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榆林鼓樓)

鼓樓(榆林鼓樓)

榆林的鼓樓,是在近幾年重新恢復的古建,包括文昌閣、凱歌樓、鼓樓這3座古樓,同時對北大街南大街進行了改造,保護和恢復了老建築和民居,再現了明清時候建築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榆林鼓樓
  • 地理位置榆林
  • 管理單位:榆林市人民政府
  • 建造時間:1380年
建築古蹟,風景名勝,最佳旅遊時間,歷史文化,

建築古蹟

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榆林城,其重要標誌就是“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明清建築古蹟。“北台南塔”是指城北的“長城第一台”———鎮北台和城南的凌霄塔。

風景名勝

鼓樓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去過的鼓樓大城市裡的諸如西安北京南京、中小城市比如大同銀川聊城臨汾,榆林屬於後者,規模不大,但是風味醇厚。位於陝西最北端的榆林,是一座典型的西北城市,然後,和大多數的城市一樣,古建築在上個世紀的“破城”運動中,大多被破壞或者拆除,當人們真正意識到,古建築才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時,很多城市已經同質化了,千篇一律的現代建築,讓我們找不到城市本來的特色。榆林的鼓樓,就是在近幾年重新恢復的古建,包括文昌閣、凱歌樓、鼓樓這3座古樓,同時對北大街南大街進行了改造,保護和恢復了老建築和民居,再現了明清時候建築風貌。雖然鼓樓已經不再具備當初修建它時候的功能,但是鼓樓代表著城市的一種積澱。走在古街上,看到人們對於老祖先留下來的古建,經歷了建、拆,再建這樣的過程,其實心裡還是覺得很無奈,如同北京的外城牆一樣,如果不是大多在上個世紀被拆毀殆盡,如今的北京城牆,不知道又會吸引來自多少世界各地的遊客。走在榆林的這條老街上,心中還是感到一絲欣慰,至少,現在人們已經慢慢意識到了,古人留下的東西,不僅僅是老物件,而是一種精神和一種傳統,更是一種真實的財富!
二郎山,俗稱西山,位於神木縣城西1公里的窟野河與芹河交匯處,因其山上有二郎廟延名。文人墨客視其貌似駝峰,又多稱“駝峰山”。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巡行駐蹕,賜名“筆架山”。二郎山巍峨峻秀,挺撥險要,東西石壁陡峭,松柏挺立,前後兩峰凸起,中稍低凹,兩峰中斷處原建有一木橋,遊人攀躡而過,名“斷續橋”。李自成行宮在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上。相傳為古代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公元1606至1646年)回鄉省親而建的行宮,造型古雅,氣勢壯觀。米脂縣博物館設在行宮內,館內陳列本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和其它歷史文物。白雲山廟位於佳縣城南5公里的白雲山,東距黃河西岸約1公里。據《州志》雲,白雲山因峰頂常有白雲繚繞,故名。山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直抵黃河西岸,依山建廟,故名白雲山廟,也稱白雲觀。

最佳旅遊時間

榆林地處陝西最北端,夏季比起關中地區要涼爽不少,是避暑的好地方,此時除了遊覽各種文物古蹟之外,更可以去“沙海明珠”紅鹼淖戲水。秋季則溫度適中,涼風送爽,可盡賞黃土高坡的天高雲淡。不過榆林早晚溫差較大,需準備禦寒衣物。 榆林屬中溫帶乾旱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溫差變化大。榆林處於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帶,沙化風蝕和水土流失嚴重,因此榆林的風沙很大,尤其是春季,常有揚沙天氣。夏秋兩季最適合去旅遊。

歷史文化

1958年將十二縣並為榆林(橫山)、神木(府谷)、靖邊、定邊、綏德(吳堡、清澗、子洲)、米脂(佳縣)六縣。1961年所並各縣恢復原制。1968年將榆林專員公署改為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為一級政權機構。1979年改為榆林地區行政公署,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1988年9月2日,榆林縣改為縣級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區行政公署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原縣級榆林市改為榆陽區。榆林秧歌是一種開放性極強的藝術表現形式。說它居於開放性,是因為榆林秧歌像生長在黃土地上的毛頭柳一樣隨處都可以生長。院落里、鹼畔上、大路間都是秧歌表演的好場所。榆林秧歌的另一個特點是與喜慶結伴而行。
榆林鼓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