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市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 發布日期:2003-03-25
  • 生效日期:2003-03-25
  •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發布單位】天津市
【發布文號】津政發〔2003〕025號
【發布日期】2003-03-25
【生效日期】2003-03-25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檔案來源】

各區、縣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屬單位:
天津市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已經天津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望遵照執行。
200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施市委八屆三次全會確定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一年。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髮展這個第一要務,緊緊抓住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圍繞五大戰略舉措,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全面完成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為實施“三步走”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二OO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天津市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一、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02年,是天津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方面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奮力拚搏,紮實苦幹,圓滿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以“三五八十”四大奮鬥目標提前全面實現為標誌,天津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跨越發展的態勢已經形成。
(一)國民經濟均衡持續快速發展,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改善。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022.6億元,增長12.5%,增幅繼續居全國首位,連續11年平均增長12%以上。各月增幅沒有大的波動,經濟運行健康平穩。1至11月,全市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實現利稅增長14.7%,其中利潤增長25.4%,比上年同期提高6.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9%;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40.8,同比提高11個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效益增長好於全市水平。全年財政收入375.8億元,完成預算的105.3%,按可比口徑增長18.4%。全市經濟繼續呈現速度快、效益好的發展勢頭。
(二)結構調整取得較大進展,新的增長格局正在形成。工業在調整重組中實現最佳化升級。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8%,保持對全市經濟的拉動作用。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30.4%,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3%,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與現代醫藥、先進制造技術、新型能源和材料、環保等逐步取代傳統產業,成為重要支柱。通過嫁接改造調整,冶金、化工、機械、輕工等行業的競爭力得到增強。原油、無縫鋼管、行動電話、彩色顯示器、空調器、轎車、複方丹參滴丸、鎳氫和鋰離子電池等重點拳頭產品增幅較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工業東移企業累計達到60家,推進了產業布局的調整。服務業出現加快發展勢頭。商貿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產業保持較快增長,金融保險、郵電通信、物流、連鎖經營、旅遊、信息服務等現代和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2%,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7.5%,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養殖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1.7%,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高效經濟作物占種植業51%,提高2個百分點;進入產業化體系的農戶達到51.3%。個體私營經濟實現增加值超過400億元,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0%,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區縣經濟成長繼續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發揮了較強帶動作用。
(三)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外向型經濟成為重要支撐。全年協定外資額增長25.5%,外商直投實際到位額增長18.2%。跨國公司增資勢頭強勁,在津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達到93家。新簽約總投資5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和協定外資額分別增長1.1倍和1.2倍。服務業成為招商引資新熱點,協定外資額增長1.4倍,沃爾瑪、麥德龍、萬客隆、歐尚等國際知名零售貿易企業來津拓展業務,光大永明保險、恆安人壽保險、住房儲蓄銀行等合資合作金融機構總部落戶天津。投資領域不斷延伸,摩托羅拉(亞洲)物流中心開工建設,LG(樂金電子)、霍尼韋爾等跨國公司在我市建立了研發中心。外貿出口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出口總值115.95億美元,增長22%,三資企業出口增長28.1%,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市的比重分別達到72.7%和42.6%。濱海新區發展加快。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國領先,保稅區物流規模迅速擴大。天津港吞吐量達到1.29億噸,增長13.5%,貨櫃運輸量240.8萬標箱,增長19.7%。全年濱海新區國內生產總值和外貿出口占全市的比重分別達到40.2%和62%,提前一年實現基本建成濱海新區的階段性目標。加強了與兄弟省市的經濟聯合與協作,吸引外地來津投資到位額增長19.5%。
(四)投資和消費增勢強勁,有效促進經濟快速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1.6億元,增長15.1%。地方投資增幅較大,國債項目帶動作用明顯,服務業投入力度加大,重點項目投資好於上年。豐田汽車、天大天財光纖一期、力神鋰離子電池、胺基酸公司搬遷改造、盤山電廠二期、城鄉電網改造、天津港10萬噸級航道二期和15萬噸級通用散貨泊位、洞庭路跨海河大橋、津沽二線、友誼家世界購物廣場等項目竣工或基本建成;津濱輕軌、津薊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天津南段、博物館、濱江金耀廣場等建設進度加快;捷運一號線開工建設;東突堤北側貨櫃碼頭、海濱大道、開發區市民廣場和金融服務區等重點前期項目啟動實施。商品和服務消費增長較快,新的消費熱點正在形成。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1.4億元,增長13.1%,各類連鎖經營店達到1800家,銷售額142億元,增長40%以上。“五一”、“十一”黃金周旅遊購物總收入分別增長18.7%和17.6%。居民的居住、教育文化、交通通訊、醫療保健等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15.4%至43.6%。商品房銷售面積突破600萬平方米。
(五)體制和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增強了經濟發展活力。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和股份制改革深入推進。80%以上的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完成了公司制改革,企業聯合重組取得重要進展,市重點支持的大型企業集團達到21家。以轉變職能、提高效率、改善服務為重心,加大了巨觀政策引導的力度。相繼出台了加快服務業發展、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改善外資企業投資環境、改革固定資產項目審批制度、簡化企業註冊程式、擴大下崗職工再就業等政策措施,繼續修訂、廢止了一批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政策法規,整頓和規範了市場經濟秩序,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科技進步成效明顯。取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1000多項,研究與發展(R&D)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科技綜合實力繼續位居全國前列。生物晶片、納米材料、水處理連續微濾成套設備等關鍵技術開發取得重要成果。實施的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累計達到50項。高能電池、軟體、環保科技等產業化基地建設進展良好。寬頻城域網加緊建設,企業和社會信息化水平穩步提高。教育布局調整取得新進展,已經和即將建成示範性高中校31所,模範國小和村辦國小建設步伐加快,與教育部共建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和醫科大學"211工程"加緊實施,財經學院、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擴建工程部分竣工。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達到92.3%,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市屬高校招生增長32.3%。
(六)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和社會環境繼續改善。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5315元,增長10.2%。新增就業崗位10萬個,比上年增加近2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3.91%,低於預期目標。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兩個確保”和“一個低保”工作落實,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困難民眾做到了應保盡保;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城市環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月牙河、復興河改造工程竣工,城市水系河道改造的綜合效果開始顯現,“9路15卡口”打通工程如期完工,市區路燈改造、街景整治工程成效明顯,“藍天”、“碧水”等環保工程加緊實施。全年新建綠地680萬平方米,住宅集中供熱率和燃氣化率分別達到74.1%和95.8%,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為274天,比上年增加100天。文化、衛生等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圖書大廈和華夏未來少兒藝術中心投入使用,泰達圖書館、人民醫院、第三中心醫院等項目進展順利。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計畫目標之內。改善城鄉人民生活的20項工作全面完成。
回顧2002年,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國內外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取得這樣顯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準確判斷形勢,正確決策部署,堅持高標準加快發展,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的結果;是加速實施“三五八十”四大奮鬥目標,集聚的能量不斷釋放的結果;是持續創新,狠抓經濟工作三件大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弘揚危改精神,知難而進,共創大業的結果。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結構調整的任務還比較重;服務業的規模比較小,發展速度不夠快;企業轉制的任務還很重,實力強的大企業集團比較少;部分中小企業活力不強,生產經營困難,尚未走出困境;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就業和再就業壓力比較大,部分民眾生活比較困難。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在加快發展中下力量解決。
二、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
200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部署、實現天津新階段戰略目標的重要一年。市委八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新階段天津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3年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經濟指標;第二步,提前3到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2000年翻一番,使經濟總量和民眾收入水平再上一個大台階;第三步,到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00美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把天津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港口大都市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為全國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地區之一。“三步走”戰略,體現了新階段的新標準、新要求,展示了天津發展的宏偉藍圖,表達了全市人民思進求快的強烈願望,是做好今年各項工作的基本遵循。
根據市委總的部署和要求,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和市委八屆三次全會的部署,牢牢把握髮展這個第一要務,緊緊抓住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堅持不懈地抓好經濟工作的三件大事,堅持不懈地抓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三件事,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使我市的經濟總量、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以上,按人均達到3000美元組織落實;財政收入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外貿出口增長12%;外商直接投資到位額增長3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1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左右。以上主要指標,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增長更快一些。
實現今年的目標,最重要的是深入貫徹市委八屆三次全會的部署,大力弘揚危改精神,圍繞“三步走”戰略,抓住牽動全局的重大問題,實施重點突破,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切實抓好大力發展海河經濟、海洋經濟、優勢產業、區縣經濟、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五大戰略舉措。堅持兩條基本途徑,深化改革,突出一個“活”字,激發全社會創造財富的活力;擴大開放,突出一個“爭”字,在競爭中把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引進來。把握一個根本保證,提高領導現代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我們要按照樹立更高標準、實現更大突破的要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搶抓機遇,開拓創新,迎難而上,埋頭苦幹,實現新起點上進一步加快發展。
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一)大力發展海河經濟和海洋經濟,帶動全市經濟社會整體發展
啟動實施海河綜合開發,高起步,開好局,帶動服務業的發展和城市功能的提升。一是按照總體規劃,抓緊制定詳細規劃,集中力量分區分段實施,做到高標準、高速度、高品位建設,邊開發,邊聚集經濟和社會效益,形成新的增長點。二是全面啟動“四二一六”工程。加快五馬路和三條石橫街、海河東路、海河西路、台兒莊路的整修改造;抓緊慈海橋、大沽橋的建設;啟動津濱輕軌二期工程;搞好沿河六區地塊開發,重點展開運河經濟文化商貿區、大悲院文化商貿區、古文化街海河樓商貿區、海河廣場及和平路商貿區、中心商務區南站地區、海河水上運動世界等的建設。三是引入市場機制,經營城市資源,積極探索新的開發體制、融資機制和管理模式。制定優惠政策,誰開發、誰受益,多渠道吸引國內外各類投資主體參與海河開發。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一是深化對海洋經濟研究,儘快組織編制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和海岸帶規劃,確定發展的目標和重點,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二是啟動臨港工業區建設,抓緊1500萬噸煉油、90萬噸乙烯項目的前期工作,發展下游產品,帶動塑膠、醫藥、食品、紡織行業的發展。培育海洋高新技術產業。三是採用先進技術,抓好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示範工程建設,儘快形成規模效益。四是發展海洋旅遊,深度開發沿海特色旅遊資源,打造海洋旅遊品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五是擴大海水養殖和海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形成新的發展優勢。
(二)啟動新一輪嫁接改造調整,加快優勢產業發展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圍繞大力發展信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全面實施新一輪嫁接改造調整,提升產業素質和競爭力。一是壯大工業支柱產業,加快12個產品基地建設。抓緊三星手機、樂金電子、無縫鋼管二期、豐田汽車、天大天財光纖、藍天三洋鎳氫電池等重點項目的實施,儘快形成移動通信、新型電子元器件、轎車、石油套管、綠色電池等一批成氣候的名牌拳頭產品,帶動配套企業和產品發展,完善產業鏈和配套產業群。二是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推進新能源、現代中藥、軟體、環保等產業化基地建設,抓好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年內新增10項,累計達到60項。加快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企業生產自動化、控制智慧型化、管理信息化水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三是繼續推進工業戰略東移。把工業東移與新一輪嫁改調結合起來,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加緊搬遷改造,實施東移項目50項,累計達到110項。用好地方技改貼息資金,支持重點產業、骨幹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改造項目。
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按照沿海都市型農業的發展方向,擴大養殖業和優質高效種植業規模,大力發展種養業小區,養殖業占農業總產值、高效經濟作物占種植業的比重分別達到55%以上。搞好產業化經營,完善服務體系,壯大龍頭企業,拓展精深加工,進入產業化體系的農戶達到60%。發展設施農業、創匯農業,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多渠道加大投入,搞好農業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城市化步伐,把發展小城鎮同最佳化農村經濟結構、健全公共服務功能結合起來,引導鄉鎮企業和農村人口向小城鎮集中。
(三)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形成經濟成長新帶動點
全面落實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政策措施,下大力量發展現代和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今年服務業的增長比上年明顯加快,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一是擴大現代物流規模。加快天津港散貨和貨櫃物流中心、空港物流加工區、保稅區國際物流中心、開發區工業物流園區等建設。構建信息平台,完善物流網路。培育大型物流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鼓勵工商企業剝離自營物流,降低成本。繼續吸引跨國公司在津設立分撥、分銷中心,增強物流集散能力。二是提高現代商業整體水平。加快濱江金耀廣場、國際家居展示中心等一批大型商貿設施建設,發展新型業態,擴大連鎖經營,增加居民消費,活躍城鄉市場。抓緊會展設施的建設改造,籌建大型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更多商貿活動,做大會展經濟。三是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快北洋艦船遊樂港、海河觀光旅遊線、楊柳青民俗旅遊街、東麗湖旅遊度假區、薊縣山野名勝旅遊區、寶坻珠江溫泉城等景點的開發建設。挖掘和整合旅遊資源,發展特色旅遊,拓展旅遊市場。四是實現房地產業較快發展。以海河綜合開發為契機,啟動新一輪房地產市場,年內拆除危舊房屋200萬平方米以上,住宅竣工640萬平方米。進一步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交易稅費,激活二、三級市場,培育有效需求。五是壯大金融保險業。積極爭取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做好爭辦濱海發展銀行和北方金融租賃公司的工作,促成恆安人壽保險公司、住房儲蓄銀行儘快開業。拓展渤海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業務領域,發展基金管理公司。積極發展產權交易市場。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業務,擴大信貸規模,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推進企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加快發展信息、會計、法律等中介服務和社區服務業,培育新的增長點。
繼續最佳化服務業發展環境。抓緊研究出台鼓勵和引導消費、支持社區和中介服務業發展、激活房地產業、放開搞活個體私營經濟、分離機關單位後勤服務等專項政策。用好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重點支持海河開發、中心城區“退二進三”、吸納就業能力強、經濟社會效益好的服務業項目。
(四)打好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硬仗,全面提高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
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開放促調整、促改革、促發展。一是切實加大招商力度。下力量吸引跨國公司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把製造中心、研發中心、採購中心和投資公司更多地轉移到天津。擴大商貿、金融、物流、旅遊、信息、中介服務以及醫療保健、教育文化等領域與外商的合資合作。對海河開發、派拉蒙主題公園、豐田汽車配套項目、台灣中小企業園、綠色能源基地等在談的大項目,專人盯緊,加強跟蹤,強化責任,抓好落實。二是拓展招商渠道和方式。加強與國際中介諮詢公司的合作,發展代理招商、推介招商。推行工業物業小區特色管理模式,吸引海外中小企業來津投資。鼓勵外商通過多種形式對國有企業進行併購重組,積極利用項目特許經營權、項目融資、股權投資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資。三是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完善政策法規,實行政務公開,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擴大外資企業審批授權範圍。儘快使我市成為交易成本低、商業機會多、市場信用好、服務優質高效、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開放地區,以環境的改善提升招商引資的競爭力。繼續加強與兄弟省市的聯合與協作,服務奧運經濟,參與西部大開發,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加速實施多元化戰略,實現出口持續快速增長。一是落實聯強扶優政策,鼓勵和支持百強企業及25種重點商品生產企業擴大出口,大力發展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二是深度開拓出口市場,在鞏固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的同時,重點開拓南美、俄羅斯、中東及周邊地區等新市場。三是推動貿易手段和方式創新,辦好PECC博覽會和連鎖採購交易會,擴大進入國際跨國採購和連鎖經營體系的規模。支持和鼓勵更多企業“走出去”,拓寬發展空間。四是擴大外貿經營主體,建立外貿創業園,推動中小企業和集體、私營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形成新的出口增長點。五是努力營造促進出口的環境。制定實施《天津市擴大出口指導意見》,用好出口發展基金和中小企業海外市場開拓資金。 增加出口信貸, 加大金融對出口的支持力度。完善企業“免、抵、退”稅政策,做好出口退稅工作。簡化通關程式,提高通關效率。
以建設現代化工業基地和現代物流中心為目標,瞄準世界一流水平,加速濱海新區發展。一是抓創新,進一步開闊視野,創新方式,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全面提升開發建設和管理水平。二是抓投入,以開發區、保稅區、天津港為重點,建設一批重大項目,提升功能,完善投資環境。三是抓開放,繼續圍繞大項目,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在吸引跨國公司投資辦廠和建立研發中心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四是抓服務,重點搞好對中海石油、摩托羅拉、三星集團、豐田汽車等大公司的全方位服務,以服務促引資、促發展。
(五)營造良好環境,放開搞活中小企業
按照分類指導、重點扶持、放開搞活原則,扶持一批科技型、服務型、協作型、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發展,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一是針對中小企業資金緊張、融資難的問題,大力開發金融服務。通過多種途徑,健全信用擔保體系,發展多元投資主體的擔保公司和互助性擔保公司,擴大擔保基金規模,努力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二是針對中小企業技術裝備落後、信息不暢的問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技改貼息資金,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新一輪嫁接改造調整。在加大政府發布政策信息的同時,鼓勵各類社會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產品、市場等信息,引導它們走“專、精、特、新”的發展路子。三是針對中小企業人才不足的問題,將市人才發展資金向中小企業傾斜,鼓勵技術入股,按生產要素分配,吸引各類人才向中小企業流動。四是針對國有中小企業機制轉換滯後的問題,加大產權制度改革力度,支持中小企業大膽探索,放開手腳,自主選擇改制形式,在改制中搞活,在調整中發展。同時,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規,清理整頓行政性收費,降低企業改制成本,維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
大力發展區縣經濟。進一步發揮各區縣的優勢,壯大經濟實力,形成多元發展、多極增長的格局。中心城區以海河綜合開發為契機,重點加快服務業發展,提高層次和水平。鼓勵和支持市區在濱海新區和周邊區縣興辦經濟小區,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各區縣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開發小區和工業園的建設,帶動農村工業化和現代化,激發區縣經濟的整體活力。
(六)狠抓重點項目和前期工作,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
千方百計實現固定資產投入的更大突破,集中力量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今年全市重點建設項目56個。對天鋼東移、三和電機片式電容、津濱輕軌、津薊高速、唐津高速天津南段、天津港15萬噸級航道、博物館、泰達國際醫院、示範高中校、萬達商業廣場等計畫年內竣工項目,倒排工期,確保按期建成;對海河開發啟動工程、捷運一號線、天士力現代中藥產業化、大港電廠、天津港東突堤北側貨櫃碼頭、海濱大道、城市污水處理、引灤水源保護等在建項目,確保多實現工作量;對振興水泥二期、新北鋼業冷軋薄板、雙港垃圾發電廠、京滬高速天津正線、天津科技廣場等新開工項目,抓緊準備,及早開工建設。
切實加大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全市重點前期項目55個,主要有臨港工業區土地開發、捷運二號線、濱海國際機場擴建、二批世行貸款城建項目等,務求加緊做好工作,確保建設。繼續做好項目儲備庫的動態管理,不斷篩選成熟項目開工建設,保持投資增長的連續性。
用改革思路和市場辦法籌措落實建設資金。經營好以土地為重點的城市資源,獲得更多收益,用於新的建設。對現有政府投資公司,通過資產重組整合,變現存量資產,增加政府建設資金。積極嘗試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經營、管理分開模式,引入競爭機制,公開招標確定建設和經營主體,提高投資效益。繼續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增加信貸資金投入。下大力量啟動民間投資,鼓勵民間資本以融資、合作、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進入經營性基礎設施和公益性事業領域。進一步做好項目稽察工作。
(七)大力推進體制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推動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支持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實施資產重組,調整股權結構,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搞好企業內部制度改革,強化管理創新,理順分配關係,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
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實現政府行政職能與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由對國有企業的管理轉向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使企業真正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促進個體私營經濟放心、放開發展。進一步清理和取消不符合國民待遇原則的政策規定,儘快出台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放寬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凡是允許外資企業進入的,都允許個體私營經濟進入,在投融資、稅收、信貸、土地使用、對外貿易等方面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私營企業進入市重點支持大型企業集團,鼓勵私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改制重組,加強與各種所有制的資本融合,實現更大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繼續精簡投資審批事項,對相近的環節進行合併,該撤銷的堅決撤銷。配套下放投資項目審批許可權,完善項目登記備案制。建立市投資項目集中審批服務中心,對市級各類審批、審核和備案事項,實行一門受理,統籌協調,規範審批,限時辦理,一站式服務的審批方式。發揮市場最佳化資本資源配置的功能,通過企業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擴大融資規模。支持符合條件的股份制企業上市融資。有效利用上市公司殼資源,通過配股、增發新股、發行可轉換債券以及最佳化組合優良資產等,實現再融資。積極做好上市源的開發和培育,儘快把資本市場融資規模做大。
(八)加快實施科教興步伐,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緊半導體晶片設計、頭孢類抗生素、納米技術、動力電池、污水處理等科技專項的實施,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整合科技資源,建立軟體技術、生物晶片、海水利用等一批公共技術平台和專業孵化平台。強化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創業功能和產業化促進作用。發展科技中介機構,完善科技服務體系。繼續吸引海外創業投資企業落戶我市。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寬頻城域網,發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提高全社會信息化水平。落實引進人才的各項政策,聚集更多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進一步搞好教育布局調整。完成南開、耀華等示範高中校建設,加快模範國小建設,推進師範大學、理工學院、工業大學等新址擴建工程。繼續支持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抓好醫科大學“211工程”的實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實施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大力發展教育產業。
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創作一批反映天津發展成就和振奮人民精神的精品力作。繼續辦好“海河之春”音樂節、國際少兒藝術節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壯大出版、報業、廣電等產業集團,開拓文化產業新領域。最佳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快人民醫院、醫大總醫院等建設。抓緊建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體育中心奧林匹克體育場,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繼續做好計畫生育、婦女、老齡、民政、殘疾人、民族、宗教、文物、檔案等工作。進一步抓好國防動員工作。
(九)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切實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廣開門路,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社區服務業,推行階段性就業、彈性就業、季節工、小時工等非正規就業方式,更多地創造就業崗位。做好特殊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重點向“4050人員”傾斜,盡最大努力讓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進一步落實國家和我市鼓勵再就業的各項政策,在減免稅費、小額貸款、社會保險補貼等方面給予扶持。加強就業指導和培訓,引導下崗職工轉變擇業觀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規範企業用工行為,嚴格控制批量裁員。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通過主輔分離和輔業轉制,分流安置富餘人員。今年是高校擴招分配的第一年,要做好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
把更多地增加民眾收入作為今年的重要任務,採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增收目標的實現。加強對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的政策指導,完善和落實企業工資指導線、最低工資標準等政策,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切實把職工工資增長與經濟效益掛鈎、經營者的收入與職工工資增長掛鈎,建立企業正常工資增長機制。通過加快調整、發展非農產業、活躍城鎮經濟、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等措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抓好三個落實,構築三道防線,明確三級責任,鞏固“兩個確保”,規範城市居民“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不讓一家一戶生活過不去。積極發展社會救濟、社會互助、優撫安置等公益性事業。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加大城市環境建設力度。啟動中心城區快速路環線建設,繼續打通一批卡口路段,搞好城市道路拓寬改造。提高城市綠化水平,推進外環線綠化帶建設,著手建設植物園和重點風景區,新增綠地700萬平方米。全面完成三年路燈改造任務,實施中心城區高層建築和重要景觀路口夜景燈光工程。完成津河、衛津河的連通和月牙河二期、新開河、外環河部分河段治理,逐步形成河湖溝通、水系相連、水繞城轉、水清船行的優美景觀。以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為目標,加快實施“藍天”、“碧水”、“安靜”等生態環保工程。推行清潔生產,發展清潔交通,加大對城市大氣環境、噪聲和固體廢物的治理。加強水源保護和節水工作,提高污水處理率,推廣中水利用,建設節水型城市。繼續做好改善城鄉人民生活的20項工作。
實現今年的目標任務,給發展計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主動適應新形勢,大力推進“三個轉變”,做到政治素質強、業務工作精、作風紮實過硬,不斷提高工作的整體水平。要善於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研究問題,全面、及時、準確、透徹地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的決策部署,緊緊把握髮展這個第一要務,把我市新階段、新標準、新目標的要求全面落實到規劃、計畫中去。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更加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傳統思維定式、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擺脫出來,增強市場意識、機遇意識、改革開放意識,牢固樹立新的發展觀,以創新的精神,打破常規,高標準地組織和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要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服務,發揮巨觀管理和綜合協調作用,對那些應由市場調節和企業決策的事情,下決心交給市場,放給企業,集中精力想大事、議大事、抓大事。要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高素質,轉變作風,提高效率,勤政廉政,主動深入基層企業搞好服務,為實現全市新階段跨越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