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菱形理論(波特鑽石理論模型)

波特菱形理論

波特鑽石理論模型一般指本詞條

波特菱形理論又稱波特鑽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鑽石理論及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的戰略管理學家麥可·波特於1990年提出的,用於分析一個國家如何形成整體優勢,因而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特菱形理論
  • 外文名: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 別稱:波特鑽石模型
  • 提出時間:1990年
產生背景,理論內容,技術要素,資源要素,需求條件,輔助行業,企業戰略,影響因素,主要機遇,政府功能,產業創新,理論要求,企業,政府,案例分析,

產生背景

有關國與國之間從事貿易的利弊分析和國際貿易理論學說發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理論學說也分流多派。從十六至十七世紀時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重商主義理論”,到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倡導自由貿易的國際貿易“絕對優勢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到本世紀初期強調國家資源優勢的“Heckscher—Ohlin理論”,到六十年代中期雷蒙·弗農提出的“產品成長階段理論(又叫產業生命周期理論)”,再到七十年代出現的著眼於有限市場、規模經濟和捷足先登者優勢的“新貿易理論”等,無不試圖在前人的理論基礎上,面對飛速發展變化的世界經濟與貿易格局,提出更完善、更貼近現實的國際貿易理論。
波特菱形理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波特菱形理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1990年,哈佛商學院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出版了他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書中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也稱“波特菱形理論”),便是這一系列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最新成果。
麥可·波特進行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研究的目的非常直接和清楚:他希望確定在國際經濟和貿易競爭中,為什麼有的國家成功,而有的國家卻失敗。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及其理論是他與同事對遍布十個國家的一百個行業進行研究後的成果。
如同在他之前的新貿易理論學者們一樣,波特認為現有的國際貿易理論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問題的關鍵是應當揭示為何一個國家在某個特定行業能夠獲得國際性的成功並進而取得壟斷性的行業地位。譬如,為何日本在汽車工業經營如此出色?為何瑞士在精密儀器設備和化學藥品生產和出口領域獨領風騷?為何德國和美國在化學工業占盡優勢?從國家資源角度論述國際經濟貿易的Heckscher—Ohlin理論無法圓滿回答這些問題,比較優勢理論也只能給出部分的解釋。按照比較優勢理論,瑞士在精密儀器設備和化學藥品生產和出口領域獨領風騷,是由於它在這些行業最有效地運用了它擁有的資源。這固然正確,但卻依然無法解釋為何瑞士能夠在該行業比英國德國西班牙有更高的生產力。波特等人的研究試圖揭開這個謎。

理論內容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邏輯起點應當是絕對優勢理論。國家優勢理論最早源於亞當·斯密絕對優勢論或稱絕 對成本論。該理論認為每個國家均有其絕對有利的適合某些特定產品生產的條件,如果各國都按照其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並彼此交換產品,那么它們就能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從而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貿易各國的物質財富和社會福利。實際上這也是競爭,不過這是一種低層次自然稟賦差異的競爭罷了。
斯密理論固然正確,但有一個前提條件是各國都存在有別於別國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生產條件,即一個國家在某種產品的生產上有絕對優勢。如果一個國家在任何商品生產上都沒有絕對優勢,那么這個國家是否可以參加國際分工呢?大衛·李嘉圖比較成本論解決了這一問題。根據斯密的觀點,一個國家輸出的商品一定是生產上具有絕對優勢,生產成本絕對低於他國的商品,大衛·李嘉圖進一步發展了這一觀點,他認為一個國家不一定生產各種商品,而應集中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貿易,出口在生產率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進口在生產率方面具有比較劣勢的商品,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生產總量提高社會福利水平。這就是比較優勢論
波特菱形理論鑽石模型波特菱形理論鑽石模型
比較優勢論成功地解決了絕對優勢論所無法回答的問題,但到底什麼原因造成了各國在生產不同產品上的比較成本差別呢?在這方面,Heckscher—Ohlin要素稟賦理論作出了合理的解釋。根據該理論,在不同國家同種產品的生產函式相同的條件下,比較優勢產生的根源在於各國生產要素相對稟賦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產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別。因此,各國應當生產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國相對充裕生產要素的產品,而進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國相對稀缺要素的產品。
上述理論在解釋現實中的某些貿易形態上相當成功,並在較長時期內構成了國際分工與貿易理論的主流,但它們終究只是粗略考察供給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忽略了需求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此外,國際貿易已經漸漸向著要素稟賦、收入水平相近的國家間的貿易發展,收入越高的國家之間,其相同產業中相似產品的“產業內貿易”越發達,這無疑構成了對要素稟賦理論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湧現了諸如新要素貿易理論、收入偏好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等各具特色的解釋框架,大大深化了人們對國際分工、貿易和競爭的理解。但由於它們只是對貿易現實的某一方面進行的解釋,又各有自己的特殊假設,相互之間以及與傳統比較優勢理論間尚未建立起有機的聯繫,所以還存在著相當的局限性。貿易實踐的發展,呼喚著更具統一性和說服力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出現。美國哈佛商學院麥可·波特(Michael Poter)1990 年出版了《國家競爭優勢》一書,書中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也稱“波特菱形理論”),發展了傳統比較優勢理論,實現了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的飛躍。
波特的“鑽石”模型——一種理解國家或地區全球競爭地位的全新方法,已經成為國際商業思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觀點或相互聯繫的企業、供應商、相關產業和特定地區的組織機構組成的群體,已經成為企業和政府思考經濟、評估地區的競爭優勢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種新方式。
波特的理論已經指導了紐西蘭和其他地方國家競爭力的重新評估。他的觀點和親身參與研究形成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戰略,如荷蘭、葡萄牙、哥斯大黎加和印度等國家以及中國台灣,美國的麻薩諸塞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巴斯克縣等地區。上百種集群戰略已經在全球遍地開花了。在激烈的全球競爭時代,這種開拓性的研究已經成為衡量未來所有工作必需的標準。
波特指出,推進企業走向國際化競爭的動力很重要。這種動力可能來自國際需求的拉力,也可能來自本地競爭者的壓力或市場的推力。創造與持續產業競爭優勢的最大關聯因素是國內市場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波特認為,這一點與許多傳統的觀念相矛盾,例如一般認為,國內競爭太激烈,資源會過度消耗,妨礙規模經濟的建立;最佳的國內市場狀態是有兩到三家企業獨大,用規模經濟和外商抗衡,並促進內部運作的效率化;還有的觀念認為,國際型產業並不需要國內市場的對手。波特指出,在其研究的十個國家中,強有力的國內競爭對手普遍存在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在國際競爭中,成功的產業必然先經過國內市場的搏鬥,迫使其進行改進和創新,海外市場則是競爭力的延伸。而在政府的保護和補貼下,放眼國內沒有競爭對手的“超級明星企業”通常並不具有國際競爭能力。

技術要素

比較優勢理論實際上也是一種競爭理論,不過它強調的是一國處於相對優勢的行業和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而不是一國的所有行業和產品都參與國際競爭,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波特菱形理論的影響波特菱形理論的影響
波特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中心思想是一國興衰的根本在於國際競爭中是否贏得優勢,它強調不僅一國的所有行業和產品參與國際競爭,並且要形成國家整體的競爭優勢,而國家競爭優勢的取得,關鍵在於以下四個基本要素和兩個輔助要素的整合作用。

資源要素

指一個國家的生產要素狀況,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基礎設施。
雖然國家資源要素是Heckscher—Ohlin理論的中心,麥可·波特從生產要素特徵的角度給予了詳盡和新穎的分析。他把各種要素按等級劃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級要素)和高級要素兩大類,前者包括自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人口統計特徵,後者包括通訊基礎設施、複雜和熟練勞動力、科研設施以及專門技術知識。波特認為,高級要素對競爭優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與自然賦予的基本要素不同,高級要素是個人、企業以及政府投資的結果。因此,政府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資—通過提高人口的普通技能和知識水平,通過刺激和鼓勵在高等教育與科研機構的高級研究—將極大地提高國家的高級要素質量。
高級要素與基本要素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關係。基本要素可以為一國提供一些初始的優勢,這些優勢隨著在高級要素方面的投資得到加強和擴展。反過來講,基本要素方面的劣勢地位會形成一種向高級要素方面投資的壓力。日本便是這種現象的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作為一個嚴重缺乏可耕地和自然礦產資源的國家,日本通過國民教育投資,創造了豐富的高級才能要素。事實上,日本擁有的龐大的工程師隊伍(工程系畢業生占人口百分比大大超過美國,同德國等排世界前列),是日本在許多製造行業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需求條件

指對某個行業產品或服務的國內需求性質。
波特理論十分強調國內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國家競爭優勢中的作用。一般說來,企業對最接近的顧客的需求反應最敏感。因此,國內需求的缺點對塑造本國產品的特色,產生技術革新和提高質量的壓力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波特認為,如果一國內的消費者是成熟複雜和苛刻的話,會有助於該國企業贏得國際競爭優勢,因為成熟複雜和苛刻的消費者會迫使本國企業努力達到產品高質量標準和產品創新。日本國內成熟複雜和高知識水平的照相機購買者就刺激了日本照相機工業不斷改進照相機質量和不斷推出革新型號。行動電話通訊設備生產工業也有同樣的例子。歐洲斯堪第納維亞地區成熟複雜和苛刻的顧客促使本地兩大電信設備製造廠商—芬蘭的“諾基亞(Nokia )”和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早在其它已開發國家對行動電話需求形成之前就開始大規模投資行動電話技術。結果,“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以及摩托羅拉(Motorola)”成為當今全球行動電話設備行業的三大巨頭。
波特菱形理論企業資源-競爭力波特菱形理論企業資源-競爭力

輔助行業

指國內是否存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供應商和關聯輔助行業。
在國內擁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供應商和關聯輔助性行業,是一個行業能夠取得國家競爭優勢的第三個條件。關聯行業和輔助行業在高級生產要素方面投資的好處將逐步擴溢到本行業中來,從而有助於該行業取得國際競爭的有利地位。瑞典在製造組裝金屬產品領域(如滾珠軸承、切割工具)的優勢便依靠瑞典自身特種鋼工業的技術力量。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半導體工業技術,是美國個人電腦和其它幾個技術先進的電子產品取得全球性成功的基礎。同樣,瑞典製藥業的發達與成功,同其早先在技術關聯的染料工業的國際成就密切聯繫。
這種行業發展過程的結果之一是一個國家內成功的行業趨向聚集,形成關聯行業集群。這是波特研究成果中最有影響力的發現。德國的紡織和服裝行業就是這樣的一個關聯行業集群。它包括從高質棉、羊毛、合成纖維、縫紉機針的生產、加工、製造,到範圍廣闊的紡織機械領域。

企業戰略

指一國內支配企業創建、組織和管理的條件,以及國內競爭的本質。
波特模型中第四個促成國家競爭優勢的條件,是國內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狀況。他在此主要提出兩個觀點。第一,不同的國家有著特色各異的“管理意識形態”,這些“管理意識形態”幫助或妨礙形成一國的競爭優勢。例如,在德國和日本企業中,工程師背景的人在最高管理層占據重要的支配地位。波特將此歸結為這些國家企業注重加工製造過程和產品設計的原因。與此相對,在許多美國企業中,財務管理背景的人在最高管理層占據重要的支配地位。波特將此同許多美國企業中(尤其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缺乏對改進加工製造過程和產品設計的關注聯繫在一起。他同時認為,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支配性質導致了相應的對短期財務回報最大化的過分強調和追求。這些不同的管理意識形態的一個後果,是在工程技術為基礎、加工製造過程和產品設計問題至關重要的行業中,美國企業(如汽車工業)的競爭力相對喪失。
第二,一個行業中存在激烈的國內競爭與該行業保持競爭優勢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激烈的國內競爭引導企業努力尋求提高生產與經營效率的途徑,反過來促使它們成為更好的國際競爭企業。國內競爭給企業帶來創新、改進質量、降低成本、通過投資提升高級生產要素等一系列壓力。這一切都有助於產生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企業。波特引用和描述了日本的競爭情況:
“在世界範圍內,國內競爭對行業的壓力和作用沒有再比日本更顯著的了。那是一種‘全面戰爭’狀態,其中許多企業以至不能實現利潤。以強調市場份額為目標,日本企業處於不斷地超越競爭對手的拼搏中。股票價格劇烈地波動起伏。商業出版物突出地報導著企業的市場演變過程。煞費苦心設計的名次評比指標測量著哪些公司目前最受大學畢業生的青睞。新產品的推出和工藝發展的速度達到令人瞠目的程度。”
波特將這四方面的特質構成一個菱形, 並認為當某些行業或行業內部門的菱形條件處於最佳狀態時,該國企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時還是一個互相促進增強的系統,任何一個特質的作用發揮程度取決於其它特質的狀況。比如,良好的需求條件並不能導致競爭優勢,除非競爭的狀態(壓力)已達到促使企業對其做出反應的程度。
在四大要素之外還存在兩大變數:機遇和政府,這是另外兩個能夠對國家菱形條件產生重要影響的變數,機會是無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響是不可漠視的。譬如,包括重大技術革新在內的一些機遇事件會產生某種進程中斷或突變效果,從而導致原有行業結構解體與重構,給一國的企業提供排擠和取代另一國企業的機會。政府部門通過政策選擇,能夠削弱或增強國家競爭優勢。例如,法規可以改變國內需求條件,反托拉斯政策能夠影響行業內競爭的激烈程度,政府在教育領域的投資可以改變才能資源等。(1994年,美國政府以違反反托拉斯法為由拒絕了Microsoft 軟體公司以13億美元收購製作“Quicken”金融管理軟體Intuit,Inc.的申請,其目的之一就是阻止壟斷,促進行業內部競爭)。
波特的基本觀點就是一個國家在某個行業取得國際成功的可能性程度是該國資源與才能要素、需求條件、關聯和輔助性行業以及戰略、結構和競爭企業四個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他不僅認為“菱形”中四個組成部分應當同時存在,方可有效地影響和促進競爭力的發展,而且還極力強調政府對四個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可以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政府行業補貼、資金市場政策、教育政策等影響到該國資源與才能要素。通過制訂國內產品標準以及規範和影響購買者需求的法規,政府可以培育和塑造國內需求及其性質。通過政策和法令,政府可以影響某個行業的關聯和輔助性行業。通過資金市場法規、稅收政策反托拉斯法等手段,可以影響行業企業之間的競爭。

影響因素

主要機遇

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可以影響四大要素髮生變化。波特指出,對企業發展而言,形成機會的可能情況大致有幾種:基礎科技的發明創造;傳統技術出現斷層;外因導致生產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機);金融市場匯率的重大變化;市場需求的劇增;政府的重大決策;戰爭。機會其實是雙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競爭者獲得優勢的同時,使原有的競爭者優勢喪失,只有能滿足新需求的廠商才能有發展“機遇”。

政府功能

波特指出,從事產業競爭的是企業,而非政府,競爭優勢的創造最終必然要反映到企業上。即使擁有最優秀的公務員,也無從決定應該發展哪項產業,以及如何達到最適當的競爭優勢。政府能做的只是提供企業所需要的資源,創造產業發展的環境。
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為擴大鑽石體系的力量,政府可以創造新的機會和壓力,政府直接投入的應該是企業無法行動的領域,也就是外部成本,如發展基礎設施、開放資本渠道、培養信息整合能力等。
從政府對四大要素的影響看,政府對需求的影響主要是政府採購,但是政府採購必須有嚴格的標準,扮演挑剔型的顧客(在美國,汽車安全法規就是從政府採購開始的);採購程式要有利於競爭和創新。在形成產業集群方面,政府並不能無中生有,但是可以強化它。政府在產業發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過於保證國內市場處於活潑的競爭狀態,制定競爭規範,避免托拉斯狀態。
波特認為,保護會延緩產業競爭優勢的形成,使企業停留在缺乏競爭的狀態。

產業創新

與其他國際貿易理論相比,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它不僅對當今國際經濟和貿易格局進行了理論上的概括和總結,而且對國家未來貿易地位的變化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為我們從事國際經濟貿易理論研究及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國家競爭優勢形成的關鍵是優勢產業的建立和創新。波特指出,只有抓住產業這個經濟運行的主體進行分析,才能正確理解國家競爭優勢的形成。而國家競爭優勢的形成,關鍵在於優勢產業的建立,凡優勢產業大多是生產效率高的產業,而產業不斷提高生產率的源泉在於企業建立和培育自我加壓、不斷進取的創新機制。

理論要求

企業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對於企業建立積極進取的創新機制不無深刻的啟迪。
(1)企業應有不畏風險的創新精神
企業在創新過程中肯定有風險,但不能迴避風險相反要迎接挑戰。通過創新化險為夷,變挑戰為機遇,比如開拓市場,就要主動尋找最為挑剔、最難侍候的顧客,並充分滿足其需求。同時企業要主動尋找最富有挑戰性的競爭者並與之公平競爭。為了保證競爭的成功,企業內部應儘可能嚴格地制定管理規範、質量標準,並嚴格實施。此外企業要通過提高待遇,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並做到人盡其才,以防人才外流,提高雇員對企業的忠誠度和他們的工作技能。
(2)企業要建立創新環境預警系統
通過這一系統不斷觀察和分析顧客需求、技術開發、行銷渠道等方面的形勢變化,以利於在創新競爭中先發制人、掌握主動權。
(3)企業創新應以國內為本
在本國進行核心戰略制定、關鍵技術研究和主導產品的開發,並努力協助本國上游產品供應者,提高效率,同時要促進客戶不斷提高需求檔次,並與它們共同合成優勢產業群,為保證優勢產業群具有強勁的國際競爭力,並經久不衰,企業在規模經濟的前提下,應抵擋住合併的誘惑,刻意保留國內競爭者,努力開拓國際市場,通過艱難的國內外競爭換取高效率。
(4)在與國外廠商的合作中,爭做元帥,不當士兵。企業與國外廠商合作不能成為長期合作中的士兵(追隨者),必須建立起元帥的領導地位。否則這種合作會限制企業追求卓越、不斷進取。

政府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系統地闡述了政府在提高競爭優勢中所發揮的作用。波特認為,政府在提高國家競爭優勢中應起一種催化和激發企業創造欲的作用。政府政策成功的關鍵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無所作為,而在於為企業創造一個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
波特理論對於政府制定政策指導意義深刻之處在於:
(1)政府不僅要承擔一些基本、公用事業的職責(例如,初、中級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全民醫療保健等,政府應根據國力,逐年加大對它們的投資),同時還應特別注重對國內專門要素的培育,這裡的專門要素是指那些高級、且與特定產業關聯,並對形成競爭優勢有特殊意義的那些生產要素,如一些專門性高級技工、與新興工業直接接軌的科研機構等。
(2)政府要致力於營造一個市場化的巨觀環境,要讓生產要素市場和金融市場健康有序地運行,那些以種種理由故意壓低生產要素價格和本國貨幣匯率,甚至冠之以各種名目的政府補貼,試圖以此來提高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政策,最終往往是事與願違。
(3)政府要強制實施產品質量、安全與環境標準,促使企業技術創新及產品質量創新,更好地滿足顧客和全社會的需要。相關措施應當趕超國際標準,從而使得本國企業有可能在國際競爭中捷足先登處於有利地位,
(4)政府要制定並有效實施反壟斷法,防止國內同產業的企業間的超出一定限度的橫向聯合或合謀壟斷。在觀念上必須拋棄“合併、兼併必然有益”的理念,認識到壟斷可能嚴重損害企業活力。甚至在鼓勵國內大企業之間搞合作研究開發這類問題上,政府也要謹慎,因為企業獨立的研究開發有利於增強企業技術和產品的獨特性,促進企業發揮創造力。
(5)政府要放寬對於國際貿易的管制,貿易政策的重點,是促進貿易各國相互開放市場,而不是相互設立配額和提高關稅

案例分析

以海門疊石橋家紡產業集群為例
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的背景 海門市家紡產業主要分布在三星、德勝、天補、三和、海門等鄉鎮,依託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形成。地處海門、通州兩市交界處的疊石橋,當地民眾素有從事家紡品生產的歷史。改革開放以後,疊石橋家紡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家紡的品種款式由小到多,生產企業由弱到強,經營規模由小到大,生產設備由落後到先進,輻射面由狹到寬,形成了生產規模化、分工社會化、設備智慧型化、產品系列化和行銷國際化的格局。海門市政府先後投入10億多元,對市場經過六次擴建、改造,疊石橋已形成繡品城、家紡城、商貿城、名品廣場等四大經營區域,擁有5000多個攤位和2000多個精品門店,營業面積達到30多萬平方米,日人流量3萬人次,並形成了與之相配套的物流中心、研發中心、信息中心和餐飲娛樂業等。在疊石橋市場的帶動下,從事家紡產業的人員覆蓋周邊三個縣市10多個鄉鎮,人數20多萬,生產的產品包括被套、被罩、床單、窗簾、被子、涼蓆、帳子等,不但暢銷全國,還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疊石橋家紡市場實現成交額巧0億元,成為全國同類行業中規模最大、品種最全、交易額最高、市場前景最為看好的市場。
競爭力分析
運用波特的“鑽石”模型理論對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競爭力進行分析。
1.要素條件。波特認為,生產要素可以被歸納為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以及基礎設施五類,這些生產要素一般是混合出現的,但每個產業對其依賴程度又隨產業性質而定。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的生產要素表現在以下方面:
(1)資本資源。疊石橋家紡市場強大的吸引力和產業的集聚效應吸引了全球家紡企業來到海門發展。在這片神奇的熱土上,匯集了全國最優秀的企業群體和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成為中國最大、全球前三的家紡產品集散地。在疊石橋國際家紡城所在的三星鎮,建起了2.8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園區建成已有進區企業194家,總投人35億元,其中產值超千萬元企業有103家,超億元企業有10家。浙江、上海、廣東等地資金以及美、歐、非、亞等大洲20多個國家外資紛紛涌人,爭搶發展先機。在該市海門、三和、天補、德勝等緊鄰疊石橋家紡市場的鄉鎮,外資同樣紛至沓來,推動海門2005年總體利用外資列蘇中、蘇北地區第一,超過了太倉、宜興等蘇南老牌吸引外資強市。
(2)基礎設施。為打造一流市場,海門市大力實施疊石橋家紡市場基礎設施建設,該市先後投人近億元對市場的配套設施進行建設和完善,擴建停車場4000多平方米,不斷最佳化市場配套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市場的配套服務功能。餐飲、娛樂、休閒一條街基本形成;金融服務、產品研發、機械維修、紡配紡機貿易、彩印包裝、中介服務、信息諮詢法律援助、商貿流通等各類配套服務業較為完善。大市場需要大物流。該市投資2億元建起占地面積200畝的物流園區,有53條營運線路,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和地區,並經附近的機場、港口碼頭可遠運至南非、羅馬尼亞、阿根廷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該物流中心貨物運輸量超200萬件,總價值70億元,同時實現出口供貨額巧億元。已搭建成的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信息中心,將人員、商品、資金等信息交流暢通到每一個細節,隨時可以提供各類信息諮詢,每間商鋪均有閉路電視、寬頻和電話等,代表了未來市場發展的最新理念。
2.需求狀況。市場內為適應不同需要的消費者,繡品產品高、中、低檔應有盡有,交易方式靈活,現金現貨、訂單皆可。精品城內,內地著名品牌雲集,有“心愿”、“天發”、“銀炯”、“凱帝”、“美羅”、“迪尼詩”、“巨豐”、“凱盛”等20多個內地著名品牌。該市場已在內地200多個城市建立了穩固的銷售網站,每年至少有300多萬條床罩、900多萬條被套暢銷內地各大、中城市;同時,產品還遠銷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羅馬尼亞、匈牙利、南非、智利、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市場還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係,鎮上有三百多人走出國門,註冊和創辦了二百多家境外公司和企業。繡品城日人流量已達到三萬人次,全年營業額超過30億元,是全國最大的繡品專業市場。一直穩坐全國繡品專業市場“老大”。
3.相關、支持性產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疊石橋家紡業進人了鼎盛發展時期。疊石橋已成為全國家紡系列產品的生產基地、銷售場所和物流中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生產規模化。僅疊石橋所在的三星鎮就有家紡工業企業150家,個體加工戶3078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家,億元企業3家,加上周圍的鄉鎮家紡工業企業,總量超千家。分工社會化。從原料採購、生產、加工到產品銷售已形成專業分工,即使生產加工,一戶也只做其中一道工序。設備智慧型化。枕套、床罩等家紡產品起初靠手繡,後來在縫紉機上繡。90年代起普遍用電動繡花機繡。已向電腦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疊石橋家紡產業已擁有電腦繡花機8000多台、電腦多針綺縫機3000多台、工業縫紉機25000多台、噴膠棉生產線35條、其他相關設備2800多台,設備總價值20多億元。產品系列化。起初,疊石橋的家紡業主要生產枕套和電視機套等家用電器套。後來又開發了床罩、窗簾、雲絲被、沙發座墊、靠背等。其家紡產品,不僅品種多,而且質量高,有200多個品種,能適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消費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海門家紡業的不斷做大做強,商機不斷擴大,家紡產業鏈也不斷拉長,形成了一個以家紡主導產業為中心,集紡織、研發、加工、機械、包裝和銷售為一體的有特色的產業鏈。如今,小到一根針、一束線,大到幾十萬的家紡生產機械,疊石橋都有專門的生產廠家。家紡生產需求量最大的是布料及填充物,由此,天龍印染、金雪化工等企業應運而生。
4.企業戰略、結構與同業竟爭。
5.機會。
6.政府角色。產業集群是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因而它不能靠政府的行政干預而形成,但政府可以通過有效的措施對產業集群加以正確引導。海門家紡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政府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產業政策的傾斜和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疊石橋繡品城每間面積一米二的攤位,一年租金為4000元人民幣,精品房一間(面積20至30平方米),一年租金為20萬元人民幣。當地對於海內外客戶前往投資、經營無不歡迎,經營戶可獲所得稅第一年免徵、第二年減征;工商管理費第一年免交、第二年減半;房租半年免收以及無償為經營戶在市場有線廣播、電子顯示幕上進行廣告宣傳等優惠政策。此外,對海外投資者,實際投資額滿一百萬美元的企業,獎勵投資者四百平方米土地用於別墅建設;實際投資額滿二百萬美元的企業,獎勵投資者別墅一套;實際投資額滿三百萬美元的企業,獎勵投資者疊石橋中心地帶營業用房一間;實際投資額滿四百萬美元的企業,優先安排一塊商業用地供投資者開發。
7.產業規劃。三星鎮黨委和鎮政府依託“繡品城”不斷開拓進取,終於走出了一條集體工業和家庭工業“一業兩化,比翼齊飛”的新路子。海門疊石橋繡品城在三星鎮黨委領導下,堅定不移地實施市場帶動戰略,按照“城”(繡品城)、“街”(農民街)、“區”(工貿區)、“帶”(繡品經濟帶)為一體的總體規劃,努力工作,以形成繡品城、商貿城、託運城三城鼎立,互為依託的大市場格局。投資900多萬元,建造了6080平方米的繡品城、精品樓、名品廣場;投資1050萬元,建造了占地17畝的託運城,下設26個託運站,能快捷地把三星繡品託運到全國各大中城市。
美好前景
隨著中國家紡產品與WTO成員自由貿易的發展,疊石橋家紡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預計將在2010年前把疊石橋建設成為中國家紡產業的研究發展中心。數量實現大規模擴張。計畫到2010年,疊石橋市場交易量達到500億元,疊石橋區域交易量達到800億元,家紡生產企業數量達到3000家,從業人員數量達到50萬人,國際貿易額達200億元,形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比翼齊飛的格局。質量實現大幅度提升。2010年,疊石橋家紡業要形成全國馳名商標3一5個,全國名品8一10個,創造出國際品牌。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達到100家,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2一3家。配套實現全方位完善。外部條件日漸成熟。寧啟高速通車、蘇通大橋建成,滬崇蘇通道、崇海大橋和滬通鐵路以及寧啟高速疊石橋互通陸續開工建設,疊石橋與全國各地的交通更加便捷。內部環境也更加優越,建設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三期工程和家紡國際物流中心,使疊石橋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好、服務質量最優的家紡產品集散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