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媜

簡媜

簡媜,本名簡敏媜,生於1961年10月9日。籍貫台灣宜蘭。她出生在冬山河畔的武罕村,宜蘭地處蘭陽平原,三面環山,東面太平洋。武罕村是一個隱藏在山巒與海洋之間的小村,原野遼闊、風俗醇美、人情濃厚。武罕,據說原是噶瑪蘭族“穆罕穆罕社”所在地。“穆罕穆罕”就是新月形沙丘的意思。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大專組散文第一名、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梁實秋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國家文藝獎、九歌年度散文獎、台北文學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簡媜
  • 別名:簡敏媜
  • 出生地:台灣
  • 出生日期:1961年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水問》、《只緣身在此山中》、《私房書》、《下午茶》
經歷,評價,職業生涯,其人,經歷描述,出版作品,獲獎作品,成長經歷,成功背後,

經歷

簡媜原名簡敏媜,1961年出生於宜蘭,家裡世代務農。
從小她便比別的孩子早熟、敏感。生活在鄉下,雖然比較欠缺文化的刺激,但大自然及周遭的種種,她都能以一顆纖巧敏銳的心去觀察與體會。農村中的景物,樸拙自然,變化不大,家人鄰里早已習焉而不察;小小的敏媜,卻懂得用心去傾聽與觀賞,因而常滿心驚奇和歡喜,並養成她恬靜的性情與出塵的思想。
簡媜簡媜
國一那年,一場車禍奪去她摯愛父親的生命,從此,身為長女的她,不但負起照顧四個弟妹的責任,也因此變得更為獨立自主。她喜歡讀書,並且有意進入文學殿堂潛心學習,因此她在十六歲那年隻身到台北來讀高中,因為這樣較有把握考上好大學。
那時她在復興高中就讀,同齡的同學仍在愛玩愛鬧的年紀,一般而言,也不那么看重課業,因此漸漸地,簡媜意識到自己和她們的不一樣。由於背景和想法大相逕庭,使得她在同學中沒有交到知心的朋友,埋首用功之餘,不免有些寂寞。寂寞之餘,她就拚命看書;看得多了,心中興起一種有話想說的衝動,促使她提筆為文。她談理想,抒感懷,記鄉 愁,訴寂寞……,寫著寫著,她發現自己在字裡行間得到極大的愉悅和滿足,也因此暗自下定決心走文學之路。
民國六十八年,她先是考入台大哲學系,大二便轉到中文系。
“進入台大中文系,我的生命之頁自此真正開啟,”簡媜說:“如今想來,仍然慶幸自己能有那樣的機會,接觸到那么多傾囊相授的好老師、那么多可以切磋的同學、那么豐富的圖書典籍、那么有系統的課程訓練……。”
而在汲取知識的同時,她的創作欲亦更加澎湃。大學四年,她的散文得過台大文學獎、台大文學院學生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大中文周獎……,校內各種刊物上,常出現她 清麗富靈氣的作品。
簡媜的第一本書《水問》,更是這段時期作品的結集。
《水問》忠實紀綠了簡媜大學四年生活中的種種。她細密的心思、敏銳的感受,使她寫草木,比別人有情;寫朋友,比別人知心;寫愛情,比別人刻骨銘心;寫知識的追求,比別人多一份捨我其誰的抱負,寫心情的轉折,更讓人不由自主地進入文中情境。
談起自己為文的風格,簡媜說:“我在使用文字時,是相當自由的,某個字或某幾個字,若是能造成一種意象、一種情境,我便大膽去用,而不考慮合不合章法,主詞、動詞的位置對不對,以前有沒有人這樣用過。因此,如果從嚴格的學術觀點來看,我的文字也許是不及格的。”
不過,這樣不受拘束的文字,卻是極富創意且非常美的,因而有人認為簡媜的散文是唯美派抒情寫景小品,簡媜對此不同意,她說:“我的散文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便是生命。雖然我的文章中有不少是描述大自然之美,但並未濫情,我寫一朵花或一根草,都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讚、一種詮釋。”

評價

台灣散文家往往天份極高,筆下的文字更是清新脫俗,出水芙蓉一般,確有大陸作家所不及處也,這大概與台灣沒有發生文化斷裂的革命有關,保持了傳統文化的水土養分,故唯美文學在此地源遠流長;雅者如余光中張曉風許達然等,皆為一代大家。近年來又冒出一些新生代散文作家,譬如簡媜吧,其散文別具一格,可謂是女作家中的“異數”,她筆下搖曳恣縱,言人之所不能言,但謹守紀律,輕易不逾越文法尺度,收放之間看得出旺盛過人之血色,卻始終維持著一種從容的學院氣息。洗盡鉛華,獨具慧眼,以卓越細筆,描繪人間生活情態,常有惕然驚心的刻畫,令人如在盛夏平添一種寒意也。其雖為女性,但其文卻有著男性作家所不及之大氣。
簡媜簡媜

職業生涯

簡媜(Zhēng)(1961年-),原名簡敏媜,台灣宜蘭縣冬山鄉人,現代文學作家,以現代散文見稱於文壇,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
少年成長於宜蘭,13歲時,父親車禍過世,“父親”成為後來創作、追尋的焦點題材之一。高中負笈前往台北,就讀復興高中,1979年入台大哲學系,隔年轉入中文系。大學時,文采逐漸嶄露頭角,相繼獲得台大文學獎、台大文學院學生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首部散文集《水問》即大學時期作品結集。大學畢業後前往高雄佛光山普門寺從事佛經白話釋義工作,整理星雲法師文稿。佛光山上數年,其生命情調有所轉變,亦影響其創作風格。早期作品,中文系背景濃厚,文字雕琢細緻,情感濃郁;《浮在空中的魚群》、《胭脂盆地》等作品轉惟對都市生活觀察描寫;《女兒紅》、《紅嬰仔》則由女性,乃至母親的角色出發。由於出身出版工作,其創作與作品出版隱約有其規劃,十數本結集,呈現多樣的風格與主題。曾任“聯合文學”主編、遠流出版公司大眾讀物部副總編、實學社編輯總監,又曾與陳義芝、張錯等人創辦大雁書店,目前專事寫作。
中國新世紀讀書網的評價為:
簡媜,1961年生於台灣省宜蘭縣,台大中文系畢業,曾獲吳魯芹散文獎、時報文學獎等。是《台灣文學經典》最年輕的入選者,也是台灣最無爭議的實力派女作家。著有《水問》、《只緣身在此山中》、《私房書》、《下午茶》、《女兒紅》、《胭脂盆地》等十餘種散文集。

其人

“‘三月的天書都印錯,竟無人知曉。’這是簡媜散文名篇《四月裂帛》的開頭,幾年過去了,依然記憶如新。最初接觸到簡媜散文是她的那篇《漁父》,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是在一本散文年選上看到的,那時給我印象極深,我以為這樣情感濃烈、文字詭譎的散文簡直和李黎的《悲懷書簡》有得一比。我曾經有一個近乎偏激的論斷:大凡學中文專業的人寫出來的東西總擺脫不了一股雕鑿的匠氣。”但簡媜的文字顯然是個例外。惟其例外,才顯出簡媜特立獨行的另一面。“我想掙脫”--簡媜如是說。惟有掙脫,才能打破傳統散文之常規。
以往對簡媜散文的評價一般是認為其:“就題材看,她寫愛情,寫童年,寫故鄉;所有這一切與別的女作家沒什麼不同。但簡媜在人們熟知的天地發現了一片新天地,她向更深的女性潛意識深處開掘,大膽而成功地寫‘戀父情結’。”(樓肇明語)其實簡媜散文的獨異之處在於她直面的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生存困境,這是簡媜的生活現場。同時,簡媜接續的是台灣散文中對現代都市病態的世風人情昭揭的母題。作為現代都市的宦遊人、漫遊者,簡媜時時刻刻準備懷著夢想流浪。而文字則是夢遊者的天堂,“它篡改現實,甚至脫離現實管轄。”(《夢遊書》)
“這個台大中文系出身的女子不僅有著杜拉斯般的愛情使命感,更可貴的是文字在運用古典意象上達到了‘存乎一心’之妙,所謂‘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譬如那篇篇幅極短的《相忘於江湖》,這個題目可不好寫,作者在文中刻意淡化了人物、年代與地點,寫出了一種灑脫之氣,有著宋元山水畫的意境。至於最有名氣的那篇《四月裂帛》,前人評述甚多,多有讚賞,我也不敢亂加評點,這確是簡媜最見功力的文字,作品中那份真摯濃烈的情感叫人驚心動魄。掩卷許久,心仍不能平靜下來。嗚呼,世間不成眷屬之有情人何其多矣。”有心儀簡媜散文的人如是說。

經歷描述

可能是長久接觸佛經的緣故佛經對她的影響極大,簡媜在自己的散文世界裡始終扮演著“千歲老人”或者“得道高僧”的角色,孜孜不倦地闡釋著自己的人生哲學,似乎台灣的女散文家都有這種表達的欲望,相反她們對政治與現實一般比較陌生與厭倦。寫《野火集》的龍應台可以說是台灣文壇的另類。簡媜的思想核心應該說是宿命的,她對生命最本質的認知,就是要恪守既定的社會秩序。這種想法與時代已經隔的很遠了,女權主義可能更會不以為然的。但簡媜自己卻是快樂的,別人無法勉強。
簡媜的童年是在鄉村長大的,這必然會影響她的散文創作。而鄉村那種古樸、圓和、親切的氛圍讓她獲得的更多的是生存的寧靜。譬如她在《水問·夏之絕句》寫道:“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空曠悠遠的夏天,夢幻般的童年感觸,在簡媜寥寥數筆之中呼之欲出。如此純真的情感在我們內地作家的筆下非常罕見,我們已經習慣於“革命不是談情說愛”的教育了,粗糙與暴力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
後來,簡媜背負行囊遠離故鄉,走進了繁華如夢的台北,領略都市的另一種況味。在《浮在空中的魚餅》的集子裡,簡媜刻畫了台灣社會上一些簡單的人,描寫了台灣社會上一些簡單的事,然而在這些人與事中點點滴滴地滲透著她對人情、人性的渴慕,渴望回歸到以往一度體驗過的和諧的人倫關係。這種對傳統主題的復歸,使得簡媜的散文中瀰漫了濃濃的古典主義情懷。畢竟曾經深受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她只能在這種影響下戴著腳鐐跳舞,無法擺脫的宿命成就了簡媜的藝術風格。
身在城市,並沒有讓簡媜對現代化的大都市產生好感。在簡媜散文里透散出這樣的潛台詞:喧囂的都市裡找不到一片寧靜之所,我們只有在沉思中,回憶過去,才能找尋到自己渴求的東西。簡媜寫童年、寫愛情、寫故鄉的鄉土題材的作品,不時地滲透著這種思想。她的《五月歌謠》一文寫台北,卻是這樣的筆墨:“頹廢的風自半空席捲而來,在夜空與燈海之間,翻飛的紙張,如末世紀最後一場大雪。”其頹廢如此,對都市文明的冷漠與厭倦一目了然。城市真的讓人如此厭倦嗎?懷著深深的疑問我走出了簡媜的散文世界。

出版作品

水問──洪範1985年
只緣身在此山中──洪範1986年
月娘照眠床──洪範1987年
七個季節──時報文化1987年
一斛珠──李白1987年
私房書──洪範1988年
浮在空中的魚群──漢藝色研1988年
下午茶──大雁1989年;洪範1994年
夢遊書──大雁1991年;洪範1994年
空靈──漢藝色研1991年
胭脂盆地──洪範1994年
女兒紅──洪範1996年
頑童小蕃茄──九歌1997年
紅嬰仔──聯合文學1999年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志)──聯合文學2002年
跟阿嬤去賣掃帚──遠流2003年
好一座浮島──洪範2004年
舊情復燃──洪範2004年
微暈的樹林──洪範2006年
密密語──洪範2006年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印刻文學2007年
水問(大陸版)盛大文學2009年
只緣身在此山中(大陸版)盛大文學2009年
女兒紅(大陸版)盛大文學2009年
微暈的樹林(大陸版)盛大文學2009年
胭脂盆地(大陸版)盛大文學2011年
舊情復燃(大陸版)盛大文學2011年
空靈(大陸版)──萬榕書業2011年
夢遊書(大陸版)盛大文學2011年
紅嬰仔(大陸版)盛大文學2011年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志)(大陸版)盛大文學2011年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 印刻文學2013年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大陸版)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3年

獲獎作品

作品:《有情石》1981年5月10日第一屆台灣學生文學獎大專組散文第一名;第31屆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1990年5月4日)
作品:《鹿回頭》1990年9月第三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第三名
作品:《夢遊書》1992年9月第十四屆聯合報文學獎附設吳魯芹散文獎
作品:《母者》1992年10月第十五屆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
散文集:《胭脂盆地》1994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共取十名);1995年7月13日第二十屆台灣國家文藝獎散文獎
散文集:《女兒紅》1996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1999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聯合報副刊合辦“台灣文學經典三十”入選
散文集:《紅嬰仔》八十八年九歌年度散文獎;金鼎獎優良圖書獎(文學創作類);第三屆台北文學獎散文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
散文集:《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志》於2002年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第27屆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
散文集:《好一座浮島》於2004年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
散文集:《老師的十樣見面禮》獲2008年第三十二屆金鼎獎圖書類最佳文學類圖書獎,《亞洲周刊》十大好書,《中國時報》十大好書,部落格來2007年度百大暢銷書,使她成為“金石堂2007年度風雲人物”。併入選“台北文學十書”(其它的作品為白先勇的《台北人》,蔣勛的《天地有大美》、《孤獨六講》,朱天文的《荒人手記》、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舒國治的《台北小吃札記》、張大春的《聆聽父親》、駱以軍的《我們》、锺文音的《艷歌行》)。
散文集:《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截至二零一三年末在台灣售出十二萬本,是誠品年度暢銷排行榜華文創作類第一名,金石堂文學類(不分國籍)排行第四名,部落格來年度十大暢銷書之一,簡媜憑藉此書成為2013年金石堂年度作家風雲人物。

成長經歷

1975年8月20日深夜,簡媜的父親發生車禍,他被撞得血肉模糊,不省人事地抬進家門,第二天就去世了。父親的死亡,讓簡媜感覺失去了依靠,她感受到時間的急迫與家庭的分裂壓力,簡媜說過:“成長上碰到了一些挫敗,就是我父親過世。一場車禍奪去父親。家中有五個小孩,標準的農村家庭, 父親是一家之柱又是獨子,整個家庭陷入不可思議的困境。那時我年十三,這件意外帶給我很深很深的衝擊。我明白凡事要靠自己,即使父母也無法保護孩子一輩子。我會站在父親的角度來思考,他想保護孩子,可是沒辦法做到。站在父親的角度去看事情,再回到自己的角度時,我想:應該好好的規劃自己,父親在另外一個國度才不會擔心。這是一個孩子在面臨困境時一個自己解套的方式。 我們鄉下的生產力並不好,我想,一個女生一定要獲得知識,一定要念大學,念大學才可能有出路,才會有好的發展。念大學就要考聯考,上台北來讀高中會好一點,所以我 就到台北來。”
另外一個原因是什麼呢?簡媜後來說:“很快我會十四歲、十五歲、十六歲..這樣一直長大,如果我不去構想自己的人生,我很快會長大,十九歲、二十歲,我可能像同村大部分女孩子一樣,嫁給一個農夫,不知不覺生了很多小孩,她每天要很早起床下田,那樣的人生,打死我都不要”。
父親的驟逝,逼她提早想到自己的未來,她不願認命待在貧苦的農村,更不願將自己的一生耗費在生小孩和種田上。國中畢業後,她毅然到台北報考高中,展開她台北求學的生活。父親的的去世,對於簡媜來說,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這個事件,當然和她的寫作之路有著關聯。
“每一個人走上創作之路都不太一樣,對我來講,會走上創作的路,背後非常關鍵的因素,是死亡的感受,因為目睹過死亡掠奪一切的秩序,掠奪生命,讓一切的謊言、諾言失效;死亡所帶來一切驚嚇之後,任何一個人都必須想辦法自我復原,創作是我的復健之路。”
“另外,我很小時對生命的消逝感應很強;在那時的農村社會裡,我的印象是,我大部分時間都是跟老年人在混,最容易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是生、老、病、死,我回想過去對死亡、生命的消失感應強烈,可能是跟這成長經驗有關係。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鄰居的一個阿婆,冬天時,身上寬大的唐衫里雙手捂著竹片編製成的小火爐,常來我們家串門子。我在視窗可以看見她如步出我們家的竹圍,走在稻田中間的碎石子路回到她家的竹圍。一個七十來歲,綁過小腳的老阿婆,穿著很寬的布褂似的唐衫褲,兜里藏著火爐,白色、稀疏的頭髮在腦後扎了一個髻,然後套上年輕時剪下的頭髮做的髻,那種感覺是很荒謬,很荒涼的,是很接近死亡的,是消逝的。這種感覺漸漸變成我內在的基礎,再加上我讀國中時父親因為車禍死亡,我目睹了這整個過程。因此,死亡在我成長的過程當中,所扮演的一個動力,是非常巨大的,這種影響也變成生命底層的基調,當它滲透到文學活動時,會成為善變的習慣,因為,消逝和善變就像孿生兄弟一樣。在我的創作歷程里有一些善變的痕跡,不耐煩回頭再去處理同樣的題材,對自己滿寡情的。這些童年的成長,也是形成我在文學創作的第二個特性、趨向。”
父親之死是簡媜面臨“災難”的第一次流亡,痛感失去庇護的她,必須想出往後的路如何選擇。當時沒有任何人告訴她往後的路要如何走,是她自己直覺了自己的道路,和渡海登台墾荒的先人一樣,在面臨困厄時,自己想出出路來,誰也依靠不了,誰也幫不上忙。這種境遇下,內在的自我便顯現出來了。父親過世,最終使她清楚意識了自己要去追求人生,當時她的奶奶和母親都不知道這件事情,她請學校的老師幫她報名台北的高中,她直覺了要有不一樣的人生,就一定要念大學。父親之死,成了簡媜生活的一大轉折點,那肯定是一道坎坷,當然也成了跨越這道坎坷者的階梯。
收集在《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漁父》是簡媜寫作歷程上不能繞開的不說的一篇文章,不僅因為文章寫得真情流露,感人肺腑,更因為那是簡媜成長曆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事件。
十三歲的簡媜把這一個災禍的原因,暗暗歸結於自己的過錯:因為受不了父親打罵的嚴格管教與醉酒,曾經動念棄絕父親。還有,簡媜與父親的關係,在父親生前,是較為疏離的,就像母親與簡媜的關係,生養有之,教育和親近幾乎為生活的現實所剝奪,這種親情的疏離直接導致了簡媜道德潛意識的焦慮和危機,在父親去世後,她認為一定是自己的嫌棄父親的念頭讓上天取走了父親的性命。於是簡媜不斷自我譴責,甚至虐待自己:中午不準自己吃便當,不準在天雨時撐傘。甚至可以明白,報考台北高中過程要為之付出艱辛勞動的舉動,本身就是懲罰的一個手段。她不斷尋找救贖,以為這樣可以洗清罪惡。在《漁父》里,簡媜痛哭出聲:
“痴傻的人才會在情愫里摻太多血脈連心的渴望,父親,逆水行舟終會覆船,人去後,我還在水中自溺,遲遲不肯上岸,岸上的煙火炎涼是不會褓抱我的了,我注定自己終需浴火劫而殘喘、罹情障而不愈、獨行於荊棘之路而印血,父親,誰叫我對著天地灑淚,自斷與你的三千丈臍帶?我執迷不悟地走上偏峰斷崖,無非是求一次粉身碎骨的救贖。”(《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樣悔罪的情結十多年後才得以緩解,喪父之痛成為簡媜心境孤絕的起因之一,應該是不諍的。而“不知該如何稱呼你了?父親,你是我遺世而獨立的戀人”一句,也可以完全解構了,為了平衡一種疏離對疏離的負罪,也為了回報一種沒有來得及回報的身體髮膚賜予的恩情,是有此言,以一生一世的念想思戀作為紀念。
家庭產生變故,家庭遭逢變故的小孩一般會有很強的原罪感。原罪感會帶來自卑和自責,自卑感會使得他在學習上生活中出現一些狀況,可能他會以激烈的方式表現出來,也有可能會退縮,縮進一個自己可以躲起來的角落。
排解內在自卑自責心理的簡媜,是將生活心情藉由文字抒發出來。書寫使她獲得了安靜的力量。當她以書寫的方式抒發感受時,就是她開始醫治內心孤獨自責情緒的過程。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你有可能寫出情緒性的語言,可是不傷害人,別人沒有看到。寫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客觀化。客觀的來看自己所處的困境,整個生活的迷惑也會逐漸消散。
簡媜15歲在宜蘭順安國中畢業後,考上了在新北投的復興高中,距離台北親戚家有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寄人籬下的隔閡,都市生活的不習慣,學業的壓力,城鄉文化的格格不入,曾一度使簡媜感到很苦悶同時很孤獨。這個幼小的墾荒者,以一種異常堅韌的耐受力接受下來,並通過文學的試煉,走向了平靜和精神境界的自我拔升。
看過《夢遊書》我們就知道了,簡媜剛來台北第一天就迷路了,她之後對都市生活種種的不習慣也給她的親戚帶來諸多的麻煩,當然更會有冷眼。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她的行為和鄉土口音被同學看作是土包子,她渴望有朋友,卻總被排斥在外。她說這段時間:“活得孤單,沉默得像一塊鐵,失去快樂的能力。”親戚也暗示她,如果不行就回家去。
基於內在力量的發軔,簡媜沒有回頭,在境遇孤絕的情形下,她選擇以筆來紀錄心情,用文字來宣洩孤單與思鄉的苦悶情緒。她虛構人物,在稿紙上排山倒海地向他(或她) 傾訴。這樣做的第一個結果出現了:在高二時,簡媜寫了一篇《雨的樂章》投稿到校刊,得到這輩子第一筆稿費二十五元,這對簡媜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不久,她就投稿《北市青年》。所以,到高三的時候,簡媜就直覺了自己這輩子會走向寫作這條路,簡媜在文章中寫到這段對文學創作的“初發心”,這是寫作的第二個成果:
“想像解決現實困厄,阻止無枝可棲的少年墜入偏執的怨恨情結。文字書寫隱含一種距離,在情感傾訴之後,反過來引導自己去透視事件的虛實、省思人我隔閡的因由,進而寬宥產生隔膜的城鄉淵源。由宣洩而沉思而巨觀而回到善良的本性去諒解,我遂願意以更大的誠懇接近城市、關懷城市人。這是重要的一課,使敏感多思的我不至於變成人格扭曲的城市客,也意外地,把我逼成作家。”(《夢遊書.台北小臉盆》)
寫作帶來的理性角度,不僅讓寫作的人審視了自己的境遇,也審視了自我與外界的關係,從而明白了自己的情感和需要,進而獲得了一種對境遇中人和事的寬容和諒解。這種情緒上由對抗到理解包容的轉換,看起來是一瞬間的事情,但身處其中的人,可謂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理解自身的過程也理解了他人,自信隨即發生了。
高三那年,簡媜代表班上角逐學校模範生,她克服了各種當時存在的劣勢,勇敢面對了當時各寢室男同學的挑戰,最後以全校最高票當選。簡媜以實際的行動證明:“只要你願意相信你做的到,你真的可以做的到”。在高中沒有錢補習的情況下,她以過人的毅力,創造了良好的成績,考上台大哲學系。台大是當時整個台灣最有影響和最具實力的大學。
1979年18歲時不負自己對自己的期許,考上了台大哲學系。隨即發現自己的興趣不在哲學思辨方面,而在文學創作上,在第一學期,她在學校和校外都有作品發表,還以散文《灶》獲得台大第一屆散文獎第二名(第一名從缺)。介於這種情況,她的摯友李惠綿建議她自薦轉繫到中文系,李惠綿當年為台大夜間部中文系的學生,為了幫助簡媜達成願望,自告奮勇幫她打聽別的門路,並打電話給壓根不熟的柯慶明老師,以三寸不爛之舌向他吹捧簡媜的才華。她還建議簡媜將寫過的文章收集影印一份,去找中文系主任談自己的想法。簡媜照做了,卻不抱任何希望,沒想到當時的中文系主任葉慶炳十分開明,寫了一封親筆信,於是簡媜成為中文系的一份子。
那年暑假簡媜猛攻古典文學,並且計畫著一生之中絕對要完成的三部巨著,她一面勤工儉學。一面暗下決心:“想化身為文學的大鵬,衝破雲天,遨遊於莎士比亞之前”(《水問》)。但是,中文系的課程卻無法滿足於她對知識的要求,她希望學到的創作的技巧,教授也無法指導,在失望之餘,她“逐漸成為課堂上的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地穿梭在外文系、歷史系與人類學系的門外,自己繫上的課,泰半交給影印機去處理”(《水問》)。”簡媜後來還說到:“我最早是讀哲學系,因為一心想要創作才轉到中文系,可是轉到中文系卻有點失望,因為怎么那么多一板一眼的東西,這些東西豈不是要扼殺一個作家的種子,所以開始以翹課作為調適。”
我肯定她在逃課的時間裡,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只要仔細想一下,她散文中思想和文學的表現手法,既有典型的中國古典文學的蹤跡,更有相當明顯的西方文學影響的印記,沒有經過深思熟練的學習運用,是很難表現這種體認和造詣的。
簡媜作品集中《水問》、《月娘照眠牀》、《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三本書的三分之一或一半左右內容,都是在大學時期完成的。
這時期的作品,在氣勢,境界上還沒有十分渾厚深湛的內涵,但在文章的整體構思和遣詞造句上,已經有了非常可觀的表現。在文章的思想深度上,也有和20歲左右青年女子太不相稱的早慧氣息。
1983年大學畢業前夕,簡媜回到宜蘭羅東,拜訪過一位家族中的姑婆。那位姑婆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家,長年茹素。見到簡媜,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要給她一本書,還搬了一把凳子,從高處抽出一本《普門》雜誌給她。當時她把《普門》雜誌帶走,但是沒有翻看。十多年後,簡媜回想著這一件往事,並感嘆地說:“很多時候緣分的種子,就是這么一小粒一小粒地種下了。”
畢業後不久,1983年7月一位哲學系的朋友在台大的椰林大道上遇見簡媜,問她有沒有興趣到佛光山整理翻譯《金剛經》,簡媜答應了。於是和三個朋友一起到高雄佛光山幫星雲法師整理演講稿,並做佛經白話釋義。生活作息與師父們一同,前後約四個月。簡媜解釋了那時候的心境:
“在當時來講,一方面是畢業之後,對於未來比較茫然,隱隱約約知道自己想走的路,可是又不那么確定。我們當年的資源跟現在不能比,當年的資源非常少,現在在校園裡就可以快速地認識到社會的變動,我們當時校園和社會還是存有高牆之隔,不容易掌握到、摸索到現實社會的狀況,那種茫然感更深。另外,在大學期間,自己那種感情的經歷,或者從童年期開始,成長過程累積的那種對於人生的困惑,需要找到一個架構來重新紓解,重新解釋。那種感覺就像你全身的衣服都濕掉了,穿在身上很不舒服,你需要找到一根曬衣桿、一個衣架子,把你的衣服晾開來,最後你這件衣服還是會穿回去。我想那個時候在佛光山的這段經歷,對我的人生來講就是恰恰好那個時候有人遞給我一個衣架子,我可以把衣服曬乾,把水擰乾、把袖子拉好,衣領弄好。最後,還是回到現實世界裡,可是,不一樣了。”
簡媜懷藏著童年、青少年一路所積留的困惑,來到山上。在這幾個月里,一面感受著僧眾的日常生活,並閱讀了大量佛經,並在釋義解說的過程中,簡媜對佛家的智慧認同非常深切,宗教的生活體驗一定程度讓她放下了剛畢業的茫然和焦慮,獲得時間和靜定的心態來反思自己的方向和生活。
“因了這個緣分,在那裡我獲得一次很重要的洗滌。應該說,現世的軌道、邏輯,運轉到一個地步之後,必定會碰到死胡同,當自己的智慧與人生閱歷仍無法幫助自己轉向時,佛經的接觸讓我得以換另一個角度觀看世事。那是一種立體的觀察,許多現世中避免去談的,如生死、無常、痛苦等等,反而是宗教之中必須談的,與現實世界剛好互補。”
由於感觸深刻,簡媜在這段時間經常提筆為文,對生活體驗和觀察到的自然景觀作了描述,文中充滿了她在尋常飲水裡的靜觀與體悟,同時記錄了佛光山上師父們一些令人感動的親身經歷。佛學智慧轉化了簡媜筆下的情感質地和思考面向,這種道性追求的精神,在《只緣身在此山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以後的《私房書》《下午茶》、《空靈》、《夢遊書》的諸多篇章里,成為簡媜創作的主要色調之一。簡媜甚至把佛光山上的日子,歸結為後來她在文壇崛起的因緣:
離開佛光山之後,回台北經過一段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時期,又回到台北佛光山道場,幫忙整理文稿。因著那四個多月的生活經驗給我很深的感觸,心中的感謝無以回報,就想以文字做些微的報答,於是寫出《只緣身在此山中》里大部分的文章,刊登在《普門》雜誌上,那時我還是nobody,連《水問》都還沒有出版。
某次,台北道場的師父們到《聯合報》副刊參觀,隨手帶了《普門》雜誌贈送,正好其中刊登了我的有寫寺院經驗的散文作品,所以其後多篇都在聯副上刊登,也得到熱烈的迴響,然後順理成章地,集結出書。真是奇特的因緣,如果沒有這一佛緣,沒去過佛光山,大概不太可能在文壇“崛起”。
當初家族中姑婆相贈的《普門》,就像是一個預言,一個徵兆,一個媒介,隱隱透露了簡媜後來的人生行路。簡媜下山後,她如是澄清自己的意念:
我喜歡佛光山,也有心追究佛理,但是,寫作是我最最看重之事,我必須下山,走入人群,更真切地接觸這個世界,用生活來豐富我的創作。
在佛光山的那一段日子,是簡媜靜心思慮,返本開新的一個機緣,通過深入的反思和追問,結合自己的所學以及專擅,簡媜至少肯定了一件事情:文學,才是她唯一堅持的方向。現在看來,她解悟的佛理不能說完全通透,但至少明白了出世的修行也必須有入世的擔當。
如果文學即是簡媜的紅塵修行路,那么作品即是她對塵俗的供養。在創作過程里成全道性的追尋,行走於大千紅塵,簡媜終於獲得了一種自然從容,進退裕如的面目,入魔成佛,都肯於自己擔當了。

成功背後

自1985年至1995年,簡媜出版了十本書,得獎連連:1990年5月獲第三十一屆文藝獎章;同年9月,以《鹿回頭》一文獲第三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第三名;1992年10月,以《夢遊書》獲第十四屆聯合報文學獎附設吳魯芹散文獎,另以《母者》一文獲第十五屆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1995年1月,《胭脂盆地》獲1994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好書獎;同年7月,同樣以《胭脂盆地》獲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散文獎。
但是在看似成功的背後,在夢與清醒的邊緣,簡媜對人與社會產生疲倦,渴望過真愛,曾經幻想能有自己的小孩。但是在燦亮的白晝,腦子裡奔騰洶湧的是工作、事業,以及更多的事業、工作。
三十四歲那年春天,我感到莫名地疲倦與憂傷,開始逐項總整理自己的生活,很多事物、情感、期盼丟掉了,剩下的幾項拼起來就是一個前中年期不婚女子的生活圖像。我認認真真地規劃下半生,非常務實地盤算如何能擁有優質的中、老年時光,免得老時變成貧病交迫、孤單寂寞、脾氣又臭又硬的狼狽老太婆。(《紅嬰仔˙密語之五》
心境跨入秋天的門檻。她說最明顯的改變是:不再像二十啷噹歲,花時間就像撒黃金白銀,自恃府庫豐盈,全然不當一回事。接了幾張訃聞,逝者皆在英年,又聽聞幾樁半空折翅的、亦是花樣年華萎落在病榻上,自己才認認真真坐下來想:我還有多少時間?
年過三十,簡媜宛如身在秋林,心境微涼,當時只想在往後的人生傾力於“還願”和“續情”兩件事。
三十歲後的簡媜以為自己這輩子不會結婚,於是開始為晚年打算。她怕萬一老病纏身,又沒那份福氣速速解脫,耗在病榻上,弟弟妹妹又各自成家,到時方圓十里喊不到半條人影端杯水給她喝。於是,她找來保險公司的朋友為她規劃保單,沒想到買了保險之後半年內,簡媜不但結婚,而且懷中還孕育了個小寶寶。
就在簡媜認真規劃自己單身的下半生時,一個偶然的機會,經朋友介紹,簡媜1995年11月,簡媜與相識僅三個月的數學家姚怡慶先生閃電結婚,結束了單身生涯。對於整件事的經過,簡媜只用“隨順自然”來形容,從一開始見面“同時都感覺對方不會在自己的生命里缺席”,再往下走,便一直在實踐“心心相印”這四個字,走著走著,“覺得兩人的步伐愈來愈像夫妻”。終於兩人決定結廬共賞生命的恬靜與甘美,白首偕老,在平凡的生活中虛心學習並實踐愛的奧義。
結婚雖然是簡媜生命里意外的急轉彎,但她很感激上天能夠讓她體驗一種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婚後的簡媜信仰著“新家庭主義”:每個人像是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知己,是用知己朋友的關係相互對待,在成全一個家庭群體性的同時,也保留了個人的獨立性。
簡媜曾說:我心目中的“新家庭主義”有三個重要元素:第一是崇尚自然,第二是採取素樸的精神面對生活,第三就是尊重個人的自由。
因為崇尚自然,當簡媜發現自己懷孕時,雖是在計畫之外,但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對簡媜而言,得知有一個生命在自己身體裡頭的那一刻,與其說是驚慌,不如說是開始一場驚險的喜悅之旅。“這是作為一個女人很神秘的旅程,”簡媜說,“在這個過程中你有能力給另外一個生命‘承諾’,你願意給他承諾,而且你有能力把他生下來。”
簡媜願意用自然的方式,體驗生命開啟與銘印的過程,於是辭去實學社出版創意總監的工作,專心做個全職媽媽。因為她認為這是生命中一旦錯過即無法挽回的過程,她相信自己的付出將換得鑽石一樣的價值。親手撫育幼兒的決定與經歷的確讓她吃盡苦頭同時獲得無上的快樂。這是人生中最奧妙、驚險、絢麗的一段體驗,她從來沒發現自己這般脆弱,也從未見識自己如此堅強。(《紅嬰仔》--關於《紅嬰仔》的幾則遐想)
為了紀念自己與丈夫是走了遙遠的路才找到彼此,為了給下一代沒有邊界的愛,為了祝福兒子未來的人生路途能走得天寬地闊,簡媜給小孩取名“姚遠”,姚遠就是《紅嬰仔》一書中的主角。簡媜夫婦希望他長大後明白,自己的名字里有追尋的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