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情況
一、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13年,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省政協的監督、支持、幫助下,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主題主線,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繼續保持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初步預計,全省生產總值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8%,進出口總額和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5.9%和21.3%。糧食生產克服自然災害影響實現“十連增”,總產量達到571.38億公斤。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8.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增長12.8%,實際利用外資、省外資金分別增長11.1%和23.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9%。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6.6%和9.5%。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3.1萬人,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1‰。新開工保障性住房41.95萬套,基本建成32萬套。預計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全年控制目標任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可完成國家下達的控制目標任務。
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雖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且呈逐季回升態勢,結構、質量、效益、就業等指標顯著好於預期,但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市場總需求不足等外部環境偏緊的影響下,經濟增速未能達到預期增長目標,這表明我省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爬坡過坎、轉型攻堅的任務十分艱巨。同時,受全國性行業產能過剩影響,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依然較為困難;農業持續增產、農民穩定增收難度增大;城鎮化水平低,服務業比重小;對外開放水平低,科技創新能力弱;公共服務欠賬多,環境污染尤其是大氣污染治理亟待加強,收入分配、征地拆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這些都需要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發展目標
二、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與省委決策部署,把改革創新、擴大開放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堅持打造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制度建設總布局,聚焦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規劃,深入推進“一個載體、三個體系”(產業集聚區,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自主創新體系)建設,著力擴大需求穩增長,著力最佳化結構促轉型,著力改革創新增後勁,著力創造優勢強支撐,著力改善民生促和諧,調中求進、變中取勝、轉中促好、改中激活,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2014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在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生產總值增長9%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左右,外貿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9%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節能減排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三、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圍繞“打造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形成大都市”,以完善基礎設施和招商項目落地為重點,推動實驗區建設全面提速。大力發展航空物流。爭取新開一批貨運航線,加快中外運中部區域空港物流網路樞紐、傳化物流等重點物流園區、物流企業轉運中心建設,力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運量進入全國十強;推動鄭歐國際貨運班列運營規模化、線路多元化,力爭全年開行班次100班以上;推動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規模化運營,爭取入區知名電商、網商與物流商達到100家以上;爭取國家在航線航權、便利通關等方面出台一批專項政策。促進高端產業集聚發展。開工建設菜鳥科技中國智慧型骨幹網核心節點和國際貨運樞紐項目,引進大型物流集成商,推動全國網購商品和進出口商品在鄭州集聚。加強航空設備製造維修、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集群式招商,開工建設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力爭智慧型手機產量突破1.5億部。加快航空都市建設。以南北兩大功能片區起步區建設為重點,構建綠色宜居生活環境和集約有序城市空間。同時,推動各地按照“利用關口、藉助交通、產業連結”的要求與實驗區加強對接,實現聯動發展。
(二)推進先進制造業大省建設。一手抓承接產業轉移,培育勞動與技術密集型產業集群,壯大產業規模,一手抓新業態、新趨勢,培育支撐跨越發展的新增長點。加快發展高成長性製造業。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現代家居、食品、服裝服飾等行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南車、北車軌道交通裝備造修基地和東風日產45萬輛整車、鄭州日產18萬輛產能提升、森源電氣產業基地等1000個基地型、龍頭型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做大總量、提升效益。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壯大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產業規模,加快實施華蘭生物疫苗等460個產業創新發展重大項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和具有規模優勢的產業集群。改造提升傳統支柱產業。綜合運用承接轉移、延伸鏈條、技術改造、兼併重組等手段,加快冶金、建材、化工、輕紡、能源等傳統支柱產業改造提升,提前一年完成國家確定的“十二五”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加快洛陽、新鄉等老工業基地改造和焦作、濮陽等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鼓勵發展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快實施重大科技和自主創新專項,推進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國家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國家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和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新建國家級創新平台20家、省級180家。支持高水平科研院所創新成果在我省轉化套用。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以壯大集群、擴大優勢為重點,推動產業集聚區提質增效。建立產業集群聯動發展機制,培育千億元主導產業集群。
(三)推進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建設。堅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重點,加快發展物流、信息、金融、文化、旅遊等高成長性服務業,積極培育健康服務、教育培訓、商務服務、養老及家庭服務、科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房地產、商貿流通等傳統支柱服務業,推進鄭州華南城、中原數據基地、洛陽惠普國際軟體人才及產業基地、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朱仙鎮國家文化生態旅遊示範區、中國動漫之都產業園等一批服務業項目建設,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水平提升、比重提高。加快“兩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建設。突出培育特色產業,加快建設一批城市綜合體,推進樓宇經濟發展,實施特色商業街示範創建工程,培育一批稅收超千萬元商務樓宇,增強區域服務功能,使“兩區”成為服務業發展的高地。實施改革推動。出台加快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建設的政策措施,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大力培育信息消費、養老和健康服務等新的增長點。堅持開放倒逼。全面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商貿物流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四)推進現代農業大省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紮實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新增高標準糧田900萬畝,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550億公斤以上。加快推進全程機械化。建設省農科院和鶴壁市農科院玉米改良栽培技術創新基地,組織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形成從種到收套餐式技術組合。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培育發展糧食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抓好新野、泌陽等現代肉牛基地和肉羊產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生豬、奶牛規模化養殖,擴大現代乳品產業化集群規模,推進花卉、苗木、中藥材、林果等特色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新建20個以上示範性農業產業化集群。積極發展都市生態農業。在省轄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城市“菜籃子”、生態綠化、休閒觀光等綜合功能的農業園區,創新發展新型都市農業業態。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鼓勵、扶持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專業大戶、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積極培養新型農民。加強農業科技等服務體系建設。
(五)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以人為本、最佳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產城互動、科學有序的原則,積極穩妥紮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中原城市群整體競爭力。爭取國家儘快編制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加快以鄭州為中心,以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米”字形快速鐵路網、高等級公路網為重點的現代綜合交通網路建設,推進城際交通一體、產業連結、生態共建、服務共享。加快大鄭州都市區建設和鄭汴一體化進程,推進洛陽全省副中心城市建設,提升地區性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著力增強縣級城市集聚產業和人口的能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研究制定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實施方案,繼續堅持“一基本兩牽動”(產業為基、就業為本,住房牽動和學校牽動),重點解決一批已進城就業定居的農民工落戶問題,將城中村、產業集聚區第二、三產業就業人員成建制轉為城鎮人口,有序轉移一批農村富餘勞動力。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200公里、雨水管道1600公里以上,爭取新增供熱面積600萬平方米、供水管網1300公里、日供水能力60萬噸、污水日處理能力70萬噸、垃圾日處理能力3000噸,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傳承保護城市歷史文脈,開展城鄉環境整治,推進老城區改造和城市功能布局最佳化,加快實施中心城區生態水系、綠色廊道、街頭公園等486個項目,城中村改造力爭省轄市完成20%以上、縣級城市完成15%以上,打造節約、生態宜居、智慧、人文城市。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省轄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科學發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推動其他地方開展城鄉一體化試點試驗。按照產業、新農村、土地、公共服務和生態建設規劃“五規合一”的原則,以縣為單元編制、修訂、完善新農村規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六)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任務導向、問題導向、民生導向,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進展。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有序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落實加快省直管縣(市)發展的支持政策。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辦法。實施市縣、省直部門和產業集聚區考核評價試行辦法。統籌國有企業改革和民營經濟發展。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研究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完善財政預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全面落實國家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資源稅從價計征政策。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推進金融領域改革創新。完善銀企合作機制。加快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支持設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和中原農業保險公司,力爭新組建的省級銀行開業運營、中原證券公司上市,探索開展農村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推動符合條件的縣域農信社組建農商行,探索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民營資本依法設立金融機構。做好永續債券、縣(市)城投集合債和債貸統籌企業債試點工作。做大新興產業創投規模,推動股權和創投基金健康發展。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加快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下放企業投資核准事項,規範審批行為,完善核准和備案辦法。完善重大項目聯審聯批機制,探索實行“並聯”審批。加快省級投融資公司改革發展。繼續在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社區服務等方面選擇一批項目向社會推介,吸引民間資本進入。深入推進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的價格,放開一批商品及中介、專業服務價格。健全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居民生活用水、電、氣階梯價格制度,理順成品油、天然氣、電力、水等資源性產品比價關係,推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工作,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加大產能過剩行業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實施力度。完善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電價政策,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費標準,實行差別化收費。合理確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價格。基本完成剩餘83個代管縣級供電企業上劃工作。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加快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和頒證工作。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流轉試點。擴大人地掛鈎政策試點範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保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擴大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範圍,設立省、市級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鼓勵支持社會資本辦醫。開展醫聯體建設試點。
(十)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實施十項重點民生工程。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深入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以及化解產能過剩過程中職工安置工作。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範圍,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研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銜接辦法。做好最低生活保障與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制度銜接工作。大力發展社會事業。鼓勵引導公建民營試點幼稚園發展;最佳化中國小布局,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加快推進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農村國中校舍改造工程、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等項目建設,實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程;實施職教攻堅二期工程,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推進100所職業教育品牌示範院校和200所特色院校建設;積極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實施鄭州大學綜合實力提升工程、河南大學等7所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推動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擴大優質醫療資源總量,推進鄭州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加快基層醫療服務機構達標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下沉。推動科技、體育、殘疾人和兒童救助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推進“三山一灘”(大別山、伏牛山、太行深山區、黃河灘區)民眾脫貧工程。實施大別山、伏牛山、太行深山區扶貧攻堅與小康建設規劃,爭取國家支持黃河灘區移民搬遷,全年實現120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推進廉租房和公租房並軌運行,新開工保障性住房64萬套,基本建成27萬套,努力滿足城鎮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城鎮外來人員住房需求。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圍繞建設“平安河南”,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做好社會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同時,創新國民經濟動員機制,促進軍民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