證犯罪學派
第三節 當代西方犯罪社會學
第四節 當代西方犯罪心理學
第五節 當代西方犯罪生物學
第六節 恢復性司法
第七節 當代西方犯罪學研究的特點
第四章 中國犯罪學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中國古代犯罪學思想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中國近現代犯罪學的學科發展
第二編 犯罪現象論
第五章 犯罪現象概述
第一節 犯罪現象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節 犯罪現象的結構和分類
第三節 犯罪現象的時空分布
第四節 犯罪現象的科學評估
第六章 新中國犯罪現象的狀況、特點及規律
第一節 建國初期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犯罪現象的狀況、特點和規律
第二節 “十年動亂”時期犯罪現象的狀況、特點與規律
第三節 改革開放初期犯罪現象的狀況、特點與規律
第四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犯罪現象狀況、特點和規律
第五節 改革開放以來犯罪現象的主要規律
第六節 中外犯罪現象比較研究
第七章 犯罪行為
第一節 犯罪行為概述
第二節 犯罪行為的類型
第三節 犯罪行為的形成過程
第八章 犯罪人
第一節 犯罪人概述
第二節 犯罪人的本質屬性
第三節 犯罪人的類型
第四節 犯罪人的實證研究
第九章 被害人
第一節 被害人的概念與類型
第二節 被害人與犯罪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第三節 犯罪被害人的特徵
第三編 犯罪原因論
第十章 犯罪原因概述
第一節 研究犯罪原因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犯罪原因的概念和特性
第三節 犯罪原因認識與研究的歷史演進
第四節 犯罪原因的分類
第五節 犯罪原因體系及其結構層次
第十一章 犯罪根源
第一節 犯罪根源概述
第二節 作為犯罪根源的生產方式與犯罪的聯繫
第三節 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
第十二章 犯罪的社會及環境因素:政治、經濟、文化、教育
第一節 犯罪社會因素和環境因素概述
第二節 犯罪的政治因素
第三節 犯罪的經濟因素
第四節 犯罪的文化因素
第五節 犯罪的教育因素
第十三章 犯罪的社會及環境因素:思想道德、法制、人口、社會變遷、環境
第一節 犯罪的思想道德因素
第二節 犯罪的法制因素
第三節 犯罪的人口因素
第四節 犯罪的環境因素
第五節 社會變遷與犯罪
第十四章 犯罪的主體因素
第一節 犯罪主體因素概述
第四編 犯罪預防論
第十五章 犯罪預防概述
第十六章 預防犯罪的方針、政策與原則
第十七章 犯罪的社會預防
第十八章 犯罪的心理預防
第十九章 犯罪的治安預防
第二十章 犯罪的刑罰預防
第二十一章 被害預防
第五編 類型犯罪論
第二十二章 國家安全界
第二十三章 暴力犯罪
第二十四章 性犯罪
第二十五章 財產犯罪
第二十六章 經濟犯罪
第二十七章 有組織犯罪
第二十八章 未成年人犯罪
第二十九章 女性犯罪
第三十章 毒品犯罪
第三十一章 環境犯罪
第三十二章 職務犯罪
第三十三章 科技犯罪
第三十四章 獄內犯罪
第三十五章 重新犯罪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