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
《湯頭歌訣》,古代醫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於1694年。書中選錄中醫常用方劑300餘方,分為補益、發表、攻里、涌吐等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和概括。並於每方附有簡要注釋,便於初學習誦,是一部流傳較廣的方劑學著作。刊印後相應地出現了多種後人續補、增注或改編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湯頭歌訣白話解》,就是本書較為詳明的注釋本。現存清刻本、石印本、鉛印本50餘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湯頭歌訣
- 外文名稱:Tang verse
- 作品別名:湯頭歌
- 創作年代:漢代
- 作品出處:古書
- 文學體裁:文集
- 作者:汪昂撰
實物文獻,創作背景,歌訣一覽,補益之劑,發表之劑,攻里之劑,涌吐之劑,和解之劑,表里之劑,消補之劑,理氣之劑,理血之劑,祛風之劑,祛寒之劑,祛暑之劑,利濕之劑,潤燥之劑,瀉火之劑,除痰之劑,收澀之劑,殺蟲之劑,癰瘍之劑,經產之劑,
實物文獻
創作背景
古人治病,藥有君臣,方有奇偶,劑有大小,此
湯頭所由來也。仲景為方書之祖,其《傷寒論》中既曰太陽證、少陽證、太陰證、少陰證矣,而又曰麻黃證、桂枝證、柴胡證、承氣證等。不以病名病,而以藥名病。明乎因病施藥,以藥合證,而後用之,豈苟然而已哉!令人不辨證候,不用湯頭,率意任情,治無成法,是猶制器而廢準繩,行陣而棄行列,欲以已病卻疾,不亦難乎?蓋古人制方,佐使君臣,配合恰當;從治正治,意義深長。如
金科玉律,以為後人楷則。惟在善用者,神而明之,變而通之,如淮陰背水之陣,諸將疑其不合兵法,而不知其正在兵法之中也。舊本有湯頭歌訣,辭多鄙率,義弗賅明,難稱善本。不揣愚瞽,重為編輯,並以所主病證括入歌中,間及古人用藥制方之意。某病某湯,門分義悉;理法兼備,體用具全;千古心傳,端在於此。實醫門之正宗,活人之彀率也。然古方甚多,難以盡錄。量取便用者,得歌二百首。正方、附方共三百有奇。蓋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以此提綱挈領,苟能觸類旁通,可應無窮之變也。是在
善讀者加之意耳。 清朝康
熙三十三年,有位叫
汪昂的80歲
老中醫,整合古方編著了一本《
湯頭歌訣》,影響頗為廣泛。本書選錄名方320條,分為20類,用七言詩體編成歌訣,將每個湯劑的名稱、用藥、適應證、隨證加減等都寫入歌中,內容簡明扼要,音韻工整,一時成為醫界的美談。“湯頭”是中藥湯劑的俗稱。在中國傳統的中藥方劑中,一副湯劑往往要由多味藥材組成,製法繁瑣,藥材名稱抽象枯燥,不便記憶和掌握;因此,古人便嘗試著將一些傳統的靈驗藥方,改成詩歌,使其具有合轍押韻,朗朗上口的特點。此舉方便了人們的識記,受到廣大學醫者的歡迎。
歌訣一覽
補益之劑
四君子湯中和義 參術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陳名六君 祛痰補氣陽虛餌
除祛半夏名異功 或加香砂胃寒使
昇陽益胃參術芪 黃連半夏草陳皮
苓瀉防風羌獨活 柴胡白芍姜棗隨
黃芪鱉甲地骨皮 艽菀參苓柴半知
地黃芍藥天冬桂 甘桔桑皮勞熱宜
秦艽鱉甲治風勞 地骨柴胡及青蒿
當歸知母烏梅合 止嗽除蒸斂汗高
秦艽扶羸鱉甲柴 地骨當歸紫菀偕
半夏人參兼炙草 肺勞蒸嗽服之諧
6.紫菀湯
紫菀湯中知貝母 參苓五味阿膠偶
再加甘桔治肺傷 咳血吐痰勞熱久
7.百合固金湯
百合固金二地黃 玄參貝母桔甘藏
麥冬芍藥當歸配 喘咳痰血肺家傷
8.補肺阿膠散
補肺阿膠馬兜鈴 鼠粘甘草杏糯停
肺虛火盛人當服 順氣生津嗽哽寧
9.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芍藥多 桂姜甘草大棗和
更加飴糖補中髒 虛勞腹冷服之瘥
增入黃芪名亦爾 表虛身痛效無過
又有建中十四味 陰班勞損起沉疴
十全大補加附子 麥夏蓯蓉仔細喔
益氣聰明湯蔓荊 升葛參芪黃柏並
再加芍藥炙甘草 耳聾目障服之清
增輯
1.獨參湯
獨參功擅得嘉名 血脫脈微可返生
一味人參濃取汁 應知專任力方宏
2.龜鹿二仙膠
龜鹿二仙最守真 補人三寶氣精神
人參枸杞和龜鹿 益壽延年實可珍
保元補益總偏溫 桂草參芪四味存
男婦虛勞幼科痘 持綱三氣妙難言
4.還少丹
還少溫調脾腎寒 茱淮苓地杜牛餐
蓯蓉楮實茴巴枸 遠志菖蒲味棗丸
金匱腎氣治腎虛 熟地淮藥及山萸
丹皮苓澤加附桂 引火歸原熱下趨
濟生加入車牛膝 二便通調腫脹除
錢氏六味去附桂 專治陰虛火有餘
六味再加五味麥 八仙都氣治相殊
更有知柏與杞菊 歸芍參麥各分途
6.右歸飲
右歸飲治命門衰 附桂山萸杜仲施
地草淮山枸杞子 便溏陽痿服之宜
左歸飲主真陰弱 附桂當除易麥龜
當歸補血有奇功 歸少芪多力最雄
8.七寶美髯丹
七寶美髯何首烏 菟絲牛膝茯苓俱
骨脂枸杞當歸合 專益腎肝精血虛
9.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柏棗仁 二冬生地當歸身
三參桔梗硃砂味 遠志茯苓共養神
或以菖蒲更五味 勞心思慮過耗真
10.虎潛丸
虎潛腳痿是神方 虎脛膝陳地鎖陽
龜版姜歸知柏芍 再加羊肉搗丸嘗
11.河車大造丸
河車大造膝蓯蓉 二地天冬杜柏從
五味鎖陽歸杞子 真元虛弱此方宗
12.斑龍丸
斑龍丸用鹿膠霜 苓柏菟脂熟地黃
發表之劑
麻黃湯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發汗解表宣肺氣 傷寒表實無汗宜
桂枝湯治太陽風 芍藥甘草姜棗同
桂麻相合名各半 太陽如瘧此為功
3.大青龍湯
大青龍湯桂麻黃 杏草石膏姜棗藏
太陽無汗兼煩躁 風寒兩解此為良
4.小青龍湯
小龍青湯治水氣 喘咳嘔噦渴利慰
葛根湯內麻黃襄 二味加入桂枝湯
輕可去實因無汗 有汗加葛無麻黃
6.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湯錢氏 再加芍藥甘草是
陽明發熱與頭痛 無汗惡寒均堪倚
亦治時疫與陽斑 疽疹已出慎勿使
7.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 細辛蒼芷與川芎
黃芩生地同甘草 三陽解表益姜蔥
陰虛氣弱人禁用 加減臨時在變通
8.十神湯
十神湯里葛升麻 陳草芎蘇白芷加
麻黃赤芍兼香附 時行感冒效堪夸
9.神術散
神術散用甘草蒼 細辛藁本芎芷羌
各走一經祛風濕 風寒泄瀉總堪嘗
太無神術即平胃 加入菖蒲與藿香
海藏神術蒼防草 太陽無汗代麻黃
麻黃附子細辛湯 發表溫經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 少陰反熱曷能康
11.人參敗毒散
人參敗毒茯苓草 枳桔柴前羌獨芎
薄荷少許姜三片 四時感冒有奇功
去參名為敗毒散 加入消風治亦同
12.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芪甘 桂附羌防芎芍參
細辛加棗煨姜煎 陽虛無汗法當諳
13.麻黃人參芍藥湯
麻黃人參芍藥湯 桂枝五味麥冬襄
歸芪甘草汗兼補 虛人外感服之康
14.神白散
神白散用白芷甘 姜蔥淡豉與相參
肘後單煎蔥白豉 兩方均能散風寒
增輯
甘桔蘆根涼解法 風溫補感此方宜
咳加杏貝渴花粉 熱甚梔芩次第施
桑菊飲中桔梗翹 杏仁甘草薄荷饒
蘆根為引輕清劑 熱盛陽明入母膏
3.防風解毒湯
防風解毒荊薄荷 大力石膏竹葉和
甘桔連翹知木枳 風溫痧疹肺經多
4.竹葉柳蒂湯
石膏粳米參甘麥 初起風痧此可施
5.華蓋散
華蓋麻黃杏橘紅 桑皮苓草紫蘇供
三拗只用麻甘杏 表散風寒力最雄
攻里之劑
大承氣湯用芒硝 枳實厚朴大黃饒
2.小承氣湯
小承氣湯樸實黃 譫狂痞硬上焦強
益以羌活名三化 中風閉實可消詳
3.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硝黃草 甘緩微和將胃保
不用樸實傷上焦 中焦燥實服之好
4.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陳皮 枳柏茱連棱術隨
大黃黑醜兼香附 芒硝水丸量服之
一切實積能推盪 瀉痢食瘧用鹹宜
5.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首大黃 芩連曲術茯苓襄
澤瀉蒸餅糊丸服 濕熱積滯力能攘
若還後重兼氣滯 木香導滯加檳榔
溫脾參附與乾薑 甘草當歸硝大黃
寒熱並行治寒積 臍腹絞結痛非常
7.蜜煎導法
蜜煎導法通大便 或將獵膽灌肛中
不欲苦寒傷胃腑 陽明無熱勿輕攻
增輯
1.芍藥湯
芍藥芩連與錦紋 桂甘檳木及歸身
別名導氣除甘桂 枳殼加之效若神
2.香連丸
香連治痢習為常 初起宜通勿遽嘗
別有白頭翁可恃 秦皮連柏苦寒方
3.更衣丸
脾約別行麻杏芍 大黃枳朴蜜和丸
涌吐之劑
1.瓜蒂散
此吐實熱與風痰 虛者參蘆一味勾
若吐虛煩梔豉湯 劇痰烏附尖方透
2.稀涎散
稀涎皂角白礬班 或益藜蘆微吐間
風中痰升人眩仆 當先服此通其關
通關散用細辛皂 吹鼻得嚏保生還
和解之劑
小柴胡湯和解功 半夏人參甘草從
更加黃芩生薑棗 少陽百病此方宗
四逆散里用柴胡 芍藥枳實甘草須
此是陽邪成郁逆 斂陰泄熱平劑扶
黃連湯內用乾薑 半夏人參甘草藏
更用桂枝兼大棗 寒熱平調嘔痛忘
4.黃芩湯
黃芩湯用甘芍並 二陽合利棗加烹
此方遂為治痢祖 後人加味或更名
再加生薑與半夏 前症皆嘔此能平
單用芍藥與甘草 散逆止痛能和營
逍遙散用當歸芍 柴苓術草加姜薄
散郁除蒸功最奇 調經八味丹梔著
藿香正氣大腹蘇 甘桔陳苓術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棗 感傷嵐瘴並能驅
7.六和湯
六和藿朴杏砂呈 半夏木瓜赤茯苓
術參扁豆同甘草 姜棗煎之六氣平
或益香薷或蘇葉 傷寒傷暑用須明
8.清脾飲
更加草果姜煎服 熱多陽瘧此方佳
9.痛瀉要方
痛瀉要方陳皮芍 防風白朮煎丸酌
補演並用理肝脾 若作食傷醫更錯
增輯
1.何人飲
何人飲治久虛瘧 參首歸陳姜棗約
追瘧青陳柴半歸 首烏甘草正未弱
若名休瘧脾無虛 參甘歸烏甘草酌
更截實瘧木賊煎 青朴夏榔蒼朮著
2.奔豚湯
奔豚湯治腎中邪 氣上沖胸腹痛佳
3.達原飲
更用黃芩知母入 菖蒲青草不容刪
4.蒿芩清膽湯
俞氏蒿芩清膽湯 陳皮半夏竹茹襄
赤苓枳殼兼碧玉 濕熱輕宣此法良
表里之劑
大柴胡湯用大黃 枳實芩夏白芍將
煎加姜棗表兼里 妙法內攻並外攘
柴胡芒硝義亦爾 仍有桂枝大黃湯
防風通聖大黃硝 荊芥麻黃梔芍翹
甘桔芎歸膏滑石 薄荷芩術力偏饒
表里交攻陽熱盛 外科瘍毒總能消
3.五積散
五積散治五般積 麻黃蒼芷歸芍芎
枳桔桂姜甘茯朴 陳皮半夏加姜蔥
除桂枳陳余略炒 熟料尤增溫散功
溫中解表祛寒濕 散痞調經用各充
4.三黃石膏湯
姜棗細茶煎熱服 表里三焦熱盛宣
5.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 甘草四般治二陽
解表清里兼和胃 喘汗自利保平康
6.參蘇飲
參蘇飲內用陳皮 枳殼前胡半夏宜
乾葛木香甘桔茯 內傷外感此方推
參前若去芎柴入 飲號芎蘇治不差
香蘇飲僅陳皮草 感傷內外亦堪施
7.茵陳丸
杏仁梔豉蜜丸服 汗吐下兼三法超
時氣毒癘及瘧痢 一丸兩服量病調
8.大羌活湯
散熱培陰表里和 傷寒兩感差堪慰
消補之劑
1.平胃散
平胃散是蒼朮朴 陳皮甘草四般藥
除濕散滿驅瘴嵐 調胃諸方從此擴
或合二陳或五苓 硝黃麥曲均堪著
若合小柴名柴平 煎加姜棗能除瘧
2.保和丸
保和神曲與山楂 苓夏陳翹菔子加
曲糊為丸麥湯下 亦可方中用麥芽
健脾參術與陳皮 枳實山楂麥薜隨
曲糊作丸米飲下 消補兼行胃弱宜
枳術丸亦消兼補 荷葉燒飯上升奇
參苓白朮扁豆陳 山約甘蓮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 棗湯調服益脾神
5.枳實消痞丸
枳實消痞四君全 麥芽夏曲朴姜連
蒸餅糊丸消積滿 清熱破結補虛痊
6.鱉甲飲子
鱉甲飲子治瘧母 甘草芪術芍芎偶
草果檳榔厚朴增 烏梅姜棗同煎服
葛花解酲香砂仁 二苓參術蔻青陳
神曲乾薑兼澤瀉 溫中利濕酒傷珍
理氣之劑
補中益氣芪術陳 升柴參草當歸身
虛勞內傷功獨擅 亦治陽虛外感因
木香蒼朮易歸術 調中益氣暢脾神
2.烏藥順氣湯
烏藥順氣芎芷姜 橘紅枳桔及麻黃
僵蠶炙草姜煎服 中氣厥逆此方詳
越鞠丸治六般郁 氣血痰火濕食因
芎蒼香附兼梔曲 氣暢郁舒痛悶伸
又六郁湯蒼芎附 甘苓橘半梔砂仁
4.蘇子降氣湯
下虛上盛痰嗽喘 亦有加參貴合機
5.四七湯
四七湯理七情氣 半夏厚朴茯苓蘇
姜棗煎之舒鬱結 痰涎嘔痛盡能紓
又有局方名四七 參桂夏草妙更殊
6.四磨湯
四磨亦治七情侵 人參烏藥及檳沉
濃磨煎服調逆氣 實者枳殼易人參
去參加入木香枳 五磨飲子白酒斟
7.旋覆代赭湯
旋覆代赭用人參 半夏甘姜大棗臨
重以鎮逆鹹軟痞 痞硬噫氣力能禁
8.正氣天香散
紺珠正氣天香散 香附乾薑蘇葉陳
烏藥舒郁兼除痛 氣行血活經自勻
9.橘皮竹茹湯
橘皮竹茹治嘔呃 參甘半夏枇杷麥
赤茯再加姜棗煎 方由金匱此方辟
10.丁香柿蒂湯
丁香柿蒂人參姜 呃逆因寒中氣戕
濟生香蒂僅二味 或加竹橘用皆良
11.定喘湯
定喘白果與麻黃 款冬半夏白皮桑
蘇杏黃芩兼甘草 肺寒膈熱喘哮嘗
增輯
1.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麝息香 木丁熏陸氣同芳
2.瓜蔞薤白湯
瓜蔞薤白治胸痹 益以白酒溫肺氣
加夏加朴枳桂枝 治法稍殊名亦異
3.丹參飲
丹參飲里用檁砂 心胃諸痛效驗賒
百合湯中烏藥佐 專除鬱氣不須夸
理血之劑
四物地芍與歸芎 血家百病此方通
八珍合入四君子 氣血雙療功獨崇
十全除卻芪地草 加粟煎之名胃風
2.人參養營湯
人參養營即十全 除卻川芎五味聯
陳皮遠志加姜棗 肺脾氣血補方先
歸脾湯用術參芪 歸草茯神遠志隨
酸棗木香龍眼肉 煎加姜棗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卻 腸風崩漏總能醫
4.養心湯
5.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桂枝芍 細辛甘草木通著
再加大棗治陰厥 脈細陽虛由血弱
內有久寒加姜茱 發表溫中通經脈
不用附子及乾薑 助陽過劑陰反灼
6.桃仁承氣湯
桃仁承氣五般奇 甘草硝黃並桂枝
熱結膀胱少腹脹 如狂蓄血最相宜
7.犀角地黃湯
犀角地黃芍藥丹 血升胃熱火邪乾
8.咳血方
咳血方中訶子收 瓜蔞海石山梔投
青黛蜜丸口噙化 咳嗽痰血服之瘳
秦艽白朮丸東垣 歸尾桃仁枳實攢
地榆澤瀉皂角子 糊丸血痔便艱難
仍有蒼朮防風劑 潤血疏血燥濕安
10.槐花散
槐花散用治腸風 側柏黑荊枳殼充
為末等分米飲下 寬腸涼血逐風功
11.小薊飲子
小薊飲子藕蒲黃 木通滑石生地襄
歸草黑梔淡竹葉 血淋熱結服之良
12.四生丸
四生丸用三般葉 側柏艾荷生地協
等分生搗如泥煎 血熱妄行止衄愜
復元活血湯柴胡 花粉當歸山甲入
桃仁紅花在黃草 損傷瘀血酒煎祛
增輯
1.黃土湯
黃土湯將遠血醫 膠芩地術附甘隨
更知赤豆當歸散 近血服之效亦奇
2.黑地黃丸
黑地黃丸用地黃 還同蒼朮味乾薑
多時便血脾虛陷 燥濕滋陰兩擅長
3.癲狗咬毒湯
癲狗咬毒無妙方 毒傳迅速有難當
桃仁地鱉大黃共 蜜酒濃煎連滓嘗
血府逐瘀歸地桃 紅花枳殼膝芎饒
柴胡赤芍甘桔梗 血化下行不作勞
少腹逐瘀芎炮姜 元胡靈脂芍茴香
蒲黃肉桂當沒藥 調經止痛是良方
補陽還五赤芍芎 歸尾通經佐地龍
四兩黃芪為主藥 血中瘀滯用桃紅
祛風之劑
1.小續命湯
小續命湯桂附芎 麻黃參芍杏防風
黃芩防已兼甘草 六經風中此方通
2.大秦艽湯
大秦艽湯羌獨防 芎芷辛芩二地黃
石膏歸芍苓甘術 風邪散見可通嘗
3.三生飲
三生餘用烏附星 三皆生用木香聽
加參對半扶元氣 卒中痰迷服此靈
4.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山茱斛 麥味菖蒲遠志茯
蓯蓉桂附巴戟天 少入薄荷姜棗服
喑厥風痱能治之 虛陽歸腎陰精足
5.獨活湯
獨活湯中羌獨防 芎歸辛桂參夏菖
6.順風勻氣散
順風勻氣術烏沉 白芷天麻蘇葉參
木瓜甘草青皮合 剮僻偏枯口舌喑
7.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黃柏蒼朮天南星 桂枝防已及威靈
桃仁紅花龍膽草 羌芷川芎神曲停
痛風濕熱與痰血 上中下通用之聽
獨活寄生艽防辛 芎歸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參草 冷風頑痹屈能伸
若去寄生加芪續 湯名三痹古方珍
消風散內羌防荊 芎朴參苓陳草並
僵蠶蟬蛻藿香入 為末茶調或酒行
10.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散荊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方內若加僵蠶菊 菊花茶調用亦臧
11.清空膏
清空芎草柴芩連 羌防升之入頂巔
為末茶調如膏服 正偏頭痛一時蠲
12.人參荊芥散
人參荊芥散熟地 防風此枳芎歸比
酸棗鱉羚桂術甘 血風勞作風虛治
增輯
1.資壽解語湯
資壽解語湯用羌 專需竹瀝佐生薑
2.小活絡丹
小活絡丹用二烏 地龍乳沒膽星俱
中風手足皆麻木 痰濕流連一服驅
大活絡丹多味益 惡風大症此方需
3.羚角鉤藤湯
俞氏羚羊鉤藤湯 桑葉菊花鮮地黃
芍草茯苓川芎茹 涼肝增液定風方
4.鎮肝熄風湯
張氏鎮肝熄風湯 龍牡龜牛制亢陽
代赭天冬元芍草 茵陳川楝麥芽襄
痰多加用膽星好 尺脈虛浮萸地匡
加入石膏清里熱 便溏龜赭易脂良
祛寒之劑
理中湯主理中鄉 甘草人參術黑姜
少陰腹痛有水氣 悸眩潤惕保全康
3.四逆湯
四逆湯中姜附草 三陰厥逆太陽沉
4.白通加豬膽汁湯
白通加尿豬膽汁 乾薑附子兼蔥白
5.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人參棗 重用生薑溫胃好
陽明寒嘔少陰利 厥陰頭痛皆能保
6.益元湯
益元艾附與乾薑 麥味知連參草將
7.加陽急救湯
加陽救急用六君 桂附乾薑五味群
加麝三厘或膽汁 三陰寒厥見奇勳
8.四神丸
四神故紙吳茱萸 肉蔻五味四般須
大棗百枚姜八兩 五更腎瀉火衰扶
9.厚朴溫中湯
厚朴溫中陳草苓 乾薑草蔻木香停
煎服加姜治腹痛 虛寒脹滿用皆靈
10.導氣湯
12.橘核丸
橘核丸中川楝桂 樸實延胡藻帶昆
桃仁二木酒糊合 頹疝痛頑鹽酒吞
增輯
1.參附湯
參附湯療汗自流 腎陽脫汗此方求
衛陽不固須芪附 郁遏脾陽術附投
天台烏藥木茴香 川楝檳榔巴豆姜
再用青皮為細末 一錢酒下痛疝嘗
3.黑錫丹
黑錫丹能鎮腎寒 硫黃入錫結成團
胡蘆故紙茴沉木 桂附金鈴肉蔻丸
4.半硫丸
半硫半夏與硫黃 虛冷下元便秘嘗
5.漿水散
漿水散中用地漿 乾薑附桂與良姜
再加甘草同半夏 吐瀉身涼立轉陽
6.來復丹
青皮靈脂復元陽 上盛下虛可鎮宅
祛暑之劑
1.三物香薷飲
三物香薷豆朴先 若雲熱盛加黃連
或加苓草名五物 利濕祛濕木瓜宣
再加參芪與陳術 兼治內傷十味全
二香合入香蘇飲 仍有藿香葛傳
2.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參草芪 當歸麥味青陳皮
3.縮脾飲
縮脾飲用清暑氣 砂仁草果烏梅暨
甘草葛根扁豆加 吐瀉煩渴溫脾胃
古人治暑多用溫 暑為陰證此所謂
生脈麥味與人參 保肺清心治暑淫
氣少汗多兼口渴 病危脈絕急煎斟
5.六一散
六一滑石同甘草 解肌行水兼清燥
統治表里及三焦 熱渴暑煩瀉痢保
益元碧玉與雞蘇 砂黛薄荷加之好
利濕之劑
膀胱化氣添桂枝 利便消暑煩渴清
除桂名為四苓散 無寒但渴服之靈
豬苓湯除桂與術 加入阿膠滑石停
此為和濕兼瀉熱 疸黃便閉渴嘔寧
2.小半夏加茯苓湯
小半夏加茯苓湯 行水散痞有生薑
加桂除夏治悸厥 茯苓甘草湯名彰
3.腎著湯
腎著湯內用乾薑 茯苓甘草白朮襄
傷濕身痛與腰冷 亦名乾薑苓術湯
黃芪防已除姜茯 術甘姜棗共煎嘗
此治風水與諸濕 身重汗出服之良
4.舟車丸
舟車牽牛及大黃 遂戟芫花又木香
青皮橘皮加輕粉 燥實陽水卻相當
5.疏鑿飲子
疏鑿檳榔及商陸 苓皮大腹同椒目
赤豆艽羌瀉木通 煎益姜皮陽水服
6.實脾飲
實脾苓術與木瓜 甘草木香大腹加
7.五皮飲
五皮飲用五般皮 陳茯姜桑大腹奇
或用五加易桑白 脾虛膚脹此方司
8.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羌獨芎 甘蔓藁本與防風
濕氣在表頭腰重 發汗昇陽有異功
風能勝濕升能降 不與行水滲濕同
若除獨活芎蔓草 除濕升麻蒼朮充
9.大橘皮湯
大橘皮湯治濕熱 五苓六一二方綴
陳皮木香檳榔增 能消水腫及泄瀉
茵陳蒿湯治疸黃 陰陽寒熱細推詳
陽黃大黃梔子入 陰黃附子與乾薑
11.八正散
八正木通與車前 匾蓄大黃滑石研
草梢瞿麥兼梔子 煎加燈草痛淋蠲
12.萆解分清飲
或益茯苓鹽煎服 通心固腎濁精驅
縮泉益智同烏藥 山藥糊丸便數需
13.當歸拈痛湯
當歸拈痛羌防升 豬澤茵陳芩葛朋
二術苦參知母草 瘡瘍濕熱服皆應
增輯
1.五淋散
五淋散用草梔仁 歸芍茯苓亦共珍
氣化原由陰以育 調行水道妙通神
2.三仁湯
三仁杏蔻薏苡仁 朴夏白通滑竹倫
水用甘瀾揚百遍 濕溫初起法堪遵
3.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 茵陳滑石木通草
芩翹貝母射干薄 暑疫濕溫為末嘗
4.雞鳴散
雞鳴散是絕奇方 蘇葉茱萸桔梗姜
瓜橘檳榔煎冷服 腫浮腳氣效彰彰
5.中滿分消湯
中滿分消泊朴烏 歸萸麻夏蓽升胡
香姜草果參芪澤 連柏苓青益智需
丸用芩連砂樸實 夏陳知澤草姜俱
二苓參術薑黃合 丸熱湯寒治各殊
6.二妙丸
二妙丸中蒼柏煎 若雲三妙膝須添
痿痹足疾堪多服 濕熱全除病自痊
潤燥之劑
大棗阿膠加酒服 虛勞肺痿效如神
2.滋燥養營湯
滋燥養營兩地黃 芩甘歸芍及艽防
爪枯膚燥兼風秘 火燥金傷血液亡
3.活血潤燥生津散
活血潤燥生津散 二冬熟地兼瓜蔞
桃仁紅花及歸芍 利秘通幽善澤枯
4.韭汁牛乳飲
韭汁牛乳反胃滋 養營散瘀潤腸奇
五汁安中姜梨藕 三般加入用隨宜
5.潤腸丸
潤腸丸用歸尾羌 桃仁麻仁及大黃
或加艽防皂角子 風秘血秘善通腸
6.通幽湯
通幽湯中二地俱 桃仁紅花歸草濡
升麻升清以降濁 噎塞便秘此方需
有加麻仁大黃者 當歸潤腸沁名殊
7.搜風順氣丸
搜風順氣大黃蒸 郁李麻仁山藥增
防獨車前及檳榔 菟絲牛膝山茱仍
中風風秘及氣秘 腸風下血總堪憑
8.消渴方
消渴方中花粉連 藕汁地汁牛乳研
或加姜蜜為膏服 瀉火生津益血痊
9.白茯苓丸
白茯苓丸治腎消 花粉黃連萆解調
二參熟地覆盆子 石斛蛇床篦至要
10.豬腎薺尼湯
豬腎薺尼參茯神 知芩葛草石膏因
磁石天花同黑豆 強中消渴此方珍
11.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參芪草 二地二冬枇斛參
澤瀉枳實疏二腑 躁煩消渴血枯含
12.酥蜜膏酒
酥蜜膏酒用飴糖 二汁百部及生薑
杏棗補脾兼潤肺 聲嘶氣憊酒喝嘗
13.清燥湯
清燥二術與黃芪 參苓連柏草陳皮
豬澤升麻五味曲 麥冬歸地痿方推
增輯
1.沙參麥冬飲
秋燥耗傷肺胃液 苔光乾咳此堪嘗
2.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參草杷 石膏膠杏麥芝麻
經霜收下乾桑葉 解郁滋乾效可夸
3.瓊玉膏
瓊玉膏中生地黃 參苓白蜜煉膏嘗
肺枯乾咳虛勞症 金水相滋效倍彰
4.黃連阿膠湯
黃連阿膠雞子黃 芍藥黃芩合自良
更有駐車歸醋用 連膠姜炭痢陰傷
5.滋腎通關丸
滋腎通關桂柏知 溺癃不渴下焦醫
大補陰丸除肉桂 地龜豬髓合之宜
6.增液湯
增液湯中參地冬 鮮烏或入潤腸通
黃龍湯用大承氣 甘桔參歸妙不同
瀉火之劑
黃連解毒湯四味 黃柏黃芩梔子備
躁狂大熱嘔不眠 吐衄斑黃均可使
若雲三黃石膏湯 再加麻黃及淡黃
此為傷寒溫毒盛 三焦表里相兼治
梔子金花加大黃 潤腸瀉熱真堪倚
2.附子瀉心湯
附子瀉心用三黃 寒加熱藥以維陽
痞乃熱邪寒藥治 惡寒加附治相當
大黃附子湯同意 溫藥下之妙異常
半夏瀉心黃連芩 乾薑甘草與人參
大棗和之治虛痞 法在降陽而和陽
白虎湯用石膏偎 知母甘草粳米陪
亦有加入人參者 躁煩熱渴舌生苔
5.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人參 麥冬半夏竹葉靈
甘草生薑兼粳米 暑煩熱渴脈虛尋
6.昇陽散火湯
昇陽散火葛升麻 羌獨防風參芍儕
7.涼膈散
涼膈硝黃梔子翹 黃芩甘草薄荷饒
竹葉蜜煎療膈上 中焦燥實服之消
8.清心蓮子飲
清心蓮子石蓮參 地骨柴胡亦茯苓
9.甘露飲
甘露兩地與茵陳 芩枳枇杷石斛倫
清胃散用升麻連 當歸生地牡丹全
或益石膏平胃熱 口瘡吐衄及牙宣
11.瀉黃散
瀉黃甘草與防風 石膏梔子藿香充
炒香蜜酒調和服 胃熱口瘡並見功
12.錢乙瀉黃散
亦治胃熱及口瘡 火郁發之斯為美
13.瀉白散
瀉白桑皮地骨皮 甘草粳米四般宜
參茯知芩皆可入 肺炎喘嗽此方施
14.瀉青丸
瀉青丸用龍膽梔 下行瀉火大黃資
羌防升上芎歸潤 火郁肝經用此宜
龍膽瀉肝梔芩柴 生地車前澤瀉偕
木通甘草當歸合 肝經濕熱力能排
16.當歸龍薈丸
當歸龍薈用四黃 龍膽蘆薈木麝香
黑梔青黛薑湯下 一切肝火盡能攘
17.左金丸
再加芍藥名戊已 熱瀉熱痢服之安
連附六一治胃痛 寒因熱用理一般
導赤生地與木通 草梢竹葉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腸火 引熱同歸小便中
19.清骨散
清骨散用銀柴胡 胡連秦艽鱉甲符
地骨青藁知母草 骨蒸勞熱保無虞
20.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芩連鼠 玄參甘桔板藍根
升柴馬勃連翹陳 僵蠶薄荷為末咀
21.清震湯
清震湯治雷頭風 升麻蒼朮兩般充
荷葉一枚升胃氣 邪從上散不傳中
22.桔梗湯
桔梗湯中用防已 桑皮貝母瓜蔞子
甘枳當歸薏杏仁 黃芪百合姜煎此
肺癰吐膿或咽乾 便秘大黃可加使
23.清咽太平丸
清咽太平薄荷芎 柿霜甘桔及防風
犀角蜜丸治膈熱 早間咯血頰常紅
24.消斑青黛飲
消斑青黛梔連犀 知母玄參生地齊
石膏柴胡人參草 便實參去大黃躋
姜棗煎加一匙醋 陽邪里實此方稽
25.辛夷散
辛夷散里藁防風 白芷升麻與木通
芎細甘草茶調服 鼻生息肉此方攻
26.蒼耳散
蒼耳散中用薄荷 辛荑白芷四般和
蔥茶調服疏肝肺 清升濁降鼻淵瘥
27.妙香散
妙散山藥與參芪 甘桔二茯遠志隨
增輯
1.紫雪散
紫雪犀羚牛朴硝 硝磁寒水滑和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 更用赤金法亦超
2.至寶丹
至寶硃砂麝息香 雄黃犀角與牛黃
金銀二箔兼龍腦 琥珀還同玳瑁良
3.萬氏牛黃丸
萬氏牛黃丸最精 芩連梔子郁砂並
玉女煎中地膝兼 石膏知母麥冬全
陰虛胃火牙疼效 去膝地生溫熱痊
5.清瘟敗毒散
清瘟敗毒地連芩 丹石梔甘竹葉尋
犀角玄翹知芍桔 瘟邪瀉毒亦滋陰
6.化斑湯
化斑湯用石膏元 粳米甘犀知母存
7.神犀丹
神犀丹內用犀芩 元參菖蒲生地群
豉粉銀翹藍紫草 溫邪暑疫有奇勳
8.青蒿鱉甲湯
青蒿鱉甲知地丹 陰分伏熱此方攀
除痰之劑
二陳湯用半夏陳 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氣調中兼去濕 一切痰飲此方珍
導痰湯內加里枳 頑痰膠固力能訓
若加竹茹與枳實 湯名溫膽可寧神
潤下丸僅陳皮草 利氣祛痰妙絕倫
2.滌痰湯
滌痰湯用半夏星 甘草橘紅參茯苓
竹茹草蒲兼枳實 痰迷舌強服之醒
青州白丸星夏並 白附川烏俱用生
曬露糊丸姜薄引 風痰癱瘓小兒驚
4.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星夏橘 杏仁枳實瓜蔞實
芩苓薑汁為糊丸 氣順火消痰自失
5.順氣消食化痰丸
順氣消食化痰丸 青陳星夏菔蘇攢
曲麥山楂葛杏附 蒸餅為糊薑汁摶
6.礞石滾痰丸
滾痰丸用青礞石 大黃黃芩沉水香
百病多因痰作祟 頑痰怪症力能匡
7.金沸草散
金沸草散前胡辛 半夏荊甘赤茯因
煎加姜棗除痰嗽 肺感風寒頭目顰
局方不用細辛茯 加入麻黃赤芍均
半夏白朮天麻湯 參芪橘柏及乾薑
苓瀉麥芽蒼朮曲 太陰痰厥頭痛良
9.常山飲
常山飲中知貝取 烏梅草果檳榔聚
姜棗酒水煎露之 劫痰截瘧功堪詡
10.截瘧七寶飲
截瘧七寶常山果 檳榔朴草青陳伙
水酒合煎露一宵 陽經實瘧服之妥
增輯
1.三子養親湯
三子養親痰火方 芥蘇萊菔共煎湯
外台別有茯苓飲 參術陳姜枳實嘗
2.指迷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最精 風化芒硝枳半並
臂痛難移脾氣阻 停痰伏飲有嘉名
3.紫金錠
紫金錠用麝朱雄 慈戟千金五倍同
太乙玉樞名又別 祛痰逐穢及驚風
4.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夏蔞 寬胸開結滌痰周
5.十棗湯
十棗湯中遂戟花 強人伏飲效堪夸
控涎丹用遂戟芥 葶藶大棗亦可嘉
6.千金葦莖湯
千金葦莖生薏仁 瓜瓣桃仁四味鄰
吐咳肺癰痰穢濁 涼營清氣自生津
苓桂術甘痰飲嘗 和之溫藥四般良
雪羹定痰化痰熱 海蜇葶薺共合方
8.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用二陳 再加熟地與歸身
別稱神術丸蒼朮 大棗芝麻停飲珍
9.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 陳皮桔梗草荊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 感冒咳嗽此方先
收澀之劑
金鎖固精芡蓮須 龍骨蒺藜牡蠣需
蓮粉糊丸鹽酒下 澀精秘氣滑遺無
2.茯菟丸
茯菟丸療精滑脫 菟苓五味石蓮末
酒煮山藥為糊丸 亦治強中及消渴
3.治濁固本丸
治濁固本蓮蕊須 砂仁連柏二苓俱
益智半夏同甘草 清熱利濕固兼驅
4.訶子散
訶子散用治寒瀉 炮姜粟殼橘紅也
二者藥異治略同 亦主脫肛便血者
5.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治便數 參茯龍骨同龜殼
草蒲遠志及當歸 補腎寧心健忘覺
6.真人養臟湯
真人養臟訶粟殼 肉蔻當歸桂木香
術芍參甘為澀劑 脫肛久痢早煎嘗
7.當歸六黃湯
瀉火固表復滋陰 加麻黃根功更異
或雲此藥太苦寒 胃弱氣虛在所忌
8.柏子仁丸
柏子仁丸人參術 麥夫牡蠣麻黃根
9.牡蠣散
撲法芎藁牡蠣粉 或將龍骨牡蠣捫
增輯
1.桃花湯
桃花湯用石脂宜 粳米乾姜共用之
為澀虛寒少陰利 熱邪滯下切難施
2.威喜丸
威喜丸治血海寒 夢遺帶濁服之安
茯苓煮曬和黃蠟 每日空心嚼一丸
濟生烏梅與僵蠶 共末為丸好醋參
便血淋漓頗難治 醋吞惟有此方堪
4.封髓丹
失精夢遺封髓丹 砂仁黃柏草和丸
大封大固春常在 巧奪先天報自安
殺蟲之劑
1.烏梅丸
烏梅丸用細辛桂 人參附子椒姜繼
黃連黃柏及當歸 溫藏安蛔寒厥劑
2.化蟲丸
化蟲鶴虱及使君 檳榔蕪荑苦楝群
白礬胡粉糊丸服 腸胃諸蟲永絕氛
增輯
1.集效丸
集效姜附與檳黃 蕪荑訶鶴木香當
雄檳丸內白礬入 蟲齧攻疼均可嘗
癰瘍之劑
1.真人活命飲
真人活命金銀花 防芷歸陳草節加
貝母天花兼乳沒 穿山角刺酒煎嘉
一切癰疽能潰散 潰後忌服用毋差
大黃便實可加使 鐵器酸物勿沾牙
2.金銀花酒
金銀花酒加甘草 奇瘍惡毒皆能保
護膜須用蠟礬丸 二方均是瘍科寶
托里十補參芪芎 歸桂白芷及防風
甘桔厚朴酒調服 癰瘍脈弱賴之充
4.托里溫中湯
5.托里定痛湯
托里定痛四物兼 乳香沒藥桂心添
再加蜜炒罌粟殼 潰瘍虛痛去如拈
6.散腫潰堅湯
散腫潰堅知柏連 花粉黃芩龍膽宣
升柴翹葛兼甘桔 歸芍棱莪昆布全
增輯
1.醒消丸
醒消乳沒麝雄黃 專為大癰紅腫嘗
每服三錢陳酒化 醉眠取汗是良方
2.小金丹
小金專主治陰疽 鱉麝烏龍靈乳儲
黑炭膠香歸沒藥 陰瘡流注乳癌除
3.梅花點舌丹
梅花點舌用三香 冰片硼珠朱二黃
沒藥煎葶蟾血竭 一丸酒化此方良
4.保全萬靈丹
萬靈歸術與三烏 辛草荊防芎活俱
天斛雄麻全蠍共 陰疽鶴膝濕痹須
5.蟾酥丸
蟾酥丸用麝蝸牛 乳沒朱雄輕粉儔
銅綠二礬寒水石 疔瘡發背乳癰瘳
6.一粒珠
一粒珠中犀甲冰 珍朱雄麝合之能
癰疽發背無名毒 酒化一丸力自勝
7.六神丸
六神丸治爛喉痧 每服十丸效可夸
珠粉腰黃冰片麝 牛黃還與蟾酥加
8.陽和湯
陽和湯法解寒凝 外症虛寒色屬陰
熟地鹿膠姜炭桂 麻黃白芥草相承
經產之劑
1.妊娠六合湯
海藏妊娠六合湯 四物為君妙義長
傷寒表虛地骨桂 表實細辛兼麻黃
少陽柴胡黃芩入 陽明石膏知母藏
小便不利加苓瀉 不眠黃芩梔子良
風濕防風與蒼朮 溫毒發斑升翹長
胎動血漏名膠艾 虛痞樸實頗相當
脈沉寒厥亦桂附 便秘蓄血桃仁黃
安胎養血先為主 余因各症細參詳
後人法此治經水 過多過少別溫涼
熱六合湯梔連益 寒六合湯加附姜
此皆經產通用劑 說與時師好審量
2.膠艾湯
膠艾四物加香附 方名婦寶調經專
3.當歸散
當歸散益婦人妊 術芍芎歸及子芩
安胎養血宜常服 產後胎前功效深
4.黑神散
黑神散中熟地黃 歸芍甘草桂炮姜
蒲黃黑豆童便酒 消瘀下胎痛逆忘
5.清魂散
清魂散用澤蘭葉 人參甘草川芎協
荊芥理血兼祛風 產中昏暈神魂貼
6.羚羊角散
羚羊角散杏薏仁 防獨芎歸又茯神
酸棗木香和甘草 子癇風中可回春
7.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生薑羊肉湯 產後腹痛蓐勞匡
亦有加入參芪者 千金四物甘桂姜
8.達生散
再加蔥葉黃楊腦 孕婦臨盆先服之
9.參術飲
妊娠轉胞參術飲 芎芍當歸熟地黃
炙草陳皮兼半夏 氣升胎舉自如常
牛膝棱莪酒水煎 氣行瘀散血瘕削
11.固經丸
固經丸用龜板君 黃柏樗皮香附群
黃芩芍藥酒丸服 漏下崩中色黑殷
12.柏子仁丸
柏子仁丸熟地黃 牛膝續斷澤蘭芳
卷柏加之通血脈 經枯血少腎肝匡
增輯
1.交加散
交加散用姜地搗 二汁交攔各自妙
姜不辛散地不寒 產後伏熱此為寶
2.天仙藤散
天仙藤散治子氣 香附陳甘烏藥繼
再入木瓜蘇葉姜 足浮喘悶此方貴
白朮散中用四皮 姜陳苓腹五般奇
妊娠水腫肢浮脹 子腫病名此可醫
4.竹葉湯
竹葉湯能台子煩 人參芩麥茯苓存
有痰竹瀝宜加入 膽怯悶煩自繼根
5.紫苑湯
紫菀湯方治子嗽 天冬甘桔杏桑會
更加蜂蜜竹茹煎 孕婦咳逆此為最
6.失笑散
失笑蒲黃及五靈 暈平痛止積無停
山楂二兩便糖入 獨聖功同更守經
7.如聖散
如聖烏梅棕炭姜 三般皆煅漏崩良
昇陽舉經姜梔芍 加入補中益氣嘗
生化湯宜產後嘗 歸芎桃草炮姜良
倘因乳少豬蹄用 通草同煎亦妙方
9.保產無憂方
保產無憂芎芍歸 荊羌芪朴菟絲依
枳甘貝母姜蘄艾 功效稱奇莫浪譏
泰山磐石八珍全 去茯加芪芩斷聯
再益砂仁及糯米 婦人胎動可安痊
11.抵當丸
抵當丸用桃仁黃 水蛭虻蟲共合方
蓄血胞宮少腹痛 破堅非此莫相當
12.安胎飲子
安胎飲子建蓮先 青寧還同糯米煎
神造湯中須蟹爪 阿膠生草保全全
13.固沖湯
固沖湯中芪術龍 特蠣海蛸五倍同
茜草山萸棕炭芍 益氣止血治血崩
附:(一)便用雜方
1.望梅丸
望梅丸用鹽梅肉 蘇葉薄荷與柿霜
茶末冬冬糖共搗 旅行賚服勝瓊漿
2.骨灰固齒散
骨灰固齒豬羊骨 臘月醃成煅碾之
骨能補骨鹹補腎 堅牙健啖老尤奇
3.軟腳散
軟腳散中芎芷防 細辛四味碾如霜
1.回春散
2.抱龍丸
牛黃抱龍星辰蠍 苓竺腰黃珀麝僵
明眼三方憑選擇 怠驚風發保平康
肥兒丸用術參甘 麥曲薈苓楂二連
更合使君研細末 為丸兒服自安然
驗方別用內金朴 苓術青陳豆麥聯
檳曲蟾蟲連楂合 砂仁加入積消痊
4.八珍糕
八珍糕與小兒宜 參術苓陳豆薏依
淮藥欠蓮糯粳米 健脾益胃又何疑
5.保赤丹
保赤丹中巴豆霜 硃砂神曲膽星嘗
相關詞條
- 湯頭歌訣
《湯頭歌訣》,古代醫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於1694年。書中選錄中醫常用方劑300餘方,分為補益、發表、攻里、涌吐等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
- 圖解湯頭歌訣
《圖解湯頭歌訣》是2011年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健。本書對《湯頭歌訣》進行全新的詮釋,對每首方劑均說明出處,然後分歌訣、注釋、方析、組成、用法、...
- 湯頭歌訣白話解
《湯頭歌訣白話解》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慶業。該書為清代著名醫家汪昂編著,共選名方205首,分門別類,將組成、功用、主治等,用韻語編成詩歌賦...
- 新編湯頭歌訣500首
《新編湯頭歌訣500首》列方五百餘首,每方均注有藥方來源和對應證,藥方分歌訣、處方、用法、功效、主治、方解等。書中所有的歌訣都講究平仄韻律,對仗工整,一三...
- 湯頭歌
《湯頭歌》 醫方著作。一卷。清代汪昂撰。刊於1694年。書中選錄中醫常用方劑300餘方,分為補益、發表、攻里、涌吐等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和概括。...
- 新編湯頭歌訣
《新編湯頭歌訣》是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文錄。主要介紹了湯頭歌訣輯錄,並加以簡潔注釋。...
- 醫藥湯頭歌訣
《醫藥湯頭歌訣》是清代汪昂原撰,范風源注的一部方書類中醫著作,不分卷,成書於1940年。...
- 百病名方湯頭歌訣
《百病名方湯頭歌訣》是1996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昌寶。...... 《百病名方湯頭歌訣》是1996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昌寶。...
- 蒼耳散《湯頭歌訣》
蒼耳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湯頭歌訣》。具有疏風清熱,通利鼻竅之功效。主治鼻淵,時流黃臭濁涕,腦門鬱悶隱痛。近用於慢性鼻炎、副鼻竇炎、萎縮性鼻炎等屬於風熱者...
- 湯頭歌訣詳解
全書共二十二章。各章冠有概說,說明本類方劑運用關鍵、機理及要點等。章後有小結,簡括各方特點。全書共有湯頭歌訣三百二十五首。 [1] ...
- 湯頭歌訣白話精解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有位叫汪昂的80歲老中醫,整合古方編著了一本《湯頭歌訣》,影響頗為廣泛。本書選錄名方320條,分為20類,用七言詩體編成歌訣,將每個湯劑的...
- 國醫大書院:湯頭歌訣
《湯頭歌訣(超值典藏)》以全新、科學、實用的藥書面貌展現給世人。《湯頭歌訣》乃清朝名醫汪昂所撰的方劑學著作,其內容簡明扼要、音韻工整。為使傳統中醫學名著...
- 程氏湯頭歌訣
《程氏湯頭歌訣》是201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寶書。...... 《程氏湯頭歌訣》是201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寶書。...
- 新編醫方湯頭歌訣
《新編醫方湯頭歌訣》是清代方仁淵編寫的一本方書類中醫文獻。成書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不分卷。...
- 中醫必備叢書:湯頭歌訣
《中醫必備叢書:湯頭歌訣》根據歷代名醫選擇讀本而成才的經驗,結合現行教材學習的特點,參考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學大綱,分門別類,組織有關專家,策劃並編輯成通俗易懂的...
- 湯頭歌訣續集
《湯頭歌訣續集》,醫方著作。嚴蒼山撰於1924年。...... 作者選集汪昂《湯頭歌訣》以外的臨床常用方劑139首(包括附方),按汪氏體例將其編成歌訣,並與《湯頭歌訣...
- 中藥湯頭歌訣誦讀本
《中藥湯頭歌訣誦讀本》由“讀一讀”、“猜一猜”和“寫一寫”3個模組構成。...... 《中藥湯頭歌訣誦讀本》由“讀一讀”、“猜一猜”和“寫一寫”3個模...
- 湯頭歌訣方解
《湯頭歌訣方解》是塔讀文學已完結的一本散文詩詞,作者是汪昂。...... 《湯頭歌訣方解》是塔讀文學已完結的一本散文詩詞,作者是汪昂。中文名 湯頭歌訣方解 ...
- 《湯頭歌訣》評註
《《湯頭歌訣》評註》是2011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麗英。...... 《《湯頭歌訣》評註》是2011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麗英。 [1] ...
- (重校)湯頭歌訣
方書類。洪淵撰。刊於1940年。系將汪昂所撰《湯頭歌訣》重新校勘編輯而成。歌訣二百首,計三百餘方,以其功效分為補益之劑、消補之劑、潤燥之劑等二十門。...
- 湯頭歌訣與套用
《湯頭歌訣與套用》是1998年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鄔九鳴。...... 《湯頭歌訣與套用》是1998年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鄔九鳴。...
- 湯頭歌訣正續集
書分正續兩集:正集分補益、發表、攻里、涌吐等二十類;續集在正集分類基礎上增補若干方歌,並新增幼科類方歌,計一百三十九首。 [1] ...
- (新編)醫方湯頭歌訣
《(新編)醫方湯頭歌訣》是清代汪昂撰寫、錢榮國改增的一部方書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 新編湯頭歌訣四百首
《湯頭歌訣》是清代著名醫家汪昂編撰的方藥專著,因其選方實用、詞意明暢,出版之後深受初習者的青睞,流傳甚廣。但因年代久遠,時過境遷,已不能適應當今學習中醫...
- 湯頭歌訣新編
湯頭歌訣新編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方書類。二卷。吳華卿增編。約成書於民國初年。全書...
- 白話中醫經典系列:白話湯頭歌訣
《白話中醫經典系列:白話湯頭歌訣》是對湯頭歌訣的通俗解釋。湯頭歌訣以清代汪昂、嚴蒼山氏編寫的《湯頭歌訣正續編》為基礎,適當增加現代有效方。內容包括補益、解...
- 新編湯頭歌訣(修訂本)
《新編湯頭歌訣(修訂本)》是現代程寶書等編的一本方書類中醫文獻。...... 《新編湯頭歌訣(修訂本)》是現代程寶書等編的一本方書類中醫文獻。...
- 湯藥歌決
.《湯頭歌訣》,醫方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於1694年。書中選錄中醫常用方劑300餘方,分為補益、發表、攻里、涌吐等20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