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子不知夫水之道乎?抑不知其水之廣乎?則詎得而知乎水之清也耶。
子來,且將以語汝也,語汝以水之源者也。
子學大道而不知水源其於道也,若有適而不知其舍也,則將焉往乎哉!
今語以水之源,其源也懸崖壁立孤峰危石,峭險萬仞,仰之則彌高,曠穴難測,鑽之則彌堅,思而不可得,瞻之在前,見之不可用,忽焉在後。
其中有泉出焉,皎皎如甘露,滴滴如明珠,溶溶如龍涎,涓涓如鳳髓,亦瓊漿之謂也,亦酥酪之謂也。 其始之流也,若經乎紅波穢濁,待夫兩晝夜,旖旎乎三百里,此焉而得水也,是水之至清者也。 是雲水之源者也,有華池焉,有曲江焉,有癸穴焉,有庚渦焉。此水者,其白如銀,其清透底。 |
且吾得聞至人之真言也,至人曰:‘水之清也,中有白金,化為黑鉛,紛紛如空中雪,皚皚如太素煙。此水也者,得先天地一陽之正也。 此水者,不寒也,冬溫也;不熱也,夏涼也。執熱者浴焉,思涸者飲焉。 飲此水者無饑渴之害也,無睡眠之惱也,無死生之念也。 子其記之,是水也,或清或濁,濁者遠而清者近也。 濁也者,人飲之而醉也;清也者,人得之而醒也。 是水也,又流五百里而漏焉。當其漏也,弗睹也,無庸而知也。 行且一月矣,至於萬丈紅崖絕壁之口,有月窟焉,有子匯焉。 又有子午谷,有金華池,於此而復得其源,是源之再清也。 或曝焉而逆注,或寢焉而血液,或溜焉而素練,或科焉如碧潭。 恍惚杳冥,總流而合於溪,溪合而會於河也。 至河則汪汪焉、蕩蕩焉、浩浩焉、渺渺焉,不可測其涯涘也。 於是時也,私謂得其水之至矣。 而猶有所未至也,於是分涇渭,泛五湖、泝黃河。 清流也則行焉,洪波也則息焉。遨遊而至於大海也,乃索焉而驚. 大海者無邊際也,專於一誠,兢兢戰戰,惟一精純,則不至於喪身而失命。 子其記之,吾復聞至人之言曰:‘大海者,天下之水歸焉。’ 昔蒙莊之鵬運也,以六月而一息,其息也者,則飲於此海也。 子其記之也,大海者,人不得而窺其洋也,不得而測其深也,不得而知其廣也。 有真人焉,吾就而問之,真人之旨曰:‘大海者,萬谷所以流入者也,百川所以歸納者也,為江漢之所宗朝者也。’ 真人之旨又曰:‘此特其近焉者耳!夫知大海之說者,水逆流焉。大海之水逆流者,上接於天河。水之逆流至於天河,故有一消一息之道焉。’ 子其記之也,夫水之逆流,是水之至者也。 吾乃今而所以得水之至者也。夫得水之至者有道存焉,子其記之也歟!” 弟子曰:“諾。水之至者則知有道存爾。” 上陽子曰:“汝來,吾復有以語子也。 且吾嘗而學焉,其昔之為學也者,工駢麗,習聲律,窮今古,喜注述,談性理,分是非,大而易,小而術,益不倦於學也,斯謂為學之至矣,而未知其所有未至者也。 且不知夫世之有真人者,抑不知信世有神仙作佛之道者也。 我師趙真人從大滌山修行,來授我以金丹之道,併合天河逆流之說,吾乃今而所以知為學之有未至者也。 子其記之也。水之道未至逆流,則不知其極也;人之學未聞長生之道,亦未為學之至者也。 夫海之接於天河則知水有逆流之道,人之為學而知夫道,則知身之可以長久也。子其記之也歟!” 弟子曰:“諾,為學而知夫道,則知身之可以長久也。是聞一也,而得二焉,得水之道焉,得長生久視之道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