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的一種遺蹟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柱洞
- 定義:田野考古的遺蹟現象
田野考古的一種遺蹟現象。
漢四角柱洞為漢代文物,現收藏於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位於兩座煉鐵爐中北部,系先夯築起來一個四四方方的平台,然後在四角挖出四個洞,栽埋直徑45厘米左右的大粗柱子,乾什麼用呢?專家們認為,是為了架起四...
在 2014 年的發掘工作中又發現了一批柱洞,不少柱洞外圍有圓形、方形、長方形的柱坑,部分柱洞的底部還有柱礎石,局部區塊排列較整齊。4.龍山越國貴族墓群 龍山越國貴族墓群分布於九龍山山脈的多條山脊、山坡及丘陵地帶,西至九龍山...
房址均為柱洞組成的近似方形桿欄式建築。以2010PSF2開口於11層下,打破第12層,南北長約3米,東西寬約2.2米,面積約7平方米;由14個柱洞組成,柱洞直徑12-28厘米,深29-40厘米,柱洞內填土均為灰褐色半沙土。遺物主要為陶器和...
瓦店遺址共清理出柱洞十一個,灰坑一個,墓葬二處。柱洞分布在兩個探方中,均遭後期破壞。柱洞多為圓形,直徑8~30厘米、深8~28厘米、間距30~60厘米,未發現有居住面。灰坑,位於瓦店遺址中部偏北,開口於第五層下,為圓角長方形...
青崗林遺址位於壩子東南側的青崗林村民組寨前,坡狀堆積,高差大,地層厚薄不一,晨厚處達1.5米以上,新石器時代遺蹟主要開口在生土面上,有房屋建築遺蹟3座、灰坑5個和大量零散柱洞。F1呈不太規則長方形,可分為2間,殘留柱洞20...
此外,還有一些排列基本有序的柱洞,位於兩條排水溝之間,柱洞底部為墊石,其居住面應屬於木構乾欄式。人們還在建築遺址內發現了4個灶坑,都是利用原有地面鑿成圓形坑,前方留有灶口,平面呈“Ω”形,口小底大。灶坑口徑約30~35...
杉龍崗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新安鎮杉龍崗村,面積約4萬平方米,主體堆積為新石器時代彭頭山文化遺存。杉龍崗遺址發現於2005年,發掘器物堆積豐富,包括陶器、石器和柱洞,還發現了很多動物骨骼和稻穀種子。杉龍崗遺址區域面積較大...
在它的爐前是比較寬敞的工作面,工作面東西兩側有兩個柱洞,間隔4.8米,直徑0.4米,洞深3米,底部用石頭做柱基,這說明當時在柱洞的上面有一個工作棚,防止鐵水流出時遇水冷卻或爆炸。在爐前清理出13塊積鐵,總重近百噸,其中...
清理前僅存柱洞,形狀為圓形、橢圓形、長圓形、長條形、不規則形等。 D1~D9構成南間,D1和D9之間可能為南間通向室外的門道,D10~D16構成北間,D17~D20可能為北間的支撐柱,D5和D6間可能為南北兩間相通的內門道。D21~D3...
本次試掘共清理灰坑11個、灶台遺蹟1個、柱洞遺蹟3組、燒結面2處。清理的11個灰坑中,除H1和H11外,其他灰坑的填土純淨,沒有發現任何包含物。H1和H11均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春秋時期遺蹟,H1位於遺址中心土台,H11位於中心土台正南已...
東區發現馬橋文化至後馬橋文化房址4座、單體溝槽6條、灰坑17座、灰溝3條、灶址1處、柱洞柱坑若干。房址為基槽式地面建築,平面呈長方形,有2~3個隔間,門道多朝東、朝南。面積最大的F4年代最早,南北殘長14.86米、東西寬3.38米...
試掘選擇邊緣地帶的三個地點,共82平方米,底層分6層,遺蹟有屬於青銅時代的灰坑和屬於新石器晚期的柱洞等2項,個別石器、骨器,還有少量能夠反映當時居民生產和生活的陸生和海生動物骨骼和貝殼,另有一些帶有明顯夾棍痕跡的燒土塊,完整...
小珠山遺址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50米,遺址面積約5000平方米。發掘主要在遺址的中部和南部進行,發現房址、灰坑、野外灶址和柱洞。同時,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蚌器、骨器等。地層堆積 小珠山遺址是典型的貝丘遺址,各個文化層...
柱洞 不多,這種柱洞是因為樁柱被後人拔出後形成的,多為圓形,最深的有70厘米,裡面出有陶片和石塊等。出土遺物 第三次發掘共出土編號小件2000多件,有石器、骨角牙器、木器、陶器、銅器、鐵器、動物骨骼和農作物八大類,其中以...
房址,2座。F2,長方形地面建築,面積約20平方米,東西向一排9個柱洞,柱洞直徑17~20厘米,深19~23厘米,柱洞間距70厘米,牆基槽寬13厘米,深10厘米。房址處於台地北側,在牆基以北40厘米有兩個間隔1米的柱洞,當是立柱以支撐互牆,...
其中一號煉鐵高爐爐基深3米,由紅粘土加礦石粉、木炭夯築;爐缸呈橢圓形,長軸4米,短軸2.7米,面積8.5平方米;爐壁殘存高0.54米,北壁厚1米;爐前工作面南北長6米,東西寬4米,工作面兩側各有一柱洞,間隔4.8米,洞徑...
窖藏、柱洞、尖底缸仍留謎團 中壩被初步確定為古代鹽都,但一些謎團無法得出結論。窖藏謎團: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地層,考古學家發現了數以百計的灰坑和窖藏,它們關係複雜。“像中壩這樣密集分布和關係複雜的情況,在其他遺址中很難見到。
司儀,位於祭祀場所的北部,由四個主柱洞組成一個兩兩對稱、略呈扇形的排架式“雙”式建築,與白陶上的獸面神徽的“梯網”建築在形式構成上完全吻合。柱洞均近方形,邊長為0.85~1米、深1.1米左右。東、西兩側分別有一個和兩個...
北牆內有中心柱、間柱和轉角柱等5個柱洞。其中心柱柱洞直徑0.2米、殘深0.9米,東側暗柱直徑0.42米、殘高1.25米,西側暗柱直徑0.45米、殘高1.2米,東北角及西北角轉角柱的柱洞直徑0.3~0.4米、殘深1.5米。除中心柱較...
新石器文化遺址主要分布於遺址南區和西區,以南區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層平均厚度約0.3米,發現紅燒土遺蹟兩處,柱洞兩個,灶1個,灰溝1條,灰坑27個、墓葬1座以及陶器、石器等大量遺物,初步估計陶片數量在萬片以上,可...
二是建築規格高,春秋時期三層台的宮殿基址在全國東周遺址中是首次發現,貝殼路、土木結合的榫卯結構大型柱洞、土木結構夯土台基,台內地梁的設定,以及貝殼路、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在全國均屬罕見。三是建築風格奇特,它突破了我國古建的...
首次在紅山文化積石冢上發現建築址,並有柱洞和礎石,推測建築址具有祭祀功能。墓地出土的各類重要遺物。其中,出土玉器共140餘件;發現了14件人像製品;首次發現帶有三個凸起耳的環形玉璧。結構布局 墓地兼具埋葬與祭祀功能。從墓地結構...
前廊部分僅存有柱洞。房址中發現牆柱、廊柱與樑柱共51個,其中牆柱27個(北牆4個,西牆10個,南牆7個,東南牆6個),輔牆柱4個;樑柱9個,位於房子中部偏南,分為5組,呈東西向排列,除第4組(從東向西)為一個大柱洞外,...
四周有圈大柱子洞或柱礎石,南北兩面各九個,東西兩面各四個,應是殿堂檐柱洞。在搪柱洞外側還有一圈小柱子洞或柱礎石,排列情況往往是兩個小柱子洞陪襯著一個檐柱洞,可能是支撐殿堂出檐的挑檐柱洞.從檐柱的排列,可以推定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