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所

治所

治所,古指地方政府駐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縣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所
  • 發音:Zhi Suo
  • 釋義:古代指地方政權的政府駐地所在
  • 屬性:詞語
釋義,分類,省治,府治,州治,縣治,

釋義

古代指地方政權的政府駐地所在。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縣治等。

分類

省治

舊時中國行省的最高行政官員的駐地,即現在的“省會”;

府治

舊時中國地方行政區域——“府”的最高行政長官駐地,等同於現在較大的地級市政府駐地。

州治

舊時中國地方行政區域——“州”的最高行政長官駐地,等同於現在一般的地級市政府駐地,也等同於少數民族自治州政府駐地,如如“4月16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參見中文百科——州府)。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亂平後,因地址西與書院(袁可立故宅)毗連,故遂假書院為治所,而門樓匾額照舊懸焉。”
1.三國時各州位置及治所
幽州---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遼寧
冀州---河北南部
并州---山西中南部
青州---山東淄博臨淄區
司隸---洛陽以西的河南西部及關中
兗州---河南東部及山東西部
豫州---河南中部及安徽北部
徐州---江蘇省長江以北
荊州---河南南部(南陽盆地)、湖北、湖南
揚州---安徽南部、江西、浙江及江蘇省長江以南
益州---四川東部、重慶、雲南、貴州、陝西南部
涼州---甘肅(魏國建立後,河西走廊以東部分新建雍州)
交州---廣東及越南北部
幽州治所是薊縣,今北京。并州治所晉陽,今太原。冀州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州市。青州治所臨淄,今山東淄博。徐州治所下邳,後遷彭城,今徐州市。豫州治所譙,今安徽亳州。兗州治所昌邑,今山東金鄉縣以北。荊州治所漢壽,後移襄陽,今湖北襄樊市。益州治所雒縣,今四川廣漢。涼州治所武威,今甘肅武威。交州治所番禹,今廣州。揚州治所壽春,今安徽壽縣。司隸治所雒陽,州長官稱司隸校尉。今河南雒陽。
2.漢魏各州治所
洛陽縣(司隸州治所)
是名著於史冊的古縣,誕生於戰國後期。漢唐帝國時期一直為京縣、赤縣,1000多年間與帝都共存共榮;自金代兼併河南縣,成為全國之大縣;從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初年,作為特等縣,縣長多由專員兼任。為便於統一開展城市與農村工作,1949年1月16日,洛陽市與洛陽縣合併,治所駐民主街。合併後名稱為洛陽市縣民主政府。洛陽市長兼任縣長,負責城市工作;洛陽縣副縣長負責農村工作。10月2日,接河南省政府令,實行洛陽市縣分別治理。11月1日,市縣正式分開辦公,洛陽市人民政府駐民主街,負責城市工作;洛陽縣人民政府駐營林街,專管農村工作。1952年,洛陽縣轄12區,169鄉鎮,擁有人口48萬。1955年11月,為支援洛陽工業建設,發展洛陽市,國務院決定,撤銷洛陽縣。建置撤銷後,所轄之地分割給洛陽市、偃師縣、孟津縣、宜陽縣。
臨淄縣(青州治所)
秦代設定,原為齊國首都,為齊郡首縣。西漢初期改齊郡為齊國,作為封國齊國首都。漢武帝齊國改為齊郡,臨淄縣作為青州治所。王莽時該齊郡為濟南郡,光武帝時恢復齊國,後來臨淄縣長期作為州郡治所。420年,臨淄縣南境析立廣川縣,屬廣川郡;北境析立重合縣,屬渤海郡;西北境析立高陽縣,屬高陽郡。上述三郡皆屬冀州統轄。其間,臨淄縣徙治東陽城(今青州市北關),青州刺史同治於此,而臨淄故城仍為郡治。556年,臨淄縣與諸郡縣俱廢,唯存高陽縣,屬齊郡,仍治臨淄城。596年,撤高陽縣,復立臨淄縣,並在其西北境立時水縣,二縣均屬青州。605年,時水縣併入臨淄縣,縣治所移於高陽廢城,屬北海郡。621年復置時水、安平二縣,屬青州。625年安平、時水俱廢,臨淄遂為北海郡屬邑,後改隸平盧道。1266年臨淄縣併入益都縣。1278年復置臨淄縣,仍屬益都路。臨淄故城圮廢,達魯花赤李仲明於故城南隅,另建新城。嗣後,臨淄縣署皆設於新城。1950年5月,臨淄縣劃歸淄博專區。1953年7月,淄博專區改為淄博工礦特區,臨淄劃歸昌濰專區。1958年10月臨淄併入益都縣,1961年10月從益都縣劃出,重新設立臨淄縣。1969年12月臨淄劃歸淄博市,改為區制。
邳縣(徐州治所)
古稱邳國、下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於邳置縣,史稱下邳縣。公元前202年,劉邦封韓信為楚王治下邳,次年廢除韓信王號,分下邳為武原(今邳州泗口北)、良城(今邳州陳樓以北)、下邳三縣隸屬楚。9年,王莽改下邳為潤儉,良城為承翰,武原為樂亭,三縣屬徐州(治所在下邳)。72年漢明帝取消臨淮郡,置下邳國,治下邳,領17縣。公元193年陶謙任徐州牧,治下邳。魏初,遷徐州治所於彭城,置下邳郡。公元280年晉武帝置下邳國,領7縣。326年濟民太守劉閩殺下邳內史夏侯嘉降石勒,後趙改置下邳郡。621年唐高祖置邳州。628年廢除邳州,置下邳縣。982年北宋置淮陽軍治下邳,1129年金置邳州刺史,1221年移山東行省於邳州,1724年清朝升邳州為江蘇省直隸州。1912年改州為縣,始稱邳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邳縣隸於徐州市。1992年8月,建為邳州市,徐州市代管。
昌邑縣(兗州治所)
秦置昌邑縣(縣治在今山東省巨野縣大謝集鎮前昌邑村),景帝中6年(公元前144年)置山陽國,治昌邑縣。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仍治昌邑縣,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昌邑國復改為山陽郡王莽時改山陽郡為巨野郡。東漢復名山陽郡,仍以昌邑縣為郡治,三國魏因之。西晉改山陽郡為高平國,仍治昌邑縣,南朝宋廢昌邑縣。晉至南北朝為高平郡;隋朝時期,巨野分屬鄆州、曹州和金鄉縣;唐至五代屬河南道鄆州;宋歸屬濟州;元明時屬濟寧府、兗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改屬曹州府;民國十七年為山東省直屬縣;1953年歸屬菏澤專區;1958年改屬濟寧專區;1959年改歸菏澤專區,2001年菏澤專區改為菏澤市,巨野縣屬菏澤市管轄。
譙縣(豫州治所)
古焦國。春秋時期,為陳國焦邑。楚成王三十六年(前637年),楚伐陳,為楚譙邑,後置譙縣,秦屬碭郡。故址在今亳州市區。王莽篡漢,改譙縣為延成亭。東漢初,復舊名。黃初三年(222年),詔以譙城為陪都,與長安、許昌、洛陽、鄴並稱“五都”。東魏時,廢入小黃縣(也在今亳州市區)。隋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小黃縣為譙縣,唐武德四年(621年),為亳州治。天寶元年(742年)二月,改亳州為譙郡,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改譙郡復為亳州,譙縣均為治所。金貞元三年(1215年),升亳州為集慶軍,譙縣為軍治。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改集慶軍為亳州。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至十八年五月,譙縣為紅巾軍所創大宋龍鳳政權的首都。洪武初年(1368年),亳州以州治譙縣省入,尋降為縣。弘治九年(1496)十月復升為州,不轄縣。雍正二年(1724),升亳州為直隸州。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亳州改為亳縣。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轄城關及郊區,與其他邊區縣並存。1949年2月,市、縣合併,恢復亳縣建制。1986年3月撤亳縣建亳州市,隸阜陽行政公署。1998年2月,收歸安徽省直接管轄。2000年5月,設地級亳州市,管轄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和譙城一區。市政府駐譙城區。
薊縣(幽州治所)
為先秦之縣,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所建。自秦漢至隋唐五代,薊縣之建制始終存在。西漢,薊縣相繼歷屬燕國、燕郡、廣陽郡、廣陽國。漢末王莽新朝時期薊縣一度改名伐戎縣,東漢恢復薊縣名。遼會同元年(公元938)薊縣改名薊北縣,遼開泰元年(公元1012),薊北縣改名析津縣,宋宣和五年至七年(公元1123——1125),析津縣歸宋。金貞元二年(公元1154),析津縣更名大興縣,為金中都依郭縣。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中都改為大都,大興縣為元大都附郭赤縣。明代初期,大興縣隸屬北平府。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明遷都北京,大興為依郭京縣。清代,大興仍為依郭京縣,隸屬順天府。1914年l0月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大興屬之。1928年6月,大興縣劃歸河北省。1958年3月,大興縣劃歸北京市並將原屬北京市南苑區的舊宮、亦莊、瀛海、西紅門等地劃歸大興改為區建制。1960年1月,恢復縣建制。2001年1月國務院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以原大興縣的行政區域為大興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村鎮。
鄴縣(冀州治所)
戰國時代,魏國置鄴縣(今河南安陽縣和河北臨漳縣地區),後又沒於趙。秦代仍為鄴縣,屬邯鄲郡。西漢至東漢中期,鄴縣屬魏郡,鄴城且為魏郡治所,東漢末曾為冀州刺史部治所,至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取鄴城,於此始建鄴都,其後曹丕繼位,稱此為五都之一。西晉時,鄴縣屬司州魏郡,鄴城仍為郡治,建興二年(公元314年)為避晉愍帝司馬鄴之名諱,而改稱臨漳(公元335年復改回鄴縣,後代因之)。東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安陽縣劃入鄴縣。自此安陽縣併入鄴縣直到590年(重置安陽縣)共56年時間。北齊、北周至隋,分置鄴縣,臨漳縣,隸屬相州。唐宋時鄴縣和臨漳縣屬相州鄴郡。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改鄴縣為鎮,鄴縣地併入臨漳縣,縣名迄今未變。民國初年,隸屬河南省。1954年又廢鄴縣入安陽,於是又合為一。同年6月遷安陽縣還治安陽市。
晉陽縣(并州治所)
春秋時為晉陽邑,其城為趙筒子家臣董安於築,初屬晉,後屬趙,“秦莊襄王三年拔趙晉陽”,即此。西漢置晉陽縣,為太原郡治,東漢時兼為并州治,晉為太原國。故治在今太原市南郊區古城營村。北齊河清四年(565)移晉陽縣於汾水東,武平六年(575)於晉陽故址置龍山縣。隋開皇十年(590)改晉陽縣為太原縣,改龍山縣為晉陽縣。二縣為州、郡治。唐時二縣皆為太原府治,五代時為北漢都。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廢二縣,毀晉陽城,另於新城置平晉縣。熙寧三年(1070)併入陽曲縣,政和中年復置平晉縣,屬太原府。金貞祐四年(1216)廢,興定初年復置,仍曰平晉。明洪武四年(1371)移治晉陽故城南,即今晉源鎮。八年(1375)改稱太原縣,屬太原府,屬太原府,清沿用不改。民國年間仍稱太原縣。1943年日偽改為晉泉縣,日寇投降後稱晉源縣。1951年8月5日撤銷,改為晉源區,現為晉源街道,屬太原市晉源區。
襄陽縣(荊州治所
始建於西漢初年,以縣治位於襄水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縣以北的地區。王莽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在襄陽城內。曹魏、西晉時,仍屬荊州襄陽郡。東晉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陽為中心僑置雍州。梁朝時蕭祭以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貞觀初年置山南崐道,治所在襄陽城內,本縣屬山南道襄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在襄陽城內)襄州(天寶時改州為郡,乾元時復稱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到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稱襄陽為襄京。清朝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湖北省襄陽專員公署(1968年8月改稱襄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改稱襄陽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0月,地市合併,襄陽縣隸屬湖北省襄樊市。1992年8月襄陽縣人民政府駐地由襄樊市市區遷至襄樊市襄陽縣張灣鎮。
壽陽縣(揚州治所)
古稱壽春、壽陽、壽州,屢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屬淮夷部落,夏為揚州域,商周為州來國地,春秋屬楚,戰國晚期為楚國首都。秦朝設定壽春邑(縣級),為九江郡的治所。漢文帝十六年(前158),改九江郡為劉安淮南國,壽春邑為淮南國都。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國除為九江郡,壽春邑為九江郡治。王莽篡政,改九江郡為延平郡,壽春邑為延平郡治。東漢建武元年(25年),壽春邑(仍治今城關鎮)正式稱壽春縣。章和元年(84年)九月壬子,廢九江郡建阜陵王國,壽春縣為國都。興平元年(194年),袁術在此建號,廢阜陵王國為淮南郡,壽春縣為淮南郡治。建安四年(199年),復名九江郡,壽春為郡治。後漢獻帝封曹操子曹彪為壽春侯,改縣為侯國。曹魏黃初二年(221年),改九江郡為曹邕淮南公國(後為王國),壽春縣為國都。四年,國除為淮南郡(仍治壽春)。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為曹彪楚王國,壽春縣為國都。嘉平元年(249年),復為淮南郡,壽春為郡治。太康十年(289年)改淮南郡為司馬允淮南王國,壽春仍為都。永泰元年(300年)八月,淮南國除為郡(仍治壽春)。東晉簡文帝為避鄭後阿春諱,改稱壽陽縣(仍治今安徽壽縣城關)。太元八年(383年),撤銷壽陽縣,僑置睢陽縣。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復建揚州(仍治壽春),復淮南郡。其中,壽春縣(仍治城關鎮)為州郡治所。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並縣,改淮南郡為壽州,壽春縣為郡治所。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壽州為淮南郡(仍治壽春),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淮南郡為壽州(仍治壽春,今城關鎮)。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升壽州為直隸州(仍治壽春)。四年二月,降壽州為散州,撤銷壽春縣,併入壽州(仍治今城關鎮)。清初依明制。1912年改壽州為壽縣。1949年1月17日壽縣解放。先後屬六安專區、六安地區、六安市。
姑臧縣(涼州治所)
原名蓋臧,為匈奴所築,後音訛為姑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由於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為河西富邑。三國曹魏時置涼州,以姑臧為治所,這是姑臧為涼州州治之始。西晉永寧元年(301),張軌為涼州刺史,設州治於姑臧。西晉亡,即為前涼都城,於原城之外增築四城,人文薈萃,經濟繁盛。東晉太元元年(376),前秦攻滅前涼,置涼州刺史鎮姑臧,豪右七千餘戶被徙往關中。十年,呂光據此地稱涼州刺史,次年建後涼,立國都於姑臧。晉義熙二年(406),曾被後秦主姚興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南涼王禿髮傉檀進駐姑臧,四年將南涼都城由樂都遷此。不久,北涼王沮渠蒙遜以步騎三萬攻克姑臧,又於八年將北涼國都由張掖遷此,並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439)北涼降於北魏,魏收姑臧城內戶口二十餘萬,改姑臧縣為林中縣,仍為武威郡治。東晉,十六國時期,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及唐初的大涼,都曾建都與此。今為武威市涼州區。
雒縣(益州治所)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縣,屬廣漢郡。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為益州治。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為廣漢郡治,又為益州治。東漢興平元年(194年)益州治遷成都。隋開皇元年(581年)廢廣漢郡,雒縣直屬益州。大業二年(607年)雒縣屬蜀郡。公元618年唐罷諸郡為州,雒縣屬益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於雒縣置漢州,雒縣為州治。元中統元年(1260年)廢雒縣,由漢州直轄原雒縣地。1361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恢復雒縣建制,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滅大夏,廢除雒縣,仍由漢州直轄原雒縣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漢州為不領縣單州。1913年改為廣漢縣,因廣漢郡得名。新中國成立後仍置廣漢縣,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市政府駐地雒城。
廣信縣(交州治所)
是古代兩漢時期的交州首府,位於現今廣西梧州與廣東封開一帶。經近年專家、學者考證確認,自公元前106年起,廣信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前後歷經300多年,被譽為“嶺南古都”,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祥地。廣信建縣於漢武帝元鼎六年。時剛平南粵,取“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之意。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將統轄整個嶺南九郡的交趾刺史部設在蒼梧郡治的廣信,使之成為整個南中國的首府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漢後期又一度遷去交趾的龍編。公元309年之後,漢獻帝設立交州,把交州牧和交州剌史搬回並設治所於蒼梧郡之廣信。古廣信兩度做過嶺南首府,是因為它居交通要衝而地點適中,是古代南北交通與中外交通相會合的地方之故。蒼梧郡地處今兩廣版圖的中心,轄地相當於今之梧州、肇慶、賀州三地區。北有桂江(灕水)經靈渠通湘江連線長江水系。橫貫兩廣的嶺南母親河珠江的主流西江,穿郡城而過。統領這一大片南中國土地的首府廣信,其地位顯然就十分重要。後來,廣信以西稱廣西,廣信以東稱廣東,兩廣因此而得名。晉元熙二年(420年),分廣信縣地置封興縣。宋元嘉三年(426年),分封陽縣地置開建縣。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分廣信縣地置梁信郡及梁信縣;普通四年(523年),兼置成州,梁信縣未郡治。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梁信郡,改成州未封州。1949年11月6日,開建縣解放。同年11月23日,封川縣全境解放。1951年3月底,封川、開建合署辦公。地點在封川縣城。1953年1月底,恢復原兩縣建制。1958年5月,封川、開建兩縣再度合署辦公,縣治地江口。1985年11月1日,兩縣再度分開。開建縣與懷集縣合併為懷建縣(1959年1月改稱懷集),縣治地懷城;封川縣與德慶縣合併為德封縣,縣治地初在江口,1959年遷德城。1961年4月,封川從德封縣分出,開建從懷集縣分出,設定封開縣制,之地江口。
長安縣(雍州治所)
秦孝公12年(前350年)所設鹹陽縣,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廢鹹陽縣置長安縣,長安以秦長安邑為名。高祖7年(前200)年,由櫟陽遷都長安,太元初年(前104年)歸京兆郡。縣治在長安城西北橫門內(今未央區六村堡北側),此時的長安轄區基本上是今天的全部西安城區、長安西北部和未央區西部、雁塔區全部。當時東西長14公里,南北長16、5公里,東鄰霸陵縣、奉明縣、南鄰杜縣、西接戶縣、西北鄰渭城縣、北依長陵縣。王莽建國元年(前9年),改長安縣為常安縣。劉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恢復長安縣名。東漢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強迫獻帝遷都長安。曹魏、西晉長安縣,屬京兆郡。後秦時,改長安縣為常安縣,北魏時期,再次恢復長安縣縣名。後梁開平元年改長安縣為大安縣,治所在西小城(今西安市西關一帶)。後唐同光元年(923),恢復長安縣縣名,此後,一直未變。1928年,成立西安市政府,分長安縣所屬城內及四關劃歸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銷西安市政府,原劃地面仍歸長安管轄,成立長安縣城關區管理西安城關行政。1942年,成立西安市政處,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把城關及城周四鄉面積230平方公里劃歸西安市。1949年5月20日長安解放,6月3日成立縣政府,政府駐大慈恩寺,屬陝甘寧邊區鹹陽分區轄,6月6日駐所遷往韋曲鎮,6月13日縣政府駐大興善寺,7月16日再次遷往韋曲。2002年6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西安市長安區。
襄平縣(平州治所)
戰國時燕將秦開襲破東胡,東胡卻千里。置襄平縣,並為遼東郡治所。東漢末年以後,中原大亂。遼東太守公孫度趁機割據自立,自封為遼東侯,稱平州牧,以襄平縣為平州和遼東郡治所。公元238年(魏景初二年),司馬懿滅公孫氏,遼東郡納入魏國版圖,在襄平設東夷校尉。晉武帝於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復為平州治所。東晉元興三年(公元404年),高句麗擊敗後燕,攻占襄平,將遼東地區據為已有,並廢襄平縣,改名為遼東城。唐高宗收復遼東之後,在今遼陽市設定遼城州都督府。遼太宗天顯十三年(實際為會同元年即938年)“改南京為東京,府曰遼陽”。遼代遼陽之名“蓋以唐人詩文中嘗指遼東為遼陽,故取而名之也”。清順治十年(1653年)設遼陽府,遼陽縣。康熙三年(1664年)縣升為州。民國三年(1914年)改遼陽州為遼陽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行市縣分治,屬遼東省管轄。1959年遼陽縣併入遼陽市劃歸鞍山市領導。1961年又恢復遼陽縣,實行市縣分治,同屬鞍山市管轄。1968年市縣合併,屬鞍山市。1980年恢復遼陽縣。今為遼陽市轄縣。
沔陽縣(涼州治所)
西漢於沮水河側(今茶店鎮)置沮縣,屬武都郡;於今高潮鄉舊州鋪村置沔陽縣,屬漢中郡。漢時先主於沔陽設壇場為漢中王,諸葛亮率諸軍駐漢中,屯於沔陽,即此,隋廢,故城在今陝西沔縣東南。東晉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廢沮縣。 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析沔陽縣東南部地於今勉縣、南鄭兩縣的阜川和華山兩鄉交界附近置華陽縣,併兼置華陽郡;延昌三年(公元514年)又析沔陽西部地於今銅錢壩村置嶓冢縣,三縣均屬華陽郡。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廢沔陽入嶓冢縣,並將縣治遷今武侯鎮,三年又廢華陽入;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更嶓冢縣為西縣,屬漢川郡。北宋嘉祐年間褒城縣治遷今紅廟鄉褒城村。元憲宗八年(1258年)於今高潮鄉舊州鋪置鐸水縣,並省西縣。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鐸水縣轄地歸沔州直轄,四年州治遷西山谷口(今武侯鎮),州以水名(沔水為漢江古名),屬漢中府。1912年廢州為沔縣。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難認,經國務院批准改“沔縣”為“勉縣”。

縣治

舊時中國地方政府的知縣/縣長的駐地;等同於現在的縣政府駐地;有的縣政府駐地直接被百姓稱為“城關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