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從皇帝到平民1(1VCD)》是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人物生平,幼年登基,三載皇帝,宮內生活,北京政變,傀儡皇帝,戰犯歲月,獲得特赦,患病去世,
基本信息
溥儀:從皇帝到平民1(1VCD)
出版社: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定價: 16.0
ISBN: 9787889299244
內容簡介
《溥儀:從皇帝到平民》講述了愛新覺羅·溥儀,大清的末代皇帝;也當過偽滿的“康德皇帝”。他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而後又淪為戰俘和戰犯,經過多年改造,最終成為一個普通的公民。他的傳奇經歷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本片蒐集大量珍貴影像資料,並親訪跟隨溥儀近20年的侄子毓嶦,為您還原一個最貼近歷史原貌的末代皇帝。
講述者:愛新覺羅·毓嶦,溥儀的堂侄,末代恭親王。最貼近歷史原貌的溥儀。
人物生平
幼年登基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正月十四
攝政王載灃與其子溥儀、溥傑[7]
日出生在北京醇親王府。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之子,母親是攝政王的嫡福晉蘇完瓜爾佳氏。[8]蘇完瓜爾佳氏是慈禧的心腹重臣榮祿的女兒,慈禧很喜歡收養在宮中,就把這個瓜爾佳氏指婚給載灃。時載灃的生母劉佳氏已為他定親,奏告慈禧太后。慈禧堅持給載灃指婚,劉佳氏只有將兒子已訂婚之福晉退親。[9]“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就想著廢掉光緒,光緒又沒有兒子,光緒二十五年(189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懿旨由載漪的兒子溥儁做“大阿哥”,將來繼承同治為嗣,兼祧光緒皇帝為嗣。[10]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廢除“大阿哥”這個名號。廢除稱號以後慈禧年齡越來越大,光緒帝又沒有兒子。此時慈禧和光緒帝的關係非常不好。[9]
光緒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緒帝載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將溥儀養育在宮中。訊息傳來,醇王府頓時發生一場大亂。溥儀的祖母老福晉(奕譞次妻)剛聽完載灃帶回來的的懿旨就暈厥過去。未來的皇帝溥儀連哭帶打不讓內監抱走。溥儀的乳母王焦氏抱著溥儀一起進宮。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儀繼承皇統,過繼於同治帝載淳,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11]。尊祖母慈禧太后為太皇太后。是日,慈禧太后病逝[12]。尊封文宗祺貴妃為祺皇貴太妃,穆宗瑜貴妃為瑜皇貴妃,珣貴妃為珣皇貴妃,瑨妃為瑨貴妃,大行皇帝瑾妃為瑾貴妃。並頒布大行皇帝的遺詔。此時安慶發生兵變,被清軍剿滅。[13]十一月,頒大行太皇太后遺誥。詔四時祭饗祝版,醇賢親王稱曰“本生祖考醇賢親王”,嫡福晉稱曰“本生祖妣醇賢親王嫡福晉”。十二月二日,溥儀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緒皇后隆裕和載灃攝政。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14]加慶親王奕劻以親王銜並世襲罔替,貝勒載洵、載濤加郡王銜。[15]並且設立禁衛軍,命貝勒載濤、毓朗、尚書鐵良專門管理訓練。[16]命張之洞兼督辦川漢鐵路大臣。
三載皇帝
溥儀[22]
月,下詔讓新噶勒丹池巴羅布藏丹巴代理前藏的事務。[23]葛寶華死後,調榮慶為禮部尚書,以唐景崇為學部尚書。三月,王士珍因病被罷免,命雷震春署江北提督。[24]革命黨人汪兆銘(汪精衛)、黃復生、羅世勛密謀以炸藥刺殺攝政王,被發覺後逮捕下獄。[25]七月,貝勒載濤上奏考察各國軍政的結果。[26]以毓朗、徐世昌為軍機大臣。九月,資政院舉行開院典禮,監國攝政王載灃親自前去並且頒布訓詞。[27]十月,下詔改於宣統五年開國會,並且命溥倫、載澤充纂擬憲法大臣。[28]十一月,慶親王奕劻上奏請求免去軍機大臣及總理外務部的職務,皇帝下詔挽留。資政院請求下達剪髮易服的上諭。[29]
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十日,爆發了武昌起義,武昌起義訊息傳來,清廷一片慌亂。溥儀下《罪己詔》。派陸軍大臣蔭昌率北洋軍隊兩鎮南下,同時命海軍駛入武漢江面配合陸軍作戰。但蔭昌指揮不動北洋陸軍。在“養病”的袁世凱,一直密切注視局勢的變化,同在北京官場和北洋陸軍中的心腹徐世昌、段祺瑞等保持著聯繫,對政局了如指掌。武昌起義的勝利,引起帝國主義的仇視,各國公使一致促請清廷起用袁世凱。清廷不得已任命袁為湖廣總督,令其督師南下。袁以腳病未好為藉口,不肯應命,暗中卻操縱北洋軍怠戰,並提出組織責任內閣,給他指揮水陸各軍的全權等條件,要挾清廷。清廷被迫召蔭昌回京,任命袁為內閣總理大臣和節制水陸各軍。袁在彰德“遙領聖旨",下令北洋軍向革命軍進攻。十一月二日攻下漢口後,即按兵不動,而後帶衛隊抵京。十六日組成責任內閣,迫使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務,袁世凱總攬政府大權,接著便下令北洋軍猛攻漢陽,炮擊武昌。[30]南北內戰爆發後,華南地區各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朝中央,但清廷仍控有北京附近省份。最後孫中山與袁世凱密約,若袁能使溥儀退位,就讓他擔任大總統。袁世凱便一面脅迫,一面勸說好讓溥儀退位。[31]袁世凱一面施加壓力,一面提出優待條件作為誘餌。南北和議代表先後舉行了五次會議。除討論軍隊停戰和政權體制問題,還議定了溥儀退位的優待條件。經多次磋商,雙方達成優待清室條件八條:清室退位後暫居官中,日後移居頤和園;仍用皇帝尊號,民國政府以外國君主之禮相待;每年提供400萬兩的費用;特別保護皇家私有財產等等。[30]
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布《退位詔書》,溥儀退位。[4]退位詔書中說:“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32]民國政府與清室協商,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承諾每年支付清室費用400萬兩銀元,新幣發行後,改為400萬元,民國政府同意溥儀暫居紫禁城。
宮內生活
民國二年(1913年)元旦,袁世凱派人給溥儀拜年,對小朝廷仍然效忠。二月二十二日,隆裕太后去世,袁世凱通電弔唁,全國下半旗致哀。溥儀退位仍在宮中的時候仍用宣統紀年,有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有內監,故臣贈謚,不改衣冠。觸犯王法者由慎刑司處治。[33]
民國三年(1914年)十一月,民國參政院提出“維持國體建議案”,要求政府對小朝廷予以管制。袁世凱不得不派人向溥儀提出七條“善後辦法”:其一、尊重中華民國,廢止與國法令牴觸行為;其二、用民國紀年;其三、賞賜只能用於家庭和家族,官民只能賜物,不能賜謚;其四、皇室機關不能對人民發告示,給處分;其五、皇室人員用民國服裝;其六、由民國司法廳辦理宮內犯罪案件,執事、太監違規由專任內廷警衛的護軍長官處理;其七、裁內務府、慎刑司。
宣統復辟[34]
調解段祺瑞代表的國務院與黎元洪代表的總統府之間的矛盾為名,率定武軍4000人入京,把黎元洪趕下台。[4]七月一日,張勛兵變,宣統復辟,年僅12歲的溥儀又坐上龍椅,大封群臣:封贈黎元洪為一等公,任命張勛、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等為內閣議政大臣,萬繩式、胡嗣瑗為內閣閣丞,梁敦彥、王士珍、張鎮芳、雷震春、薩鎮冰、朱家寶、詹天佑、沈曾植、勞乃宣、李盛鐸、貢桑諾爾布為外務、參謀、度支、陸軍、海軍、民政、郵船、傳、學、法、農工商、理藩等部大臣,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還任命了各部尚書和督撫。七月三日段祺瑞出兵討伐,十二日,張勛逃入荷蘭大使館,次日溥儀宣布第二次退位,只坐了十一天龍椅又下了台。復辟期間曾有一架共和飛機在紫禁城上空投下小炸彈,炸到了紫禁城東六宮當中的延禧宮,使當時的建築輕度損壞。這被認為是東亞第一次空襲轟炸。
北京政變
溥儀與婉容[35]
民國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十六日開始幾乎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他以鑑賞為名,調閱清宮收藏書畫。十二月一日,溥儀大婚,娶了一後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繡。[37]在紫禁城中,溥儀或讀書吟詩、作畫、彈琴,或捏泥人、養狗、養鹿,有時還到宮外坐汽車,逛大街。
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西北軍閥馮玉祥無視優待條件,派鹿鐘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並獲得大量宮中財物,歷史上稱這為“北京政變”。溥儀搬進北府(載灃的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38]
民國十四年(1925年)二月,溥儀移居天津租界張園和靜園,與清朝遺老遺少以及張作霖、段祺瑞、吳佩孚等往來。溥儀被逼宮後,日本各大報章都刊登出同情溥儀的文章,為以後建立滿洲國造勢。不久,被日本人護送到天津。
傀儡皇帝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三月一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滿洲國。九月與日本簽訂了《日滿議定書》,日本政府正式承認滿洲國,而滿洲國承認日本在滿洲的特殊利益。溥儀自是年三月一日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二月二十八日任滿洲國執政,建年號為“大同”。[39]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國號為偽“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元“康德”。三月一日登基。還兼任偽“滿洲帝國”陸海空軍大元帥、“滿洲帝國”協和會名譽總裁。[39]溥儀作為當時亞洲一個政治人物兩次登上《時代》周刊,特別是該周刊有關“解決遠東危機的四個人”的畫像中。
戰犯歲月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被蘇軍俘虜的溥儀
八月八日,蘇聯對日宣戰並進攻滿洲國,滿洲國政權覆滅。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後準備前往日本,與日本關東軍的將兵們於奉天機場的候廳室被蘇聯紅軍抓獲。在蘇聯被監禁五年。在軟禁五年期間曾有一次去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日本統治者在中國的罪行做證明。八月十九日,溥儀在瀋陽東塔機場候機,準備前往日本時,為蘇聯紅軍空降逮捕,留在通遼至八月二十日。八月二十一日,溥儀被一架雙引擎杜格拉斯載到蘇聯赤塔一號軍用機場,被囚於莫洛可夫卡三十號特別監獄直到十一月初。後被拘押在伯力四十五號特別監獄直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
然而,在拘留所里受到優厚的待遇,令溥儀多次上書向蘇聯表示願意永久居留蘇聯,請求加入蘇聯共產黨,但也有推測認為有可能是溥儀害怕日後追究責任,故而申請永居。
在蘇聯拘押期間,曾作為證人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言中,聲稱自己在任滿洲國皇帝期間,完全為日本占領當局擺布,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做為滿洲國元首相應的權力和尊嚴,是自己被日本關東軍脅持到內滿洲的。但是,被轉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後,溥儀承認由於懼怕日後被中國政府追究,作證時將部分責任推卸給日本方面(含如何到達內滿洲),在部分涉及雙方責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獲得特赦
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講話,進
溥儀出庭作證
一步發表了他那篇《論十大關係》的基本觀點,明確提出溥儀等人是“大蔣介石”,對他們處理方式,只能是逐步地改造,而不能簡單地處決。從這以後,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度過三年時光。其間,他認真進行改造,或者在東北各地參觀遊覽,或者專心寫前半生的自傳,或者在高牆內的醫務室以及房前屋後參加輕微勞動,在這和風細雨的改造生活中,溥儀倍感溫馨,他把監獄當做自己的家了。
1959年9月1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根據毛澤東的建議通過了關於特赦確實已改惡從善的罪犯的決定。隨後,劉少奇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特赦令》。然而,對首批特赦,溥儀卻不報多大希望,他說:“有誰也不能有我,我的罪惡嚴重,論表現我也不比別人強。我還不夠特赦條件。” 不但溥儀自卑,別人的看法也差不多,都認為只有官小的、罪惡小的,才有可能首先被特赦。
1959年12月4日上午,撫順戰犯管理所首批特赦戰犯大會
毛澤東主席與溥儀[40]
隆重召開。由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代表宣讀給特赦人員的通知書。溥儀怎么也不會想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書——1959年度赦字001號”。
1960年3月,溥儀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園擔任園丁及賣門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