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7年冬,在拓浚三里橋河時發現毘山遺址。
2004年3月~2005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湖州市博物館對毘山遺址涉及建設的區域進行了分階段的考古發掘,共揭露面積約2000平方米。
2013年12月、2014年8月,考古人員對毘山至西山一帶20平方千米區域進行了詳細的地面調查和局部勘探,複查遺址3處,新發現遺址8處。
2014年10月~2015年底,選擇毘山北部的“五爿頭”、毘山南部的“小操場”分別布方發掘,探方編號2014T1、2014T2(下文簡稱為“T1”“T2”),發掘總面積約250平方米。
2015~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託陝西龍騰公司對毘山遺址進行了大範圍勘探。勘探面積約45萬平方米,共發現遺蹟現象92處,其中河道8條、高台堆土17處、不明堆土範圍23處、黃土範圍9處、文化層範圍4處、紅燒土範圍9處、活土坑6座、墓葬6座、石塊範圍4處、水域2處等。通過調查,基本確認了遺址的邊界——大致以現怡和家園南牆—大升路西側—邱家漾—三里橋河—龍溪港一線為界;三里橋河、龍溪港、鐵店橋河及其支流圍繞成一個環形結構,河道內側分布著走向一致的堆土高地,類似城牆,堆築性質明顯。
2019年,為配合毘山東部建控地帶內的相關建設,在南豐圩地點進行了局部發掘,清理灰坑13座。
遺址特點
綜述
毘山遺址,西鄰湖州城區,北距太湖約10千米。遺址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年代以新石器時代和夏商時期為主,是浙江地區已發現的最大的一處夏商遺址。曾採集到少量卜骨、卜甲、銅器、玉器等。自1957年發現以來,經歷多次地面調查。1995、2000、2004~2005、2008年共進行了六次正式考古發掘。2014年之前,考古發掘多為配合基本建設,被動性較強,集中於毘山西部,靠近三里橋河。
2004~2005年
發掘地點位於毗山西北坡,以主要堆積為高祭台類型時期的南北向大溝(G1)分為東、西區。根據地層堆積和平面遺蹟分布情況,發掘區的堆積過程大致為兩個大的階段:G1東、西兩側主要為新石器時代營建的墓地,清理墓葬六十一,西區另還發現一處由小坑組成的建築遺蹟,均直接在表土層下開口;G1東側為疊壓墓葬土台的高祭台類型時期的建築、水井等遺蹟。
西區墓葬按南北布列基本可分為四排;東區墓葬可分為中、北、南三組。墓葬均大致南北向,豎穴土坑,頭向南,一些墓葬判斷曾有葬具。
2014~2015年
發掘商周時期遺蹟4處,土台1處、木樁遺蹟2組、灰坑1座。
土台,分布全方,西北—東南向分布,長88米、寬17.8米、厚約2米。商周時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土台。早期時代屬於馬橋文化。晚期時代為周代,主要沿用早期土台。
木樁遺蹟A,分布於T1西北部,按照層位關係及木樁埋入深度等可以分為5個小組。樁A1~A13為第一組,G1下發現,殘長0.5~1.3米,埋入深度兩側淺中間深。A14~A23為第二組,G1下發現,殘長0.6~1.65米,埋入深度基本一致。第一、二組方向相同,時代可能相差不遠。A24~A44為第三組,方向與前兩組略不同,G1下發現,殘長0.2~0.5米,埋入深度基本一致。A45~A57、A58~A64為第四、五組,皆G1下發現,保存較好。
木樁遺蹟B,呈條帶狀分布於T1東部,方向北偏西50°,略有彎曲。木樁絕大多數向河道方向傾斜,樁B7橫置於南側,樁B87、B88散落於西側。從木材的鑑定結果來看,木樁遺蹟B的選材比較一致,主要為殼斗科一類,這也說明,當時護岸構築工藝的成熟。時代應為馬橋文化。H3位於T1東南部。平面近圓形,斜直壁,近平底。填土呈淺灰色,土質略硬、緻密,含少量燒土粒、灰燼,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錐狀鼎足、鴨形壺、罐、豆等。
2015~2018年
第一處發掘點位於毘山北部、鐵店橋河南岸,小地名曰五爿頭。發現有比較好的早期堆土和木樁痕跡,了解堆土及周邊河道的性質和年代。布方約150平方米,發現了商周時期的台地和兩組木樁遺蹟。勘探可知該段台地寬17.8米、長88米、厚約2米,呈條帶狀分布於鐵店河南岸。從對木樁遺蹟的解剖來看,B組木樁較早,應為馬橋文化時期,西北東南分布,與土台、鐵店橋河方向一致,兩側延伸出探方外,共發現木樁88根,多數屬於殼斗科木材。A組木樁在G1(唐宋)清理後發現,大致可以分為5個小組,A1、A2組可能同期(埋樁兩側淺、中間深),A3組年代稍晚(埋入較淺),這三小組年代約為周代;A4、A5組大致為唐宋至六朝時期。A、B兩組木樁皆是為加固台地建造,特別是B組,靠近鐵店河一側,從勘探情況看對應河道的年代也應該大致同期。
第二處發掘點位於毘山南側、麻雀田東北部台地,俗名“小操場”,發現有東西向文化堆積,類似台地或牆體,面積約100平方米,距地表1.6米下發現後馬橋文化燒土堆積,該層層面發現有11個柱坑,排列有一定規律,可能是一處房址的組成部分。從2017年麻雀田東區的發掘情況看,此區商周時期燒土堆積層的分布比較普遍,附近皆有房址建造的痕跡。
第三處發掘點位於毘山路南、大東吳廠區以北,俗名“麻雀田”,因中部有大量現代堆土,分東、西兩區發掘。東區發現馬橋文化至後馬橋文化房址4座、單體溝槽6條、灰坑17座、灰溝3條、灶址1處、柱洞柱坑若干。房址為基槽式地面建築,平面呈長方形,有2~3個隔間,門道多朝東、朝南。面積最大的F4年代最早,南北殘長14.86米、東西寬3.38米,面積約40平方米。F4南側的溝槽1,揭露長度27.5米(東部被破壞,西部未到邊),寬0.35~0.45米、深0.75米,方向91.4度。槽內近等距分布(30~40厘米)直徑10~15厘米的柱洞,揭露柱洞53個,周邊暫未發現附屬設施,推測為當時的“圍牆”遺蹟。
麻雀田西區發掘面積最大,截止到2019年,共發現商周時期建築基址7處、土台1處、灰坑29座、單體溝槽1處,出土小件100餘件。與東區小型房址不同,西區建築規模較大,主要由溝槽、柱洞組成,槽內多埋有支撐立柱的枕木(揭露的最長一段達9.3米),共同組成了桿欄式建築的基礎部分。按照層位關係,這批建築基址可以分為前後四個時期,屬於第三期的建築基址2揭露面積最大,達1000餘平方米,北部被破壞,南部伸入大東吳廠區內,方向170度,揭露長度90.8米、寬8.4~13.4米,有明顯分區跡象,至少分為6個單元。其與東側的黃土台有共時關係,而且台上的柱坑也與溝槽內的柱網方向一致,土台堆築土與槽內填土相近,未見長時間間隔形成的其他堆積,應是統一規劃和施工建造的。黃土台東西約70米、南北約30米,堆築最厚處4.5米。頂面為燒結面,並發現有規整的柱坑,直徑0.3~0.84米、埋深達1.8米,木柱應是堆築過程中一起埋入。
2019年
2019年,清理灰坑13座。灰坑平面呈圓角長方形,填土緻密堅硬,排列有一定規律,類似磉墩,年代不早於南宋。結合附近勘探可知,南豐圩地點,包括南橫塘南部的部分地區,在商周至宋代時期應是一片水域或沼澤地帶,局部有人類零星活動留下的痕跡。
文物遺存
2004~2005年,墓葬中共出土編號器物501件(組),其中陶器359件(組)、石器102件、玉器40件。石器中石刀31件、石犁21件、石錛19件、石鉞17件、石鐮9件、石鏃5件。陶器主要組合為鼎、盉、盤、豆、假腹杯形豆、罐、壺(雙鼻壺)、杯、大口缸等。石器種類有刀、犁、錛、鐮、鉞、鏃。玉器出土的數量不多,除了管珠類等外,大多以片狀、條狀和改制於原先其它玉件的鑽有系孔的墜飾為主。
2014~2015年,商周時期遺物主要為陶片。陶器以夾砂陶、泥質陶為主,少量硬陶、原始瓷,素麵為主,繩紋較多,其餘多為各類拍印紋飾。可辨器形有鼎、豆、罐、盤、鴨形壺、拍、器蓋、支腳、把手、網墜等。
研究價值
毘山遺址分布範圍廣,延續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是浙江省內已發現的一處重要商周時期大遺址。該遺址的保護和研究,對建立浙江省文化編年、考古學譜系關係以及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1963年3月,毘山遺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自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毘山遺址,路程約2千米,用時約4分鐘。
社會影響
2023年12月,2023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發布(浙江湖州毘山遺址新發現3000年前高等級建築基址群,實證為晚商時期浙北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核心聚落遺址)入選。
2024年1月,入圍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