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

受市人民政府委託,現將《清鎮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提請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或建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鎮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
  • 性質:計畫草案
  • 委託部門:人民政府清鎮市
  • 審議會議: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
一、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13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市上下團結奮進,搶抓機遇,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民生得到有效改善,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進步,各項計畫執行情況較好,全面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任務。
(一)2013年計畫執行情況
——全市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75.01億元,同比增長17.3%,增幅在貴陽市各區縣市排名第五,占清鎮市計畫的102.9%,占貴陽市計畫的101.75%。
——財政總收入完成19.83億元,同比增長26.25%,占清鎮市計畫的104.24%,占貴陽市計畫的103.8%。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87億元,同比增長17.7%,占清鎮市計畫的81.5%,占貴陽市計畫的102.1%。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4.38億元,同比增長21.7%,占清鎮市計畫的81.1%,占貴陽市計畫的107.1%,增幅在貴陽市各區縣市排名第五(其中第2名並列);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8.22億元,同比增長28.4%,在貴陽市各區縣市排名第四。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累計完成166.05億元,同比增長23%,占清鎮市計畫的95.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36.08億元,同比增長20.9%,占清鎮市計畫的81.8%,占貴陽市調整計畫的102.2%。
——招商引資實際利用內資121.33億元,同比增長42.24%,占清鎮市計畫的105.2%,占貴陽市計畫的105.6%;實際利用外資2185.1萬美元,同比增長30.3%,占清鎮市計畫的96.3%,占貴陽市計畫的100.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22086元,同比增長10.3%,增幅在貴陽市各區縣市排名第二,占計畫的88.9%,超貴陽市0.3個百分點。
——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9022元,同比增長13.4%,增幅在貴陽市各區縣市排名第四,占計畫的90.8%,超貴陽市0.4個百分點。
——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8%,控制在4%以內,完成計畫目標。
——城鎮化率完成39.53,提高2個百分點,完成計畫目標。
——森林覆蓋率達40.82%,提高2.5個百分點,完成計畫目標。
——人口自然增長率達5.8‰,完成計畫目標。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9.43億元,同比增長15%,完成計畫目標。
綜上所述,2013年度,全市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縣域經濟綜合排位全省第20位,較上年度上升12位,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二)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經濟基礎不斷夯實
2013年,全市實施大項目帶動,一批重點項目紮實推進。一是大力加強工業產業投資力度。工業投資2013年完成115億元,同比增長21%。紅楓順達汽車城、瀚羿汽車城等部分4S店、聯塑二期、三聯乳業、聖濟堂醫藥工業園、多美門業、貴州博匯鋁陶、中精科技年產520噸手性精細化學品生產項目等一批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或試運行。二是大力加強道路交通、水利、供電、供水等方面基礎設施投資力度。2013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90億元,比2012年的74.05億元增長21.5%。推進雲站大道、百馬大道中部環線、巢鳳大道、龍鳳大道、潛龍大道、鋁城大道、麥格鄉麥穗路道路工程、衛城鎮市政道路工程、衛城至麥格公路改造等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市工業園區總長10.5公里的8條園區道路建成通車;推進席關水庫、迎燕水庫至衛城王莊新店供水工程、基本農田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推進清鎮市站街鎮廣鋁100米範圍生態移民搬遷工程、紅楓湖一級飲用水源生態移民搬遷工程、市一中等項目建設;鋪設供水管網17.5千米,電力線路遷改20.8千米。
(三)工業經濟穩步發展,支撐地位日益提高
按照“全黨抓經濟、決戰在工業、首要建園區、關鍵建標房、突破在項目”的思路,開展園區和“5個100工程”項目建設觀摩評比活動,實行末位“懸帽代職”制度,加快推進市鄉兩級工業園區建設。全年安排各級財政資金7.99億元,籌集社會資金27.39億元,組織園區供地300.3公頃,拆除違法建築64.85萬平方米,有力推進貴乾鋁業標準廠房建設工程(二期)、園區自建標準廠房工程、國機磨料產業園、中鋁煤電鋁一體化基地、一晶相、小松工程機械、貴州源恆鋼結構等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完成園區頂層設計規劃,新規劃基本覆蓋站街、衛城、王莊等8個鄉鎮,面積約220平方公里,核心區59.2平方公里。探索BOT、代建、投資性財團等融資模式,園區道路、電力、供水、污水處理、供氣供熱、標準廠房、環保設施、土地收儲等方面籌融資力度逐年加大。實施盤江民爆搬遷擴能技改等16個技改工程。完成項目融資5.08億元;完成銀行貸款融資4650萬元。開展大規模招商活動,對接洽談企業150餘家,投資意向30餘家,含框架性協定在內共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達200億元以上。完成林織鐵路林歹至塘寨新建設並投運,組織供應電煤35萬噸、鋁土礦38萬噸,爭取高載能企業用電補貼、技改資金、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等共5720萬元,塘寨電廠、貴州廣鋁、海螺水泥等企業正常生產,西南水泥、磊鑫鋼結構、螺旋鋼管廠等新建成企業達產增效。儘管2013年全市全年9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只有85家開工生產,開工率不到86%,但工業經濟還是有效克服了企業停產、減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平穩發展,有力支撐了全市經濟的持續較快增長。
(四)第三產業日益繁榮,服務功能和水平全面提升
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的76.81億元,同比增長14.8%。一是圍繞“創千億元產值園區,建產城一體物流新城”目標,加快公路港、鐵路港、電子商務雲服務中心、汽車城等重點項目建設。二是紮實推進旅遊產業發展。緊扣避暑季活動,成功舉辦了2013貴州(清鎮)“景秀黔城杯”環紅楓湖腳踏車環保養生趣味賽暨生態漫道行、2013中國·貴州·清鎮第四屆“尚湖城杯”國際城市圍棋邀請賽、2013·首屆全國武術段位制國考通段賽暨“武狀元”爭霸賽和2013年全國汽車短道拉力大獎賽(清鎮站)等系列活動,全年接待生態旅遊人數逾561.47萬人次,增長54.37%;旅遊收入33.1億元,增長30%。實施銅鼓灘、湖城大酒店、龍鳳濕地公園等古鎮集群、酒店會所、生態旅遊景區建設,引進德克士、舒普瑪等一批連鎖店和超市,大力發展批發、零售、餐飲等服務業,共培育上限批發企業6家、上限零售企業3家、上限餐飲企業7家。三是加快清鎮綠谷和職教城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優勢、職教城技術人才優勢,打破部門、院校、行業、企業間的壁壘,搭建以市場為導向,以職業院校為依託、以產業化為目的、以企業為主體的區域創新平台,利用中關村技術及資金優勢,推進建設全國最大的現代職業教育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職教城入駐職業院校17所,其中8所院校已建成投入使用,5所院校已開工建設,4所正在籌建之中。
(五)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4.3億元,增長7.1%;完成農業總產值21.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3.2%。圍繞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堅持以“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狠抓“米袋子”、“菜籃子”、“餐桌子”、“奶瓶子”、“錢夾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都市農業、有機農業、觀光農業、智慧農業和高效農業,有力推動農村經濟繁榮和社會和諧發展。一是狠抓企業帶動,健全產業鏈條。全市已入駐農業龍頭企業61家,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24個,其中園區入駐企業30家,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41個。在全市2個省級園區、3個貴陽市級園區流轉土地2.17萬畝。紅楓湖鎮綠色蔬菜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內進駐了包括萬達豐、星輝等在內的多家蔬菜種植公司,蔬菜種植業已成為重要發展的主導產業。二是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狠抓“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投入農業龍頭企業“水、電、路、氣”配套基礎的資金4000萬元,啟動建設美麗鄉村22個,完成虎山彝寨、劉關堡等4個建設任務,建設170公里串戶路,寨內道路硬化150公里,建成鄉村清潔工程2個。三是強化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夯實產業基礎。以蔬菜、肉雞、奶牛、生豬、核桃等作為五個園區的優勢主導產業,與農村美麗鄉村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提升。雞、菜、奶三大優勢主導產業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糧經比達2.5:7.5。不僅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奶牛養殖場和全省最大的種雞場,還建成了自動化、智慧型化、標準化程度最高的養殖場。華西特驅希望40萬頭生豬產業原種豬場基礎設施已完工並已通過驗收。農民人均純收入9022元,同比上年增長13.4%。四是出台了《清鎮市都市生態農業振興行動計畫》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招商安商的政策措施,激活農業發展要素,創新土地流轉、農業投入、農產品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機制,使清鎮農業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市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進一步理順生態文明建設“三聯動”機制,全面抓好《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條例》,完成“十二五”規劃和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中期評估工作。繼續推進城市發展布局和產業布局調整,實施站街污水處理廠、東門河上遊河道綜合整治、塘寨電廠2×600萬千瓦機組脫硝改造等重點節能減排項目,推進資源就地轉化,加大以“兩湖”保護為核心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快推進紅楓湖城市濕地公園規劃建設,按照貴陽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要求,啟動實施紅楓湖一級水源保護區沿湖村寨生態移民搬遷,完成紅楓湖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垃圾清運和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搶抓紅楓湖—百花湖城市濕地公園獲批為國家城市公園的機遇,組建紅楓湖濕地公園建設管理委員會,擬在紅楓湖濕地保護紅線外核心地塊規劃建設“綠色矽谷”,致力打造紅楓湖國際生態文明體驗區。實施“三位一體”,抓好治礦育林,推進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2.91萬畝,市縣級植被恢復1.38萬畝。新增綠地5萬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預計達41.79%。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控制在4760.15噸以內,氨氮排放總量控制在304.46噸以內,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3.96萬噸以內,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在2.84萬噸以內。“兩湖”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
完成《清鎮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清鎮市城市設計》、《清鎮市城市形象設計》、《職教新城控制詳細規劃》等重大規劃編制。職教城、百花生態新城、物流新城建設步伐加快,鳳凰棲、廣大上城、三星村等一批城市綜合體、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項目快速推進;連線新、老城區的城北新區1號路建成通車,職教東區建成3條市政道路並開通城市公車,職教城建設成效明顯。百職路、金清線等新增城市道路路燈和十字交叉口亮麗工程系統完成安裝並投入使用。全面啟動了5個示範小城鎮建設。開展治髒、治亂、治堵專項行動,著力打造紅楓示範街,城市形象進一步改善提升。
(七)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和諧社會進程進一步加快
以“十件實事”為載體,投入財政資金15.5億元,推進改善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建設。圍繞“把教育辦成清鎮人民的驕傲”發展目標,制定系列教育規劃措施,啟動清鎮市一中國際化學校建設,實施“雨露”關愛行動、教育經費管理及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被列為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縣。紮實推進全面小康創建,打造紅楓湖鎮、站街鎮和5個社區小康樣板點。以“平安格線建設”為主戰場,採取“一警兩員四隊”等措施,深入開展“兩嚴格一降”,全面鞏固平安創建成果。以“六型格線”為載體,打響社區服務滿意戰,大力推進“三創一強一提升”,努力建設特色新型社區、民眾滿意溫馨家園。爭取到貴陽市2784.2萬元專項資金分期分批實施67個社區公益事業項目,其中投資500萬元的17個項目已建成投用。圍繞“三年三跨越”階段性目標,落實約談、預警、“懸帽代職”、一票否決等問責措施,打響計畫生育翻身戰,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12.03‰、5.8‰,同比下降0.36個千分點、0.2個千分點,符合政策生育率達95.29%。城鎮新增就業13905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40人,農業勞動力轉移7476人,職業技能培訓累計完成3253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30個,充分就業社區創建率達75%,鞏固率100%,“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8%。認真落實領導包案、督辦化解及接訪下訪,對突出問題實施重點專項治理、限時化解,成功化解辦結一批“老、大、難”信訪積案。深入開展“四位一體”誠信清鎮建設,支持商業銀行研發“誠信清鎮卡”,全力將“誠信清鎮卡”打造成清鎮人民的“第二身份證”。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降”。科技、計生、統計、民族宗教、雙擁、人防、外事僑務、氣象、檔案、史志、移民、供銷、工青婦、殘疾人、紅十字會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各個方面工作均取得較好的成績。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工業結構性矛盾仍很突出,資源型、高能耗、傳統低端企業占比大,循環經濟總量小,高新技術和現代製造業缺乏,工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任務還十分艱巨;三產發展滯後;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任務還很繁重,礦產資源就地轉化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加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仍然不高;改善民生的任務還十分繁重,社會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還有不少,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仍然較大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任務
201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貴陽市委九屆三次全會以及市委五屆七次全會精神,在貴陽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又好又快的總基調,“高舉一面旗幟、圍繞一個目標、遵循一個路徑、處理好三個關係、堅持24字方針、構建六大體系”,全力打造清鎮發展升級版,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市,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201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
——生產總值增長16%;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6%;
——引進省外到位資金增長20%;
——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
——城鎮新增就業增長21%;
——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化率、森林覆蓋率完成貴陽市下達目標任務;
——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貴陽市下達目標範圍內。
圍繞上述目標,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及措施是:
搶抓國家政策機遇,準確把握投資導向,堅持“一產集約、二產聚集、三產集優”原則,狠抓生態工業、現代服務業、都市生態農業三大振興行動計畫,全面構築“一谷兩帶五區九園”的產業空間布局,強力推進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一)以項目建設管理為載體,全面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
精心謀劃,抓好一批關係清鎮當前和今後5年發展大局的重點項目,向上爭取一批項目、招商引資一批項目、組織實施一批項目,強化項目督查,確保項目爭得來、留得住、見成效。一是“跑”項目。按照“出手快,出拳重,措施準,工作實”要求,抓機遇,跑項目。“快”,採取超常規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度,做好項目儲備,確保項目“拿得出”;“穩”,研究、吃透中央、省和貴陽市關於支持地方發展政策,準確把握項目資金投向,精心篩選標準高、鏈條長、效益好、符合要求的項目,確保項目“列得進”;“勤”,找準切入點,明確著力點,積極到貴陽市、省甚至國家相關部門“跑項目”,千方百計做好各項協調和服務,確保項目“爭得到”。二是“推”項目。簡化辦事程式,加快項目前期手續的辦理,加大資金爭取和籌措力度,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三是“管”項目。建立專家庫,從項目提出、施工、驗收、後評價全程邀請專家參與。強化項目審批,對政府投資項目,一律實行專家會審制度,嚴格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三段式”審批管理,堅持從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設方案以及投資估算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加強跟蹤管理,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監理制、契約制,採取項目倒排工期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班子、一抓到底“四個一”管理制度,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2014年,力爭實現招商引資項目市外實際到位資金139.2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2839.2萬美元以上;依託大項目、大工程帶動,全市續建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152個、新開工82個、完工102個,保持投資強勁勢頭,確保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3億元,其中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3億元。
(二)以園區建設為主戰場,強力推進生態工業行動計畫
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現代製造、特色輕工等生態產業,大力發展鋁及鋁鎂精深加工、能源、建材、醫藥食品等支柱產業,推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強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先急後緩的原則,編制基礎設施項目,著力抓好雲站路、城北新區三號路、廻龍路、巢鳳大道、物流大道、站馬線(一期)、綠谷起步區市政道路和廣鋁、中鋁及500千伏貴陽西變電站、工業園區LNG液化天然氣供應站等“十一路”、“兩廠”、“兩站”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園區淨地出讓、項目平場、園區污水管網收集系統和污水處理廠、園區供電線路遷改等進度,為中小企業快速入駐和投產達產創造條件。二是加快高新技術和現代製造業發展。堅持“快、轉、高”並舉,搶抓“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清鎮綠谷”建設機遇,圍繞貴安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布局,鞏固和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重點圍繞落戶貴安新區的富士康、中國電信大數據中心等產業,引進和建成一批與之相配套的現代製造業,大力發展大數據、雲計算、3D列印等產業,深入推進職教產城互動建設,加快聚集研發機構、創新創業人才、科技型企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推進中通金域“西南信息港”項目建設。圍繞“一電兩廠”(塘寨電廠、廣鋁、中鋁),推行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發展思路,引入高新技術及平台建設,強力打造以鋁及鋁加工為主的“煤、電、鋁”聯營的鋁工業生態園區;依託七砂(國機磨料)配套建設磨具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帶動磨料行業發展,將磨料磨具和耐火材料行業做成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依託海螺集團、西南水泥等龍頭企業,全力打造全省規模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以聯塑為龍頭,逐漸發展高品質塑膠建材產業。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192億元,同比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實現43.2億元,同比增長21%。力爭新增龍頭型高新技術企業5家以上,高新技術和現代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0%以上,全社會R&D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達1.4%以上。
(三)以商貿物流建設為主陣地,強力推進現代服務業行動計畫
圍繞“國內一流的綜合型物流城、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發展定位,依託湖林鐵路、林織鐵路、滬昆高速、貴黃高速、金馬線、百馬線建設,以公路港、鐵路港(馬上到國際雲服務)和CBD中央商務區為核心,強力推進電商物流園、汽車貿易園、工程機械園、糧油食品園、五金建材園“五園”建設。重點加快推進華豐國際商貿、金開來糧油倉儲、公路港、鐵路港和顏文明倉儲等大型物流項目建設,促進電子商務、倉儲分撥、公路貨運、公路鐵路聯運、城市配送、大宗物資集散和糧油物流等產業共同發展,建成產城一體的物流新城、商貿新城。圍繞“黔中智慧型化、低密度、生態型中小型企業總部基地”發展定位,以浙江廣大墅城建設為核心,吸引周邊中小企業總部入駐聚集,重點發展高端居住、中介服務等產業,打造城市高端商務中心。實施“引銀入清”、“引金入清”工程,積極引進各類金融企業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建立投資機構、小貸公司。依託交通區位和生態優勢,通過舉辦葡萄節等避暑季系列活動,加快推進生態休閒旅遊業發展;大力發展健康養老、餐飲住宿等生活性服務業。2014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服務業占GDP比重達42%以上。
(四)以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為主抓手,強力推進生態農業行動計畫
堅持用創新思維和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現代都市農業為龍頭,大力實施“項目牽動、龍頭拉動、示範帶動、科技驅動和品牌推動”五大戰略, 全面推進“小康路、小康水、小康電、小康訊和小康寨”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畫,圍繞“烤菸、果品、綠茶、油茶、中藥材、花卉苗木”六大特色產業,夯實“蔬菜、肉雞、奶製品、生豬”四大主導產業基礎,把現代農業建設成為農民的綠色銀行、市民的綠色遊園、城市的綠色屏障。一是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在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逐步實現不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採用有機肥、有機飼料,生產有機、安全、放心的農產品。二是大力發展都市農業。推進“菜籃子”、“果盤子”、“花盆子”、“肉袋子”、“藥箱子”、“奶瓶子”“六子登科”建設,推進農業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增強農業服務城市的功能,逐步淘汰傳統落後農業。三是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產業化經營,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按照生態價值、景觀價值、經濟價值三個最大化的要求,打造萬畝花園、萬畝茶園、萬畝葡萄園、萬畝藥園、萬畝菜園,大力建設美麗鄉村,使農村成為城市的後花園,成為市民觀光體驗、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四是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把高科技引入農業,推廣青遠公司等企業發展模式,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提升農業,逐步推動農產品網上交易。依託物流新城專業物流市場,圍繞花溪石板等周邊農產品物流市場,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加快農業工業化進程。2014年,確保一產增加值增長10%以上,其中現代農業占比達40%以上。
(五)以強化生態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創建生態文明示範城市
堅持守住生態保護底線,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經濟發展全過程,持續提高環境質量,大力推進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一是圍繞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要求,紮實抓好紅楓湖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生態移民搬遷、貴州廣鋁1000米防護範圍民眾搬遷、清鎮發電廠灰場綜合治理工程、棗礦至清紡片區污水收集工程、東門河東門橋至火車站綜合整治等創模重點項目建設,有條件地推進環湖路高端生態旅遊開發建設。二是堅決打好“控違、治水、護林、淨氣、保土、強管”六大戰役。在控違上,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加強管理、適時監控,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在治水、護林、淨氣上,認真落實好“藍天守護”、“碧水治理”、“綠地保衛”三個行動計畫,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抓好減排零排、打擊違法侵占林地。加強礦產資源整治,強力打造全國資源型城市鋁土礦後備基地。加強對城區3個大氣自動監測站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加強城區揚塵治理,對空氣品質適時監測,確保紅楓湖水質繼續穩定在Ⅲ類以上,確保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的8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43%以上。在保土上,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土地、占用耕地搞建設行為,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在強管上,做到嚴管重罰,嚴格執法,嚴厲打擊,形成嚴打高壓態勢,確保各項規劃執行到位,使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三是以紅楓湖為核心,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驗區建設。全力打造紅楓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五園八鎮”等功能板塊,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提供重要生態支撐。
(六)以改革開放為著力點,全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
圍繞2014改革創新年,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投融資體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深化社會事業領域改革。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深化司法體制,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推進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探索戶籍制度改革新機制,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調整產業布局,按照“一谷兩帶五區九園”要求,緊扣貴安新區建設規劃,對紅楓湖沿岸的工業企業實施“退二進三”和“退城進園”工作,推動傳統工業企業向西區轉移。深入推進企業改制重組,配合省國資委抓好貴州化肥廠破產重組,盤活資產。最佳化城鎮布局,按照“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的工作要求和“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規劃建設理念,加快建立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促進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人口發展規劃、生態保護規劃、民生保障規劃“六規合一”,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以產業為支撐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推進三星村、鐵雞巷、新城路等棚戶區及舊城改造。加快農村土地確權、房屋確權等,完善林權制度等。最佳化城市開發模式,健全土地市場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土地出讓方式,對全市經營性土地“徵收、儲備、供應”全過程實行規範化管理,推行“淨地出讓”,控制級差地租,掌控土地一級開發市場,探索建立老城改造新區建設聯動平衡機制,統籌推進老城區改造提升和新區開發建設。“一切圍繞招商轉,一切圍繞項目乾”,利用清鎮綠谷、職教城和誠信清鎮打好“生態”、“科技”、“人才”和“環境”招商引資“牌”。
(七)以改善民生為落腳點,全面促進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按照“嚴守保障民生‘底線’,下大力解決‘民生十困’”要求,著力抓好貴陽、清鎮兩級實事辦理和以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扶貧為重點的民生工作。按照實施“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序化、暢通”六大工程要求,完成青龍山公園提升改造、梯青塔濕地公園二期建設;新建1個大型汽車綜合維修市場、1個大型建材市場、1個大型農貿市場;新建5所公廁;新增128個社會管理視頻監控探頭,實現城區監控基本覆蓋;全面貫通西南環線,完成城市內環東湖路、廟兒山至後午等道路改造,聯通102省道和307省道等實事項目,緊盯薄弱環節,啟動體育文化公園(一場兩館)建設、市一醫擴建;完成清一中擴建並實現招生,完成迎燕水庫遠距離供水工程,全面解決新店、王莊飲水難問題,全力抓好小康攻堅。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000人,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累計參保55300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累計參保71100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紮實推進“兩嚴一降”,提高民眾安全感和滿意率;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抓好突發公共事件預警和應急處置;紮實抓好安全生產,確保全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繼續實現“雙降”;深入推進“誠信清鎮”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裡,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真抓實幹,奮發進取,確保完成全年計畫任務,為全面完成本次大會提出的各項任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