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5年,杉龍崗遺址被發現。
2011年11月1日,啟動“中美合作稻作農業起源研究項目”(杉龍崗遺址的發掘),在澧陽平原開展為期三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從距今萬年前後相關遺址中提取信息,尋找由狩獵採集經濟向稻作農業轉變的考古學證據。通過調查、勘探和發掘,獲取這個時期水稻形態與農業形態的考古學證據,進而探討本地狩獵採集經濟到稻作農業經濟的轉變發展,以期解決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起源問題。
遺址特點
綜述
杉龍崗遺址地處澧水北岸澧陽平原上一條略呈橢圓形崗地的南部,崗地最高處海拔50.8米,相對高度為1~3米,周圍為平坦的農田和窪地。遺址因該崗地為杉龍崗而得名。根據初步調查,遺址面積近約萬平方米,遺址的主體堆積為新石器時代彭頭山文化遺存。2011年,發掘在遺址的南部和西南部兩個地點開展,總計發掘面積186平方米。
房址
房址F1位於T1西部,開口於第4層下,打破生土。僅在探溝內暴露一小部分,房基表面有一層約5厘米厚的散碎陶片,揭取陶片後發現柱洞及基槽。基槽的兩段呈直角東西長約0.5米、南北長約0.45米,寬0.1~0.2米,深0.1米。基槽內有碎陶片和研石。柱洞3個,由東至西依次編為D1、D2、D3。D1位於東部,被M1打破,平面略呈不規則圓形殘徑0.2米、深0.05米,洞內填土呈黑色,疏鬆,夾雜少量燒土和礫石。D2位於D1西北部距D1約1米,平面略呈不規則橢圓形,長徑0.12米、短徑0.1米、深0.14米,洞內填黑色土,疏鬆,夾雜燒土及礫石。D3位於D2以西約0.3米處,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長徑0.15米、短徑0.1米、深0.15米,洞內填黑色土,疏鬆,含小礫石。年代為彭頭山文化時期。
灰坑
灰坑位於T1西北部,開口於H1第2層下,打破第3層。平面略呈橢圓形,淺底較平。口長徑0.8米、短徑0.5米、深0.17米。填灰色土,較疏鬆,內含較多陶片。年代為彭頭山文化時期。
陶片堆積
陶片堆積,位於T2發掘區。該區的發掘沒有發現明顯的常規遺蹟現象,但發現有大量的陶片堆積,從陶片的分布及形狀來看,應該是原生堆積,這種成堆陶片或許是人工作用形成的。T2發掘區各個探方進入第4層以後均有大量的陶片堆積,堆積的範圍已經超出了發掘區,其分布面積顯然要大於探方的面積。陶片的堆積分布較均勻,層層疊壓。不過,雖有上下疊壓,但並無明確的層位邊界。陶片有大有小,在不少小方格內都分布有大塊狀的陶片,其中不少可辨器形。從陶片的埋藏狀態來看,有的陶器口部倒置而底部朝上,有的陶片近乎直立,有的有一定的傾角,大部分平置。就器形而言,支座可見基本完整者,釜(罐)也有大致完整者,其他則不完整。
年代
杉龍崗遺址多數測年數據經樹輪校正後的年代範圍為前6000~前5300年,屬於彭頭山文化中晚期。
文物遺存
杉龍崗遺址現場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柱洞,還發現了很多動物骨骼和稻穀種子。
陶器
陶器以圜底器為主,器類以釜、罐、缽為大宗,這三類器物兼具多種形態。另外還有盆、支座、多足盤、杯、壺形器、棒飾等,這些器物數量不多。
石器
石器出土數量不多,器類較少。製作石器的材料多為附近河灘的礫石,質地有砂岩、石英砂岩、板岩等。類型有斧、鑄、鑿、錘,以及棒飾、石片、砍砸器、盤狀器、刮削器、礪石等。斧、錛、棒飾類磨製較好。石片及砍砸器、盤狀器、刮削器等為打制。其他打、磨兼而有之。
植物和水稻遺存
杉龍崗遺址獲得一批植物和水稻遺存。發現了188粒炭化植物種子,經鑑定,能辨識的植物共162粒,隸屬7科8屬。數量最多的是草本植物,其中以稻屬為主,其次為莎草科和葫蘆科,前者多為雜草,後者則多為可食用物,包含蔬菜和瓜果,如葫蘆、黃瓜、冬瓜等。
研究價值
杉龍崗遺址區域面積較大、保存較為完整,文化內涵豐富,對當地的歷史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大的研究意義和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杉龍崗遺址,路程約37.7千米,用時約5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