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概念)

會計信息化(概念)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信息社會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提出的一個新要求,是企業會計順應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舉措。它是網路環境下企業領導者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於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解決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孤島”現象,提高會計管理決策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縱觀20多年來中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雖然信息系統的功能不斷增強,套用也越來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業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實現了會計信息化,套用了核算型會計軟體,但從總體來看,中國會計信息化還處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計信息化
  • 類型:專業用語
  • 包括:會計與信息技術
  • 地位:全新理念
理論發展,內容,條件,特徵,普遍性,集成性,動態性,漸進性,區別,存在問題,意義,圖書,內容簡介,目錄,

理論發展

在中國,會計信息化是不同於會計電算化的全新理念,專家學者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各種場合,以各種形式表達了他們的觀點。如何準確把握其內涵,是會計界一直在探討的課題。會計信息化可以說是從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概念的基礎上派生的。因此,會計界對於會計信息化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
謝詩芬教授在1999年第11期《湖南財政與會計》上發表《會計信息化:概念、特徵和意義》① 一文認為,“會計電算化是會計信息化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會計信息化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網路和通訊等),對傳統會計模式進行重構,並在重構的現代會計模式上通過深化開發和廣泛利用會計信息資源,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以提高會計信息在最佳化資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會計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的基礎和組成部分”。該定義強調會計信息化的本質是一個過程,利用的手段是現代信息技術,其目標是建立現代會計信息系統,作用是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這種觀點符合演繹推理的思維邏輯,先定位會計信息化的概念,然後設計其內容。
楊周南教授在2003年第10期《會計研究》發表的《會計管理信息化的ISCA)~一文中,討論了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傳統會計電算化向會計管理信息化轉變的理論問題。作者認為“會計電算化”應該改稱為“會計管理信息化”,簡稱“會計信息化”較為確切。她提出了會計管理信息化的ISCA(Information sys.tern,Control and auditing)模型,說明其工作內涵或“會計管理信息化”的體系結構應由三部分構成,即⑴建立和實施現代化信息技術或計算機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IAS);⑵為了確保AIS安全有效地運作,為會計管理工作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必須建立健全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制度;⑶為了審查和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必須開展對AIS和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以最終達到對AIS(會計信息系統)安全、可靠、有效和高效地運用。她認為會計管理信息化的目標不僅是建立現代化的會計信息系統,而且還包括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對上述系統與內控制度的審計(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審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實現上述目標的目的,旨在保證AIS(會計信息系統)安全、可靠、有效和高效地運用。這種觀點更符合歸納推理的思維邏輯,即先設計會計管理信息化的技術路線或體系層面的內容,然後定位會計管理信息化的內涵。
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
何日勝在《中國會計信息化問題初探》③ 中認為,“會計信息化是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會計模型進行重整,並在重整的現代會計基礎上,建立信息技術與會計學科高度融合的、充分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這種會計信息系統將全面運用現代
信息技術,通過網路系統,使業務處理高度自動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夠進行主動和實時報告會計信息。它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運用於會計上的變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種與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相適應的新的會計思想”。這種觀點也是一種演繹推理思維邏輯的結論,認為會計信息化的目標是建立現代會計信息系統,將導致一種新的會計思想。同時認為會計信息化要重整傳統會計模式,預言會計信息化的特點是業務處理高度自動化的、信息充分開放的並高度共享的、實時報告的會計信息。

內容

“會計信息化”是指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計算機、網路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加工、傳輸、套用等處理,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全方位的信息。會計信息化是信息社會的產物,是未來會計的發展方向。會計信息化不僅僅是將計算機、網路、通信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入會計學科。與傳統的會計工作相融合,在業務核算、財務處理等方面發揮作用,它還包含有更深的內容,如會計基本理論信息化、會計實務信息化、會計教育的信息化、會計管理信息化等。
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

條件

1.知識經濟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部條件。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會計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運用先進的計算機、網路、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會計,提高財務信息處理與輸出的速度,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才能滿足知識經濟對財務信息的要求。
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
2.企業信息化對會計的影響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在動力。企業信息化首推會計信息化,它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在動力。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產生了企業70%以上的信息。因而,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並在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要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實現會計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其二,企業信息化發展要求未來的會計信息系統應具有開放性,能利用網路技術對信息傳送與接收,達到內外數據共享,為其他相關的部門、行業提供綜合信息服務。但現行的大多數會計信息系統根本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因此,為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構建信息化會計。3.會計信息失真等現實問題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直接原因。會計信息失真使國家在規定各項經濟政策時缺少真實、可靠的客觀依據,使企業內部管理者對資金總量和財務成果表現出來的清償能力和變現能力缺乏正確認識,使企業的經營行為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為解決問題,許多專家把目光投向了會計信息化。
4.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會計模型之間的矛盾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內在因素。信息社會裡,社會經濟環境和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這要求會計要對此做出相應的反應,否則將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傳統會計模型是工業社會的產物,是與工業社會的經濟環境和手工的信息處理技術相適應的,其處理程式和規則與現代信息技術難以適應和協調,無法滿足信息社會對會計核算、管理、決策的要求。

特徵

普遍性

會計的所有領域(包括會計理論會計工作會計管理、會計教育等)要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上述領域中,後三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運用,而且可以說是起步晚、發展快、成效大,只是還不能真正達到會計信息化的水平。而在會計理論方面卻相對滯後。準確地講。現階段會計信息化賴以存在的還是傳統的會計理論,既沒有修正傳統的會計理論體系,更沒有構建起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完善的會計理論體系。從會計信息化的要求來看,首先就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會計理論、會計工作、會計管理、會計教育諸領域的廣泛套用,並形成完整的套用體系。

集成性

會計信息化將對傳統會計組織和業務處理流程進行重整,以支持“虛擬企業”、“數據銀行”等新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這一過程的出發點和終結點就是實現信息的集成化。信息集成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在會計領域實現信息集成,即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的信息集成,協調和解決會計信息真實性和相關性的矛盾;二是在企業組織內部實現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即集成財務信息和業務息,在兩者之間實現無縫聯結,使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能夠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是建立企業組織與外部利害關係人(客戶、供應商、銀行、稅務、財政、審計等)的信息網路.實現企業組織內外信息系統的集成。信息集成的結果是信息共享。企業組織內外與企業組織有關的所有原始數據只要一次輸入,就能做到分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既減少了數據輸入的工作量,又實現了數據的一致性,還保證了數據的共享性。建立在會計信息化基礎上的21世紀會計信息系統是與企業組織內外信息系統有機整台的、高度數位化、多元化、實時化、個性化、動態化的信息系統,它具有極強的適應力
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

動態性

動態性,又名實時性或同步性。會計信息化在時間上的動態性表現為:首先,會計數據的採集是動態的。無論是企業組織部的數據(例如發票、訂單),還是企業組織內部的數據(例如入庫單、產量記錄)。也無論是局域數據.還是廣域數據,一旦發生,都將存入相應的伺服器,並及時送到會計信息系統中等待處理。其次,會計數據的處理是實時的。在會計信息系統中,會計數據一經輸入系統,就會立即觸發相應的處理模組。對數據進行分類、計算、匯總、更新、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證信息動態地反映企業組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第三,會計數據採集和處理的實時化、動態化。使得會計信息的發布、傳輸和利用能夠實時化、動態化,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也就能夠及時地做出管理決策

漸進性

現代信息技術對會計模式重構具有主觀能動性。但是,這種能動性的體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具體應分三步走:第一步。以信息技術去適應傳統會計模式,即建立核算型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會計核算的信息化:第二步。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會計模式相互適應。表現為:傳統會計模式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而對會計理論、方法作局部的小修小改;擴大所用技術的範圍(從計算機到網路)及所用技術的運用範圍(從核算到管理),實現會計管理的信息化。第三步,以現代信息技術去重構傳統會計模式,以形成現代會計信息系統,實現包括會計核算信息化、會計管理信息化和會計決策支持信息化在內的會計信息化。

區別

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實質上並未突破手工會計核算的思想框架。會計電算化與會計信息化雖然都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處理會計業務。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但企業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化系統與會計電算化系統相比,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內容上都是一次質的飛躍,兩者的內涵大相逕庭。
歷史背景不同
會計電算化產生於工業社會,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會計業務的處理量日漸增大,會計工作的處理方法日漸落後。為了適應企業的發展,加強信息處理力度,採用電子計算機對會計業務進行處理。會計信息化則產生於信息社會。在信息社會中,有一個公式:“企業的財富=經營+信息.可見信息之重要性。信息社會要求社會信息化。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信息化必然要求企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必然導致會計信息化。
目標不同
現行的會計電算化系統是基於手工會計系統發展而來,其業務流程與手工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主要是為了減輕手工作業系統的重複性勞動,提高了效率;而會計信息化系統是從管理者的角度進行設計的。能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化管理,充分發揮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和決策中的核心作用。
技術手段不同
現行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由於開始設立時的環境束縛,主要是對單功能的計算機設立的。後來的會計電算化軟體也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和改善;而會計信息化系統是在網路環境下進行設計的,其實現的主要手段是計算機網路及現代通訊等新的信息技術。
功能範圍和會計程式不同
會計電算化是對手工會計系統的改進。是在手工的基礎上產生的,故其會計程式也模仿手工會計程式而進行,也是以記賬憑證為開始。最後實現用計算機對經濟業務進行記賬、轉賬和提供報表等功能;而會計信息化是適應時代的要求。根據現代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實時性的特點而產生的。它是從管理的角度進行設計.具有業務核算、會計信息管理和決策分析等功能,其會計程式是根據會計目標,按照信息管理原理和信息技術重整會計流程。
信息輸入輸出的對象不同
會計電算化系統主要是為財務部門設立的。設計時只考慮了財務部門的需要,由財務部門輸入會計信息,輸出時也只能由財務部門列印後報送其他機構;而會計信息化系統是企業業務處理及管理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其大量數據從企業內外其他系統直接獲取,輸出也是依靠網路由企業內外的各機構、部門根據授權直接在系統中獲取。
系統的層次不同
會計電算化以事務處理層為主。會計信息化包括事務處理層信息管理層決策支持和決策層。

存在問題

(一)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信息化會計理論研究滯後
相當一部分企業管理者以及會計人員都認為實現會計信息化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會計人員從複雜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只是為了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勞動效率,提高信息輸出的速度,而沒有認識到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企業信息化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的企業只滿足於眼前的現狀,認為不加強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企業也能搞好;甚至有的企業發展了,但是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沒有多大的變化;還有些領導甚至認為,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就夠了,沒必要再實現會計信息化,所以對企業的會計信息化不夠重視。殊不知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對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
信息化會計理論研究滯後是制約中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又一重要的方面。會計理論很少考慮計算機及網路進入會計領域所引起的變化,嚴重製約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進程。例如,會計假設作為傳統會計建立的基石,主要劃定會計核算的時空範圍。是建立在時間和空間“二維”坐標基礎上的一種“二維平面單向傳遞”會計觀念,但在網路環境下對會計信息系統支持相對不足。具體表現在:⑴企業作為會計主體,其外延不斷變化使會計主體呈現模糊性,這就需要重新認識和拓展會計主體假設的空間界限。⑵現代經濟中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隨時都可能導致企業解體,由此而引發了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否定,縮短了會計的時間界限。⑶網路環境支持下的信息化會計重點突破速度問題,時間上使會計核算從事後達到實時,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使會計分期假設消除了時間和斷點。此外,建立在傳統會計假設基礎上的會計原則也不能適應信息化會計的要求,也要在新的會計假設基礎上進行重新設定。
(二)財務數據難以實現共享
企業在生產、銷售、控制和預測的經濟活動中,主要表現為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統一。要有效地控制“三流”,單靠財務部門使用軟體是不夠的,企業各個部門尤其是業務部門必須將其業務信息納入軟體管理的範疇,軟體功能將延伸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這樣能建立,財務信息和其他業務信息的攘,彼此共享,實現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一體化,才能真正從全方位、多層次體現可信的決策信息。但是,從中國實際情況來看,還是有一部分企業由於管理意識不到位、資金短缺、人員缺乏、業務鏈脫節等原因,而不能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這樣就會影響企業會計信息化實現的進程。在網路環境下,財務信息的傳遞藉助網路完成,如何保證信息從傳遞到接受的真實性、可靠性,成為會計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網路環境下電子符號代替了會計數據,磁介質代替了紙介質,財務數據流動中的簽字蓋章等傳統確認手段不復存在,從而使網上信息的真實性受到質疑,特別是一些集團性企業和跨國公司,利用Internet來傳遞數據、溝通信息時,由於lnternet的開放性,將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另外,對企業內部信息使用者來講,如果使用許可權劃分不當,內部控制不嚴,也容易造成信息濫用和泄密。由此可見,如何保證財務信息的安全性是會計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意義

儘管會計信息化在中國提出的時間不長,對其的本質和內涵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不可否認,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會計信息化將是一個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會計信息化對當前的會計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首先,實現會計信息化以後,會計信息系統將真正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企業發生的各項業務,能夠自動從企業的內部和外部採集相關的會計核算資料,並匯集與企業的內部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實時處理。會計將從傳統的記賬算賬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而更大的發揮會計的管理控制職能,讓企業經營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隨時利用企業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的未來財務形勢做出合理的預測,為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做出正確的決策。其次,對於會計假設中,特別是傳統的會計主體不再是擁有實實在在的資金和廠房的企業,它還將包括一些網上的虛擬公司和網路公司,這些公司為了共同的目標,會在短時間結合在一起,當完成特定的目標後會很快解散,它的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的基本前提都將會受到衝擊。實現會計信息化後,企業網與外界網路實現了互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隨時獲取有關的會計信息。
第二,由於信息技術的全面套用,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時性,信息的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也大大提高,信息的流速也大大加快,有利地促進了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通過會計信息系統直接獲取相關數據並進行分析,減少了人為的舞弊現象,從而也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質量。
第三,當今的會計軟體的處理流程基本上還是模擬手工會計的處理流程而設計的。實現會計信息化後,會計不再是孤立的系統,而與一個實時處理、高度自動化的系統,它與其他業務系統和外界連線,可以直接從其他系統讀取數據,並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處理、存儲和傳輸。會計報告也可以採用電子聯報方式進行實時報告,用戶可以隨時獲取有用的會計信息進行決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21世紀將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當今社會正在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在今天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的大環境中,會計人員不僅要深諳會計學的基本原理、掌握會計電算化技術,而且還要學習一些組織觀念、行為因素、決策過程和通訊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會計信息化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會計思想與觀念,是傳統的會計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等相結合的產物,是現代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推進中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

圖書

書 名: 會計信息化(21世紀財務管理與會計學專業本科系列精品教材)
作 者:萬希寧郭煒
會計信息化(概念)
出版時間:2009
ISBN: 9787560950136
開本:16
定價: 38.00 元

內容簡介

《會計信息化》基於會計信息的需求,從會計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對會計信息和會計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會計信息系統的結構、會計信息系統的實務和系統設計等內容進行了闡述。全書大致分成四個層次。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主要介紹會計信息化的基本概念,要求學生了解會計信息化工作的特點和工作規範;第四章、第五章是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便使初學者能夠掌握會計信息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系統日常維護的能力,了解企業信息系統的概貌和會計信息化系統的體系結構,達到會計信息化的初級水平;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主要側重於會計信息化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施,以及計算機審計方面的內容,通過這部分的學習,可使財會人員掌握會計信息處理和會計信息系統的設計等方面的認識,熟練進行系統管理與維護,以使之達到會計信息化知識的中、高級水平;《會計信息化》的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介紹了會計信息需求模型、會計決策支持系統,並對虛擬企業會計、網路會計和會計信息的社會化服務等熱點內容進行了介紹,旨在試圖開拓高級財務會計人員的視野,這部分內容可依具體教學情況自由選用。《會計信息化》亦提供了大量習題和案例,同時可通過實驗來加強實踐動手的能力。
《會計信息化》可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學、財務管理及相關專業學生學習會計信息化課程的教材,還可以作為廣大實務工作者自學或進修會計信息化課程的參考用書。

目錄

第一章會計信息化概述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信息系統
第三節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管理現代化
第四節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
第五節會計信息化
第六節會計信息化對傳統會計的影響
第七節會計信息化的學習及相關問題
第二章會計信息系統的組織與規劃
第一節會計信息化工作的組織與規劃
第二節會計信息系統的硬體與軟體
第三節會計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三章會計信息系統的實施與管理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系統的轉換與初始化
第三節會計信息系統的代碼維護
第四節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許可權維護
第五節會計信息系統運行維護
第六節數據的備份與恢復
第七節計算機系統與網路安全維護
第八節會計信息系統的二次開發
第四章系統基礎信息設定與總賬管理
第一節系統管理
第二節共享基礎信息設定
第三節總賬管理
第五章會計軟體的套用
第一節會計報表管理系統
第六章會計信息系統邏輯設計
第一節會計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第二節會計信息系統規劃
第三節會計信息系統分析
第七章會計信息系統物理設計
第一節會計信息系統設計概述
第二節會計信息系統配置設計
第三節會計信息系統代碼設計
第四節會計信息系統結構模組設計
第五節會計信息系統資料庫設計
第六節會計信息系統的輸入/輸出設計
第七節會計信息系統物理設計說明書
第八章會計信息系統實施與評價
第一節常用會計信息系統開發工具及選擇
第二節系統實施
第三節系統運行與維護及系統評價
第九章ERP沙盤模擬對抗
第一節ERP沙盤對抗概述
第二節ERP沙盤模擬對抗的主要內容
第十章計算機審計
第一節計算機審計概述
第二節計算機審計的內容和步驟
第三節計算機審計的方法
第四節網路審計
第十一章會計信息模型與分析的設計
第一節會計信息的基本信息需求
第二節會計信息分析的步驟與種類
第三節會計信息分析的基該方法
第十二章會計決策支持系統
第一節會計決策支持系統概述
第二節會計決策支持系統的結構
第三節會計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方法和模型
第十三章現代會計信息需求理念和會計信息模式
第一節會計信息需求
第二節會計信息需求與會計職能的擴展
第三節企業會計信息與會計核算
第四節企業會計信息結構模型
第五節企業集團會計管理
第六節事項法會計
第十四章虛擬企業與聯合項目管理會計
第一節虛擬企業
第二節虛擬企業的會計信息需求
第三節虛擬企業與聯合項目管理會計
第十五章網路會計與社會會計信息服務網
第一節會計信息需求概述
第二節會計信息的網路生產模式
附錄一綜合實驗資料(一)
附錄二綜合實驗資料(二)
附錄三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