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1984年7月成立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保護管理所;1986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展出了冶鐵爐基兩座、陶窯、四角木架柱坑、水井、水池、積鐵塊、陶模、鐵器等遺物;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7月,更名為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 占地面積:12萬餘平方米
  • 類別:遺址博物館
  • 開放時間:1986年10月
  • 地點: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古須路與大河路交叉口向南420米路東
  • 館藏精品:冶鐵爐基兩座、陶窯、四角木架柱坑
  • 票價:免費
  • 開館時間:1986年10月
歷史沿革,遺產描述,遺產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展覽與藏品,一號冶鐵高爐,四角柱洞,蓄水池,水井,陶窯,參觀信息,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1964年冬,鄭州市公路段修公路時,公路段一位姓趙的技術員在古滎鎮發現了大量煉渣及一些鐵器,他向文物部門進行了匯報。河南省鄭州市文物管理部門立即對該地域進行了考古調查,翌年春進行考古鑽探,發現遺址呈南北走向,南北長400餘米,東西寬300餘米,總面積十二萬餘平方米,並組織有關考古人員對遺址進行試掘。發掘工作剛起步,文化大革命開始,發掘即告停。1975年春古滎公社社員在遺址上平整土地,鄭州市博物館得知情況後,立即向上級部門報告,並派人看護現場。經市委有關領導批示,古滎漢代冶鐵遺址發掘工作開始,當年10月份完成了田野考古發掘,發掘出大型煉鐵爐兩座,以及一批重要冶鐵遺蹟,出土文物近千件。在發掘期間,得到了首都鋼鐵公司、《中國冶金史》編寫組、河南冶金局、省博物館等科研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使發掘工作順利完成,出土的實物資料證明這裡是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時期河南郡鐵官的第一工場遺址。1985年在遺址中心區設立了古滎漢代冶鐵遺址保護管理所,由鄭州市博物館代管。1986年,在省、市有關部門的資助下,在遺址中心區煉鐵爐及其它重要遺蹟處修建了遺址保護陳列室、辦公室等,並在保護陳列室舉辦了漢代冶鐵專題展覽,並於當年10月份正式對外開放。同年“金屬早期生產及套用”第二次國際會議在鄭州召開,近百位國內外專家對古滎漢代冶鐵遺址所體現的冶鐵水平給出高度評價。2011年7月,正式成立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遺產描述

古滎漢代冶鐵遺址位於滎陽故城西門外,是一處興盛於西漢中葉至東漢早期的冶鐵遺存。遺址南北長400餘米,東西寬300多米,總面積12萬餘平方米。1965年發現並試掘;1976年春正式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揭露面積1700平方米,發現兩座煉鐵爐遺蹟。其中一號煉鐵高爐爐基深3米,由紅粘土加礦石粉、木炭夯築;爐缸呈橢圓形,長軸4米,短軸2.7米,面積8.5平方米;爐壁殘存高0.54米,北壁厚1米;爐前工作面南北長6米,東西寬4米,工作面兩側各有一柱洞,間隔4.8米,洞徑0.4米,深3米,底部以石頭為柱礎。二號煉鐵高爐存留下部基礎,和爐前工作面基礎連成“凸”字形,南北長9.2米,北寬2.6米,南寬3.75米。在高爐前清理出13塊大型積鐵,最大的重23噸,一側有高2.2米的柱瘤。圍繞煉鐵高爐發現有:礦石加工場、四角柱木架坑、水井、水池、船形坑、陶窯等設施,顯示出以煉爐為中心組成的一個完整的冶煉系統。
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遺址出土鐵器318件、陶器380件、石器8件和大批陶模。部分陶模和鐵器上有“河一”銘文,說明遺址是漢代官營的河南郡第一冶鐵工場。鐵器通過金相檢測,有灰口鐵、白口鐵、麻口鐵、鑄鐵脫碳鋼、古代球墨鑄鐵等。
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遺產價值

歷史價值

1、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出土的三百多件陶器,從器物特徵看,大部分為西漢中、晚期遺物,個別屬東漢時期,同時出土的十二枚五銖錢,亦屬西漢中、晚期。出土還有帶“河一”銘文的鐵器的陶范內模,這表明了冶鐵工場的標誌。古滎在漢代屬河南郡,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在全國設定鐵官四十九處,河南郡鐵官所屬冶鐵工場多處,根據這一史料及發掘資料,這裡當是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時期河南郡鐵官的第一冶鐵工場。
2.遺址發現的煤餅。煤的發現和套用,在我國煤炭史和冶金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遺址窯中發現的餅形燃料,顯然是經過加工製造的,並創造了通風條件使之充分燃燒,這種作為燃燒的餅即是煤餅。煤用於煉鐵的記載最早見於《水經注·河水》,當在魏晉時期。古滎漢代冶鐵遺址的考古發現證明,可能在此以前幾百年,我國已經用煤作為工業燃料。
綜上所述,古滎漢代冶鐵遺址的規模和技術水平是不多見的,它為我們研究古代冶金提供了生動豐富的材料,並表明在二千年前,我國生鐵冶煉和鑄造已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大致達到了西方十七世紀的水平,而且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走著自己發展的道路,創造了一整套我國古代鋼鐵生產技術體系,這在世界冶金史上是一個重大貢獻。

科學價值

1、在冶煉水平方面,遺址中採集到漢代冶煉用的礦石和煉得的生鐵、爐渣,按當地所出木炭和石灰石的成份,加上每分鐘入爐風量列出鐵、碳、氧化鈣、二氧化矽、渣量、煤氣量和爐氣中含碳氣體量等七個方程式。根據方程計算,一號高爐每生產一噸生鐵,約需礦石兩噸、石灰石一百三十公斤,木炭七噸左右,出渣六百多公斤,日產鐵約五百公斤。方程計算的日產量是下限,參照數字情況,一號高爐的日產量應在半噸到一噸左右。一號高爐前重達二十餘噸的大積鐵也反映了當時的冶鐵效能。兩座爐基用耐火土加小卵石夯築,厚近4米;爐子不同部位選擇了不同要求的耐火材料;基礎坑處理為凸字形。這些是在長期冶煉中不斷改進豎爐性能以達到大規模生產的經驗總結。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需要擴大爐子容積,但由於鼓風設施限制,爐腔加大風量不足,於是在實踐中創造了橢圓形的爐腔,這樣就較易在擴大爐腔面積後滿足鼓風的要求。在熔鑄過程中也可能有意識地使用了熱風的技術。遺址的煉鐵爐是迄今已知漢代最大的煉鐵爐,亦是世界之最,它說明了我國的冶鐵業走在當時世界前列。
2、在鑄造技術方面,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模,陶模均系模製。泥模製好後經過烘烤,能增加強度,可以多次澆鑄,並避免沖沙。合模後外部用泥加固再經烘烤,乘熱澆注,可以使鐵液暢流注滿模腔,不致發生冷隔。這說明當時已具備了豐富的鑄造經驗,達到了連續大批量生產的水平。這裡出土的大多數為陶質母範,未見鐵范成品,可能是作為產品出廠了。遺址的其它部分可能有專營鑄造的場所,而這裡則是一個製造范模的基地。
3、關於鑄鐵脫碳成鋼。遺址出土了一些梯形鐵板,經科研單位金相鑑定,其金屬組織為低碳鋼,在鐵素體晶粒內還有彌散的碳化鐵。有十餘塊鐵板又用火花鑑別法鑑定,並與工業純鐵和低碳鋼的標樣作比較,其含碳量在0.1—0.2﹪之間,可以說,它們是經過脫炭處理,從鐵材變成了鋼材。這就表明,在長期處理可鍛鑄鐵的工藝中,創造了在沒有鑄鋼條件下獲得鋼件的方法。

社會價值

1.冶鐵技術的發展,在促進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對國家的統一與強盛,都起到重大作用。
2.古滎漢代冶鐵遺址中體現的技術成就,體現了中國古代冶鐵技術在世界上的先進水平。
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保護範圍:Ⅰ區:以1號煉鐵高爐爐缸中心為(永久性)坐標,向東163米,向西260米,向南188米,向北141米。Ⅱ區:以古滎環城公路和古須路西路邊交叉口為坐標,向南70米,向西70米。
建設控制地帶:Ⅰ區:自保護範圍邊線起,向東50米至滎陽故城建設控制地帶。向西50米至農田。向南20米至環城路南。向北55米至古滎糧所北院牆。Ⅱ區:自保護範圍邊線起向南20米,向西20米。

展覽與藏品

一號冶鐵高爐

這是按發掘原樣保存的一號煉鐵爐,它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漢代冶鐵爐遺蹟。看那個小洞,有誰能猜出它是怎么形成的嗎?這是在1974年冬天平整土地準備炸掉時安放炸藥挖的洞,或許由於先人的靈氣,炸藥沒有爆炸才是以保存。它的容積50立方米左右,東部、北部殘存有0.54米高的爐壁,爐缸呈橢圓形,它的南北長4米,東西寬2.7米,這樣的爐子在當時每天生產生鐵約1噸。這也是我國出土的漢代容積最大的煉鐵爐,堪稱世界之最。在它的爐前是比較寬敞的工作面,工作面東西兩側有兩個柱洞,間隔4.8米,直徑0.4米,洞深3米,底部用石頭做柱基,這說明當時在柱洞的上面有一個工作棚,防止鐵水流出時遇水冷卻或爆炸。在爐前清理出13塊積鐵,總重近百噸,其中一塊重約23噸,從這些數字說明,當時這個高爐一天可以冶煉一噸鐵,就是與近代煉鐵高爐相比,它的冶煉能力也不落後。一號爐和我們剛才看到的二號爐東西並列,間隔14.5米,爐缸均為橢圓形,面積8.5平方米,爐壁厚約1米,在冶煉區東部和南部有堆積爐渣的坑,爐渣堆積厚6米以上。
古滎的煉鐵高爐是橢圓形的,這種橢圓形的高爐的出現,說明漢代冶鐵工匠對擴大爐的容積作了巨大的努力,對鼓風與爐徑的相互關係已有深入的認識,冶鐵工匠從長期實踐特別是對停產高爐的拆修中,逐漸認識到高爐中心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原因,創造了橢圓形煉爐,既增大了爐缸的面積,又能縮短風管和高爐中心區的距離。高爐斷面由圓形到橢圓形,是煉鐵歷史上的一個技術進步。直到1850年,美國才建成了兩座橢圓形高爐。同一年,英國也建成了一座橢圓形高爐,而後不久,在當時的主要產鐵國家瑞典和俄國,橢圓形高爐也相繼建成。有意思的是,雖然落後中國1000多年,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仍然被西方當作“新的創造”。

四角柱洞

位於兩座煉鐵爐中北部,系先夯築起來一個四四方方的平台,然後在四角挖出四個洞,栽埋直徑45厘米左右的大粗柱子,乾什麼用呢?專家們認為,是為了架起四根柱子形成一個四角形木高架,作為槓桿的支點,向爐頂提升原料和燃料。

蓄水池

水池座落在兩座煉鐵爐的東北部,內壁用的土磚都是當時冶鐵時留下的,它深1.8米,長5米,寬3米,根據發掘情況可以看出水池有兩個作用,一是便於煉鐵時用水方便,二是用於鐵器的淬火。

水井

在爐的南面有一口水井,發掘時挖到9米深的時候就見到了水,它主要是生活和工業用水的來源。

陶窯

用來燒磚瓦、陶器,用於生活,主要是燒制陶模,也可以烘范,還可以做鐵器的熱處理,剛才看到的一號爐和二號爐的耐火建築材料、鼓風管等都是經過這裡燒成的。看到的陶窯上部是復原的,下部是漢代遺蹟,最為可貴的是在火池內發現了煤餅,煤用於煉鐵的記載是在北魏時的龜茲,也就是公元四世紀左右,在這裡發現的用煤做燃料,使我國用煤煉鐵的歷史提前了400多年。
在這處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模,有犁模、钁模、鏟模、鍤模、六角承模,大家想知道當時是怎樣製做農具的嗎?請看這邊,這是根據上面這幅鐵犁鏵鑄造工藝過程示意圖製作而成的陶模和鐵范。我來演示一下:這是利用粘土製成的模子,再經過陶窯的燒制,成了六塊陶模,把它們兩個一組合起來,從澆鑄口中澆鐵水,鑄成三件鐵范,再把三件鐵范合起來,從孔口澆鐵水就製成了這個小小的鐵鏵犁,可別小看它,在漢代時如果用人力耕地,一天最多半畝地,而且質量差,使用鐵鏵犁時,一天可耕地5—8畝,這種深耕細作技術大大提高了生產力。

參觀信息

地址
古滎漢代冶鐵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它北依敖山,南臨索須河,位於滎陽故城西門外,西邊是農耕田。
地理坐標:北緯34°52′35.66″,東經113°31′38.50″。
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所獲榮譽

2022年4月,入選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2026年)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