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人口統計是適應社會發展和國家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人類社會出現最早的統計。公元前4500年,
巴比倫就曾調查過人口項目;中國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禹時代就有了人口數和土地數的統計;周朝以後,歷代都有
人口調查制度;公元2年還有了正式的全國和分地區的人口記載,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進行人口調查和登記是為了適應統治階級
賦稅、徭役、
徵兵的需要,統計的方法和內容都比較簡單;在漢代,武帝時期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口統計;在
資本主義社會,人口統計有了很大發展。除了有人口數和分性別、年齡、民族的統計外,還有了就業和失業、行業和職業、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狀況、生育情況以及其它等統計,統計內容日益豐富,人口統計制度更趨健全,並逐步建立和發展了現代人口普查制度,人口統計資料愈來愈系統完整。在
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發展都納入國家計畫,人口統計為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制定
人口政策、實行計畫生育、編制和檢查人口計畫服務,而且為國家
行政管理和人口研究工作提供資料。
相關計算公式
1.
出生率是指某地一年內出生人數與
平均人口數之比。一般以
千分數表示,說明一年內每千名人口中出生人數。其計算公式為:
2.
生育率是反映育齡婦女生育強度的
相對指標。它與出生率不同,出生率表明出生人數與總人口數的比例關係。出生率是把總人口作為與之相比的基礎數據,但實際上只有育齡婦女才具有生育孩子的能力(不育症除外),因此,出生人數只與
育齡婦女人數發生直接的依存關係。統計和研究育齡婦女的生育率,對於分析人口出生率變動的原因,研究
人口再生產率的發展趨勢,預測未來人口發展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
3.總和生育率是指按某一年(或特定的某一組)育齡婦女年齡別生育率生育,同一批新進入
育齡期的婦女經過整個生育周期以後,一生將平均生育的孩子數。總和生育率是一個以某一年為“橫斷面”的
生育率指標,也是一個“前瞻性指標”,特點是向前展望,具有信號的性質。其計算方法是:
總和生育率=各年齡別婦女生育率的總和
4.死亡率是表明某一地區的人口在一定時期內的死亡強度的相對指標。通常以年為時間單位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5.
嬰兒死亡率是指0-12個月的嬰兒死亡數與0-12個月的嬰兒出生人數之比,一般用
千分率表示。由於0-12個月的嬰兒死亡數中,一部分是在本年度出生的,一部分是在上年度出生的,再加上一年之中,人口出生密度差別很大,不便計算年
平均數,所以在計算
嬰兒死亡率時,分母通常用1/3上年度出生人數與2/3本年度出生人數之和。計算公式為:
嬰兒死亡率=本年內未滿周歲而死亡的 人數÷(1/3上年度出生人數+2/3本年度出生人數)×1000‰
6.自然增長率是指某地區某時期
人口自然增長數與這一地區本時期內平均總人數之比,常用的是年自然增長率,通常用
千分數表示,簡稱自增率。計算公式為:
自然增長率=年自然增長數÷該年年平均總人口×1000‰
7.計畫生育率指某地區某時期(通常為一年)符合計畫生育要求出生的所有活產
嬰兒數與該地同期出生活產嬰兒總數的比率,以百分比表示。計算公式為:
計畫生育率=某年內計畫出生人數÷同時期出生總數×100%
8.節育率是落實節育
避孕措施的育齡婦女人數占
育齡婦女人數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節育率=落實節育避孕措施的婦女人數÷育齡婦女人數×100%
不論落實措施是男方或女方,只要落實了節育避孕措施,均按女方統計。有的育齡夫婦原來採取的節育措施失效了,就應及時在已落實節育措施的已婚育齡婦女人數中減去,如果重新採取節育措施,就應計入新採取的一種節育措施。
9.
獨生子女領證率是指獨生子女在十四周歲以下,其父母已申請不再生育的領證數,與已婚育齡婦女總和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獨生子女領證率=已領獨生子女證人數÷已婚育齡婦女總數×100%
10.人口性別比例是一定人口中男性或女性的比,通常用100個女性對多少個男性的比來表示。計算公式為:
性別比例=男性人數÷女性人數×100%
11.人口作為一個
動態過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在一年之中這種變化是相當大的,有時為了統計的需要(如計算出生率、死亡率、人均產量、人均產值等),就必須用
年平均人口數這個指標。這個指標所反映的是一年之中各個時點的平均生存人數。
一般計算年平均人口數,可以用年初人口數加年末人口數除以2的公式計算,即:
年平均人口數=(年初人口數+年末人口數)÷2
統計指標
人口數
人口數是指一定時點、一定地區範圍內的有生命的個人的總和。
年度統計的年末人口數是指每年12月31日24時的人口數。年度統計的全國人口總數內未包括台灣省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華僑人數。
圖1表示全球的人口統計,而圖2表示以性別為指標的人口統計。
市鎮總人口和鄉村總人口
市鎮總人口和鄉村總人口的定義有兩種口徑:
(1)第一種口徑(按行政建制):
市人口:市管轄區域內的全部人口(含市轄鎮,不含市轄區縣);
鎮人口:縣轄鎮的全部人口(不含市轄鎮);
縣人口:縣轄鄉人口。
(2)第二種口徑(按常住人口劃分):
市人口:設區的市的區人口和不設區的市所轄的街道人口;
鎮人口:不設區的市所轄鎮的居民委員會人口和縣轄鎮的居民委員會人口;
縣人口:除上述兩種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
其中,1952~1980年數據為第一種口徑的數據,1982年以後的數據為第二種口徑的數據。
出生率
出生率(又稱
粗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數的比率,一般用
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為:
其中,出生人數指活產
嬰兒,即胎兒脫離母體時(不管懷孕月數),有過呼吸或其他
生命現象。年平均人數指年初、年底人口數的平均數,也可用年中人口數代替。
死亡率
死亡率(又稱
粗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定地區的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
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為:
人口自然增長率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為:
人口自然增長率=(本年出生人數-本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在業人口
在業人口(又稱就業人口)是指十五周歲及十五周歲以上人口中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並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口。
不在業人口
不在業人口指十五周歲及十五周歲以上人口中未從事社會勞動的人口,包括在校學生、料理家務、待升學、市鎮待業、離退休、退職、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在業人口。
總負擔係數
總負擔係數是指
被撫養人口(0-14歲和65歲以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計算公式為:
總負擔係數=被撫養人口/15-64歲人口×100%
負擔老年係數
負擔老年係數是指老年人口(65歲以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計算公式為:
負擔少年係數
負擔少年係數指少年兒童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計算公式為:
指標
人口統計是從數量上研究人口的各種生物特徵(如年齡、
性別構成),社會特徵(如職業、文化及經濟狀況分布等)的現狀、變動及其發展趨勢的一門學科。是決定國家
人口政策的主要基石,而且也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制定規劃、決定部署、調整政策的重要依據。人口的各種特徵不同,疾病譜及死亡譜也不同,如已開發國家的疾病譜與死亡譜往往以心、
腦血管疾病及癌症為主,而
開發中國家的疾病譜與死亡譜則以呼吸系統疾病及傳染病為主。造成這種差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這兩類國家人口的年齡構成及文化、經濟狀況分布不同,這也說明具有不同特徵的人口,對衛生保健需求也不同。另外,動態觀察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統計指標,或比較不同地區與國家的
人口統計指標,可以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衛生保健工作的質量。因此,人口統計不僅是制定衛生保健政策必不可少的依據,也是評價衛生工作質量的
客觀指標。人口統計指標通常分為兩大類,即
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圖3所示為人口統計監測點。
靜態指標
靜態指標或稱
時點指標。反映某一時點的狀況。是從一個連續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取一個橫斷面的、靜止的瞬間資料,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的人口數、人口的年齡、性別、民族等構成,常用的人口靜態指標有
性比與人口
金字塔。
1.性比:反映人口中男、女之間的比例。通常以人口中每有100名女性,有多少男性來表示。即除總人口性比外,還有不同年齡的性比。如出生性比、
嬰兒性比等。人口的性比有其自身的規律,出生時一般男多於女,出生性比一般在103~107的範圍內,以後由於男性死亡率通常高於女性,到青壯年時期,性比接近100,到老年時間則女多於男,故性比多在100以下。某些社會因素常導致性比失調。例如戰爭可致男性公民大量死亡,造成人口性比失調(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許多國家人口均為女多於男);某些封建色彩較濃的社會,常發生溺虐女嬰現象,從而導致出生性比較高。性比的規律只有在大數量統計時才可靠。
2.口金字塔:人口的年齡、
性別結構可用金字塔圖形來表示。人口金字塔有一中心軸線,其上的刻度表示年齡,習慣上按1歲或5歲間隔分組,但可根據需要按任何年齡間隔分組,只是分組必須等距;金字塔中心軸左邊表示男性人口,右邊表示女性人口,用
絕對數或百分數表示均可。
動態指標
這一類指標是反映一定期間內,人口的自然變動或社會變動狀況,如某年的出生、死亡、遷移等,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內某事件連續發生的總的情況,而不是一個時點的情況,故稱為人口動態指標或期間指標。又可包括以下指標。
1.通出生率:指一定期間內(一般為1年)每 1000人口中的出生數,即它可以粗略地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出生水平。分母中的“人口數”通常用年中(6月30日24時)的人口數,或今年年末人口數與去年年末人口數的平均數(即
平均人口數)。出生率的高低受人口的年齡
性別構成影響,例如,人口中
生育年齡的人(尤其是女性)所占比重較大時,出生率一定偏高。
2.通死亡率:指一定期間內,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數,即它可以粗略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死亡水平。但它與出生率一樣,受人口的
年齡構成影響較大。例如,人口中老齡人口所占比重較大時,死亡率往往偏高,所以一些經濟、醫學衛生保健較發達的國家,普通死亡率反而比一些
開發中國家要高。
3.口自然增長率:即每年的普通出生率與普通死亡率之差。
增長率=普通出生率-死亡率
它表示某年內每1000人口中增加的人數。
4.
生育率:某年內,每1000育齡婦女中的活產數(或出生數)。由於它不受人口年齡、
性別構成的影響,故能比較好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育水平。中國的普通生育率在50‰左右。
5.年齡別生育率:生育率亦可以按不同年齡分組來計算,一般習慣以5歲為一個年齡組來計算,如
總和生育率。人口中每1000名育齡婦女度過她們的整個育齡期(15~44歲)後,平均所生育的孩子數。總和
生育率的計算視年齡分組不同而異。分組為每歲一組時,則年齡別生育率的總和即為總和生育率;分組為5歲一個年齡組時,則年齡別生育率的總和再乘5即總和生育率。中國目前總和生育率為2600‰(或2.6)左右。
6.年齡別死亡率:由於普通死亡率受人口的年齡構成影響較大,故有時需要分年齡組計算年齡別死亡率。例如年齡別死亡率比普通死亡率能更為精確地反映死亡水平。
7.嬰兒死亡率:
嬰兒是指從出生至未滿12個月的兒童期,在此期間,嬰兒對外界的抵抗力很低,極易死亡,故嬰兒死亡率常常是衡量一個國家文化衛生水平的一個敏感的指標
8.孕產婦死亡率。孕產婦死亡,指婦女因與妊娠、分娩有關的原因所致的死亡,且死亡發生在
妊娠開始至產後42天之內者。孕產死亡的原因可分為直接產科原因(如出血、產傷、產後感染等)及間接原因(妊娠前已患結核、心臟病等,妊娠及分娩使病情惡化從而導致的死亡)。它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保健工作水平。中國目前的孕產婦死亡率在5圢萬左右。式中分母理論上應當用“某年孕婦人數”,但這個數字很難得到 (許多人妊娠後做了
人工流產或
自然流產,又未報告或登記),故一般用近似值──某年活產總數來代替。
各國方法
世界各國人口數量各不一樣,統計方式也是千奇百怪。
新加坡在網際網路上發放問卷,從反饋信息中獲得人口數量。
茅利塔尼亞用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來給大沙漠裡散居的遊民點數。
愛爾蘭由於害怕口蹄疫會對人口數量產生影響,乾脆把原定今年進行的全國普查推遲到了明年。
聯合國1995年-2005年全球人口統計行動正在進行。本月7日到10日,占
世界人口3/4的55個國家的統計人員會聚紐約,參加關於
人口調查方式的論壇。為配合此次論壇,聯合國對各國統計人口的方式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顯示,
開發中國家在人口統計工作中正越來越多地使用高科技手段。
2000年巴西的人口調查統計中,掌上電腦和行動電話為統計人員提供了實時數據。哪怕是身在
亞馬遜河上的人們一樣可以登記在案。人口調查人員阿莉西亞·
貝爾科維奇不無驕傲地說,“我們能及時發現問題,並馬上改進”。
在擁有1億人口的印度,60萬農村人口通過電視節目了解了人口普查的意義。3月,計算機經過3周的數據分析處理,得出全國人口數量。印度人口調查專員班特亞對此還不滿足。他說,紐約的計算機完成全過程僅需10分鐘。
土耳其是靠軍隊在街上設定路障來保證每個人都被清點過的。而另外有的國家不得不採取鼓勵的方式。如
吉爾吉斯斯坦,參加
人口調查的人可以抽獎,大獎是獲得一套免費公寓。
當然,大多數國家的人口統計都受到人民的支持。
巴勒斯坦統計局局長哈桑·阿布里布德說,1997年巴勒斯坦進行首次人口調查時,全國人民都以能參與調查而自豪。在
加沙,僅有18個人沒有參與調查。
但是,政治有時也會影響到人口統計。聯合國人口專家說,因為
敘利亞在黎巴嫩駐紮軍隊,
大馬士革方面便不願公布在黎工作生活的人口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