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業十三年 (617年)復置巨鹿郡,領宜安、辛豐、柏肆、城四縣。(618)巨鹿郡改為廉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巨鹿郡
- 別名:鉅鹿郡
- 行政區類別:郡
- 下轄地區:宜安、辛豐、柏肆、槀城
隋大業十三年 (617年)復置巨鹿郡,領宜安、辛豐、柏肆、城四縣。(618)巨鹿郡改為廉州。
巨鹿郡(鉅鹿郡),秦郡,因大陸澤(鉅鹿澤)而得名。秦分趙國 舊地設定巨鹿郡,漢代至隋初襲沿用。漢後縮小至今河北省平鄉以北及晉州一帶。...
唐朝天寶年間(742年-757年)邢州改名為巨鹿郡,757年復邢州名。宋代信德府,仍稱巨鹿郡。《宋史》記載:信德府,次府,鉅鹿郡。...
隋大業十三年 (617年)復置巨鹿郡,領宜安、辛豐、柏肆、城四縣。(618)巨鹿郡改為廉州。...
中古巨鹿魏氏是指以巨鹿為郡望,主要活躍在北朝以及隋唐的中古魏姓大族。它以初居下曲陽的魏歆為家族的起點,後來在北朝時期發展成為一個極有特色的世家大族。魏姓來源...
巨鹿縣,位於河北省邢台市中部,西北東南與任縣、隆堯、寧晉、新河、南宮、廣宗、平鄉七縣交界,面積631平方公里,人口約38萬,轄6鎮4鄉,縣城駐地巨鹿鎮,西郭城鎮是...
秦三十六郡,是中國秦漢史中一個常提到的行政區劃用詞。和漢十三部一樣都是表明一代行政區劃的。三十六郡: 河東郡 太原郡 上黨郡 三川郡 東郡 潁川郡 南陽...
州和郡,均為古代行政區。州基本沿襲九州之分,郡始於秦,完善於漢,數量變化較大。...... 巨鹿郡治莊(去土加嬰)陶(今河北寧晉東陳附近)。領15縣:莊(去土加...
州和郡,均為古代行政區。州基本沿襲九州之分,郡始於秦,完善於漢,數量變化較大。...... 巨鹿郡治莊(去土加嬰)陶(今河北寧晉東陳附近)。領15縣:莊(去土加...
魏徵故里,有爭議,有巨鹿縣、晉州市、館陶 、劍閣(出生地)等之說,各地政府都以魏徵故里做了不少的宣傳。其子和孫子墓誌記載祖籍為巨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設邢州,治所龍岡(邢台),轄內丘、龍岡、巨鹿、柏仁、南和、任縣、平鄉、青山、沙河等九縣。隋開皇十六年廢襄國郡置邢州,大業二年...
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
平鄉縣,隸屬於河北省邢台市,位於邢台市中南部,西及西北與任縣、巨鹿、南和三縣交界,南與邯鄲市雞澤接壤,東與廣宗相連,面積406平方公里,人口約32萬,轄3鎮4鄉,...
辭書上所註明的今河北晉縣(晉州)西,是正確的,而且作為權威性的《畿輔通志》,早就明確指出魏州所屬無“曲城”,曲城就是“巨鹿郡下曲陽”的簡稱,在正定府所轄...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分廣陽郡南部、巨鹿郡北部及恆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隸於漢朝廷,治所在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轄涿縣、范陽縣等21縣(其中7個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