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與共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xiū qī yǔ gòng。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禍患共同抵擋。形容關係緊密,利害相同。 出自《晉書·王導傳》:“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休戚與共
- 外文名: solidarity
- 讀音:xiū qī yǔ gòng
- 釋義:禍福彼此共同承擔
- 出處:《晉書·王導傳》
-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
- 同義詞:患難與共、休戚相關
成語資料,歷史典故,成語辨析,
成語資料
英譯:share weal and woe;stand toge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解釋: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禍福彼此共同承擔。 形容關係密切,利害相同。同歡樂共悲哀。 與“患難與共(共同承擔危險和困難。形容彼此之間關係密切,利害一致)”相同。
造句:只有與國家和人民休戚與共,把個人榮辱置之度外的人才會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擁戴。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燈 謎:休戚與共(打一字)謎底:伐
歷史典故
單襄公看在眼裡,欽佩在心頭,他囑咐身邊的人說:“姬周是個有志有為的青年,他身在異國他鄉,心卻始終與祖國休戚與共,將來一定能成大氣候!”
成語辨析
“休戚相關”和“休戚與共”:都有“利害一致”的意思。“休戚相關”重在憂喜禍福的相互關聯;“休戚與共”重在憂喜禍福共同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