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沔陽(今
仙桃市)位於湖北省中部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有“鄂中寶地、
江漢明珠”之稱。
仙桃自然資源豐富,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適宜於多種作物生長,盛產糧、棉、油、魚、豬、鴨、雞、藕、豆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棉、油、豬、魚、蛋生產基地。
沔陽三蒸是湖北沔陽(今仙桃市)傳統名菜之一,屬於湖北菜系,是湖北美食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國名菜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沔陽人民愛吃蒸菜,有"無菜不蒸"的食俗,被稱為蒸菜之鄉。沔陽三蒸”是哪三蒸,這是許多烹飪愛好者和食客的首問。 “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魚、
蒸肉、蒸蔬菜。有人說“沔陽三蒸”是
粉蒸肉、蒸
珍珠元子、蒸
白丸子,有人說“沔陽三蒸”是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有失偏頗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沔陽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產和蒸蔬菜的總稱。
至於說到蒸法,所謂的“三”,就成了概數了,粉蒸、湯蒸、清蒸、炮蒸、扣蒸、釀蒸、包蒸、封蒸、花樣造型蒸、旱蒸,蒸的技法就不下九、十種。
沔陽三蒸原料品種繁多,大凡畜禽肉類、水產、素菜類,都可蒸製。沔陽三蒸,由以粉蒸見長,在使用米粉上也十分講究,要先將大米在鍋中加花椒、
八角、桂皮小火焙制微黃,盛出冷卻後加工成米粉。在刀工和拌料上,也有一套成熟的配製方法:畜禽肉類要選擇較粗的米粉;水產類選擇較細的米粉;刀工上,要根據不同的原料,採用不同的刀法,有的切末,有的切絲,有的切塊,有的不切。都是沔陽人民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沔陽三蒸能從元朝年間歷經多個朝代演變流傳至今。它融匯了沔陽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更創造了一個飲食品牌;從鄉土發展到外域,說明它生命力和滲透力的強大和久遠。在如今的
仙桃,沔陽三蒸在民間宴席上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素有“三蒸九扣
十大碗,不上格子(蒸籠)不成席”的說法,已成為廣為流傳的飲食文化現象。
蒸菜特色
沔陽三蒸是一個形成於600多年前並被不斷打磨的成熟菜品,是一個被廣泛認同並帶動了一個產業鏈的餐飲名牌。它是江漢平原家喻戶曉的農家菜,又是湖北十大名菜之一,是
鄂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代表作。2010年10月,沔陽三蒸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正在申報國家地理商標。
沔陽三蒸是以水產類、禽畜類、蔬菜類為主要原料,以粉蒸為主要技法,多種蒸菜技法(清蒸、扣蒸)並用,製成的系列菜餚,因其起源於沔陽而得名。
所謂三蒸,就是粉蒸肉、粉蒸魚、粉蒸青菜。這只是早期的分類,發展到後來,又分成這樣三大類:1、水產類:以粉蒸鯰魚、粉蒸青魚、粉蒸鱔魚為代表;2、畜禽類:以粉蒸肉、珍珠丸子為代表;3、蔬菜類:以茼蒿蒸螺螄、太極蒸雙蔬、粉蒸蓮藕為代表。
沔陽三蒸有其自身的鮮明特點:1、取材廣泛,操作簡單,適合大眾製作;2、融稀、滾、爛、淡於一體,集色、香、味、養於一身。粉香撲鼻,肉類肥而不膩,魚類嫩而不腥,蔬菜淡而不寡;3、原汁原味、不損營養,符合現代養生理念。
“
沔陽三蒸”其所以受八方食客的青睞,主因有兩個:一是其
烹飪技法暗合了中華美食的“滾、淡、爛”原則,二是其獨特的地方食材的無可替代性。“沔陽三蒸”所蒸之珍饈,因猛火之功,襲秀水之氣,先以滾燙奪人,加之其調和之料多以清淡為主,立意中和,於水火里得中庸,盡可攻,退可守,又因火候周到,所蒸之物,無論硬軟,具能綿軟,舒坦口齒。因其滾,能激血脈,因其淡,能調六味,因其爛,能見本色,由此可見“
沔陽三蒸”之精髓也。
“沔陽三蒸”在沔陽民間宴席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
粉蒸排骨、
粉蒸牛肉、粉蒸青魚等。一般
蒸菜在上桌時都使用扣碗翻扣裝盤,勾芡澆汁,所以有“三蒸九扣”之說。酒席上的蒸菜以稀、滾、爛、淡見長,稀主要是指粉蒸素菜要以好湯和勻,稠稀適中,不可過乾;滾就是溫度的要求,“一滾三鮮”;爛就是成菜後的質感要求;由於粉蒸菜是滿口菜,要求口味宜淡不可鹹。“沔陽三蒸”總的特點是:粉香撲鼻、鮮嫩軟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膩。
仙桃民間蒸菜都是用杉木甑,這種甑既可以蒸飯,又可以飯菜合蒸,加上農村的柴火灶,蒸出來的蒸菜吃起來最香。酒店多以小蒸籠上席,傳統的蒸籠一般直徑17厘米左右,小巧精製,俗稱“垛籠”。
沔陽城鎮大街小巷的飯館一般都有一大蒸鍋,上扣一有三個小圓孔的大木盆,每個小圓蒸汽孔上有多層小蒸籠,俗稱“鎦子蒸”。蒸汽騰騰,香飄滿街。
所謂鎦子就是在汽盆上鑿的一個適合放置各種規格竹籠的圓孔,上面可以一層一層垛籠,竹籠直徑有四寸、六寸,有的垛籠達十多層)足有一米左右,那情形甚是壯觀!當初的鎦子一般是單盆單孔,火力大、蒸汽足,原料即蒸即取,以後隨著生意的不斷好轉,又增加了單盆雙孔和單盆多孔,品種繁多、葷素搭配、價格適中、隨意挑選、方便快捷是鎦子菜的最大特色,深受大眾喜愛,象粉蒸蘿蔔、粉蒸藕、粉蒸鱔魚、粉蒸肥腸等五花八門。
沔陽三蒸只用簡單、樸素的調料就能蒸出原汁原味的風味特點,正符合現代人清淡飲食的健康理念。而提倡以蒸製技法為烹飪手段,防止營養成分流失、達到食療食補的養生目的,則更加適合廣大人民“美味與健康同在”的生活需求。歷史發展到今天,沔陽菜作為湖北菜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
經過歷代沔陽廚師的不斷挖掘、整理,“沔陽三蒸”在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更新、更快的發展。一道道色、香、味、型俱佳的“粉蒸龍舟魚”、“
粉蒸鳳凰魚”、“粉蒸
松鼠桂魚”等脫穎而出,在全省烹飪大賽上屢次摘金奪銀。由
仙桃市天怡大酒店和花源酒店廚師創意製作的太極蒸雙蔬、竹筒蒸鯰魚、粉蒸
孔雀武昌魚、木桶蒸蹄花等菜餚更加貼近大眾消費,深受顧客喜愛。由“粉蒸青
魚唇”到“粉蒸青
魚肚檔”再到“粉蒸
青魚甩水”。從粉蒸淡水魚又創意製作粉蒸海鮮,如:“粉蒸銀
鱈魚”、“粉蒸
長江鮰魚”、“粉蒸
鱘魚”,把“
沔陽三蒸”演繹的精彩紛呈、層出不窮!
“沔陽三蒸”一路走來,歷經艱辛,它融匯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更創造了一個飲食品牌,它源自民間,落戶酒店,成為老少皆宜的佳肴。如今,全省各地都有經營“沔陽三蒸”的酒樓和餐館,武漢、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酒店、賓館行業也紛至沓來,邀請廚師前去做“沔陽三蒸”
美食節。
歷史典故
沔陽(今
仙桃市)地處江漢平原,位於湖北省中南部之
長江、漢水交匯的沖積三角洲上。境內地勢低平,湖泊河流星羅密布,有“
水鄉澤國”“魚米之鄉”之稱。現為中國著名的糧、棉、油、麻、豬、魚商品基地,農業總產值居全省各縣市之首。沔陽有5000 多年的文明史,夏、商、周時期沔陽為荊州域,春秋、戰國屬楚,秦隸南郡,漢、晉為雲杜地。梁天監二年 ( 公元 503 年) ,始置沔陽郡設沔陽縣,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唐、五代、宋為復州,元改為沔陽府,明清為沔陽州,民國為沔陽縣。
沔陽三蒸的起源問題,既有文獻記載,也有考古發掘的實物佐證,還有美麗的傳說。據《沔陽縣誌·生活習俗》(1840—1985)記載:沔陽人喜歡吃三蒸(蒸肉、蒸魚、蒸菜),逢年過節、招待賓客都要擺出幾碗美味可口的蒸菜(包括肉、魚)。
《上古食器考》載:“教稼穡漁獵之術。乃制釜甑,取汾河水,萃五穀精,釀而為飲,蒸而為食”。
據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開拓生息。1974年冬,在
仙桃市沙湖鎮隔壋湖劉家大墳開挖電排河時,在距地表5米深處,出土原始人使用過的石器、陶器及紅燒土、鹿角等,共採集文物標本20多件。1984年冬,張溝鎮越舟湖漁場開挖魚池時,出土石斧、石錛、礪石、石網墜、穿孔石鏟等石器150多件,還有陶罐、陶紡輪、紅燒土等,共採集文物標本300多件。兩處遺址中均出土含穀殼的紅燒土和石網墜,足見在5000年前,
沔陽先民們就有種植水稻和捕魚的生產活動。從沙湖、越舟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的石器和陶器中,還可以看到鼎、鬲、壇、罐、壺、杯、碗、甑等生活用陶。穀殼證明了水稻的存在,據農學家推斷,這裡的水稻種植有超過7000年的歷史;甑則證明了蒸的可能。
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
仙桃香米”特有的品質特徵。外觀長粒型、米粒飽滿、晶瑩半透明、表面光亮;米飯綿軟略粘,飯粒表面有油光,食味清淡略甜。因為有了種植稻,便有了稻作農業經濟,人們的飲食文化發生了變化,從而擁有了
蒸菜的最基本的元素:蒸菜粉子,即稻米碾成的乾粉。
仙桃市境內河湖密布,水系發達,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共有大小河流、溝渠1329條,長4500公里。其中自然河流14條,包括漢江、
東荊河、
通順河、
通州河等,漢江過境長度91.2公里,東荊河過境長度103.34公里,流域面積2520平方公里;現有垸內湖泊12個,
排湖、五湖等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湖泊有8個。
仙桃河流溝渠縱橫成網、湖泊坑潭星羅棋布,加上遍地精養魚池,是國家重要的商品魚生產基地之一。據水產專家統計,仙桃淡水魚有七十多種,鯖、鯇、鰱、鱅、鯉、鯽、鯿、鱔八大類魚飼養多、成長快、肉質好、產量高。
《嘉靖沔陽志·倉貨》詳細記載了明代沔陽物產,主產是七糧五果,糧食“多稻、多菽、多黍、有稷、有麥、有蕎、有粟”,水生果則“多蓮、多藕、多菱、多荸薺、有茨菇”。
又有飛禽走獸,飛禽20餘種,“多雁、多水鴨、多鸕鶿、多谷雞、多鸛、多鵁鶄、多鳧、多鷖、多鷸、有鷺、有鴛鴦、有天鵝、有鶴、有鶖、有青鶴、有靈雞、有鶺鴒、有鴻、有鸍、有雎鳩、有鶩”;走獸少一些,“多獾、多獐、多兔、多獺”。
水生類近30種,鱗類“多鯉、多鯽、多鯿、多鯖、多鮊、多鱒、多鰱、多鱤、多鯵、多鮎、多黃骨、多鰻、多鱔、多鰍,有鮰、有鯮、有鮆、有鯔、有鱧”,介類(指甲殼類的水產)“多螺、多蚌、多蝦,有龜、有鼈、有黿”。
還有水生蔬菜,“多蔞蒿、多芹、多茭、多荇、多芡、多荻牙、多蘆筍”。可想而知,這裡的民眾飲食習慣稻米為飯,魚蝦做菜。
所以,富饒的
沔陽是其飲食文化興盛的基礎,並為其中的
蒸菜文化提供了豐富且取之不絕、用之不盡的原材料。
“沔陽三蒸”起源與沔陽是
水鄉澤國有關。據《仙桃(沔陽)自然災害大事記》記載,明代成化朝後期的正德(1506—1521年)、嘉靖(1522—1566年)兩朝直至清代中期的乾隆(1736—1795年)年間,沔陽水災達87次。當時沔陽是:“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璣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飢。久而久之,便發展成了馳名湖北的傳統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
筒蒿為上品。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徵,影響著當地民眾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蒸菜便成為民眾生活的首選。
在民間有一個傳說,說“
沔陽三蒸”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
陳友諒。他主管後勤的妻子張鳳道(一說為潘氏)非常體察軍情(起義軍常行軍打仗吃夾生飯、鹽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義軍攻陷沔陽縣城後,為犒勞兵士,她親自下廚,別出心裁,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
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魚、藕味美質融,兵士嘖嘖稱讚。起義軍吃上這樣好的飯菜後,士氣大振,經常常打勝仗,
柴桑一戰,大挫元軍,促成了陳友諒在
九江稱王之舉。
還有的傳說講,清乾隆游江南,品嘗到了民間三蒸,蒸萊便進入御膳坊,既而誕生了
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貴
蒸菜,這是“三蒸”的大發展。
清代、民國,
武漢三鎮不少餐館掛“
沔陽三蒸館”招牌。後來,“三蒸”發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館懸牌“湖北三蒸館”。據符號老人講,一日,
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在護衛簇擁下,途經虎跑坊,見“湖北三蒸館”,不知何謂“三蒸,便進館品嘗,大飽口福後題聯:一嘗有味三拍手 十里聞香九回頭。
“蒸菜大王、獨數沔陽,如若不信,請來一嘗”的歌謠就曾廣為傳誦。後來沔陽三蒸製作越來越精細、高檔,誕生了蒸珍珠丸、蒸白丸、
粉蒸肉等名貴蒸菜,進入全國各地大小餐館。反倒是其傳統做法逐漸消失,除了
仙桃及周邊地區農家還保留。
改革開放以來,沔陽三蒸開發了清蒸、扣蒸、旱蒸等菜餚品種。技術上不斷改革創新,烹調工藝逐步規範化,特別注重菜品研究。沔陽三蒸已被編入《湖北風情志》和《中國菜譜》,作品在全國各類烹飪大賽中獲獎,還從家宴走進了國宴;不僅深受大眾喜愛,也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好評,留下許多佳話。
1985年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視察仙桃時,
排湖賓館廚師製作的一道“粉蒸青螺”,上桌時碧綠的茼蒿里飄散出的濃濃螺香味,讓李主席連連讚嘆不已;
1992年在荊州舉辦的“荊楚美食文化藝術節”上,
仙桃烹飪代表隊製作的“
沔陽三蒸”成為市民爭先恐後的搶手美食,一大早從沙市騎車到荊州城裡排隊購買
蒸肉、蒸魚、
蒸茼蒿、蒸藕、蒸豆腐圓的市民絡繹不絕,原計畫的對外展示最後變成了批量銷售,那盛況空前的場景至今仍記憶猶新;
1995年,李鵬總理在仙桃考察工作,飯桌上選用產自
沔城東沼蓮花池的九孔
蓮藕與肥瘦相間的豬五花合制的一道“
蓮藕粉蒸肉”,粉爛的蓮藕中滲透著蒸肉的油香味,總理食後讚嘆不已;
1998年夏天,
長江流域出現了百年未遇的洪災,江澤民主席和溫家寶、張萬年等中央領導親臨湖北一線指揮抗洪戰鬥,8月13日來到
仙桃,下榻仙源賓館,晚餐時,江主席吃了
蒸南瓜、蒸豆腐圓後,連聲讚嘆道:“
沔陽三蒸,味道不錯!”
2009年3月,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來仙桃視察工作,品嘗了沔陽三蒸,連聲叫好。
2011年,“
沔陽三蒸及其
蒸菜技藝”已經被湖北省政府列入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5月,在第七屆全國烹飪大賽(北京決賽)上,仙桃選手製作的沔陽三蒸菜餚,力挫群雄,榮膺特金獎。充分展示了仙桃廚師的風采,也讓沔陽三蒸菜餚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的最高領獎台。
經過歷代是沔陽廚師的不斷積累和創造,沔陽三蒸在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更新更快的發展。沔陽三蒸作為湖北菜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政府接待來
仙桃的投資商、考察團時,必定要安排幾道“沔陽三蒸”供客人品嘗,“沔陽三蒸”和“體操之鄉”一樣成為了仙桃的一張亮麗名片。作為仙桃普通百姓,只要上酒店、進餐館或在家宴請賓客,餐桌上的幾道“
沔陽三蒸”是必不可少,素有“不上格子(蒸籠)不成席之說,因為”三蒸“是一種象徵,它寓示主人對客人的尊重與熱情。
蒸菜大師
“三蒸”代有才人出
仙桃現有中國烹飪大師10人,湖北烹飪大師15人,湖北烹飪名師20人。這么多大師、名師雲集仙桃,在同類城市極為少見。仙桃的高級烹調技師、技師數以百計,雄厚的技術力量也為沔陽三蒸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李和鳴,現年58歲,湖北仙桃人。中國烹飪大師、湖北省首席技師、湖北省職業技能鑑定高級考評員、湖北省十大鄂菜大師之一、仙桃市2014年度行業領軍人物,仙桃市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會長、仙桃市沔陽三蒸協會會長。1995年10月,在湖北省第三屆烹飪大賽上,由他製作的“粉蒸松鼠桂魚”、“清蒸除骨甲魚”獲得金獎。2012年9月,他被評為沔陽三蒸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喻成漢,現年65歲,湖北仙桃人。鄂菜名師、高級烹調技師、仙桃市烹飪酒店行業協會顧問。1966年師從蒸菜名廚祁金海,從業40多年,他視烹飪事業為生命,不斷學習,勤於研究,琴棋書畫、花木盆景樣樣精通,如今已是桃李滿天下,李和鳴就是其得意弟子之一。
李厚權,現年45歲,湖北仙桃人。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理事、仙桃市烹飪酒店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從中國烹飪大師孟繼元,擅長製做鄂菜水產河鮮、創新粉蒸菜。1997年11月,在湖北省第四屆烹飪大賽上,他製作的“沔陽三蒸”獲熱菜銀牌。2013年12月,在全國第五屆淡水魚烹飪大賽上,他製作的“粉蒸青蛙魚”獲特金獎。他製作的“沔陽三蒸”,先後在央視2台財經頻道、內蒙古電視台“小吃搜天下”中滾動播出。
魏鐵漢,現年40歲,湖北仙桃人。湖北烹飪大師、高級烹飪技師、湖北烹飪協會理事、仙桃市烹飪協會副秘書長。曾師從中國烹飪大師李和鳴,精通鄂菜,旁通粵菜、川菜、湘菜等,對淡水魚類菜餚製作上有較深的研究。2005年,在湖北省第四屆烹飪大賽上,他製作的“菊花粉蒸肉”榮獲銀獎。2014年5月,在第七屆全國烹飪技能大賽(北京總決賽)中,他製作的“粉蒸松鼠魚”榮膺特金獎。他是仙桃新生代廚師的中流砥柱,多次代表仙桃在廣州、北京、四川、長沙等地進行技術交流並推廣沔陽三蒸系列菜餚。
走進高校
“米粉用上等的
秈米磨製、蒸出來的蔬菜拌點水口感更潤滑。”14日上午,武漢商學院迎來了湖北省非物資文化遺產“沔陽三蒸”第6代傳人、中國烹飪大師
李和鳴,他為該校學生現場講解並製作具有沔陽地方特色的蒸菜。高超的技藝讓90後的大學生經歷了一場奇妙的味蕾之旅。
蒸菜“好吃”在細節
“三蒸分為水產類、禽畜類和蔬菜類。”李和鳴和學生們分享了原料差別做出的口味差異。“磨米粉用秈米不用粳米,吸水性強不黏牙。蒸肉,選用豬肉以上腦和五花為佳,油而不膩肥瘦適中。蒸魚則可以考慮青魚、鰱魚和草魚,魚全身可做蒸菜。”
“要想做得好吃,就得在細節上下功夫。”李和鳴說,蒸菜大家都會做,但要集滾、爛、鮮于一體,離不開細節的處理。
他製作了太極蒸雙蔬,圓形盤中的黃綠分明的粉蒸南瓜和粉蒸茼蒿呈八卦狀,中間點綴兩顆櫻桃,色澤誘人。“南瓜、茼蒿就不能先調料,要加米粉蒸熟後再加調料,而米粉要用生米粉,還要分批分量的加,才均勻。” 25分鐘後,南瓜蒸好被攪碎,“調好味莫忘加點水,湯汁更好。不然,菜蒸出來後很快就‘乾’了。”
傳授蒸菜四字經
“不同的原材料,上粉技法的不同,直接影響到味道。” 李和鳴說,最簡單的做法是原料與調料攪拌均勻即可上鍋,仙桃人稱之為“拌”,蘸、簸、滾則凸顯了傳統工藝的手法,讓入口即化的米粉均勻包裹進原料內,保持了原汁原味,不損營養。
李和鳴分別製作了粉蒸排骨、粉蒸甩水(草魚尾)、珍珠肉丸、粉蒸五花肉等,邊做邊講解“沔陽三蒸” 拌、蘸、簸、滾的奧妙。珍珠肉丸晶瑩雪白,粒粒秈米顆粒分明,炯炯有神,同學們都稱:“神了。”他做的粉蒸松鼠魚花刀精細,神態活現,學子們紛紛發出“嘖嘖”的讚嘆聲。
李和鳴被稱為仙桃蒸菜之王,他製作的“老沔陽三蒸”、“香煎青魚唇”、“乾煎刁魚”、“清蒸除骨甲魚”被中國名菜選錄。央視《遠方的家》曾專門對他作過報導。這次與大學生近距離接觸,讓學子們領略到“沔陽三蒸”的精髓,感受到中國餐飲技藝的博大精深。
傳統做法
將五花肉和青魚切成長5厘米見方的厚片,用布搌乾水分,加精鹽、醬油、紅腐乳汁、薑末、紹酒、雞精、白糖,一起拌勻,醃漬十分鐘。再將蔬菜(可選
莧菜、
芋頭、豆角、
南瓜、蘿蔔、
茼蒿、藕、土豆)等洗淨切段或切塊,和魚、肉分別拌上粗
米粉,與
米飯入一竹甑蒸,
做法一
原料:
五花肉,
草魚,
粳米,青菜(根據季節不同,口味不同,自由調配),鹽、醬、紅腐乳汁、薑末、紹酒、雞精、白糖、桂皮、丁香、
八角各適量。
步驟:
(1)粳米洗淨控乾,放入炒鍋,在微火上炒三分鐘,微黃時,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鐘出鍋,磨成魚子大小的粉粒。
(2)將五花肉和草魚切成長5厘米見方的厚片,用布搌乾水分,加精鹽、醬油、紅腐乳汁、薑末、紹酒、雞精、白糖,一起拌勻,醃漬十分鐘。
(3)將青菜(可選莧菜、芋頭、豆角、南瓜、蘿蔔、同蒿、藕、土豆)等洗淨切段,或切塊,和魚、肉分別拌上五香
米粉,與
米飯入一甑蒸,蒸具是杉木小桶。
(4)蒸的順序也很好講究的,
做法二
原料:
精選豬五花帶皮肉(最好是五花三層),先將
肉皮燒除豬毛後清洗乾淨備用。精選鯇魚起肉備用。白蘿蔔切絲備用。
步驟:
(1)將洗淨後的五花帶皮肉改刀成10公分長,0.5公分的厚片,用流水沖漂2小時以上,瀝乾備用。
(2)將生薑末,紅
腐乳鹵,味粉,蚝油,料酒,胡椒粉,甜麵醬,醬油拌勻備用。
(3)將調好的
蒸肉米粉用少許熱水泡發後與備用的五花肉充分拌勻,上籠蒸約90分鐘,扣盤即成,上面撒少許蔥花。(蒸肉因為所需時間長,可以提前蒸好備用。)
(4)
鯇魚則可以出品時拌勻調好的米粉蒸好一同出品。
(5)蘿蔔絲要用白米粉調味拌勻,出品時蒸熟連同蒸肉和蒸魚一同出品。
特點
用魚和豬肉等蒸製而成。成菜肉質糯潤,肥而不膩,質地軟嫩,滋味鮮美,各有風味。
工藝:
粉蒸肉的製法:將豬肉切成4厘米長、2.5厘米寬、1厘米厚的長條,用布控乾水分,加精鹽、醬油、紅腐乳汁、薑末、紹酒、味素、白糖,一起拌勻,醃漬5分鐘。大米淘淨瀝乾,放入炒鍋,用小火炒約5分鐘。至呈黃色時,加桂皮、丁香、
八角,再炒3分鐘起鍋,磨成似魚子大的粉粒。老藕刮洗乾淨,放入缽內,將醃漬好的豬肉用五香大米婁拌勻,去掉藕節,切成1.5厘米寬、1厘米厚的條,加精鹽和炒過的五香大
米粉拌勻,皮朝下整齊地碼入碗內,與盛藕條的缽一起上籠,用大火蒸1小時取出。將蒸藕放入盤內墊底,再將
蒸肉翻扣在藕上,撒上胡椒粉即成。
珍珠元子
將糯米淘洗3次,用溫水浸泡2小時後,撈出瀝乾。將豬瘦肉和肥肉茸,與黃鮎肉茸一起放入缽內,加雞蛋液、味素、精鹽、胡椒粉、蔥花、薑末、紹酒、濕澱粉、邊攪邊加水、邊放肥肉丁和荸薺丁,一起搓揉攪勻,上勁,擠成直徑約1.5厘米的肉丸,逐個放入盛有糯米的篩內滾動,使其全部粘上糯米,上籠用大火沸水蒸10分鐘,取出裝盤即成。
蒸白丸
將黃鮎茸放入缽內,加雞蛋液、精鹽、味素、紹酒、薑末、蔥花、五香粉、胡椒粉、濕澱粉,邊攪邊加清水,打上勁,再加似綠豆大的豬瘦肉丁、似黃豆大的熟豬肥肉丁和荸薺丁,一起攪勻,擠成丸子60個,逐個放入墊有紗布的細格籠屜內,用大火沸水鍋蒸10分鐘,取出裝盤即成。
粉蒸肉
將帶皮豬軟五花改刀成長6厘米、厚0.3厘米的片,以料酒、鹽、味素、胡椒粉、薑末、醬油醃入味,拌上五香
米粉後上籠大火蒸熟取出,撒上蔥花,這道菜的主要特點是香氣撲鼻、蒸肉軟爛、肥而不膩;再以“粉蒸鰍魚”為例:選擇清水餵養數日的野生泥鰍10條(50克/條),剖其肚,剔除背刺,留頭尾,加姜、鹽、味素、胡椒粉、料酒、醃製十分鐘後拍
蒸菜米粉,上籠大汽蒸熟,撒蔥花上桌,一條條形似飛燕的
粉蒸泥鰍擺放在盤中,配上調好味的蒸魚汁(鹽、味素、
姜米、香醋、醬油、香油加上湯兌好的味汁)就大功告成了。
此菜的特點是:鰍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中醫認為其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祛濕邪之功效,並且是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統的食療上方。而一道精心製作的“
粉蒸蘿蔔絲”,則潔白如玉、晶瑩剔透。綠色的蔥花、
小磨香油和一陣濃濃的粉香撲鼻而來,頓時就能勾起你無限食慾!
蒸菜炊器
說到“
沔陽三蒸”的炊器,就要從甑(zèng)的歷史和演變開始,關於甑,首先我們要知道它是一種很古老的炊具,陶製品,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食物可放在鬲上蒸。
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會用“蒸”的方式來烹飪。那種底面有孔的深腹盆,就是用來蒸飯的器皿,謂之甑。當它與鬲、鼎、釜等炊具組合起來時,恰相當於現代廚房裡的蒸鍋。
如此古老的烹調方法,從五六千年前延續至今。《周易》中“皇帝烹谷為粥,蒸谷為飯”的描述是關於“蒸”的較早的文字記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食器——甑、鬲的廣泛套用,促成了“蒸”這一技法的產生,而後,甑、鬲合一的食器——甗的出現,使“蒸”在烹調上的運用更加廣泛。
“蒸”的種類也層出不窮,既能製作主食、小吃,又能製作菜餚、糕點,也常用於菜餚的初步熟處理。從南北朝到清朝的歷史文獻中,有懸蒸、
裹蒸、排蒸、酒蒸、
盞蒸、爛蒸、脂蒸、乳蒸、糖蒸、釀蒸、
乾蒸、粉蒸、炸蒸、煎蒸等相關記載。
《說文》里說:甑,甗也。《方言》里說:甑,自關而東謂之甗,或謂之甑。《孟子·滕文公上》載:許子以釜甄爨,以鐵耕乎? 《後漢書·孟敏傳》言:荷甑墮地,不顧而去。陸游《雜題六首》中就有“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盡點松明。”的詩句。由此可見,最早的甑是陶製的,而且甑是“
沔陽三蒸”的首選炊器,記得在老家我們也直呼甑為甑,另外也有叫蒸籠的(甑和蒸籠是兩樣不同的炊具。甑,形狀如木桶,但上寬下窄,底部是以帶孔可拆卸的圓木盤。蒸籠,所示圖中已展示)。不可忽視的是,以沔陽土著能直呼甑字,足見沔陽文化的源遠流長。
是不是所有的甑都是陶製的呢,肯定不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甑由最初的陶製逐步發展為木製、竹製、鐵制幾種制材的炊器,但其功用卻從頭到尾只有一個——蒸。也就是說,現下,很少有用陶甑
蒸菜食了,木製、竹製、鐵制的甑都還在繼續使用。
甑是不與灶火直接接觸的,它必須放在鐵鍋上,鐵鍋里必須盛上水,水被燒沸後,其蒸汽通過甑底部透蒸汽的小孔,通過一層層的鬲向上滲透,菜食經過一段時間就被蒸熟。我估計在沒有鐵器的年代,甑的下面一定是陶製的類如鍋的器物,後來有了銅、鐵,就以銅鐵為鍋。而鍋的大小,則視甑的大小,甑的大小,則視筵席的規模之大小。在我的印象中,就見過能供百十號人吃一餐的大甑。
灶的種類就更多了,較早的掘土為灶,後來的壘石為灶,砌磚為灶,圍泥為灶,這些灶時下都叫土灶,也叫柴火灶。
粉蒸之王
傳統的“三蒸”已無法界定七葷八素、五花八門的新蒸品與新蒸法。如今
仙桃民間又出現了一種名為“泡蒸”的新蒸法,即在
蒸菜出籠前,將燒滾的油澆到菜上燜住,蒸出的菜有“稀、滾、爛、淡”的特色。泡蒸加上原有的粉蒸、清蒸,組成新“三蒸”,並迅速風行全國各地。
二0一0年版東方美食雜誌曾記載中國蒸菜流派的劃分,其中湖南瀏陽的蒸菜(
腊味合蒸)最為搶眼,排名首位。而湖北
沔陽的粉蒸菜類亦名列榜首,連江蘇的
粉蒸肉和四川的粉蒸
小籠牛肉也屈居其後。讚美沔陽的蒸菜以八個字精僻概括:粉蒸之王,獨數沔陽。這足以證明沔陽蒸菜在中國菜中的重要地位,而占具此地位名饌的當數沔陽三蒸。其它的代表流派依次為河南長垣蒸(廚鄉
八大碗)、四川宜賓蒸(三蒸九扣菜)、貴州貴陽蒸(黔式盜汗蒸)、粵式清蒸(海鮮)、河南商丘蒸(面蒸)、山東微山蒸(
扣碗蒸)等。
對於沔陽三蒸,歷來傳說較多,在此勿須贅述。三蒸究竟是哪三蒸,且眾說紛紜,有指蒸魚
蒸肉蒸菜者,有指扣蒸粉蒸清蒸者,也有現代版的精蒸粉蒸泡蒸者。
沔陽三蒸的典故來源於元末明初農民起義軍領袖
陳友諒,而在古代三代表眾多之意,根據沔陽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傳統
蒸菜,經數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逐漸演變成沔陽三蒸,最後形成沔陽獨有的三類蒸菜,即蒸魚蒸肉蒸菜。魚類可以分
鯰魚、
鱔魚、
草魚、青魚、鰍魚、黃古、鯽魚等等,每一類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它類也是如此演變。
相關資料
沔陽改名為
仙桃,真是令人感到可惜,沔陽建縣有1500年歷史,一夕改成仙桃市!人們只有在品味沔陽三蒸的時候,復憶起沔陽——那個守候於
長江、漢水中間的
蒸菜和花鼓戲之都。沔陽,平原上的
水鄉,水網密布,草長鶴立,柳綠拂風,那遼闊而青蔥的風景,曾令我無限嚮往。心裡以為這樣的地方,宜於畫一幅夕陽、
白鶴、水牛和牧童橫吹短笛的水彩畫,水邊的草地,綠茵茵的無邊無際。
沔陽的水草地勝似綠毯,兒童少年在此遊戲耍鬧,追逐和翻空心跟斗,因此出了四個世界體操冠軍,最有名者為
李大雙和李小雙。然而,我去沔陽的時候,沔陽已經改名為仙桃了,所以要去一趟
沔城,去過沔城,也就算到過沔陽了。
在外地吃
沔陽三蒸,常見有
鹹魚、臘肉和臘鴨合蒸,若將此視為沔陽三蒸,那是一個可愛的錯誤。此三的表意,乃為無限,在沔陽實在是沒有什麼食物不能蒸。我初到沔陽(
仙桃),發現飯店的沔陽三蒸與
我在北京吃的沔陽三蒸大有不同。故問,方知舉凡食物,皆可以蒸之。
沔陽顯然是一個奇特的蒸食地帶,據地方人士介紹,沔陽蒸食約有600年歷史,我估計這是附會沔陽三蒸為“大漢”皇帝
陳友諒夫人首創的
編年史,我在河南
偃師的商都博物館見識了3600年的蒸罐,蒸食的歷史,恐怕僅短於燒烤。燒烤的歷史,可追溯至
神農炎帝之“燔谷而食”。不問歷史,但求現實,如今流行於天下的蒸食,還是要數沔陽三蒸為首。
在
沔陽也一樣,飯店的沔陽三蒸只能對付那些講體面而味覺稍遲鈍的名士高客,好的沔陽三蒸,仍然散布於沔陽街巷及鄉下的無名小店。而且,好味道亦非魚肉,乃一切飛禽走獸,沔陽三蒸至高境界乃其素食。我以為,
蒸茼蒿為沔陽三蒸之極品,其次是蒸蘿蔔和蒸藕。蒸茼蒿,大約在江漢平原皆有流行,在中國地理的
長江中上游平原,創造了
水鄉菜系的平民主義。平民化的蒸茼蒿,將青嫩的茼蒿剁碎,拌之米粉,如若菜糊,以小型的竹蒸籠蒸之,綿柔青綠,淡淡的茼蒿清苦味道和著米香味,那就是表達水鄉人生的悠悠清香。
蒸蘿蔔以及蒸藕,也一律拌以
米粉。我以為粉蒸之法,可能因其粉漿包容了菜味,又因它的包容,使菜的氧化過程阻緩,即沸蒸時保持了菜的青鮮。如
蒸茼蒿,它所以能在熟後保護著青蔥的綠意,粉蒸就是秘訣。蒸蘿蔔之綿甜,蒸藕的粉糯,皆為
沔陽三蒸之美妙。恰好,茼蒿也是水鄉的道地產物,那廣闊的江漢平原,蒿類植物與水相連,拂天承日。蘿蔔、藕也是沔陽名物,流布於沔陽民間的沔陽三寶就有:
沙湖鹽蛋、
紅廟蘿蔔、
沔城藕。那就說明,沔陽三蒸,蘿蔔必須生於紅廟,藕則必須長在沔城。
沔陽80年代改名為仙桃,雖然仙桃已聲名遠播,但沔陽的情懷還是很濃厚,沔陽三蒸,沔陽花鼓戲。還有沔中,也是多少人自豪或心嚮往的名頭,隨著城市改名而改名,但在人們的聲口相傳中頑存了許多年。雷軍同學上高中那時候都還叫沔中。人民日報批改地名: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一位老兵回鄉,發現名字變了後說:“你們經濟發展的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慎重更換地名,就在於對地名有情感。這種情感,是個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與豐富,才構成一個民族的文化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