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占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裡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鹹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景點
蘇州街 |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蘇州街是後湖兩岸仿江南水鄉——蘇州而建的買賣街。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銀首飾樓等。店鋪中的店員都是太監、宮女妝扮。皇帝游幸時開始“營業”。後湖岸邊的數十處店鋪於鹹豐十年(1860年)被列強焚毀,1986年重建。 | |
---|---|---|
萬壽山 | ||
四大部州 | ||
智慧海 | ||
佛香閣 | 佛香閣位於在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築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築;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原閣鹹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後,光緒十七年(1891年)花了78萬兩銀子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裡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 | |
寶雲閣 | 寶雲閣(銅亭)是中國尚存的工藝最精緻、體量最大的銅鑄品之一。建在佛香閣西側的五方閣院中一座高4米的漢白玉石座上始建於乾隆年間,高7.5米,重207噸。四面有菱花扇。雖為銅製,但完全按照木構架結構而做。東、南、西三面有門,門為四扇格扇門,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門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簾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為內外二層。 | |
排雲殿 | ||
長廊 | 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廊上的每根枋樑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 | |
昆明湖 | ||
畫中游 | 畫中游是萬壽山西部一組景點建築。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兩層的樓閣,左右各有一樓,名“愛山”、“借秋”。閣後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後邊的是“澄暉閣”。建築之間有爬山廊。由於地處半山腰,樓、閣、廊分別建在不同的等高線上,青山翠柏中簇擁著一組由紅、黃、藍、綠琉璃瓦覆蓋著的建築群體。 | |
聽鸝館 | ||
諧趣園 | ||
樂壽堂 | ||
宜芸館 | 宜芸館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修。清漪園時為乾隆皇帝的書庫,陳設精雅,頤和園時為光緒皇后隆裕的寢宮,由於建築功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陳設的布置有了很大變化。1979年,古建維修後,室內僅陳放家具。1992年,根據清漪園時的陳設檔案布置陳設,整組院內陳列文物百餘件。 | |
大戲樓 | ||
玉瀾堂 | ||
仁壽殿 | 仁壽殿(清漪園時名勤政殿),在乾隆與光緒兩個歷史時期均為皇帝臨朝理政之所,其陳設主體布局大致相同,均為皇家宮殿特定的陳設形式。但陳設的物品各異,頤和園時期較清漪園時期陳設豪華很多。現殿內陳設中心部分沿續了光緒時期的原樣,其餘陳設略有變化,原殿內的文物、圖書、家具,除在殿內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庫房保存。 | |
東宮門 | ||
清晏舫 | ||
文昌院 | 文昌院位於頤和園內文昌閣之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規模最大、品級最高的文物陳列館。館內設有六個專題展廳,陳展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數以千計的頤和園精品文物,品類涉及銅器、玉器、瓷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書畫、古籍、琺瑯、鐘錶、雜項等,涵蓋了中國傳世文物的諸多門類。由於頤和園特定的皇家環境,這些藝術品代表了當時最好的工藝水平,許多珍品在當時即為國之重器;館中還陳展了部分清代宮廷生活用品,它們與帝後生活密切相關,具有突出的歷史價值,是中國皇家文化最具真實性的物證。 | |
文昌閣 | ||
銅牛 | 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為鎮壓水患而設。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銅鑄造,稱為“金牛”。 | |
十七孔橋 | 十七孔橋坐落在昆明湖上,位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線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隻。 |
文物收藏
新中國成立後,頤和園園藏文物計有四萬餘件,品類涉及銅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書畫、古籍、琺瑯、鐘錶、竹器、樂器、根雕、雜項等,幾乎涵蓋了中國傳世文物的所有門類,並有不少外國文物;從價值上看,國家級文物有二萬餘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犧尊、緙絲長軸佛像圖等國寶級珍品。
機構設定
黨委工作部:負責全園黨務建設工作。
文物管理部:按照國家有關文物保護方針政策法規做好全園文物保護管理工作。
研究室:負責蒐集整理歷史檔案、研究頤和園發展戰略規劃工作。
園林部:負責全園綠化養護管理和節日花壇展擺工作。
財務部:負責貫徹落實國家各項財政法規和規章制度以及全園財務管理工作。
建設部:負責貫徹落實國家文物、建設法規和全園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管理經營部:負責全園服務設施、商業網點、有價票證以及特色商品開發經營管理工作。
勞動部:負責全園勞資管理工作。
保衛部:負責全園消防、內部治安防範和安全保衛管理工作。
宣教中心:負責對外宣傳、科普教育、全園影像資料和網路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工作。
遺產監測中心:負責全園世界文化遺產的監測、保護與管理工作。
工會共青團: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圍繞本園各項中心工作,帶領團員青年積極投身公園的建設與發展。
科研成果
日期 | 課題名稱 | 成果 |
2005-12-31 | 頤和園建築彩畫歷史信息的研究與保護 | 園林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出版圖書《頤和園建築彩畫藝術》 |
2005-06-30 | 中關村海淀科學城建設中的世界遺產——頤和園保護問題研究 | 園林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2005-06-30 | 城市綠地地被植物開發套用 | |
2004-10-31 | 頤和園供配電及煤改電工 | 園林局科技技術成果推廣獎二等獎 |
2003-12-31 | 古柳新型樹體保護和修補技術 | 園林局科技技術成果推廣獎二等獎 |
2001-12-31 | 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保護的研究 | 園林局科技技術成果推廣獎二等獎 |
2001-12-31 | 特殊條件下大規格苗木栽植及養護技術的探討 | 園林局科技技術成果推廣獎二等獎 |
1999-12-31 | 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與聽鸝館戲台聲學測量及分析 | 園林局科技技術成果推廣獎一等獎 |
1999-11-24 | 皇家園林建築裝飾紋樣的研究(包括磚雕紋樣、彩畫紋樣、石雕、木雕、木裝修) | 磚雕紋樣獲園林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出版圖書《頤和園磚雕藝術》 |
1998-12-31 | 頤和園冷季型草坪建植管理模式研究 | 園林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8-10-31 | 關於恢復清漪園時期綠化布局的探討 | 園林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
1997-12-31 | 昆明湖3500年歷史變遷 | 園林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7-12-31 | 關於古樹瀕危原因的初探 | 園林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7-07-30 | 頤和園持久性高質量草坪的建植與維護模式的研究 | 園林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6-09-30 | 頤和園計算機網路與圖文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 | 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5-12-28 | 北京地區桂花露地越冬的研究 | 園林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5-07-05 | 以昆明湖底沉積物探討北京西山地區氣候變化和環境變遷 | 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出版圖書《頤和園昆明湖3500餘年沉積物研究》 |
文化建設
書籍出版
《北京志·世界文化遺產卷·頤和園志 》 | 《頤和園雜誌》 | 《頤和園建園250周年紀念文集》 | 《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長廊大修實錄》 |
《頤和園文物菁華》 | 《頤和園志》 | 《頤和園磚雕藝術》 | |
《頤和園導覽》 | 《名人情系頤和園》 | 《頤和園文化研究》 | 《明清家具》 |
《頤和園趣聞》 | 《頤和園研究論文集》 | 《無雙風月—圖鑑乾隆頤和園生活》 | |
《清代皇帝詠萬壽山清漪園風景詩》 | 《胡博華士繪慈禧油畫像:歷史與修復》 | 《仁和萬壽—乾隆誕辰三百年頤和園珍寶展》 |
舉辦活動
重要事件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大門開放時間:6:30——18:00
園中園開放時間:8:30——17:00
靜園時間為:20:00
園中園開放時間:9:00——16:00
靜園時間為: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