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路100號,占地面積2010平方米,建築面積1020平方米,陳列面積860平方米,隸屬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是社會科學類名人專題紀念館。

1964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維修戚公祠。1984年,國家撥款重修戚公祠成立戚繼光紀念館。1987年1月,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成立並對外開放。2004年,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戚公祠鐘樓復建竣工。截至2019年末,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有21件/套,舉辦展覽3個,參觀人數8.4566萬人次。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三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
  • 外文名:Qi Jiguang Memorial Hall
  • 地理位置: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路100號
  • 占地面積:2010 m
  • 類別:社會科學類名人專題紀念館
  • 投用時間:1987年1月
  • 開放時間:8:30一17:00(周一閉館)
  • 門票價格:免費
  • 藏品數量:21件/套(截至2019年末)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展廳,館藏文物,綜述,重要藏品,文化活動,宣傳教育,學術研究,保護措施,所獲榮譽,相關建築,機構設定,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19世紀50年代,海門衛衛城城隍廟暨戚公祠,因鐘樓頹敗,卸慶善寺銅鐘置地上。
1962年,慶善寺銅鐘移置楓山半山,建鐘亭懸掛。
1964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維修戚公祠。
1966年文革開始,戚公祠為當地生產隊占用,被隔為三段,前面是米麵廠,中間為大隊民辦國小,後面為橡膠塑膠廠。文革結束後,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決定占用單位遷出。
1983年,戚公祠占用單位全部遷出,
1984年,國家撥款重修戚公祠成立戚繼光紀念館,王及主持了從維修到編寫《戚繼光抗倭史跡陳列》提綱,直至撰寫講解詞的全過程。
1987年1月,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成立並對外開放。
1999年1月,慶善寺銅鐘從楓山移回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
2004年,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戚公祠鐘樓復建竣工。

建築布局

綜述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原為海門衛衛城城隍廟暨戚公祠,占地面積2010平方米,建築面積1020平方米,陳列面積860平方米,該紀念館依託戚公祠古建築,坐北朝南,為一條縱軸線上三進建築。
入口處為照壁,通面寬16.6米,磚石砌築,正面開左右兩門,上毯灰雕頂脊,中間為沙孟海題寫“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館名,門兩邊牆體上部磚砌花牆一架;照壁內壁中間有張直生題“東南屏障”四大字。
進照壁為水池,池上架拱券型小石橋,每邊池欄三面與石橋欄乾相鄰,愁成兩方池。兩邊牆體上部各瓷磚砌花牆四架。
前大殿五間樓,重檐歇山頂,通面寬16.6米,通進深7.3米;前廊柱懸掛楹聯兩副:朱關田書“名播千秋昭典籍,身經百戰著勛功”;趙連城撰,盧樂群書“盪彼倭夷靖海宇,保吾黎庶澤椒江”。正門楹聯為林劍丹書戚繼光聯句:“功名雙鬢黑,書劍一身輕”。
進前大殿為戲台,歇山頂四石柱,間距5米;前石柱上匾額:“勝地重光。林劍丹。”柱上舊刻分書聯:“看報應朗朗如對孽鏡,知人民熙熙如登春台。”
戲台前過甬道為池,中間架橋;過池為看樓,五開間三重檐歇山頂,稍間再接翼樓,明間依山造石踏跺,上石踏跺與看樓樓面平,通面寬21.2米,通進深12米;上重檐中間懸掛由沈寶庵書寫的匾額:“民族魂。”檐下懸掛由胡問遂書寫的匾額:“功昭日月。”石踏跺處前廊無檐,上石踏跺樓門上懸掛匾額:“海不揚波。”為朱關田所寫。門兩旁楹聯:“重欣海有安瀾日,真見功成唾手時。”為戚學標所寫。門內上懸掛匾額:“衛國干城。”為王學仲所寫。
過看樓樓面為中廊,過中廊為大殿,五開間歇山頂,通面寬14米,通進深13.2米;大殿明間內廊上懸掛民國時期的舊匾:“碧海丹心。”為馮玉祥所寫。外金柱懸掛原國務委員、國防部長張愛萍所寫的楹聯:“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明間正中雕塑戚繼光坐像,由著名雕塑家、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王卓予創作。上懸掛沙孟海手書匾額:“威震海疆”。內金柱懸掛上聯:“紀效贊新書,思往日,樓船飛渡,節鉞專征,扼桃渚,凱奏犀軍,百戰靖蝦夷,丕振朱明夸上國;銘勛崇少保,看今朝,祠宇騰輝,河山繡錦,謁椒江,跡尋鴛陣,千秋懷虎將,激揚丹捆衛中華。”為舊日蜀中王體誠所撰,由山陰沈定庵重新書寫。
大殿兩旁為偏殿,各面寬6.6米,進深3.2米。中廊與兩偏殿間各成天井。大殿西面為鐘樓。大殿東邊門出圍牆內,靠大殿東山牆和東偏殿北山牆,樹白石碑九塊,刻黃松濤、劉藝、劉夜烽、葛介屏、祝嘉、游壽、周昭怡、任政、錢君匐等為紀念戚繼光創作的書法作品。東邊門圍牆北面架設鐵制天橋,與東山公園通連。大殿西邊門出為鐘樓,鐘樓坐西朝東,三層樓閣式,三重檐歇山頂木結構,頂層懸掛戚繼光抗倭時用作報警鐘的南宋慶善寺銅鐘。

展廳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基本陳列為《戚繼光抗倭史跡陳列》。大殿為中心陳列,東偏殿和東看樓為第一陳列室,西偏殿和西看樓為第二陳列室。大殿、偏殿和看樓樓面通聯。《戚繼光抗倭史跡陳列》以文獻、文物、圖表、照片、模型等貫串,分版面陳列明代海門衛模型、戚繼光大事年表、明代沿海倭患、沿海人民的災難、初戰浙江、屯兵海門衛、建立戚家軍、台州大捷,轉戰福建、共同作戰的戰友、人民民眾奮起抗倭、軍事學著作、人民的懷念;以櫥櫃陳列戚家軍兵器、鴛陣、水師船隻模型。

館藏文物

綜述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藏品來源於舊藏(明洪武二十年由黃岩慶善寺移至戚公祠);椒江長順壩旁挖泥時出土,並王林甫捐贈;南門河、閘頭護城河址及戚公祠出土;其他出土文物收購。截至2019年末,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有21件/套。

重要藏品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重要藏品有:南宋慶善寺銅鐘、明嘉靖三十九年銅製佛郎機、清大鐵炮、清小鐵炮、明石雷。
南宋慶善寺銅鐘
銅鐘原在黃岩城內慶善寺(即今大寺巷的大寺),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鑄。青銅質,高2.24、口徑1.28米,重6000斤。通體銘文,首為鐘銘,述鑄鐘緣起,著名學者鄭大惠撰。其它銘文是捐錢者的姓名錢數,人名總數多達1200多人,文字上萬,滿布於上下六區及框間篆帶部位。
明代戚繼光抗倭銅製佛郎機火炮母銃一門
母銃黃銅質,口徑33毫米、全長1472毫米,由炮鏜、裝彈室和尾部構成,炮膛前口沿上方鑄前照星,裝彈室前端鑄後照星。佛郎機原無照星,是戚繼光對佛郎機進行改造後所鑄。炮鏜後部左側刻銘文“嘉靖三十九年”,炮尾部上方刻銘文“宇字號”,炮右耳刻銘文“一七”。2002年椒江江心長順壩邊上挖泥時出土,全炮保存完好。嘉靖三十九年是戚繼光任台金嚴參將的第二年,所刻字號是戚家軍水師船號,該佛郎機為國內出土僅有的戚繼光抗倭火器。2002年12月17日,浙甬工拖9號船員王林甫上送。
清代鐵炮5門
清代鐵炮5門,其中1門為嘉慶六年浙江提督蒼保所造,時浙江巡撫為阮元。
參考資料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與椒江區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凡文博方面的工作均互有聯動,如文物普查、社會調查、公共活動、學術研究等方面。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對當地駐軍部隊、大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聯繫結對單位舉辦過多次講座;該館與山東蓬萊戚繼光紀念館、福建福州戚繼光紀念館、該市內的臨海桃渚戚繼光紀念館、臨海白水洋戚繼光紀念館、溫嶺新河戚繼光紀念館均有館際宣傳交流。

學術研究

1987年,為紀念海門衛建城六百周年和戚繼光逝世四百周年,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發起徵集楹聯,收到應徵聯作九百八十餘副,從中選出227副編集為《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楹聯選》出版。1999年,王及的論文《台州大捷與現存明代戚繼光抗倭紀念碑刻》參加山東蓬萊戚繼光研討會。梁雲文、王及的論文《台州最古老的大鐘和抗倭文物——慶善寺銅鐘考》刊登於《台州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發表有大量論文和文章,內部出版有《椒江市革命文化史料選編》,專著出版有《台州歷代書畫篆刻家傳略》《歷史古鎮章安》《椒江歷代詩詞選》《蒲華研究》《柯九思詩文集》等。
199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戚公祠建築進行了測繪,編寫《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說明書》和《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簡介》。

保護措施

1960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公布慶善寺銅鐘為省二級文物保護單位(後撤銷)。
1981年,戚公祠被椒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派文管會人員王及於1981年底入駐辦公。
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戚公祠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三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建築

海門衛衛城城隍廟暨戚公祠:
據《民國臨海縣誌》載:“海門衛城在縣東南九十里三十八都。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國公湯和建(原註:撤黃岩城石料為之)。三面依山,一面阻海,北面去城一里平川陸地。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並前所、桃渚遷棄,立台寨置兵為守。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海寇悉平,城守復舊(洪志)。”項士元《海門鎮志》載:“城隍廟在東山之西。劉誠意伯點基。左廂有大樟一株,高約數十丈。廟右有樓懸大鐘,雲自黃岩慶善寺鑄,從海上浮至。鐘有銘,作柏梁體。一擊聲聞十里。清同治五年(1866年),邱糧廳洪源建兩廡樓房十楹。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林岱锺、婁輔辰新建山門。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金商建廟左庫房。二十四年里人尤岳松建穿堂。”“戚公祠在城隍廟右,祠明總兵戚繼光。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武進王雨亭軍門及汪康生參將重修,並由鎮署每年助香燭燈油錢八千文,分四季發給。”
戚公祠建築始建於明初海門衛建城時。明嘉靖年間,倭寇大舉侵犯我東南沿海。民族英雄戚繼光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任台金嚴參將,屯駐海門衛。戚繼光到海門後,以舊兵無用,招募義烏礦工三千人,訓練戚家軍,教以適應南方水田地區作戰的鴛鴦陣,並創立水師,配備大小船隻,當時練兵場在東門外,該處是駐兵處之一。戚繼光離開海門後,海門人民為了紀念戚繼光的抗倭功績,於城隍廟駐兵處建立戚公祠,永奉香火。

機構設定

單位性質:全額預算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由椒江區財政撥給。
人員編制、組成:編制5人,館內工作人員9人,行政管理人員2人、專業人員2人(其中正高級1人、中級1人)、群工講解2人,安全保衛2人、勤雜1人,其中臨時工4人。
觀眾接待:年接待觀眾2—3萬人。
歷任館長︰王德新(1987年1月,館長)。王及(1998年6月至2000年1月,法人代表)。梁雲文(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法人代表)。王及(2007年5月,法人代表)。

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戚繼光路100號。
戚繼光紀念館
  • 交通指引
公共運輸:台州市103路、128路、129路、151路,東山公園交站下車前往。
  • 開放時間
8:30一17:00(周一閉館)。
  • 門票價格
免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