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惠安縣沿海百崎回族鄉下埭村音樓山東南坡中部,為福建中部沿海地帶帶有海洋文化特徵的史前時期的典型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 地理位置惠安縣沿海百崎回族鄉下埭村音樓山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地址,文化發現,

地址

位於惠安縣沿海百崎回族鄉下埭村音樓山東南坡中部,範圍約2100平方米。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於1978年發現,屬於“貝丘遺址”, 已不多見。1978~1979年進行兩次地表調查,後又進行多次進行試掘,其中影響較大的要數2005年的泉州晉江流域考古調查,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古試掘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試掘只對音樓山遺址進行小面積地發掘,主要是考慮到遺址的重要性和將來進行較大規模的正式發掘需要。試掘選擇邊緣地帶的三個地點,共82平方米,底層分6層,遺蹟有屬於青銅時代的灰坑和屬於新石器晚期的柱洞等2項,個別石器、骨器,還有少量能夠反映當時居民生產和生活的陸生海生動物骨骼和貝殼,另有一些帶有明顯夾棍痕跡的燒土塊,完整器物很少。

文化發現

已知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福建省內涵有比較明顯的區別,可作為福建中部沿海地帶帶有海洋文化特徵的史前時期的典型遺址。柱洞
以及海豚脊椎骨、麂牙床、趾骨、肱骨、動物燒骨、鯊魚骨、熊牙等大量動物骨骼。還發現有全省最早的刻畫符號和4000年前後古人的建築物遺留下的柱洞,對於追溯泉州地區的建築史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文化層則遭到較為嚴重地破壞,地表及局部土層僅有少量的陶片及蠣蚌殼包含物,雖然如此,但仍保存了較大面積,相對較好,內涵較為豐富,是研究閩東南新石器時代的一處不可多得的重要遺址。隨著地表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逐層挖掘,出土文物更顯珍貴。在第四層中發現了石器青銅等數千年前的人類活動痕跡遺留,包含有一些貝殼、螺殼,還發現了巨大的海蠣殼等海濱之物。採集了為數不少的石錛、小石斧、小石鑿、殘陶拍等紅、灰、黑色夾類砂陶和黑、灰色泥質陶片。以幾何形印紋陶為主,還發現一片紅色半葉狀彩陶片。紋飾有籃紋、繩紋、席紋、剔點紋、蕉葉紋等。音樓山遺址基本上反映了福建南部(包括晉江流域和九龍江流域)沿海新石器時代末期的特徵。
柱洞是新石器晚期的產物柱洞是新石器晚期的產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