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簡介
槓桿購併(leveraged buyout)起源並風行於美國。今天,在變革的中國,其生命力已初露端倪。槓桿購併就是收購方主要通過借債來獲得
目標公司的產權,即藉助
財務槓桿作用完成購併活動,因而被稱為“槓桿購併”。槓桿購併資金來源於
風險資本,即稱為風險槓桿購併。
復興
一般意義上的“企業購併”在美國由來已久,但為什麼從70年代後期開始,
槓桿購併會在美國復興呢?它興起的原因和背景是什麼?總的來說,主要是由於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初期,美國的經濟環境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具體分析,有以下幾點:
(一).這一時期發生的
通貨膨脹對
經濟活動的影響很大.通貨膨脹對公司資產的價值和運用都有直接的影晌。第一,通貨膨脹使公司資產的
名義價值超過其
歷史成本。美國1981年” 經濟復興稅法” (ERTA)允許企業對新購進的舊資產和全新資產採用
加速折舊。企業利用這一機會收購資產,可以在較大基數之上從頭加速提取折舊.而且,依據美國1986年稅制改革以前的稅法,全盤收購對企業
稅賦更為有利,因為稅法規定;清算中的企業出售其資產可免繳資本收益稅.第二,
通貨膨脹使企業實際債務負擔減輕.因為債務利息率是固定的,並不隨
物價指數上漲而升高,從而通過舉債可以獲得通貨膨脹帶來的部分收益,進而轉移債務負擔。
(二) 稅法的變動是促進槓桿作用兼併的另一重要原因。50年代到60年代,由於聯邦所得
稅率(適用於公司營業收入)與
資本收益稅率之間差異較大,相比而言,美國聯邦所得稅率偏高,而資本收益稅率偏低,從而極大地推動了
股票市場的繁榮。
70年代後,國家對稅率進行了調整:所得稅率下降為50%,資本收益稅率 的上限提高至35%。兩者稅率差距縮小,使得
股票交易在70年代處於“
零增長”時期,很多股票不得不以低於公司
帳面價值的價格出售。股票的上市與發行也不活躍,企業主要以借債來
融通資金。而且,持續的
通貨膨脹及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使得借債更為合算。1981年的“經濟復興稅法”使得
職工持股計畫(
ESOP)更具吸引力。職工持股計畫,是一項鼓勵職工購股、參股,增強職工參與意識的計畫方案。
利用該計畫,可以從銀行貸款購買公司股票,並且在利率和本金償付上享有優惠。因而,公司通過ESOP計畫借進貸款更加有利可圖。
(三)購併活動需要巨額資金,金融機構的貸款是購併資金的重要來源。由於政府對
金融管制的放鬆,金融機構之間競爭加劇,金融機構自身取得資金的成本也在上升,這使得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努力尋找放款渠道。
1978年以前,為槓桿併購提供貸款的只是少數大保險公司。而現在,各種金融機構都設定有專門的併購部門。據估計,併購所需資金90%是來自金融機構的貸款,並且貸款的數目和種類都在不斷增多。
綜上所述,
通貨膨脹、稅制修改、充足的金融市場是促進
槓桿購併的三個巨觀經濟條件。為適應巨觀經濟變動,企業紛紛採取措施,期望從中獲得好處,槓桿購併隨之興起。
風險槓桿購併與一般槓桿購併的區別在於,前者的債務資金不是來源於銀行貸款,而是來源於
風險投資資金。而且風險槓桿購併的資金運用也與一般槓桿購不同,它是用於富有創新精神和
潛在市場的
風險企業。
操作過程
下面以
槓桿購併的一種典型形式,即把已上市的公司通過槓桿購併轉為
非上市公司為例,介紹一下槓桿購併的主要過程。
第一階段:籌措接管所需要的資金,以及設計出一套管理人員
激勵體系。通常情況下,由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員或接管專家們領導的收購集團提供10%的資金,作為新公司的權益基礎。以
股票期權或認購權的形式向管理人員提供基於
股票價格的激勵報酬。這樣,如果企業經營得好,管理人員(不包括董事)的股份額將不斷增加,一般最終會高於30%。所需要資金的50%到60%通過以公司資產為抵押向銀行申請有抵押收購貸款。
第二階段:組織起來的收購集團購買
目標公司所有發行在外的股票(購買股票形式),或者購買目標公司的所有資產(購買資產形式)。為了逐漸償還銀行貸款,降低債務,公司新的所有者將公司的一部分出售,並大力降低庫存。
第三階段:管理人員通過削減
經營成本,改變
市場戰略,力圖增加利潤和現金流量。他們將整頓和重組生產設備,增強庫存控制和
應收賬款管理,改變產品質量、產品線及定價,調整雇員工作,並努力與供應商達成更為有利的條款。為了按時支付大大膨脹的債務,他們甚至將進行裁員,並削減在研究和新廠房設備方面的投資。
第四階段:如果調整後的公司能夠更加強大,並且該投資集團的目標已經達到,該集團可能使公司重新變為公眾
持股公司,稱為反向
槓桿收購。這個過程可以通過公開發行
股權來實現(這一發行通常稱為第二次公開發行)。這樣做的一個原因就是為現有股東提供流動性。此外,一項針對1976年到1987年間72家進行反向槓桿收購的企業進行的研究揭示了86%的企業打算用第二次公開發行籌集的資金來降低公司的
槓桿率。進行反向槓桿收購的大多數是成功的槓桿收購公司。以上除第一階段以外,風險
槓桿購併與一般槓桿購併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槓桿購併在中國
當前,中國經濟改革正全方位進行,然而重中之重在於企業改革。在企業改革中,“購併”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各界的重視和青睞。 中國現代的經濟結構以及企業制度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已到了必須進行調整和升級的階段。一些歷史累積問題只有通過比較劇烈的手段才能解決。例如,對一些包袱沉重且缺少存在必要的企業實行破產或兼併。
但是,中國目前的社會政治與經濟體制不容許企業大規模破產,而將眾多勞動者拋向街頭。因而,在
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備的情況下,需要主要運用兼併和
資產重組這種比破產更溫和的手段來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
我國由政府推動的資產重組和
企業兼併活動始於1984年,到1988年達到一個小的高潮。1989年經濟緊縮後逐漸終止。1993年開始的
經濟軟著陸使政府重新起動購併與重組。十五大召開後,企業改革力度加大,步伐加快,再加之市場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和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健全,這一切都為企業購併創造了良好的土壤。可以說,企業購併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作為購併形式的一種,
槓桿購併在中國具有其廣闊的發展前景。
第一,我國目前存在大量應該被收購的企業,這些企業擁有相當數量的有形無形的資產,便
資產運營效率較低,迫切需要進行重組,尋找出路。
第二,除了極少數實力相當於雄厚的公司之外,大多數優勢企業無法完全靠
自有資金進行購併活動。況且,即使資金雄厚的公司,出於
資本結構最佳化等方面的考慮,也可能通過舉債實現購併。
第三,我國金融機構存在數萬億的存款,這些存款急待尋找有效率的投資渠道。
綜上所述,儘管在實際運作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系列的障礙與困難,但“槓桿購併”作為一種有效的
經濟調整方式,在中國
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風險投資業的興起和發展,我國的風險
槓桿購併也將會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金融方式。
好處
對管理人員有激勵效應
下面主要分析一種典型的
槓桿收購(把上市公司轉為非上市的槓桿收購)槓桿收購,尤其是
管理層收購(以
目標公司管理層為主要推動力量的槓桿收購),使管理人員持股增加,從而增加了他們提高經營業績的動力。首先,一些高效益的投資項目需要管理人員付出極其艱辛的努力,因此,只有在管理人員獲得與該項目收益相應的收益時,該項目才會被採納。但是,外部股東可能會認為對這些管理人員報酬契約“過於慷慨”。在這種情況下,將上市公司轉為非上市有助於報酬協定的達成。其次,上市公司管理人員可能浪費資源,以在潛在的競爭者和外部的股東面前保住自己的職位。他們可能進行一些利潤並非最高、但收益比較容易受到外部人士注意的項目。轉為非上市可以消除這類成本。一般說來,按管者持有大量股權。因此,他們會密切關注接管後的企業管理。這將減少管理人員與股東之間的信息不通暢、不對稱現象。從這種角度來說,
槓桿收購導致的“股權集中”反映了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再結合,這必然會降低代理人成本。再次,自由
現金流量往往促使管理人員進行奢侈的
支出,而不是將其作為
股息分發給股東。通過槓桿收購而增加債務,可以迫使這些現金流量被用於償還債務。此外,槓桿收購是支付股息的有效替換方式。相對於股息的發放來說,管理人員對於償還債務的自由選擇餘地就比較小了。因此,債務的增加減少了管理人員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分配權;槓桿收購減少了自由現金流量引致的代理人成本。債務的增加也會給管理人員帶來壓力,並促使其加倍努力,以避免公司破產。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
槓桿收購代表了一種債務約束行為,對管理人員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下面兩組數據可作為上述理論的經驗證據。第一,在
管理層收購後,管理人員持有
股權比例大大增加。一項1980年到1986年間對76例管理層收購的抽樣表明,接管前,總裁和管理人員的持股份額比例分別為1.4%、5.88%。按管後,分別變為6.40%和22.63%。因此,管理人員所有權在接管後增加了三倍。第二,槓桿收購企業的
經營業績。研究人員通過對重新上市的公司的第二次公開發行公告書的發現,超過2/3的企業(72家中有54家)揭示了在
槓桿收購後至少進行了一項重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重新調整資產(生產設備重組以及
資產剝離等等)、採取成本降低計畫、改變市場策略(包括產品線、產品質量、定價以及客戶服務)等等。作為這些重組活動的結果,這些公司的經營業績有了很大改善。在35例可以獲得相關數據的案例中,對於中等規模的企業,在槓桿收購後到第二次公開發行前這段時期(平均為29個月)中,以
不變價格衡量的總銷售額增加了94%,
毛利潤和
經營利潤分別上升了27.0%和45.4%,成果是比較顯著的。
其它好處
(1)對被收購方而言:
由於公司整體經營戰略的變化,本公司的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可能已不再適宜繼續經營,那么可以通過
槓桿收購賣出股權同時保全自己員工的利益,避免勞資衝突。另外,如果股票市場不活躍,很多股票的市價低於其
資產淨值,而
槓桿購併卻能在市價基礎上為其支付一筆
溢價;對於那些“
煙囪工業”(
夕陽產業)來說,因為發展前景不樂觀,這種溢價效應更加明顯。
(2)對於收購方而言:
a.槓桿作用,以少量的投資購得一家頗具規模的企業,並充分享受高額負債帶來的槓桿作用。
b.納稅優惠,高槓桿帶來更多利息
避稅。帳面資產價值增加帶來較高折舊;如果被收購方是虧損企業,還會產生虧損遞延等等作用。
(3)對債權人而言:
可獲得高於
優惠利率3-5個百分點的利率好處,另一方面又可通過接受抵押、擔保,參股等多種形式降低
貸款風險。
(4)對政府而言:
前面提到參與
槓桿購併的公司可以獲得納稅優惠,那么這是否意味著財富由國家轉向企業,國家利益受到損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對於在
槓桿收購中出售的股票,股東要為相應的
資本利得繳納所得稅;另外,如果以後企業變得更加強大並重新公開上市,公司將會交納更多的公司稅。
為什麼國家和企業均可受益,原因就在於槓桿購併往往會帶來
價值創造的過程。這在前面所述的管理人員激勵效用中可以得到一定的啟示。另外一個價值源泉可能來自
槓桿購併帶來的
資產重組和資源的最佳化配置。
適用條件
何種企業適合
槓桿購併很難一概而論。然而,一般而言,併購目標對併購方的吸引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穩定的現金流量。
債權人對
現金流量的穩定性尤為關注,在他們看來,現金流量的穩定性甚至比其數額大小還要重要。
穩定而富有經驗的管理層。
貸款方對於收購目標的管理人員的要求往往比較苛刻,因為只有管理人員盡心盡力,才能保證
本金和利息如期償還。人員的穩定性一般根據管理人員的任職時間長短判斷。管理人員就職時間愈久,則貸款方認為他們在完成收購後留任的可能性愈大。
充裕的成本降低空間。
槓桿收購後
目標公司不得不承擔新的負債壓力,如果公司可以比較容易地降低成本,那么這種壓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衝,可能的降低成本措施包括裁員、減少資本性支出、清理冗餘設備、控制營運費用等。據統計,美國公司發生併購後,行政人員的平均裁減比例為16%,而生產線上的工人的裁減比例則微乎其微。
一定規模的股東權益。
目標企業用於抵押的資產可以為債權人提供某種保護,再此基礎上,如果收購方能夠做一定數額的
權益投資,如增加一定的
股本金等,那么債權人的風險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緩衝。進入九十年代以來,貸款方的自我保護意識普遍有所增強,因此對收購方權益投資比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收購前較低的負債。
如果目標企業在收購前的負債低於可抵押資產的價值,那么收購方在收購該企業後就可以承擔更多的債務。而如果目標企業已經是負債累累以至
資不抵債,那么收購方就不能獲得新的
負債能力。
易於分離的非核心產業。
如果目標企業擁有較易出售的非核心部門或產業,那么,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出售這樣的部門或產業,迅速地獲得償債資金。這是能夠吸引貸款方的優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