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及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過去五年,在四屆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戰勝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凝災害和特大旱災,全市經濟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民生得到有效改善,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進步,各項計畫執行情況較好,全面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任務。
(一)經濟總體運行態勢良好,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2011年全市預計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18億元,與2006年的51.69億元相比,增長128%,年均增長17.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50億元,與2006年的27.56億元相比,增長444%,年均增長40.3%。財政總收入預計完成13億元,與2006年的6億元相比,增長117%,年均增長16.7%。地方財政收入預計完成7.5億元,與2006年的2.6億元相比,增長188%,年均增長23.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21.72億元,與2006年的8.49億元相比,增長156 %,年均增長20.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18035元,與2006年的10010元相比,增長80%,年均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完成6960元,與2006年的3086元相比增長126%,年均增長17.2%。
(二)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經濟基礎不斷夯實
過去五年,全市實施大項目帶動,一批重點項目紮實推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07年至2011年累計完成投資近400億元。一是大力加強工業產業投資力度。工業投資2011年預計完成74億元,比2006年的11.59億元增長538%。貴州廣鋁年產80萬噸氧化鋁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並進行單體試車;紮實推進塘寨電廠(一期)項目工程建設,將於2012年投入試運行;海螺盤江水泥(一期)、聯和能源水煤漿(一期)等項目建成並投產。二是大力加強道路交通、水利、供電、供水等方面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基礎設施投資2011年預計完成45.93億元,比2006年的6.77億元增長578%。啟動了金清市政幹道項目建設;站街至麥格公路、犁倭至齊伯公路、滬昆高速公路(清鎮至金陽段)建成並通車;完成海螺盤江110kV供電專線、塘寨至衛城田壩變220kv輸電線路、衛城田壩變至站街變220kv輸電線路工程建設;席關水庫已開工建設並紮實推進;東郊水廠建成並投入運行。
(三)工業經濟穩步發展,支撐地位日益提高
過去五年,實施產業振興計畫,形成了電力生產及供應、煤化工、建材、非金屬製造(磨料磨具)、醫藥製造、黑色金屬冶煉六大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第二產業增加值2011年預計完成55.88億元,比2006年25.92億元增長5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138億元,六大產業總產值預計完成113.48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2.23%。一是六大支柱產業穩步發展。華能焦化四號爐、北京通達不定型耐火材料一期、東方紅升變性燃料甲醇、科倫製藥、聖濟堂製藥、聯塑科技(一期)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完成盤江民爆年產1000萬發導爆管雷管生產線、貴州水晶聚乙烯醇技改、貴州化肥廠老合成氨系統節能環保技改等傳統骨幹企業技改項目。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55戶增加到83戶,產值超億元企業從16戶增加到26戶,貴州科倫入圍貴陽市醫藥20強工業企業,華能焦化成為我市首家超10億元企業。二是工業園區設施逐步完善,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清織鐵路、鋁工業園區11號路、紅楓湖至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供水水源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並紮實推進。目前,共有10家企業入駐醫藥園區,30家企業入駐循環經濟工業西區。
(四)第三產業日益繁榮,服務功能和水平全面提升
過去五年,加快推進了服務業提檔次、上規模,第三產業增加值從2006年20.21億元增加到2011年預計完成的49.41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6年的38%提高到2011年的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2006年增長了2.49倍。一是引進了國美、德克士、全友、佳惠、萬想商貿城等一批連鎖店和大型超市,完成12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大力實施了物流園區建設項目,物流園區(一期)目前共有8個項目入駐,1個項目建成投入營運。二是修編完成《清鎮市旅遊業發展規劃》,建成正泰、皇朝等一批准星級酒店,開發建設虎山彝寨、十里竹堤等一批旅遊項目。三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2010年成功在我市設立支行;中國郵政儲蓄2011年在我市成立支行。金融機構2011年11月末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74.73億元和46.37億元,是2006年末的2.27倍和2.73倍,年均增長10.42%和12.68%。四是完成職教聚集區東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貴陽幼兒師範學校、貴州省建設學校、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貴州省工業職業學院等4所院校已開工建設。
(五)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過去五年,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是扶持培育了溫氏、大發、三聯、裕東、青遠、一代食品等一批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了蔬菜、肉雞、生豬三大優勢產業,並且溫氏、一代、三聯3家龍頭企業產值達億元以上。建成了45個無公害、綠色蔬菜規模化種植基地、3個500頭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1個現代化8000頭奶牛養殖場、1個2000頭奶牛養殖場;溫氏種雞場年產雞苗近2000萬羽,全市年出欄肉雞1421.88萬羽。蔬菜年上市量達32.7萬噸,其中裕東大沖蔬菜基地成為中國首個“沃爾瑪直接採購基地”。預計2011年農業增加值達到12.1億元,比2006年的6.45億元,增長1.88倍。二是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完善,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成通鄉油路、通村公路125條641公里、硬化村寨串戶道路561公里,建成渡口、碼頭8個、農村客運站10個,治理病險水庫6座、整修山塘41處,實施飲水安全工程326處、抗旱應急供水工程313處,興建“三小”工程4700口,新建機耕道101.5公里,建成沼氣池49748口、大型沼氣池1座、中型沼氣池26座。三是確立了“三大主體”、“五大任務”、“三大優惠”、“七大扶持”的誠信農民建設體系,聚合了生產要素,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市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過去五年,結合城市空間布局形態的變化,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從9.6平方公里增加至15.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2011年預計為41.3%,比2006年的33.5%提高了7.8個百分點。一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嚴格執行新、改、擴建項目建設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制度,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個調整”,鐵腕治理 “三大污染源”,新開工項目環評執行率100%、新投產項目“三同時”執行率達到90%以上。投入資金共11.6億元用於保護“兩湖”,“兩湖”水質由2007年的V類、劣V類,提高到2011年的Ⅲ類;2009年成功獲得“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稱號。二是完成退耕還林造林2.13萬畝、鞏固6.3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182.6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地面積26.4萬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9.42%。三是建成紅旗西路、百花大道、東門橋至旱基市政幹道三條城市主幹道,完成雲嶺路、紅楓路、紅旗路“白改黑”和塔峰路、星坡路城市道路改造,實施了城區供水管網改造、有線電視網路改造、東門河治理和污水收集系統建設,完善了城區路燈、人行道、垃圾箱等設施,建成了新客車站、朱家河污水處理廠二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等一批重點市政基礎設施。建成了傾國傾城、百花新城、紅樹東方、陽光水岸等四個居民小區。
(七)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和諧社會進程進一步加快
過去五年,以“十件實事”為載體,全力實施“八有”民生行動計畫,財政對民生的投入達13.5億元。一是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兩基”順利通過國檢,清鎮一中成功創建省級示範性高中,高考成績持續保持在貴陽市前列。二是紮實有序地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了零差率銷售。完成市一醫、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01%,惠民醫療政策、醫療救助制度100%覆蓋城鄉困難民眾。人口計生工作連續保持貴陽市目標考核一等獎,獲得全國人口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市稱號。三是進一步提高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建成廉租住房8.5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3.6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危房19428戶。四是城鎮共新增就業1.59萬人,農村勞動力共轉移就業1.98萬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覆蓋面逐步擴大。城市、農村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五是全面完成“村村通”,電視入戶率達95.2%,新建全民健身廣場和各類體育健身工程82個,村級文化室、農家書屋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被命名為貴陽市文化先進市。六是加大了信訪、維穩、綜治、禁毒等工作力度,摘掉了“貴州省黑惡勢力重點整治縣(市)”和“毒情重點整治縣(市)”帽子,2011年成立了民眾工作委員會,有效的化解一批信訪突出問題。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工業結構性矛盾仍很突出,工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任務還十分艱巨;農民持續增收難度還比較大,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任務還很繁重,紅楓湖保護和礦產資源就地轉化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改善民生的任務還十分繁重,社會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還有不少,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仍然較大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2012年至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
2012年至2016年工作的總體思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為主線,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為主基調,以“東區城市化、西區工業化、全市生態化”為主戰略,以“十路一區三園”為主戰場,以項目建設為主陣地,“爭山頭”、“搶陣地”,緊緊圍繞“發展、保護、民生、穩定、黨建”五大工作重點,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爭當貴州省和貴陽市新一輪發展的“急先鋒”、“排頭兵”。
2012年至2016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全市地方生產總值確保達到250億元,力爭達到300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突破1500億元;
——財政總收入確保達到25億元,力爭達到30億元;
——地方財政收入確保達到14億元,力爭達到16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8萬元;
——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均控制在6‰以內;
——單位GDP能耗控制在省、市下達的目標內。
通過未來五年的努力,使清鎮市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各族民眾生活明顯改善,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實現以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應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堅持“西區工業化”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未來五年,把加快推進工業化作為今後核心任務,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依靠工業提升市域經濟發展水平。把上項目、擴規模放在工業經濟發展的首位,以項目來增強發展後勁,以項目來調優經濟結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謀劃大項目、好項目、可行的項目,想方設法引進項目、爭取投資。大力抓好開發區道路工程、供水工程、電力工程、供氣工程和通訊工程等項目建設,推進25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建設。重點突出實施30平方公里的鋁精深加工園區和17平方公里的煤精細化工園區建設,切實抓好毛栗山工業園、紅楓輕工業園建設。按照“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大品牌”的思路,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鋁城”、黔中重要的能源基地、黔中重要的建築材料基地、全國最大的糖尿病藥生產基地、全省最大的乳製品和肉食品加工等“五大基地”建設工作。大力推進煤及煤化工、鋁及鋁加工、能源、建材、醫藥食品方面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三大百億元產業”,培育三個百億元企業、六個五十億元企業、一批十億元企業、億元企業,打造“海螺”水泥、“聯塑”管材、 “聖濟堂”糖尿病藥、“科倫”大輸液、“山花”乳品、“一代”食品等品牌。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引進企業落戶園區,通過3-5年的拓展建設,使我市園區真正成為清鎮市聚集發展前景的“平台”,培育優勢產業的“載體”,拉動市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到2016年,力爭我市全面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長34.5%;工業增加值達到120億元,年均增長35%,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40%以上。
(二)堅持“東區城市化”戰略,推進服務多元化
未來五年,依託我市的區位優勢,搶抓黔中經濟圈發展機遇,圍繞“兩城一帶”和“三河一中心”城鎮中心工作,全力打通“外五線”、“內五線”,加快“三縱四橫五環九連線”公路網路建設,完善市域骨幹交通網路,切實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功能。通過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特色旅遊業、商貿流通業和金融服務業,努力提高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為東區城市化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和可靠保障。以打造“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國際休閒度假區”、“國際休閒體育城市”為目標,大力發展“運動養生、休閒避暑”旅遊,使旅遊業發展“三年大突破、五年大提高”。加快培育和發展大型商場、酒店、餐飲、會展、洗浴、娛樂等項目。以城市開發建設為依託,促進房地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全力抓好物流園區內汽車、建材、農副產品三大聯盟商城和國際物流城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努力將民營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50%左右,民間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民營經濟新增就業人員占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職業教育聚集區的建設,力爭引進15所以上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達到10萬人。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加強物業管理,推進小區物業服務社會化,拓展居家養老、家政等服務,豐富城區居民生活。
(三)堅持“全市生態化”戰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未來五年,圍繞構建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兩型”社會目標,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節水型社會建設。通過確立生態環境保護優先原則,完善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上控制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到2016年,環境質量綜合指數穩定達到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目標要求、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轄區內各種環境指數按功能均實現達標。加強與“兩湖一庫”管理局的協作,繼續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鞏固達標減排零排成果,確保“兩湖”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狠抓節能減排,確保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加強礦山整治,確保境內礦山企業100%依法規範開採,礦產資源及初加工產品在我市100%就地轉化,礦山按要求100%恢復植被。強力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以及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建設環城林帶,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2%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平方米以上。
(四)不斷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逐步形成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未來五年,積極落實國家各項惠農政策,以農民增收為出發點,以最佳化農業結構為突破口,逐步形成合理化布局、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種植業要以提高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為中心,以增產增效為目的,進一步最佳化糧食品種和結構,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穩定。大力發展“九大生態農業產業,確保農業增加值實現五年翻番。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縣。以扶持龍頭、依託龍頭為途徑,強力打造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核心示範基地,建設一批農業配套、設施完善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大力推廣“養加種生態循環模式、沼氣清潔能源循環模式、村寨環境淨化美化生態化模式、休閒觀光生態旅遊模式、生物技術套用模式、園區小區龍頭帶動模式”等六種農業生態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確保種植業中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養殖業中無公害產品比重達到85%以上。
(五)穩步推進社會事業發展,開創社會和諧新局面
未來五年,繼續發揮科技教育的重要支撐和基礎性作用,著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現代人才隊伍,大力發展醫療衛生、文化、廣播電視、體育等社會事業,逐步建立符合清鎮市實際情況、比較完善、覆蓋全市、持續發展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到2016年,全市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年以上,教育整體水平力爭達到全省上等水平,高考升學率達到60%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翻番;社會保障面不斷擴大,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進,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通過加快保障性住房、安置房建設,加大農村住房建設和改建力度,基本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村(社區)衛生服務室(中心、站)覆蓋率實現100%。建成市體育館,市文化館、圖書館達到國家二級以上館標,城市社區和80%的行政村擁有基本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清鎮”。
(六)加強價格監督管理,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
未來五年,要充分發揮市場價格的調節作用,強化價格監管職能,重點推進“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督檢查,繼續落實好涉農價格公示制度,重點治理涉農收費,嚴格監管化肥、種子、地膜等農資價格,制止價格欺詐,規範市場價格秩序,提高明碼標價的普及率,圍繞民生服務民眾,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繼續貫徹執行政府定價措施,加強依法行政,嚴格監督藥品價格,嚴格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認真組織開展教育收費、醫藥價格、醫療服務性收費及水、電價格收費等專項治理。高度重視物價上漲問題,切實保障民眾的“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做好價格監測分析,著力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價格問題,維護廣大民眾的合法權益。協調並解決好事關經濟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
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在各項經濟和社會工作中,全面貫徹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和貴陽市第九次黨代會、市第五次黨代會議精神,按照“穩中求進”、“提速轉型”的要求,著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則快”,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2012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地方生產總值增長18%;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
——財政總收入增長25%;
——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5%;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節能減排相關指標完成省、貴陽市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圍繞上述總體思路和預期目標, 2012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一)全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努力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繼續抓好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有效抓手,集中力量,全力推進,以項目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一是全力抓好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投資。突出抓好2012年省重點項目和清鎮市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確保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任務。全力支持、配合做好廈蓉高速公路等跨境項目建設,突出抓好教育、保障性住房、農村道路、城區道路改造、小型農田水利等10大民生工程。二是抓好項目前期工作。要使投資強度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項目前期工作是關鍵。要進一步加大項目謀劃力度,加強項目庫建設,加大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充實前期工作力量,改進前期工作方法,加快推進前期工作進度,建立健全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項目建設良性機制。三是加強項目管理。在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要嚴格項目管理,尤其是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不能因追求速度,而犧牲質量和效益,要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式,加強對項目的全程管理,進一步落實好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契約管理制和工程監理制,切實提高工程質量和安全保障。要加大項目審計力度,加強對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確保資金安全和發揮效益。
(二)全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增強工業支撐帶動作用,加快“西區工業化”步伐
加強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一季度開工建設鋁工業園區7號路,確保11號路、6號路在今年(2011年)建成通車;上半年開工建設煤化工園區13號路,加快推進煤化工園區經5路、緯11路建設。紅楓湖至清鎮循環經濟生態工業西區供水水源工程確保一季度完成剩餘工程量,並投入使用。加快推進望城坡、茶林、花圍三座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確保年內完成工程建設;力爭年內開工建設中鋁2×35萬千瓦自備電廠項目;新建294.16公里10千伏及以下電網。加快清織鐵路建設,確保林歹至新店段於上半年完成工程建設,力爭年內開工建設清鎮至衛城市政幹道和清黔線,改善交通運輸狀況。
繼續強力推進資源就地轉化,努力確保有限的煤、鋁等礦產資源100%就地供應市境內生產企業。抓好19家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及整合工作,促使符合生產條件的煤礦抓緊驗收復產;加快推進中鋁年采200萬噸鋁土礦山建設,年產30萬噸的新街煤礦確保一季度開工建設,力爭新店西一、西二、新店東、流長東、下壩等煤礦項目儘早開工建設。增強貴陽聯和能源300萬噸水煤漿、清鎮塘寨電廠一期、貴州廣鋁80萬噸氧化鋁等重大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後的資源保障能力。
抓好鋁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大力推進鋁工業園區200畝土地收儲及平整工作,實現園區土地滾動收儲開發,力爭年內完成園區標準廠房建設15000平方米。強力推進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確保年內促成15個項目建成投產,新開工建設項目10個,力爭新增投產電力裝機120萬千瓦,新增發電能力94.6億千瓦時,新增水泥、氧化鋁產能分別為200萬噸和50萬噸。確保華電清鎮塘寨電廠一期、海螺盤江水泥二期等項目一季度點火試運行或建成投產。力爭貴州科倫二期、貴州川黔鋁業年產5萬噸鋁型材、中興南友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萬明通達管業年產5000噸通信管件、年產6萬噸螺旋鋼管、年產60萬噸超細(活性)碳酸鈣、貴州雅博3萬噸工業潤滑油等項目年內陸續建成投產。加快推進聯塑年產6萬噸大口徑市政管道、貴州聖濟堂(糖尿病)醫藥園區等在建、續建項目的建設進度,確保鼎豐包裝印務、貴州多美門業年初建成投產。加快抓好中鋁100萬噸氧化鋁、貴陽昊華年產30萬噸聚氯乙烯、貴陽一晶相LED等項目前期工作,爭取項目及早開工建設。
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抓好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基地建設,推進鋁精深加工及鋁礬土綜合利用產業發展,促進鋁資源就地轉化。加快海螺二期餘熱發電項目建設。著力抓好甲醇汽油的推廣和使用,鼓勵和支持企業發展甲醇下游產業。積極爭取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項目資金支持,抓好海螺二期垃圾焚燒、污泥焚燒、華西希望特驅大型沼氣池等項目申報建設。重點實施貴陽聯和能源年產300萬噸精細水煤漿(二期)、貴州博匯年產15萬噸石油壓力支撐劑等一批節能減排項目,確保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控制在省下達指標範圍之內。
到年末,工業投資力爭達到90億元以上;第二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7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確保完成178億元;力爭園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比2011年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力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資達到3億元以上。
(三)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東區城市化”建設步伐
以“融入國際化、實現現代化、體現人文化、突出生態化”的要求,遵循黔中經濟區、百花生態新城、貴安新城、紅楓湖百花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環湖路規劃,完善城市規劃體系。完成城市空間戰略發展規劃編制,完成舊城改造總體概念性設計、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及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的修編和報批。
大力實施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啟動東門橋、廟兒山、建國路等地段的舊城改造;開工建設三星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東門橋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積極配合抓好廈蓉高速公路(清鎮段)建設工作;採取BT等模式,恢復金清市政幹道施工,推進城北新區一號路、百職路建設;全力做好清花路、清馬路和清鎮至衛城市政幹道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三條路年內開工建設。抓好總規劃面積70公頃8個區塊的舊城區劃改造,重點對水務局、地勘一總隊等地塊進行整體開發,推進連線建設路和新華路的7號路建設,解決市一醫出入口不暢;大力實施新華路舊房立面改造工作,打造特色商業步行街。
發展壯大現代物流業。確保年內完成物流園區二期總體規劃設計,組建由商投公司與華豐公司參股的新公司,對物流園區規劃區內土地實施一級開發,完成土地儲備2000畝,融資10億元。在加快物流園區供電線路及地下光纜遷改工程建設進度的同時,採取BT模式力爭年內開工建設物流園區東南環線、二橫線。繼續抓好物流園區入駐項目的建設工作,強力推進貴州瀚羿汽車貿易城(博睿)、貴州紅楓順達乘用車市場、工程機械市場、貴州東太農產品物流聚集園等4個在建項目建設;力爭貴州濟輝汽車城(二期)年內建成營運,貴陽(清鎮)華豐國際物流城項目年內開工建設;積極做好雲南巨朝鋼鐵電子交易中心、雲南華豐集團(中國貴陽清鎮)國際物流城和貴州出版集團數字印刷(複印)物流基地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儘早開工建設。
積極發展旅遊業。全力做好我市第五屆鄉村旅遊發展和第六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籌備工作,確保大會圓滿召開。按照“世界眼光、國內一流、貴陽特色”要求和“集重要商務、會議、休閒為一體”的綜合體標準。全力推進銅鼓灘精品旅遊項目建設;強力抓好暗流河風景區、湖城和美生態農業觀光園、栗木寨生態園、環湖賽道、紅楓湖塘邊灰壩生態運動休閒旅遊等項目規劃建設。
以新城區開發建設為主題,積極探索會展業在我市的發展。繼續保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鼓勵開發以中小戶型和中低價位為主體的商品住宅,切實增加有效供給。強力推進新區範圍內的明珠花園、印象康城、米蘭綠洲、碧翠紅楓等項目建設,啟動“三河一中心”項目建設,力爭在較短時間內使新區初具雛形。
進一步發展商貿業。圍繞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努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積極擴大消費熱點,大力改善消費環境。積極推進餐飲購物、醫療保健、休閒娛樂、社區服務等生活服務業的發展,積極打造東門橋至雲嶺大街餐飲娛樂和旅遊商品一條街。鼓勵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在我市發展。繼續推進“家電下鄉”推廣工作。
大力推進職教聚集區建設。紮實推進貴陽幼兒師範學校、省建設學校、省機械工業學校、省工業職業學院4所院校建設;年內完成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建設和貴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擴建改造,並實現對外招生。通過完善項目土地報批手續,力爭一季度啟動貴州省交通職業學院、貴州省水利電力學校、貴州省貿易經濟學校、貴州省商業學校等項目建設。
到年末,第三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55億元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力爭達到30億元以上,旅遊業收入力爭達到25億元以上,職教園區基礎設施投資力爭達到2億元以上,職教園區入駐學校從4家增加至8家。
(四)著力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繼續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全市生態化”建設步伐
強力推進我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重點抓好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大力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完善節能目標年度考核機制,全力落實節能措施,建立健全落後產能退出機制。積極推廣和使用新能源、新技術,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的節能工作。力爭在工業園區、城市小區和仍使用燃煤的企業率先推廣套用水煤漿。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抓好高耗水行業的節水和廢水利用工作。年內完成清鎮發電廠老機組關停和搬遷工作,確保後午片區污水進入城區排污管網。加強朱家河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站街污水處理廠調試運行工作。落實鐵腕治污、依法治湖的各項措施,加強與“兩湖一庫”管理局的協作,加大以“兩湖”保護為重點的飲用水源保護力度,繼續鞏固“兩湖”周邊企業廢水超低排放成果,確保“兩湖”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加強礦山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開採、濫挖濫采和破壞性、掠奪性開採行為,確保境內礦山企業100%依法規範開採,礦產資源及初加工產品在我市100%就地轉化,礦山按要求100%恢復植被。
大力開展生態建設工作。在社區(村)、學校、醫院、企業和機關繼續開展生態文明創建工作,積極倡導和大力培育“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化。搶抓國家在貴州實施水利建設與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三位一體”的機遇,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以及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建設,2012年完成封山育林12866畝、人工造林15254畝;完成暗流河流域3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工作。確保紅楓湖鎮白岩村、右七村土地整理項目、衛城鎮鳳凰村土地開發項目年內竣工驗收,力爭衛城鎮鳳山老寨土地開發項目年內立項。鼓勵不同經濟成份和各類投資主體以不同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投入生態市建設。
(五)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突出農業基礎地位,加大“三農”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特色產業發展水平,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著力抓好3000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全力推進2011中央財政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完成1800萬元投資。加快戈家寨水庫、迎燕水庫至衛城-王莊-新店供水工程等一批骨幹水利工程建設。新建、維修山塘18處,新建改建提灌站20處,實施渠道改造46公里,新建水池40口,安裝供水管道4580米,解決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
加大九大特色產業開發力度,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實施糧食增產工程10萬畝,穩定提高糧食產量。完成烤菸育苗移栽6.6萬畝、收購任務15萬擔,蔬菜播面25.5萬畝、產量33萬噸,出欄生豬18萬頭、家禽1500萬羽,新增奶牛存欄5000頭。大力推進三聯乳業乳製品加工廠、標準化奶牛基地、大發種雞場繁育標準示範廠、貴州眾旺3萬噸特色泡椒加工等龍頭產業項目建設。積極抓好台灣東升農場蛋雞養殖、菲律賓貿易諮詢有限公司蛋雞養殖、山東壽光埂發蔬菜種植加工項目的開工建設。繼續推進華西希望特驅集團40萬頭生豬產業綜合開發、蓖麻產業園、以貴陽榮善公司為主的食用菌生產園區等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蓖麻種植8000畝,實現產值1200萬元;力爭年內完成食用菌產量1400噸,產值突破7000萬元。
按照“強基礎、上台階”的總體要求,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最佳化農業結構為主線,通過大力實施“五萬農民工誠信大創業、助推農村經濟大發展”誠信創業工程,開展農業產業化企業誠信“五A級”評選活動和誠信農戶“五星級”評選活動,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無害化、標準化、信息化進程,不斷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到年末,力爭年內新增無公害農產品2個,第一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2億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達到8000元以上。
(六)加強城鄉建設管理,不斷完善城鎮基礎功能
以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文明城市為目標,加快城市提質擴容,努力提升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城市服務功能。以城市道路、供水、供氣、垃圾污水處理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為重點,完成金清線清鎮段、城北新區一號路、花園路等市政幹道及給排水、供電、通信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新區開發、職教聚集區東區、物流園區等拆遷集中安置小區建設。加大東門橋、廟兒山城市出入口的建設,力爭完成城區主幹道“白改黑”和建國路、新華路、紅楓街等地段的舊城改造。加快建立以公共租賃房為重點的住房保障體系,建成廉租住房7.23萬平方米;繼續推進1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房建設。強力推進城區現有西班牙風情街、藍洋港灣、金楓上城、時代華庭、和諧水鄉等房開項目建設。加快鄉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著力抓好拆遷安置小區、職工生活區的規劃建設,積極推進以站街、衛城為重點的中心鎮建設。抓住紅楓湖一級保護區農戶搬遷的機遇,認真抓好新村選址,順勢推動紅楓湖鎮中心集鎮建設。繼續實施公路沿線立面改造工程,今年(2011年)確保完成市境內高等級公路和國道、省道沿線可視範圍房屋立面改造任務,使沿線農村地區面貌煥然一新。進一步完善農村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年內完成犁倭鄉客車站建設。到年末,城鎮化率達到41.84%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
(七)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繼續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向基層延伸,建立覆蓋城鄉常住人口的服務體系。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大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大創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鼓勵高校畢業生、失地農民、返鄉農民工等自主創業,力爭完成城鎮新增就業5035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4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4750人、創業帶動就業2000人。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000人。
抓好社會養老保險擴面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大力推進城鎮居民和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力爭完成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1900人、失業保險擴面1550人、基本醫療保險擴面1550人、工傷保險擴面1550人、生育保險擴面1550人;完成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擴面660人。推進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統籌,做好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服務。繼續實施城鄉困難民眾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制度。紮實抓好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確保應保盡保,分類實施。健全養老服務網路,推進老有所養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打好扶貧脫貧攻堅戰,減少貧困人口6000人。
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全面完成醫療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加快建設、改造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積極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平台建設。實施“一村一名醫師行動計畫”,完成選送50人到專業院校接受正規教育培訓工作。推行“誠信計生”建設,創新人口和計畫生育管理服務機制,實現“雙降一升”目標。
實施學前教育、農村寄宿制攻堅、高中階段教育“三項突破工程”,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著力解決“大班額”問題。啟動流長幼稚園建設,新建實驗一小,實施站街國小、王莊中學等6所學校學生宿舍、食堂建設,著手犁倭、衛城、七砂三所薄弱學校改造,抓好一中、三中擴建,完成四中新校區主體工程建設。實施農村學生營養計畫和城鄉學生乘車安全工程。健全完善教師培養和補給機制,通過引進免費師範生、“綠色通道”引進“雙高”人才、公開招考教師等方式不斷最佳化教師隊伍。全面解決公辦中國小在崗代課人員問題,逐步提高教師待遇。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著力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啟動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清鎮特色文化產業。加大市鄉兩級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文化館建設;開工建設體育館;在完成農家書屋全覆蓋的基礎上,實施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工程;繼續抓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繼續實施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工程,在條件成熟的學校建成鄉村少年宮。開展送文化下鄉、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節日系列文藝等活動,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加大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建設力度,進一步淨化繁榮文化市場。
強力推進誠信建設。通過構建誠信農民、誠信市民、誠信政府、誠信企業“四位一體”誠信建設體系,實施“十個一”工程等大規模的誠信創建活動,實施 “十萬市民誠信大創業、助推城市經濟大發展”、“青年誠信創業‘圓夢工程’”、“巾幗誠信大創業、頂起發展半邊天”等誠信創業工程。
強化安全監管,健全突發公共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體系,提高綜合防範和抵禦能力。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有效遏制“兩搶一盜”案件發生,確保今年(2011年)公眾安全感測評達85%以上。繼續抓好“陽光家園”擴建和“陽光工程”擴面工作,夯實“無毒”創建基礎。切實抓好安全生產,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信訪和法律援助工作,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八)強化價格調控監管,著力控制物價總水平
加大現有蔬菜種植基地的建設,確保清鎮市菜籃子供應。完善政府儲備,增強保障市場供應物資基礎,做好糧油、豬肉、蔬菜等主要農副產品的應急調控。最佳化市場流通渠道,降低流通環節成本。積極推進農超對接和直銷蔬菜工作。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切實做好市場價格適時監測,狠抓節日期間、惡劣氣候等重點時段市場價格巡查,嚴厲打擊各類價格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價格信息發布制度,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強化價格監測預警,制定各項應急預案。
各位代表,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十分艱巨,讓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貫徹清鎮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搶抓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乘勢而上、發奮工作,為全面完成本次大會提出的各項任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