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

榆林古城

榆林古城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陝西榆林市,2008年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古城之一,東依駝山,南憑榆陽河,西臨榆溪,北踞紅山。明成化年間,延綏鎮巡撫餘子俊將鎮治所由綏德遷至榆林衛以後,曾多次修建。

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這就是當地歷史上流傳的“三拓榆陽”。經此修拓,榆林城益發堅固雄偉。此城至今已歷600餘年滄桑,雖屢遭兵火,迭經風雨侵蝕,但大部完好,不失為塞上明珠。為重現歷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風采,對古城牆的研究很有必要。

古代的榆林不但是軍事重地,也是邊疆貿易的中心和漢族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交會和交流的地方。附近有不少與此有關的名勝古蹟。

歷史上榆林還是首都北京的安全戰略屏障,榆林是全國唯一由皇帝欽定城牆高度可以超過北京的城市,榆林北京休戚與共的生態安全共同體。

榆林城倚山臨水,龍騰虎踞,氣勢非凡,街道上樓閣相望,衙署相連,皇帝行宮(即凱歌樓,其時稱“太乙神宮”)修得玲瓏別致,大有皇宮氣象,明武宗駐蹕榆林時高興地對隨從說:“榆林真乃小北京也!”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古城由來,古城沿革,城牆建構,軍事,旅遊,地理位置,

古城由來

榆林地處河套之南黃土高原與草原的接壤區,是農耕民族防禦蒙古鞋粗遊牧部族南侵而構築工事的最佳選擇。榆林城建位置在長樂堡與保寧堡之中,左山右水,巍然雄鎮。其城東依駝峰山,西臨榆溪河,南帶榆陽水,北鎮紅石峽,故明代列為九邊重鎮之一—延綏鎮駐地。據《延綏鎮志》、《榆林府志》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王朝命駐守綏德延綏鎮都督王禎在偷林莊(今普惠泉處)始築榆林城堡,“城座不過百矩”。成化八年(1432年)延綏鎮巡撫餘子俊在城北(今官井灘)增築城垣,成化九年(1473年)將延綏鎮治所由延綏移駐榆林城堡,延綏鎮因此也稱榆林鎮。
榆林古城夜景榆林古城夜景

古城沿革

由於軍事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榆林城池進行過三次較大規模的維修擴建。第一次,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撫黃獻向北展築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廟一帶,俗稱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撫熊繡展築南城廓至凱歌樓(原名懷德門,正德末年巡撫都御史姚摸改為此名),俗稱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總制鄧璋擴築建成南關外城,推至榆陽河沿,俗稱南城。此即歷史上所稱“三拓榆陽”。從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歷代駐榆官員對榆林城垣屢加修築,除增高加厚外,並相繼完成全城牆外部的青磚包砌。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東城門兩座,即威寧門、振武門;南城門一座,即鎮遠門;西城門四座,即廣榆門、宣武門、龍德門、新樂門;北城垣無城門;中部建有鎮北樓,加上各城門樓,城牆四角樓及東城上的訊敵樓、觀遠樓,全城牆上共建有城樓14座,城周長5354步,東門、南門有瓮城,並設千斤閘,與城牆構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榆林城牆榆林城牆
清代,榆林城牆多次進行修築,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沒,時值關中等地回民造反,道憲常瀚令棄北城,在廣榆門東西縮筑北城牆,長438丈。其後同治六年(1867年)、光緒元年(1875年)、光緒十年(1884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四次較大規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民國年間,榆林城牆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積2.1平方公里。1938年和1939年,我國著名作家老舍來榆,曾描寫道:“城扁街寬”,“堅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但後因兵資大部分城樓塌毀。解放前夕宣威門(俗稱大西門)猶保存完好。今日城東南角之魁星樓遺蹟尚在。
榆林鼓樓榆林鼓樓

城牆建構

新中國成立後,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牆保存較完整,時東城牆長2293米,西城牆長2184米,南城牆長1059.5米,北城牆長1125米,城垣周長6761.5米。
榆林城門榆林城門
據有關資料稱,榆林城牆“頂寬三丈,底寬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約為12米。據報載北京明城牆牆體高11.6米。榆林為九邊重鎮之首,出於軍事之需要,城牆高度已超過北京城牆。城牆上建磚垛口1700多個,據說有邏城72個,並在此置火炮。
榆林城地勢為東高西低,東北角向外突出。牆體用黃土夯築,外側包以青磚,城高三丈六尺,基寬五丈,頂寬三丈。城有五門,北為“廣榆門”,東為“振武門”,大西門為“宣威門”,小西門為“斬東門”,南門為“鎮遠門”。各城門頂上均建有兩層高城門樓,但今除南門尚存外,其它諸門及全部城樓皆毀。現南、東西座磚拱城門及瓮城尚存,南門及瓮城現為鎮遠飯店所占。城南榆陣橋東山,有明萬曆年間所建的一座十三層磚塔,名“凌霄塔”。

軍事

明史》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忠義六是這樣記載榆林的:榆林為天下雄鎮,兵最精,將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餉又最乏,士常不宿飽。乃慕義殉忠,志不少挫,無一屈身賊庭,其忠烈又為天下最。事聞,天子嗟悼,將大行褒恤,國亡,不果。
榆林城做為軍事重鎮,經歷了很多次戰火,較大的一次是明末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農民起義部將李過劉芳亮率十萬大軍進攻榆林的戰役,這次戰役是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第二次攻打榆林。第一次是在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親率軍隊攻打榆林城,由於當時的三邊總督洪承疇早有防備,加之恰逢連日大雨傾盆,給農民起義軍的軍事行動帶來了很多困難,所以起義軍未攻下榆林就撤軍了。李過、劉芳亮率大軍未至,榆林總兵就先率精兵棄城而逃。但榆林城有六位居家 的武將,他們分別出任過山海關總兵、宣府總兵、寧夏總兵等要職,他們收集到一起,決定與起義軍血戰。十二月二十一日,起義軍兵臨城下,與守軍展開激戰,戰鬥直打到二十七日 ,起義軍才由城東南攻進城裡。
兩守孤城,千秋忠勇
崇禎16年,榆林精兵被調走,“榆林益空虛”,榆林城被李自成大軍包圍,但榆林堅決抵抗,堅守12天,無一人投降,最終陷落,全城殉國,《明史》記載:“其忠烈又為天下最”。
清康熙14年(公元1675年),周世民叛軍圍攻榆林城,榆林軍民奮起抵抗,堅守城池3個月,迫使敵軍退去。
康熙皇帝聞報後,於當年閏五月十四日欣然命筆“兩守孤城,千秋忠勇”賜榆,以示對榆林軍民兩次守城壯舉的嘉獎。
榆林戰役
1947年7月,國民黨軍晉陝綏邊區總部及所屬第22軍主力、西安“綏靖”公署所屬整編第36師第28旅等部共1.5萬餘人駐守陝北榆林縣城及其周圍地區。為調動西安“綏靖”公署所屬部隊北上,策應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挺進豫西,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遵照中共中央軍委統一的戰略部署,指揮所屬第1、第2、第3縱隊及教導旅、新編第4旅,共8個旅,於7月31日由綏德地區北上進攻榆林。8月6日進行外圍作戰,7日包圍榆林城,10日攻城。由於城牆堅固,西北野戰軍缺少炮火支援,組織準備也不夠周密,至11日晚仍未攻克。在此期間,國民黨軍統帥部一面令榆林守軍堅守待援,一面令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調整編第1、第29軍共8個旅自安塞保全分路向綏德、葭縣(今佳縣)方向急進,另以整編第36師主力取捷徑馳援榆林,企圖消滅西北野戰軍於榆林城下。11日,整編第1、第29軍分別越過青陽岔、子長(舊稱安定),整編第36師繞過長城,逼近榆林。西北野戰軍鑒於調動胡宗南部主力北上的目的已經達到,此次作戰經過六晝夜艱苦的攻堅戰鬥,殲滅國民黨駐軍兩個整團、一個營,但未能將榆林城攻下,且傷亡約1000人以上,遂於19日晚從榆林撤圍。
1947年10月27日至11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第二次榆林戰役。黃龍、延清戰役後,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退守延安、甘泉等地,榆林及其周圍地區僅有晉陝綏邊區總部指揮第22軍主力及保全部隊共9000餘人駐守,處境孤立。西北野戰軍為解除南下作戰的後顧之憂,決定先奪取榆林。22日,第1、第3、第6縱隊及綏德軍分區部隊,由綏德等地向榆林開進,27~31日掃清榆林外圍據點。11月2~8日,兩次攻城未克。6日,國民黨西北行轅副主任馬鴻逵部3.5萬餘人由定邊、安邊、靖邊等地出援,12日逼近榆林。西北野戰軍以一部兵力繼續包圍榆林,主力西移打援。至15日,於元大灘等地殲援軍3000餘人,但援軍主力仍繞道進入榆林。西北野戰軍遂於16日撤圍。第2次榆林地區作戰,共殲滅國民黨軍6800餘人。在圍城打援中,共擊斃、重傷國民黨軍隊5000餘人,俘虜2000人,解放軍傷亡約4000人。但任未將榆林城攻下。
陝北戰場出現重大轉折,我軍由防禦轉為反攻。榆林城雖未攻克,但達到了調動胡宗南集團主力北上,配合陳謝兵團南渡黃河行動的目的,並削弱了陝甘寧解放區北線國民黨軍鄧寶珊部力量。後來,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榆林守敵22軍軍長鄧寶珊率部起義,這座古城終於回到了人民手中。

旅遊

榆林城是座古城,城內外至今仍保存有很多古蹟名勝,其中以星明樓、凌霄塔最負盛名。星明樓坐落在榆林南街上,當地稱為鼓樓,為三層木樓,其整個建築全部為木料卯結而成,梁架精巧,結構合理。星明樓底層分列四個磚石台基,每個台上排列七根粗壯的松柏木柱,支撐著高樓的全部重量。樓頂無一根橫樑,三層樓閣皆為斗拱逐層互相疊接,樓體四面飛檐外翹,宏偉壯麗。
榆林古城
榆林城原有鼓樓兩座。第一座為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巡撫餘子俊擴建榆林城時所建。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擴建榆林城後,由於城向南展擴,原有的鼓樓便顯得偏北了,所以新建了一座鼓樓,稱為新樓。今天所見的星明樓為清光緒年間重修。據縣誌載,樓上原掛有一塊金字大橫匾,上書“無上高真”四字。
榆林古城
榆林古屬雍州,號稱“小北京”城中遍布四合院民居,鎮北台下有號稱“塞上蓬萊”的紅石峽,城南有“龍穴藏珍”的黑龍潭,榆林現存青雲寺、懸空寺、金岡寺、梅花樓、萬佛樓、普慧泉等名勝古蹟。
榆林塞就在現今的陝西省榆林。戰國時期,北方邊塞之地多植榆為圍柵。秦統一中國,北逐匈奴,收復河套地區後,在這裡栽植很多榆樹榆林塞之名大概由此而來。以地處榆溪(今清水河)之畔,亦稱榆溪塞,成為秦北邊一戍守地。隋時以此地為中心築起長城,遂成為隋長城的要塞。
榆林古街榆林古街
明永樂初,為防止蒙古勢力侵擾,在此置寨,正統年間建堡,成化七年(1471)再置衛,同時延綏巡撫都御史徐子俊徵發民工在隋長城基礎上修築榆林邊牆(即長城)千餘里,以增強這裡的防務。次年,在榆林堡北擴建新城,稱北城,舊堡稱南城。榆林城已具相當規模。九年,長城九邊之一的延綏鎮(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治所徒遷至榆林城。從此,榆林成為明代邊防重地。後來,榆林城又經擴建。由於戰火,榆林古城牆今多已不復存,僅可見遺蹟。現在的榆林城是後來建的新城。
鎮北台西不遠,沿清水河岸有名勝紅石峽,由紅砂岩構成,故名。兩側岩壁勢如刀削,高10餘米.鑿石為窟,共44窟。據碑石記載,此處曾是宋元間一所名剎,叫紅山寺,系由西夏二國王的陵墓建成。隨著歷史的變遷,今人稱之紅石峽。石壁上有許多古人題字題詞。幾百年來,紅石峽曾名冠邊塞,不少達官文人來到榆林,必先到這裡吟詩作賦,偶有佳句麗章,便把它鐫刻在石崖上。現為眾人喜愛的遊覽勝地。
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
榆林城東6公里處又有一座開鑿在山丘峭壁上的萬佛寺石窟,窟中存上千尊浮雕石像和優美的壁畫,至今年代無考,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無定河邊還有十一世紀西夏王朝開鑿的懸空寺,寺廟懸在半山腰間,渾然無成,險峻秀美,具有建築藝術和考古的價值。
現在榆林有公路北通內蒙古伊盟,東通山西,西至寧夏,南達關中,來往方便。這裡仍是陝北的交通要衝和戰略要地。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