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行政區劃
- 地級市數:13
- 自治州數:1
- 市轄區數:36
- 縣級市數:17
- 自治縣數:7
- 縣數:63
簡介,歷史,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陽市,邵陽市,岳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益陽市,郴州市,永州市,懷化市,婁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簡介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湖南省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間,土地面積約21.18萬平方公里。湖南省鄉鎮行政區劃數據,是結合野外實測資料,參照有關地理圖件,採用人機互動的方式開展行政區劃地圖矢量化工作,主要包括省市鄉、鎮、街道矢量邊界。
歷史
湖南在春秋戰國時屬楚。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置有黔中、長沙兩郡。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屬荊州,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國。東漢(公元25—220年),將王莽亂政時所改郡縣名全部恢復原名。三國時期(公元220—265年),屬荊州,分10郡。西晉時期(公元265—317年)改設9郡。東晉時期(公7L,317—420年)分屬荊州、湘州、江州。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州、郡幾經變動,至隋(公元581—618年)統一全國後,實行裁州並縣政策,改州、郡、縣三級為郡、縣二級制,湖南境內分8郡。唐(公元618—907年)復改郡為州。宋(公元960~1279年)分屬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元(公元1271—1368年)建立省制,屬湖廣行省。明(公元1368—1644年)屬湖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置湖南布政使司,始稱湖南省。
中華民國成立後,湖南的行政設定幾經變化。民國3年(1914),分全省為湘江、衡陽、辰沅、武陵4道,其轄區與清代長寶道、衡永郴桂道、辰沅永靖道和岳常澧道基本相同,共75縣。
1915年湖南省出於民國四年,湖南劃分為四道:湘江道,衡陽道,辰沅道,武陵道。
民國5年(1916),裁常德道,所轄縣常德、岳陽、平江、臨湘、華容、漢壽、沅江、澧縣、安鄉、臨澧、南縣劃歸湘江道,桃源、石門、慈利、大庸劃歸辰沅道。全省存3道,仍有75縣。
民國11年(1922),撤銷道制,僅存省、縣二級。
1925年湖南省,當時出於北伐戰爭時期(1916年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直、皖兩系,奉系軍閥和其他地方軍閥也相繼形成。各軍閥間為爭奪地盤,擴充實力,連年混戰,民不聊生。1925年-1928年,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戰爭)。北伐戰爭期間湖南地區實行省縣兩級,由農民運動建立農民協會管理。
1934年的湖南,因為國民政府寧漢合流後,主要精力是清理共產黨人和對抗日本侵略,湖南地區行政還是省縣兩級未做調整。
1937年湖南省,(1936年西安事變,1937年進入全面的抗日衛國戰爭,湖南成為大後方提供重要物資來源),當時湖南省劃分為:直轄的長沙市和第一到第九行政督察區(主詞條:湖南省行政督察區)。省直轄長沙市(加粗為行政督察區駐地。)、第一行政督察區(治所岳陽縣)、第二行政督察區:(治所常德縣)、第三行政督察區(治所沅陵縣)、第四行政督察區(治所乾城縣)、第五行政督察區(治所衡陽縣)、第六行政督察區(治所邵陽縣)、第七行政督察區(治所會同縣)、第八行政督察區(治所郴縣)、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所零陵縣)。每個行政督察區(簡稱專區)的管理機構稱作“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其最高行政長官被稱為“專區行署專員”,簡稱“行署專員”。
民國29年(1940),湖南省府以原9個行政督察區轄境過廣和督察不便,將之調整為10個。同年4月,劃益陽、安化、湘鄉、寧鄉、漢壽、沅江等6縣,組成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益陽縣城,是為區境地區一級行政建置之始。南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常德)。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湖南省,1949年4~5月,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南京、上海、杭州、武漢、南昌等地。8月4日解放長沙,10月8號,解放衡陽。國民政府在這半年的存續期內的湖南區劃:省直轄:長沙市(1937年設)、衡陽市(1943年設),加第一至第十區。
1949年全境解放後的湖南省,新中國建國後,湖南的區劃調整為:省轄長沙市,長沙專區、衡陽專區、郴縣專區、常德專區、益陽專區、邵陽專區、零陵專區、永順專區、沅陵專區、會同專區。總計:1個市,10個專區。
1962年的湖南省,大躍進結束,中央召開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當時的湖南區劃為:長沙市,株洲市(1956年升地級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潭專區,常德專區,邵陽專區,衡陽專區,郴州專區,黔陽專區。總計:轄2個地級市,7個專區。
1962年12月,恢復益陽專區建置,專員公署駐益陽市桃花侖,轄南縣、沅江、華容、益陽、寧鄉、桃江、安化7縣和益陽市。大通湖、千山紅、金盆、北洲子、茶盤洲、錢糧湖6個國營農場,同時劃歸益陽專區管轄。
1969年湖南省(此時正經歷著文化大革命時期),可以看出湖南省的區劃有進一步調整更加細化。湖南區劃為:長沙市,株洲市2個地級市,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湘潭專區,岳陽專區,常德專區,邵陽專區,衡陽專區,益陽專區,郴州專區,黔陽專區,零陵地區。總計2個地級市,10個專區、州地區。
1977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將邵陽地區析置漣源、邵陽兩個地區。漣源地區轄新化、新邵、邵東、雙峰、漣源5縣和冷水江市,地區機關駐婁底鎮。同年11月,成立漣源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3月,改稱漣源地區行政公署。
1982年12月,漣源地區更名為婁底地區。1983年7月,湖南省調整行政區劃,將婁底地區的邵東、新邵2縣劃給邵陽市管轄。
1990年湖南省,中央設立了幾大經濟特區,國企改革進入開始進一步推進。計畫經濟開始全面轉變為市場經濟。此時的湖南區劃為:長沙市,湘潭市,株洲市,岳陽市,常德市(1988年),大庸市(1990年),邵陽市,衡陽市8個地級市,湘西土家族自治州1個州,益陽地區,郴州地區,零陵地區,懷化地區,婁底地區5個地區。
1995年湖南省(這是鄧公1992年深圳南巡後的時期,中國開始了飛速發展時期),湖南省的劃分為:長沙市,湘潭市,株洲市,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由大庸市1994年改名),邵陽市,衡陽市,郴州市(1995年),永州市(1995年)11個地級市,懷化地區,婁底地區2個地區,湘西土家族1個自治州。
長沙市
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嶽麓區嶽麓大道218號。
芙蓉區(東屯渡街道)
開福區(芙蓉北路街道)
雨花區(圭塘街道)
望城區(高塘嶺街道)
長沙縣(星沙街道)
瀏陽市(關口街道)
寧鄉市(玉潭街道)
株洲市
轄5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天元區。
天元區(嵩山路街道)
荷塘區(桂花街道)
蘆淞區(楓溪街道)
石峰區(響石嶺街道)
淥口區(淥口鎮)
醴陵市(仙岳山街道)
炎陵縣(霞陽鎮)
茶陵縣(雲陽街道)
攸縣(聯星街道)
此外有雲龍示範區
湘潭市
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岳塘區芙蓉東路。
岳塘區(五里堆街道)
雨湖區(雨湖路街道)
湘鄉市(望春門街道)
韶山市(清溪鎮)
湘潭縣(易俗河鎮)
衡陽市
邵陽市
轄3個市轄區、7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雙清區城北路6號。
雙清區(汽車站街道)
大祥區(城南街道)
北塔區(狀元洲街道)
武岡市(迎春亭街道)
邵東縣(大禾塘街道)
洞口縣(文昌街道)
新邵縣(釀溪鎮)
綏寧縣(長鋪鎮)
新寧縣(金石鎮)
邵陽縣(塘渡口鎮)
隆回縣(桃洪鎮)
城步苗族自治縣(儒林鎮)
岳陽市
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岳陽樓區金鄂東路。
岳陽樓區(五里牌街道)
君山區(柳林洲街道)
雲溪區(雲溪鎮)
臨湘市(長安街道)
汨羅市(歸義鎮)
岳陽縣(榮家灣鎮)
湘陰縣(文星鎮)
平江縣(漢昌鎮)
華容縣(章華鎮)
常德市
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武陵區朗州路120號。
鼎城區(紅雲街道)
津市市(襄陽街街道)
澧縣(澧陽街道)
臨澧縣(安福鎮)
桃源縣(漳江鎮)
漢壽縣(龍陽街道)
安鄉縣(深柳鎮)
石門縣(楚江街道)
張家界市
轄2個市轄區、2個縣。市人民政府駐永定區南莊坪。
永定區(西溪坪街道)
武陵源區(軍地坪街道)
慈利縣(零陽鎮)
桑植縣(澧源鎮)
益陽市
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赫山區梓山西路8號。
赫山區(赫山街道)
資陽區(大碼頭街道)
沅江市(瓊湖街道)
桃江縣(桃花江鎮)
南縣(南洲鎮)
安化縣(東坪鎮)
郴州市
轄2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北湖區人民東路。
北湖區(駱仙街道)
蘇仙區(蘇仙嶺街道)
資興市(唐洞街道)
汝城縣(盧陽鎮)
安仁縣(永樂江鎮)
嘉禾縣(珠泉鎮)
臨武縣(舜峰鎮)
桂東縣(漚江鎮)
永興縣(便江鎮)
桂陽縣(龍潭街道)
永州市
轄2個市轄區、8個縣、1個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冷水灘區梅灣街道逸雲路。
冷水灘區(梧桐街道)
零陵區(徐家井街道)
祁陽縣(長虹街道)
藍山縣(塔峰鎮)
寧遠縣(舜陵街道)
新田縣(龍泉鎮)
東安縣(白牙市鎮)
江永縣(瀟浦鎮)
道縣(濂溪街道)
雙牌縣(瀧泊鎮)
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
懷化市
轄1個市轄區、5個縣、5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鶴城區迎豐路665號。
鶴城區(紅星街道)
洪江市(黔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