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區(椒江市)

椒江區

椒江市一般指本詞條

椒江區,隸屬於浙江省台州市,地處浙江沿海中部台州灣入口處,是台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區總面積343.58平方千米,海域面積6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22.7千米。截至2023年6月,椒江區轄9個街道、1個海島鎮、1個農場、1個新城。區政府駐青年路404號。截至2023年末,椒江區常住人口為88.1萬人。

椒江區人文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椒江就有古人類居住。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縣,治設章安。東漢建武年間(25年~56年),改名為章安縣。吳太平二年(257年),於章安置臨海郡。唐武德八年(625年),章安縣併入臨海,此後章安不再設縣。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築城設衛,以御倭寇,始稱海門衛。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臨海縣海門區。1956年3月,直屬區撤銷,改為黃巖縣海門區,始屬黃岩。1980年7月,由黃巖縣分出,建立海門特區。1981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椒江市,為浙江省縣級市。1994年,撤椒江市,設台州市椒江區。椒江區以流經境內的椒江而名。區以椒江之隔,而分為南北兩片。其歷史、語言、文化、民情風俗有著明顯差異。椒江區海域遼闊,海洋自然資源豐富。

2022年,椒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9.82億元,同比增長0.8%,人均生產總值達90355元,比上年下降1.0%。2023年全區生產總值790.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椒江區
  • 外文名:Jiaojiang District
  • 別名:海門
  • 行政區劃代碼:331002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浙江省台州市
  • 地理位置:浙江省沿海中部
  • 面積:343.58 km
  • 下轄地區:9個街道、1個鎮 
  • 政府駐地:青年路404號
  • 電話區號:0576
  • 郵政編碼:3180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57.42 萬(截止2023年11月30日全區戶籍總人口)  
  • 著名景點:戚繼光紀念館、海門老街、大陳島
  • 火車站台州站
  • 車牌代碼:浙J
  • 地區生產總值:790.34 億元(2023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歷史文化,地方特產,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在新石器時代,椒江就有古人類居住,在山麓帶從事原始漁獵生活。
先秦時期,統稱"越"地,屬閩中郡。
漢初,為閩越地。惠帝三年(前192年),立搖為東海王,屬東海地。
漢建元三年(前138年),屬會稽郡,隸揚州。建元六年(前141年),為東越地。
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改屬會稽郡鄞縣,置回浦鄉。
漢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縣,治設章安。屬會稽郡,隸揚州。
東漢建武年間(25年~56年),改名為章安縣。其轄區相當於今溫州四縣、台州四縣及處州、松陽等地。
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郡治章安。隸揚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臨海郡,置臨海縣。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縣治遷往大固山,章安地入臨海縣。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縣裁,歸屬臨海縣。海門、葭沚宋始屬臨海縣明化鄉。
唐武德八年(625年),章安縣併入臨海,此後章安不再設縣,但仍為沿海重要港埠。
北宋為明化鄉青令里、智信里,南宋為明化鄉孝遜里、欽田裡。
元朝,改鄉、里為都、圖,海門、葭沚約為三十八至四十都。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築城設衛,以御倭寇,始稱海門衛。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移定海鎮駐海門(十三年改台州鎮,康熙二年改設水師右路總兵官,八年改為黃岩協,九年改鎮守寧台總兵官,十五年改水師提督,十九年復改海門鎮總兵官,後鎮移黃岩,稱黃岩鎮),在此前後,設臨海縣丞衙門于海門。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頒布禁海令,沿海居民內遷,海門設台寨駐兵,僅留少數居民。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海禁,復置。
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稱鄉莊。海門、葭沚為明化鄉赤山東、赤山西、海門、柵浦、家子(葭沚)、三山6莊,合34村。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開埠通商,發展成為商埠。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立海葭鎮,下轄葭沚、海門、赤山東、赤山西、柵浦、三山6鄉。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臨海縣海門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海門。
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因日寇竄擾而遷臨海。
1949年6月,海門解放後,建為台州專員公署直屬海門區。
1954年,改為溫州專員公署直屬海門區。
1956年3月,直屬區撤銷,改為黃巖縣海門區,始屬黃岩。
1958年10月,海門、洪家兩區合併建立海門人民公社。
1959年8月,改為黃巖縣人民委員會海門辦事處。
1961年6月,撤銷海門人民公社,恢復海門區公所。
1969年,改為海門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5月,撤銷區革命委員會,恢復區公所。
1980年7月,由黃巖縣分出,建立海門特區。
1981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椒江市,為浙江省縣級市。
1994年,設台州市於椒江,遂撤椒江市,為台州市椒江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建立台州專署直屬海門區,下轄海門、葭沚、三山、山東、湧泉、玉峴、章安、前岸8個鄉鎮。
1950年3月,湧泉、玉峴、章安、前岸劃歸臨海縣管轄。6月,葭南、山東、三山3個鄉劃歸黃巖縣管轄。
1952年11月,臨海縣老鼠嶼劃歸海門,翌年6月建立椒江鄉。
1955年4月,大陳島劃歸海門,建立辦事處。
1956年3月,撤銷直屬海門區,劃歸黃巖縣管轄,為黃巖縣海門區,轄海門、葭沚、大陳3鎮。
1958年10月,下轄海門、葭沚、大陳、洪家、東山、西山、界牌等7個大隊(管理區)和1個漁業專業大隊。1960年初,原洪家區劃出, 5月,大陳鎮從海門劃出,海門辦事處下轄海門鎮、葭沚鎮、柵浦、椒漁等人民公社。同年6月,改為海門人民公社。
1982年1月,劃入黃巖縣界牌公社和臨海縣沿海公社。
1984年12月,劃入黃巖縣三甲區及所屬三甲鎮、下陳鎮、甲北鄉、水陡鄉、石柱鄉、沙北鄉、椒江農場和洪家區及所屬洪家鎮、靈濟鄉、兆橋鄉、東山鄉、西山鄉;臨海縣的章安區及所屬章安鎮、梓林鄉、楊司鄉,杜橋大汾鄉的五四、七年、橫蔣、橫西4個村和湧泉區所屬的黃礁鄉。
1985年7月,增設前岸鄉。同年12月,建立葭沚區,轄葭沚鎮、柵浦鄉、界牌鄉、山東鄉、椒漁街道辦事處。
1986年4月,撤海門鎮,設立海門辦事處,轄椒東、椒南、椒西三個辦事處。
1992年5月,撤區並鄉建鎮,撤三甲區,由三甲鎮、石柱鄉、甲北鄉,設立三甲鎮,劃下陳鄉、水陡鄉、沙北鄉,設立下陳鎮。撤洪家區,由洪家鎮、靈濟鄉、兆橋鄉,設立洪家鎮。劃東山鄉、西山鄉,設立東山鎮。撤章安區,由章安鄉、梓林鄉、楊司鄉,設立章安鎮。黃礁鄉獨立建制。劃前所鎮、沿海鄉、前岸鄉,設立前所鎮。大陳鎮不變。撤海門街道辦事處、葭沚區,分設為海門街道、白雲街道、葭沚街道。至此椒江市轄三個街道、7鎮、1鄉。
2001年11月,撤洪家、東山、三甲、下陳、章安、前所6鎮,設為洪家街道、三甲街道、下陳街道、章安街道、前所街道,原東山鎮併入葭沚街道、撤黃礁鄉,併入章安街道。
2003年,椒江區下轄海門街道、白雲街道、葭沚街道、洪家街道、下陳街道、三甲街道、章安街道、前所街道、大陳鎮、椒江海洋漁業總公司、椒江農場。
2020年,撤銷三甲街道,以洪家場浦為界設立三甲街道、海虹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椒江區轄9個街道、1個海島鎮、1個農場、1個新城:海門街道、白雲街道、葭沚街道、洪家街道、三甲街道、下陳街道、前所街道、章安街道、海虹街道、大陳鎮、椒江農場、月湖新城。區政府駐青年路404號。
椒江區行政區劃
街道/鎮
社區/行政村
屋基里社區、泰順里社區、城隍浦社區、衙門巷社區、育才社區、鳳凰社區、建設社區、楓山社區、楓南社區、嶺南社區、景元社區、百家和社區、景海社區、太和社區、海城社區、天浦河社區、朝暉社區、東合社區、岩頭村、東輝村、東豐村、王家村。
白雲街道
橫河社區、小井社區、白雲社區、雲健社區、翠華社區、花園社區、廣廈社區、開元社區、塘岸社區、星星社區、界牌社區、商務社區、廣場社區、雲海社區、雲港社區、康平社區、雲合社區、沙王村、星星村。
中山社區、桔園社區、星洲社區、江邊社區、東平社區、明珠社區、太陽城社區、新景社區、學院社區、和合社區、文瀾社區、榮華社區、華誠社區、東甌社區、江悅社區、五洲村、星光村、星明村、富強村、烏石村、三山村、上洋村、建庫村、高坎村、水門村、東山頭村、南洋村、東上洋村、東莊村、下陳壩村、方橋村、井馬村、前村、中村、下北山村、上馬後大村、上馬前大村、花涇村、柵橋村、董家洋村、馬莊村。
鴻州社區、港灣社區、港河社區、鴻南社區、鴻源社區、鴻浦社區、上槓村、山頭墩村、煙墩壩村、倉前王村、河頭陳村、陶家洋村、上徐村、後高橋村、前高橋村、小板橋村、前洪村、大路王村、街洪村、后街村、上洋橋村、兆橋村、義民村、大板橋村、後洋王村、祝昌村、楊家隴村、塔下程村、朱家店村、西王村、靈香店村、坦邱村、上林橋村、上洋邱村、王橋村、擋港橋村、復興村。
保家村、衛國村、改革村、石柱村、解放村、優勝村、甲南村、裕廣堂村、堅決村、優良村、街下村、海明村、海豐村、沿海村、老海城村、金家村、樓里村、三豐村、三甲村、街浦村、利益村、一心村、晨光村、四甲村、海保村、三塘村、東海村、同利村、明亮村、濱海村。
文華社區、涇水岸社區、南野份村、日山份村、沙北村、橋南村、岸里村、東新堂村、大橋頭村、橫河陳村、下洋潘村、草坦洪村、南岸里村、下洋邱村、下六份村、陳洪村、後邱村、村同心村、高張村、楊家村、兩墩村、下陳村、三頂橋村、永勝村、前阮村、明星村、水倉頭村、勇進村、橫塘村、南門村、廣興村、水陡王村。
圓山社區、新民村、東路村、下浦村、前所村、陳岙村、上徐村、下徐村、椒江村、六聯村、妥橋村、王礁村、陶家村、上西村、下西村、新殿村、胡東村、下墩頭村、中西村、河坎下村、樹橋頭村、趙家村、外西村、外東村、汾頭洋村、道感堂村、七年村、橫蔣村、橫西村、興岙村、西浦村、雙閘村。
建設村、回浦村、華景村、蔡橋村、長匯村、山前村、湖巉村、楊司村、合旗村、古橋村、閘頭村、西洋王村、前街村、謝張村、謝楊村、柏樹里村、雙洋村、湖角村、東西村、花園村、范岙村、下洋孔村、西洋村、梓林村、山門村、馬峙村、陳宅村、李宅村、道頭金村、下洋村、黃礁村、東埭村、山橫村、柏加張村、柏加徐村、柏加沙村、柏加王村、九陽村。
朝陽社區、飛龍村、高閘村、光輝村、翻身村、六甲村、和平村、解家村、東興村。
沿港居委會、上大陳村、東鎮村、梅花灣村。
參考資料來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椒江區位於浙江省沿海的中部,介於東經121°21′24″~121°32′02″(最東島嶼處121゜55′10″),陸域界北緯28°34′25″~28°46′53″(最南島嶼處28°23′24″)之間。東瀕東海,南鄰路橋區,西接黃巖區,北界臨海市。陸域東西寬24.24千米,南北長23.10千米。海岸線長22.7千米。總面積343.58平方千米,土地面積280.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266.5平方千米,海島面積13.6平方千米。
椒江區(椒江市)
椒江區地圖

地形地貌

椒江區域居溫黃平原北部。地貌主要類型為沿海沖積平原,占土地總面積的65%。其餘為低山丘陵、灘涂和海島。

氣候

椒江區屬中亞熱帶季風區,氣候受海洋水體調節,較同緯度內陸地區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夏鮮酷暑,冬無祁寒。年平均氣溫17.0℃,1月份平均氣溫6.1℃,7月份平均氣溫27.8℃,無霜期257天。

水文

椒江區境內多河渠,以江為界,分為椒北水系和椒南水系,有主幹河道82條,總長度359.24千米。除椒江系自然河流外,平原河流大多由人工開鑿而成。椒江區轄域內海域面積600平方千米,椒江水域16.89平方千米,內河水域面積59.24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台州市椒江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4月,椒江區擁有耕地7651.49公頃(114772.35畝)。其中,水田6779.30公頃(101689.50畝),占88.60%;旱地872.19公頃(13082.85畝),占11.40%。濕地2758.28公頃(41374.20畝)。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椒江濕地二級地類為沿海灘涂和內陸灘涂。其中,沿海灘涂2734.99公頃(41024.85畝),占99.16%;內陸灘涂23.29公頃(349.35畝),占0.84%。濕地範圍主要分布在十一塘外椒江海塗(國有)、大陳鎮、椒江江面兩側,占全區濕地的99.94%。
林草資源
根據台州市椒江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4月,椒江區林地4805.05公頃(72075.75畝)。其中,喬木林地4064.35公頃(60965.25畝),占84.58%;竹林地77.24公頃(1158.60畝),占1.61%;灌木林地29.12公頃(436.80畝),占0.61%;其他林地634.34公頃(9515.10畝),占13.20%。擁有草地805.40公頃(12081.00畝),全部為其他草地。草地範圍主要分布在十一塘外椒江海塗(國有)、大陳鎮、椒江江面兩側,占全區草地的87.89%。
水資源
椒江區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2.624億立方米。

人口

截止2023年11月30日,全區戶籍總人口57.4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6萬人,增長0.5%,增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男性人口28.50萬人,女性人口28.92萬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98.5:100。全年出生人口3319人,出生率5.79‰,死亡人口4213人,死亡率7.35‰,人口自然增長率-1.56‰。根據5‰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推算,2023年末,全區常住人口88.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3萬人,城鎮化率為78.3%。

政治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參考資料:
區政協主席
區政協副主席

經濟

綜述

2022年,椒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9.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2億元,比上年下降19.3%;第二產業增加值284.35億元,下降1.1%;第三產業增加值471.05億元,增長2.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度的2.4:37.4:60.2調整為1.9:36.9:61.2。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為90355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3433美元),比上年下降1.0%。
2022年,椒江區全年財政總收入79.61億元,比上年下降5.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06億元,下降1.6%。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33億元,增長15.5%,其中,教育支出13.32億元,增長9.1%;衛生健康支出8.06億元,增長31.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54億元,增長11.8%;科學技術支出2.36億元,增長30.5%。
截至2022年末,椒江區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499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141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20.8%,其中,第一產業增長11.4%,第二產業增長5.6%,第三產業下降24.7%。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8.0%,工業性投資增長5.6%,交通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民間投資、生態環保和公共設施投資分別比上年下降39.4%、增長24.6%、下降27.1%和下降7.1%。基礎設施投資下降27.4%。
2022年,椒江區商品房建築施工面積1305.0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4%;商品房竣工面積61.37萬平方米,下降36.2%;商品房銷售面積192.90萬平方米,下降28.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51.87萬平方米,下降25.0%。商品房銷售額261.17億元,下降34.7%。
2022年,椒江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24元,比上年增長4.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23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96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和5.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1.99,比上年縮小0.04。全區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5915元,比上年增長4.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2332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109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7%和5.1%。年末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為50.91平方米和56.92平方米。年末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73輛,擁有計算機109台,擁有行動電話258部,擁有地面清潔電器21台。
2023年全區生產總值790.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62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85.84億元,增長1.7%;第三產業增加值486.88億元,增長4.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度的2.1:37.2:60.7調整為2.2:36.2:61.6。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為9089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2899美元),比上年增長1.5%。

第一產業

2022年,椒江區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19.2%。
2022年,椒江區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04千公頃,比上年下降2.2%。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2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5.4%;蔬菜播種面積4.08千公頃,下降3.2%。全年糧食總產量3.37萬噸,增長5.7%;蔬菜產量13.12萬噸,下降0.1%;油料產量370噸,增長22.5%;水果產量2.37萬噸,下降12.6%。
2022年,椒江區全年生豬出欄1.93萬頭,比上年增長32.0%;家禽出欄8.55萬羽,下降10.3%。全年肉類總產量1785噸,比上年增長25.2%,其中,豬肉產量1605噸,增長31.2%。禽蛋產量460噸,下降24.3%。全年水產品產量7.56萬噸,比上年下降42.9%,其中,海洋捕撈產量5.88萬噸,下降49.2%。
2022年,椒江區全年完成“非糧化”整治面積4445.16畝,認定糧食生產功能區75個。引進優質農產品新品種125個,建成省級新品種示範基地4個。年末農民專業合作社335家,其中,國家級示範性專業合作社3家,省級示範性專業合作社5家,市級示範性專業合作社2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8家。全區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總數37個,其中,有機農產品6個、綠色食品8個、無公害農產品23個。獲農博會金獎4個,森博會金獎2個。

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椒江區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50.65億元,比上年下降0.3%,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76家,實現增加值210.56億元。年營業收入億元以上企業達到175家。
2022年,椒江區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各行業中,醫藥製造業以32.67億元的增加值總量躍升首位,比上年增長11.7%。總量居前五的行業還有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和專用設備製造業,分別實現增加值23.07億元、20.66億元、19.58億元和19.35億元,分別比上年下降9.8%、增長13.0%、增長27.7%和下降28.2%。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38.14億元、114.60億元和70.09億元,分別比上年下降0.6%、下降3.1%和增長8.7%。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增加值24.21億元,增長6.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民營企業家數達547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家數的95.0%,增加值達到169.34億元,占比80.4%,比上年增長1.9%,高於規模以上工業2.6個百分點。
2022年,椒江區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75.34億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利潤總額52.97億元,比上年下降8.2%。
建築業
2022年,椒江區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3.96億元,比上年下降6.6%。年末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83家。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161.23萬平方米,下降3.3%;房屋竣工面積688.86萬平方米,下降20.7%。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椒江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9.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7.09億元,增長1.9%,其中,商品零售額109.93億元,增長2.0%,餐飲收入7.17億元,下降0.1%。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日用品類增長21.3%,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2.6%,糧油、食品類增長6.4%,菸酒類下降1.8%;汽車類下降2.1%,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13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7.7%。
2022年,椒江區新設市場主體16350家,其中,新設企業4952家,新設個體工商戶11398家。年末在冊市場主體83320家,其中,企業31120家,個體工商戶52200戶。
2022年,椒江區全區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33個,年成交額112.5億元。其中,消費品市場30個,生產資料市場3個,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達10個,其中,年成交額超10億元的市場有4個。
對外經濟
2022年,椒江區外貿進出口總額457.77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出口總額429.14億元,增長15.0%,進口總額28.63億元,增長15.1%。按出口企業類型分,全年外貿公司出口額193.29億元,占全部出口總額的45.0%,增長37.1%;三資企業出口額46.19億元,占比10.8%,增長6.9%;生產企業出口額189.66億元,占比44.2%,增長0.3%。
2022年,椒江區新批境外投資企業6家,境外中方投資額1515萬美元,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1個,比上年增加1個,實際利用外資930萬美元。全年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3373萬美元。
金融
截至2022年末,椒江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596.9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7%。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519.93億元,增長11.5%。在人民幣存款餘額中,住戶存款餘額916.70億元,增長16.8%;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1010.23億元,增長13.6%;廣義政府存款餘額513.75億元,增長20.3%;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76.60億元,下降51.4%。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3057.4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3%。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3041.47億元,增長14.5%。在人民幣貸款餘額中,住戶貸款餘額1120.34億元,增長9.1%;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1921.02億元,增長17.9%。
郵電業
2022年,椒江區年郵電業務收入13.53億元。快遞業務量1.56億件,比上年增長55.8%,快遞業務收入8.58億元,增長33.6%。年末全區固定電話用戶24.19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14.53萬戶。年末國際網際網路寬頻用戶44.43萬戶,移動網際網路用戶108.31萬戶。

交通運輸

椒江區是台州市中心城區,交通便利,路網密布,杭台高速鐵路台州站坐落於椒江區境內。228國道寧波—東莞高速公路甬台溫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杭紹台鐵路台州市域鐵路S1線貫穿椒江區。
2022年,椒江區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8.76億元,比上年增長6.0%。年末全區公路總里程580.5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7.20千米。全年完成鐵路運輸旅客周轉量7.21億人千米。完成水上運輸貨物周轉量821.33億噸千米,比上年下降0.5%,旅客周轉量1659萬人千米,增長27.2%。全年海門港貨物吞吐量1395.8萬噸,增長18.3%。其中,貨櫃吞吐量70.5萬噸,下降38.2%。年末全區汽車保有量24.13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49萬輛,其中,私人汽車21.33萬輛,增加1.30萬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椒江全區共有幼稚園113所,在園幼兒2.07萬人;國小20所,在校學生5.18萬人;國中15所,在校學生1.77萬人;職業中學2所,在校學生4050人。教育數位化疊代升級,建成區級智慧校園25所、市級標桿校2所,建成10個新型教學空間。截至2022年末,椒江區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分別為台州學院台州職業技術學院

科學技術

2022年,椒江區新增省級企業研究院2家,累計17家;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4家,累計47家;新認定市重點實驗室1家,市級企業研發中心21家,創歷史新高。新增省級眾創空間2家,市級孵化器1家,市級眾創空間2家。全年新增科技領軍企業1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9家、累計114家;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26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08家,累計500家。新增省科技進步獎2項。全年專利授權量624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873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4762件。2021年全社會R&D經費投入占GDP比重為2.80%。

文化事業

2022年,椒江區文化事業活力綻放。舞劇《大陳島》入選市文藝精品扶持項目。央視《非遺里的中國》取景葭沚老街,舉辦“宋韻台州 雅致生活”系列活動。推出365公益課堂、惠民劇場、戲劇進校園、文化三下鄉等708場,受益民眾3.62萬人次。新建文化驛站5家、和合書吧2家、“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95個、鄉村博物館3家。
國家一級圖書館:台州市椒江區圖書館。國家一級文化館:台州市椒江區文化館。

體育事業

2022年,椒江區運動員參加各項賽事共奪得全國賽金牌16枚、銀牌10枚、銅牌3枚;省賽金牌23枚、銀牌19枚、銅牌19枚;市賽金牌15枚、銀牌11枚、銅牌12枚。全年舉辦各類體育活動15個,承辦全國U系列田徑賽、省青少年國際跳棋錦標賽、省幼兒跆拳道比賽、市首屆智力運動會等。新建微型便民體育公園10個、百姓健身房5個、健身游步道4條、多功能運動場2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末,椒江區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72家,其中,醫院27家、衛生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35家、村衛生室112家。衛生機構年末床位4749張,其中,醫院床位數4693張。衛生技術人員8211人,比上年末增加282人,其中,醫生3467人,註冊護士3536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92人和90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椒江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6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01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2.1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0.5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3.9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5.1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8.42萬人。
截至2022年末,椒江區擁有養老床位3835張,居家養老服務和照料中心189家,其中省級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8家,實現鎮(街道)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新增老舊小區養老服務用房配置3處;推進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建設,新增怡家社區食堂3家;全年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50戶,加裝老年人家庭智慧型安全監測設備36戶。建成區、鎮街、村社三級助連體服務網路,其中,村社已建成社會救助服務點28個。年末全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705人,全年共投入低保資金3614.9萬元,全區特困人員供養62戶、84人,全年發生臨時救助共437人次。

風景名勝

截至2022年末,椒江區共有9個A級景區,其中4A級2個、3A級5個、2A級2個。擁有台州灣野生動物園、台州灣濕地公園、白雲山公園、大陳島等旅遊景點。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位於椒江區楓山北麓青年路518號,占地面積336.5畝。1986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第二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授予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紅色旅遊基地,2005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佇列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紀念解放一江山島戰鬥和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1956年浙江省人民委員會修建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主要建築物有一江山島登入戰紀念館、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塔、烈士橋、烈士墓群、牌坊、“眾志成城”、“光照千秋”、“三軍豐碑”、“和平昌盛”群雕、52名將軍題詞碑廊以及戰役遺址。
椒江戚繼光祠
椒江戚繼光祠,即戚繼光紀念館,位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東山西南麓,占地面積約2010平方米,始建於明代,現在的建築為清代同治、光緒年間重建。海門人民為了紀念戚繼光的抗倭功績,於城隍廟戚繼光當年駐兵處建立戚公祠。椒江戚繼光祠依東山而築,其大殿及廂房部分即依山坡而上。大殿、偏殿和看樓通聯,布展《戚繼光抗倭史跡陳列》。其中大殿為中心陳列,東偏殿和東看樓為第一陳列室,西偏殿和西看樓為第二陳列室。《戚繼光抗倭史跡陳列》以文獻、文物、圖表、照片、模型等形式,再現了當年戚家軍抗倭的光輝歷史。椒江戚繼光祠,對了解明代中國軍民抗倭的歷史事件以及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業績,有重要意義;為激發民族責任感,加強國防意識,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平台。
2019年10月,椒江戚繼光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江山島
一江山島,位於浙江省東部沿海,屬東磯列島,又稱英雄島,屬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一江山島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組建以來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的主戰場而載入史冊,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國防教育基地。一江山島上散布著1955年解放軍攻克一江山島時遺留下來的戰爭遺蹟和戰事設施,有戰壕、炮坑、碉堡、貓耳洞等。
一江山島戰役遺址
一江山島戰役遺址,主要由入口接待區、東昌村軍旅體驗區、203高地靜思台追思紀念區組成。入口廣場面積2200平方米,昂然屹立的三棱紀念碑和廣場西部散落的礁石,傳達著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將士在惡劣的環境下協同作戰和一往無前的鋼鐵意志,也傳播著昂揚不屈的“一江山精神”。2019年10月,一江山島戰役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台州博物館
台州博物館,建築面積近12500平方米,總展陳面積約6000平方米。一樓為臨展廳;二、三樓屬基本陳列,四樓是民間收藏專題陳列。
椒江區(椒江市)
台州博物館

歷史文化

送大暑船
每年小暑至大暑節氣期間,以椒江葭沚一帶的漁村為中心區域,都會舉辦送大暑船活動。從農曆四月開始,到七月大暑節結束,參與民眾達十幾萬人次。大暑船船體長約8米、寬約2米,船內設神龕香案供奉五聖神靈,船艙內放入牲畜、五穀、酒水和縮小版的各類器具等物品。 大暑節當天,參與活動的人員,排成長隊,從五聖廟出發,一路巡行,抵達椒江漁業碼頭,再由油輪把大暑船拖到椒江出海口,焚燒,祈求漁民出海打魚平安順利,祈福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生活安康。
送大暑船是一場糅合了中華節氣習俗、農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民俗活動,圍繞著“大暑日祛災”主題,不僅表現了對神靈的敬畏和祭拜,還融入了椒江本地多種民間舞樂形式,不僅是二十四節氣農耕文化和椒江地方文化共生演化的載體,是二十四節氣文化演變成大型祭祀活動的見證,更寄寓了當地百姓“驅除邪祟,祈求平安”的願望,反映了他們順應自然、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場面虔誠而熱烈,極具藝術性。
2021年5月,農曆二十四節氣(送大暑船)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地方特產

蛋餅
每年小暑到大暑節氣,椒江葭沚都會舉行“送大暑船”民俗活動,以獨有的方式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薑汁核桃調蛋
薑汁核桃調蛋,是椒江一大小吃。薑汁核桃調蛋香醇可口的風味小吃,也是營養豐富滋補佳品,具有散寒、止嘔、祛痰、健脾等諸多功效。
食餅筒
食餅筒,是浙江台州特有的漢族傳統小吃,節日食俗。台州人有立夏、端午、五月十三吃錫餅(麥餅食餅筒)的風俗。食餅筒,又名五虎擒羊,顧名思義就是把各種美味佳肴用紙樣薄的麥焦皮(也有用米漿烙的米筒)包成筒狀,裡面包有許多菜,例如:胡蘿蔔、肉絲、芹菜等可口鮮美的菜,它又俗稱“麥焦”。

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椒江區入選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
2019年11月,椒江區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2021年1月,椒江區入選2018-2020年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21年5月,椒江區入選全國中國小勞動教育實驗區。
2023年11月,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第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