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簡媜
- 別名:簡敏媜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宜蘭縣冬山鄉人
- 出生日期:1961
- 職業:現代文學作家
- 畢業院校: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
- 主要成就:以現代散文見稱於文壇
- 代表作品:水問浮在空中的魚群四月裂帛
個人介紹,精彩語句,個人作品,個人榮譽,作品欣賞,
個人介紹
簡歷
少年成長於宜蘭,13歲時,父親車禍過世,“父親”成為後來創作、追尋的焦點題材之一。高中負笈前往台北,就讀復興高中,1979年入台大哲學系,隔年轉入中文系。大學時,文采逐漸嶄露頭角,相繼獲得台大文學獎、台大文學院學生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首部散文集《水問》即大學時期作品結集。大學畢業後前往高雄佛光山普門寺從事佛經白話釋義工作,整理星雲法師文稿。佛光山上數年,其生命情調有所轉變,亦影響其創作風格。早期作品,中文系背景濃厚,文字雕琢細緻,情感濃郁;《浮在空中的魚群》、《胭脂盆地》等作品轉為對都市生活觀察描寫;《女兒紅》、《紅嬰仔》則由女性,乃至母親的角色出發。由於出身出版工作,其創作與作品出版隱約有其規劃,十數本結集,呈現多樣的風格與主題。曾任“聯合文學”主編、遠流出版公司大眾讀物部副總編、實學社編輯總監,又曾與陳義芝、張錯等人創辦大雁書店,專事寫作。
”三月的天書都印錯,竟無人知曉。”這是簡貞散文《四月裂帛》的開頭,多少年了,依然記憶如新。最初接觸到簡貞是她的那篇《漁父》,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是在一本散文年鑑上看到的,那時給我印象極深,我以為那樣情感濃烈文字詭譎的散文簡直和李黎的《悲懷書簡》有得一比。我曾經有一個近乎偏激的論斷:大凡學中文專業的人寫出來的東西總擺脫不了一股雕鑿的匠氣。但簡貞的文字顯然是個例外。惟其例外,才顯出簡貞的特立獨行。
這個學中文出身的女子不僅有著杜拉斯般的愛情使命感,更可貴的是文字在運用古典意象上達到了”存乎一心”之妙,所謂”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譬如那篇篇幅極短的《相忘於江湖》,這個題目可不好寫,作者在文中刻意淡化了人物、年代與地點,寫出了一種灑脫之氣,有著宋元山水畫的意境。至於最有名氣的那篇《四月裂帛》,前人評述甚多,我也不敢亂加評點,這確是簡貞最見功力的文字,文字中那份真摯濃烈的情感叫人動容。嗚呼,世間不成眷屬之有情人何其多矣!
可能是長久接觸佛經的緣故,佛經對她的影響極大,簡貞在自己的散文世界裡始終扮演著”千歲老人”或者”得道高僧”的角色,孜孜不倦地闡釋著自己的人生哲學,似乎台灣的女散文家都有這種表達的欲望,相反她們對政治與現實一般比較陌生與厭倦。簡貞的思想核心應該說是宿命的,她對生命最本質的認知,就是要恪守既定的社會秩序。這種想法與時代已經隔的很遠了,女權主義可能更會不以為然的。但簡貞自己卻是快樂的,別人無法勉強。
簡貞的童年是在鄉村長大的,這必然會影響她的散文創作。而鄉村那種古樸、圓和、親切的氛圍讓她獲得的更多的是生存的寧靜。譬如她在《水問.夏之絕句》寫道:”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空曠悠遠的夏天,夢幻般的童年感觸,在簡貞的筆下呼之欲出。
後來,簡貞背負行囊遠離故鄉,走進了繁華如夢的台北,領略都市的另一種況味。在《《浮在空中的魚群》的集子裡,簡貞刻畫了台灣社會上一些簡單的人,描寫了台灣社會上一些簡單的事,然而在這些人與事中點點滴滴地滲透著她對人情、人性的渴慕,渴望回歸到以往一度體驗過的和諧的人倫關係。這種對傳統主題的復歸,使得簡貞的散文中瀰漫了濃濃的古典主義情懷。畢竟曾經深受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她只能在這種影響下戴著腳鐐跳舞。
精彩語句
深情即是一樁悲劇 必得以死來句讀
--簡貞《水問》
旦夕之間,情知對於生命的千般流轉,盡須付與無盡的忍愛
你真是一個令人歡喜的人,你的杯不應該為我而空
--簡貞《四月裂帛》
當我無法安慰你,或你不再關懷我,請千萬記住,在我們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隻白鷺鷥飛過秋天的湖泊
--簡貞《四月裂帛》
認識你愈久,愈覺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處清喜的水澤
幾次想忘於世,總在山窮水盡處又悄然相見,算來即是一種不捨
--簡貞《四月裂帛》
秋天把舊葉子揉掉了,你要聽新故事嗎。靜靜的河水睜著眼睛,笑著說:總有回家的人,總有離岸的船
--簡貞《浮舟》
誓言用來拴騷動的心,終就拴住了虛空。山林不向四季起誓,榮枯隨緣;海洋不需對沙岸承諾,遇合盡興
連語言都應該捨棄,你我之間,只有乾乾淨淨的緘默,與存在。
--簡貞《海誓》
時光,重疊在一棵樹上。
舊枝葉團團如蓋,新條從其上引申。時光在樹上寫史,上古的顏色才讀畢,忽然看到當代
舊與新,並不是敵對狀態,它們在時光行程中互相辨認,以美為最後依歸
--簡貞《眼中人》
我們總是把旺盛的青春留給別人,以至於相逢之時一切都已太晚。我們既然無力改變生命的渠道,又何必惆悵春水滔滔東流。
——簡貞《晚茶》
個人作品
水問--洪範 1985年
只緣身在此山中--洪範 1986年
月娘照眠床--洪範 1987年
七個季節--時報文化 1987年
一斛珠--李白 1987年
私房書--洪範 1988年
浮在空中的魚群--漢藝色研 1988年
下午茶--大雁 1989年;洪範 1994年
夢遊書--大雁 1991年;洪範 1994年
空靈--漢藝色研 1991年
胭脂盆地--洪範 1994年
女兒紅--洪範 1996年
頑童小蕃茄--九歌 1997年
紅嬰仔--聯合文學 1999年
天涯海角--聯合文學 2002年
跟阿嬤去賣掃帚--遠流 2003年
好一座浮島--洪範 2004年
舊情復燃--洪範 2004年
微暈的樹林--洪範 2006年
密密語--洪範 2006年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印刻文學 2007年
個人榮譽
作品:《有情石》1981年5月10日
第一屆台灣學生文學獎大專組散文第一名;第31屆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1990年5月4日)
作品:《鹿回頭》1990年9月
第三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第三名
作品:《夢遊書》1992年9月
第十四屆聯合報文學獎附設吳魯芹散文獎
作品:《母者》1992年10月
第十五屆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
散文集:《胭脂盆地》
1994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共取十名);1995年7月13日第二十屆台灣國家文藝獎散文獎
散文集:《女兒紅》
1996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1999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聯合報副刊合辦“台灣文學經典三十”入選
散文集:《紅嬰仔》
八十八年九歌年度散文獎;金鼎獎優良圖書獎(文學創作類);第三屆台北文學獎散文獎
作品欣賞
簡媜
沉醉東風元.白樸
夏日江畔,從小酒樓的視窗望去,三山帶二水,遠的兩座小山,被近的那座翠巒掩去半面,倒像丫鬟左右站著,幫小姐梳妝。此時,只見巒影印在江面,孟夏晴朗,那影子也染了一層薄薄的青色,十分可人。四五船帆,分剪江水,有的是撒網漁郎,或城外客,邀了舊雨新知,游江寄趣的。此地春夏之分不明,雖是孟夏月令,還留了春意。點點日光灑了半江銀屑,水波浮蕩,十足是一條暖江。江畔地形如一條白蛇,除了渡口、船塢,其餘皆是楊柳、芳樹;柳絲閒閒地拂掃江面,無風時,又似執帚打個小盹兒,芳樹則起了野興,自摘花盞,擲打樹下閒人。
春茶初沏,原想在小酒樓上消磨半日,翻閱古詩卷;光景誘人,此時讀詩,未免糟蹋了天地文章。想前代騷人墨客,溶其景入其情,得天地儷文之神髓,才吟出好詩詞。我若不賞玩眼前風流,偏向字句里鑽,好比千里迢迢尋訪美人,開口向她討圖像以睹芳容一樣迂腐了。還不如掩卷,暫時做一個不識字的釣叟。
樓下,幾張木桌,只開了數座;遊人未返,當地的正顧著做營生,所以生意淡淡地。偶有三兩句人語傳到耳邊,隨後又塵埃落定。我想這辰光正有助於遠眺江面帆蹤,回賞酒樓雅致,分外感到可喜。
這也是我每到一城,總先探聽當地有些什麼茶坊、酒樓、客店的原因了。能得一處風光嫵媚的樓閣歇坐,一盅清茶或一壺薄酒,叫小哥送幾碟本店知名的吃食,一個人耳根清淨地神遊半日,有雨觀雨,有風聽風。或讀幾頁隨身帶著的詩卷,寫幾行短箋,遙念故友;箋成,也不寄,水程陸路皆遙,此時此地此景牽念此人,雖然修得幾段心情,待友人展信,我早在另一時另一地牽念另一人,故箋成等於心到了,不欲付郵。如此行旅,一卷古詩後面夾了一疊短箋,書愈讀愈厚了。
做一名異鄉游吟客,深知“忘我”之美。既忘了名姓、鄉園、志業,亦忘卻經史子集。空曠著一顆心,仿佛從來不曾見識什麼悲哀的、憂傷的,也不認得歡喜的,甜馨的。則耽留在此城中,所遇合的風土人物皆是“初滋味”:嬌柔的姑娘,是初相見的美人;壯碩的少年郎,是初相見的漢子。鏗鏘的土腔,是初耳聞的鄉音;繾綣的古謠,則是我的初斷腸子。
樓下忽然起了喧譁,一位老叟與掌柜的大聲說話,謙恭帶笑,又爭著定奪什麼,有熟識他們的客人隔幾張卓喊那老叟,見他忙著說道理,自個兒推椅走來了,也是一路喊話的,不像招呼,倒像是他們爭論的事兒他都有主意了,氣勢很盛。酒樓的小哥兒們,不去伺候客官,倒是箭步往門外走,硬把等在外頭的一位壯小子給拖拉進來,他粗布衣履,看來是個漁郎,在江面學堂認斗大魚字的,一張臉黝得發亮,神情靦腆,眉眼間還有夢未醒,打出娘胎,就知道人間有他一份美事的那種夢。此刻,他與老叟被眾人擁著,說話沒他的份兒,他就光顧著給人左右瞧,摸鼻搔耳,怪難為情的。好打趣的小哥兒拍他膀子,不知什麼詞,惹得眾人大樂。如此撩撥一會兒,我才聽懂一老一少是父子,那年輕的有中意的姑娘了。老父特地為這事上酒樓找掌柜的說生意。有個小夥計斟一碗余酒,強要那壯小子喝,眾聲故噪,眼看是非喝不可了。那老叟停了話,以手背揚他兒子胸膛,聲音亮如洪鐘:
“羞啥?都快討媳婦兒了,喝!給人瞧瞧咱們家的種!”
仰脖子,氣都不顧,一咕嚕,還出空碗。大白天一碗快酒,若不是真真地盼到他分內的美事,誰也沒這等痛快的。老叟拿眼覷他結結實實的兒子,沒別的話,就是打心底信任這人世間的。
父子二人,披網抗簍走了。小酒樓還熱乎著,夥計們上下樓梯的腳步勤快起來,帶了飛。仿佛老天也給他們備一份厚禮,什麼都不必問,信它就成了。
我看綠柳如煙,江鳥飛歌,這天地文章原是要誘人入夢的。識字的夢不進去,不識字的樵夫釣叟、閨女漁郎夢進去了,成就人間儷句。
樓梯響起腳步聲。半日閒坐,雖未抬頭,已能分辨小哥兒、客官的步子了。小哥兒的聲音裡頭夾了碗碟味兒,而此時上樓的腳步聲很嫩,沒幹過粗活兒的。
隔幾張桌,落座,一人。
尋常布衣,盛年歲數。小夥計招呼過了,下樓。他搖一把字扇,溜一眼樓上陳設,又四下無人般端坐著,是個識字的,不僅懂,也通曉。適才,從我身旁走過,明明白白一陣墨香。
芭蕉窗前,墨硯旁,經年浸潤,才能養出骨子裡的詩書氣質。人雖面貌殊異,行止不同,然而有沒有墨華卻瞞不了誰。不換名帖,未露談吐,明眼人照一面,也就心裡有數了。
從他品茗風度,虛拳清喉後,以碗蓋推出茶湯,端至唇邊,吹揚熱煙,淺淺地品一口,歸放原位,而後徐徐運扇。倒不難看出,賦閒時是文人雅士,應世則能運籌帷幄。
一襲布衣,大約用來避人耳目了。
是訪友不遇?這樣的人真要訪舊,焉有不遇之理。
是為稻粱謀,在外奔波的?他神定氣閒,絕非餐風露宿之輩。
是厭倦了錦繡宅第,來楊柳江岸喝一口閒茶的吧!
老叟、漁郎所信任的人世間裡,總有不信任的獨遊客,在茶店、酒樓上。
我不動聲色拿捏他,已半晌了。酒樓上只剩他與我二人,他又如何揣測風霜滿面的我?
獨在異鄉為異客,目遇間,已說盡半部人間。我不欲擾人,亦不欲人擾。相見歡,無聲勝過千言萬語。若萍水相逢中,急急忙忙道擾、問名姓,則落了俗套。此時此景,會在這兒獨坐的,都是入世風塵里的出世客。
他起身,飄袂而去,迎上來另一批遊客,笑聲震動屋瓦,倒也沒震走他留下的優雅身影。
晌午時分,吃客如潮湧。我讓了座,驛途中總有清淡的民家小館,賞我一人吧。
掌柜的說,茶錢已經會過了。剛剛搖扇的那位爺,說是與您相熟的。
《落葵 》
在最荒廢的角落,也可能照見小小的美好,那叢野落葵就是如此。
在最荒廢的角落,也可能照見小小的美好。
人總是企求圓滿;尋常人情如此,平凡的生活事物也用心營造,期待在眾物皆備的情境下,開始釋放情感,使人與物相互交融而享有美好。
所以好花需配以好瓶,置於廳堂中最好的位置,又講究地鋪設娟秀的桌巾作為底襯,如此才放心賞花。這固然是人的本性,精心去實踐一份美,但牽涉的細節有些非人能控制。小處瓶花如此,擴及人情世故亦是如此,往往可得者十分不及三,美無法圓滿地被實現,人也在缺憾中驚心度日了。
或許行年漸晚,深知在勞碌的世間,能完整實踐理想中的美,愈來愈不可得,觸目所見多是無法拼湊完全的碎片。再要苦苦怨忿世間不提供,徒然跟自己倒戈而已。想開了,反而有一份隨興的心情,走到哪裡,賞到哪裡。不問從何而來,不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次相逢是否最後一次相別。
遇見那叢野落葵就是如此。
去夏颱風季節,菜價翻了好幾次筋斗。我們決定自力救濟,到那塊六十多坪的荒地上找以前種的地瓜葉。空地挨著屋舍,平常多餘的花籽、樹苗隨手亂種,長得最好的當然是五節芒、雜草。還好,地瓜命硬,勉勉強強奪了一方土地,葉子又瘦又小,摘不到幾回,束手無策了。
後花園魚池畔,搭著的一面網牆上,落葵任勞任怨爬出半壁江山,由於陽光不足,倒像一隊老兵殘將,仗還沒打完,個個病懨懨地躺在路旁呻吟。我打量了半天,該下山買菜認輸呢,還是再撐幾天尊嚴?落葵是民間常見的草藥之一,據說有利腸胃亦能降火,抬眼一看,它又像背醫箱行吟江湖的大夫,順著牆根網壁爬,一路懸壺濟世。春日結紫珠果時,曾摘了一碗,捏破珠果,濾出紫液用來染素棉紙,倒也淡雅。早知落葵的葉可食,平日太平盛世沒機會吃它,不知味道如何?想必比王寶釧苦守寒窯摘食的馬齒莧要好吧。
果然香嫩滑口,也可能心理因素,愈是缺菜愈渴望食蔬,吃起來添了珍貴之感。
沒想到還有一次緣。某日上山,原想找一棵以前發現的薏苡,卻意外在雜樹間看到豐饒的落葵叢,趕緊跑回家叫人手,拿個大簍子去摘落葵。那條路是荒徑,雖人跡來往,恐怕認得落葵的人不多,就算看到,也不曉得它是鮮美的野菜。
我們摘到日暮黃昏才歇手,歡愉地像詩經時代的女人背一大簍野菜回家,連續幾天,餐餐有一盤快炒蒜爆的葵葉,它特有的嫩液也成為舌癮了。
吃光最後一把落葵,相約再采。才幾天不見,那條荒徑已被全部清除,想必是附近那位勤勞的老婦,她常常開墾廢地,撒菜籽、搭瓜棚,用紅塑膠繩圍出一畦畦菜圃。詩經時代人人可采的野菜一下子變成現代老婦的私人田園。她並不知道鐮刀掃倒的,除了落葵還有很多可以用來烹茶祛暑的青草。至少,她不知道落葵有多好。
我仍記得那叢豐饒的落葵,野外第一次相逢也是相別,但在記憶里,第一次變成最好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