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熟悉會計基本理論及相關經濟管理知識,運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操作的技能,能適應各類企事業單位要求,勝任出納、
審計、
稅務、材料物資核算、
工資核算、
成本核算、
收入和利潤核算、總賬報表等會計崗位工作的高技能套用型人才。
培養規格
在本專業所培養的畢業生所面對的主要就業崗位為企事業單位的記賬員、成本會計員、
出納員、工資核算員、財務管理員、報稅員;次要就業崗位為內部審計人員、政府審計部門的初級審計人員、
會計師事務所的助理審計人員、統計員、倉庫核算員、會計檔案管理員。本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結構、知識結構和素質結構如下:
技能
通過課程技能訓練和實訓基地崗位實習,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以下能力:
1、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會計核算和進行財務管理的能力。
2、掌握稅法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從事稅收實務的能力。
3、熟悉國家財經法規,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具有本專業持續發展的能力。
(以上屬於專業技能部分)
4、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法律等基礎文化知識。
5、掌握專業寫作的基礎知識,具有本專業所需的語言組織及文字表達能力。
6、掌握相關計算機的套用知識,具有在本專業中熟練運用計算機的能力。
7、掌握必須的英語知識,具有一般的閱讀與翻譯本專業英文資料的能力。
(以上屬於通識技能部分)
知識
1.掌握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
稅法、稅務會計、
財務管理、審計等專業知識。
2.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經濟法規、統計學等相關知識。
3.熟練運用各種財務軟體進行會計日常核算。
(以上屬於專門知識部分)
4.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外語、計算機、財經套用文寫作等基礎文化知識。
5.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基礎知識。
(以上屬於基礎理論知識部分)
素質結構
3.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發展歷程
會計電算化專業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而逐漸產生的。在國外,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於1954年率先使用計算機進行單項工資數據處理,開創了利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數據處理的新起點。在國內,會計電算化專業的發展較晚,1979年在財政部的支持和直接參與下,才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開展會計電算化的試點工作,1981年,在財政部、原第一機械部和中國會計學會的支持下,在中國人民大學和第一汽車製造廠聯合召開的“財務、合計、成本套用電子計算機專題討論會”上,首次正式將電子計算機倍息技術在會計業務工作中的套用簡稱為“會計電算化”。到目前為止,會計電算化專業已經成為一門觸電子信息技術、
會計學和
管理學等為一體的邊緣學科。
課程體系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將教學計畫中課程體系分為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和知識/理論課程體系兩部分。
(一)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本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包括培養對應崗位(群)技能所需的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等專業基礎課的實驗課,會計電算化、企業會計模擬實訓、Excel在會計中的套用、納稅實務等專業課的實訓課和校外頂崗實習。
(二)知識/理論課程體系
知識/理論課程體系包括包括思想道德、計算機、大學英語、財經套用文寫作等通識教育的公共基礎課,必要的管理學基礎、財務會計等專業基礎課和會計電算化、企業會計模擬實訓、Excel在會計中的套用、納稅實務等專業技能課。
人才特徵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會計電算化的不斷發展,要求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要突出實務性特徵,要熟悉企事業單位會計複式記賬原理、會計賬務處理程式、通用賬務處理軟體和通用報表軟體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使用,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工資、固定資產、材料成本、產成品、銷售利潤等子系統軟體的建立、安裝和使用,以及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及網路財務軟體的安裝和使用。熟悉新的會計法規、會計具體準則及行業會計制度。要使會計電算化人才能夠迅速理解、適應和進入計算機會計實務環境,能夠熟練從事手工會計操作和運作財務軟體,具有從實務中學習和進步的能力。會計電算化人才是一種複合型人才。
教學內容
1、會計基礎
本課程系統介紹了會計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程式。學生通過學習,能了解會計信息是如何產生的,了解會計信息產生過程中所採用的各種確認、計量、報告方法的性質、實用性等,掌握會計的基本技能。
2、管理學
是一門
經濟管理的基礎課程。管理學是研究管理活動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是管理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具體內容包括:管理與管理學、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計畫、目標、預測、決策、組織概述、 組織結構、 人員配備、領導者、激勵、控制與協調、控制基礎理論、控制技術與方法、協調。
3、經濟法
本課程根據最新法律法規動態和高職高專教學要求和特點,既簡明扼要地介紹了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又系統而突出地介紹了規範市場主體及活動的法律規範,巨觀調控方面的法律規範及經濟仲裁和審判的基本知識。突出一個“新”字,力圖容納我國的最新立法成果,同時,用圖表方式將相關內容進行對比,以便於讀者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要點和區別。本課程側重於介紹微觀層面的法律制度,並配合相關案例和分析,注重在實際經濟工作中的法律套用,條理清楚、詳略得當,篇幅安排合理。
4、稅法
5、初級會計實務
本課程是會計專業知識結構中的主體部分,本課程的任務是介紹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實務,培養學生從事財務會計工作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本課程與成本會計課程在部分內容上有交叉,處理的原則是:初級會計實務課程只涉及到有關費用的核算方法,完成費用按要素的核算與歸集。費用按成本項目或成本計算對象的歸集與分配等方面的內容則在成本會計課程中加以解決。有關報表分析的內容放在財務管理課程中講授。
6、成本會計
本課程系統地介紹了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兩大部分。由點到面,按成本會計工作順序,以成本會計職能分章,逐步分層次介紹成本會計工作內容。具體包括:成本會計緒論、
企業成本核算的程式、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產品成本核算的品種法、產品成本核算的分步法、產品成本核算的分批法、產品成本核算的分類法、成本預測與決策、成本預算、日常成本控制、成本考核、成本報表等。
7、會計電算化
該課程主要介紹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本原理、電算化軟體的初始化設定、總賬系統、報表系統以及工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等業務核運算元系統的操作方法;理解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流程、模組構建,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手工會計方式的影響;了解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的管理要求與制度規範、購銷存業務核運算元系統、基於商品化會計軟體的數據整理與加工。
8、審計
本課程為了適應我國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需要,根據財政部“十五”教材建設規劃要求,作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經濟類財會專業的主幹課程。 本課程的內容以民間(社會)審計為主,兼顧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以企業財務審計為主,兼顧其他各類(行業)審計;以審計實務為主,闡述審計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與技能。
9、財務管理
本課程在一直是財務會計專業的專業課程、工商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靈活運用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樹立風險意識,熟練掌握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營運活動和分配活動等財務活動的規律及特點,通過協調各種財務關係,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最佳化企業資金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行資本運作,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
10、稅務會計
稅務會計是會計電算化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本課程分稅種介紹我國現行各稅種的基本內容、應納稅款的計算、稅務和會計的處理等,使學生掌握涉稅業務的會計核算。
11、企業會計模擬實訓
企業會計模擬實訓是會計電算化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實訓課程,是以企業單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對象,從建賬開始,到填制審核憑證、登記賬簿和編制會計報表的全程實務操作演練,使學生作接近於企業真實業務的會計操作,全面了解企業的會計工作,從而培訓實用型、套用型的會計人才,突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可取證書
英語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會計電算化證;會計資格證等。
就業方向
從事中小企業及事業單位的出納、材料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和利潤核算、總賬報表等會計崗位。
就業崗位群:
(1)從工作內容看:主要從事各類企業、政府、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內部審計、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管理等工作。
(2)從崗位名稱看:主要有各類企業、政府、事業單位的收銀員、會計核算員、報賬員、出納員、記賬員、報稅辦稅員、工廠車間核算員、倉儲貨運管理員、內部審計員,以及一般財務文員。
(3)從職稱方面看:主要有會計員、助理會計師(需通過全國統一考試)、會計師(需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助理審計師(需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和審計師(需通過全國統一考試)。
(4)從職務方面看:有分工作崗位的會計核算員、主辦會計,通過努力,可以晉升為財務主管、財務科長、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總會計師。
學生就業方向主要有:在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業務、會計諮詢和服務業務,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出納、會計、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維護、開發設計及銷售等工作。也可從事各企業事業單位的
統計工作,倉庫保管工作、產品行銷工作等。
專業特點
會計電算化的特點
手工會計系統與計算機會計系統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經過比較分析後,計算機會計系統具有如下特點:手工會計系統與計算機會計系統的相同點有:
專業領域
數據的層次結構
在會計工作中,廣泛運用計算機來處理經濟業務,是會計技術上的革命,但並沒有改變會計的基本原理。會計電算化仍然要遵循
複式記賬的基本原理,對發生的
經濟業務都要運用複式記賬原理,編制
會計分錄,登記
賬戶,然後編制會計報表。
無論是手工會計還是電算化會計,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加強經濟管理,提供會計信息,進行經濟預測,參與經營決策,提高經濟效益,手工會計或電算化會計要達到系統目標,都必須經過數據的收集、加工、處理和傳輸,從價值方面入手來控制經濟活動,努力實現以儘量少的投入,達到儘量大的產出。
會計電算化專業報考條件
凡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及專科以上畢業生均可以報考,並根據具體情況作如下分類:
1、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會計、等專業專科畢業生可以直接報考;
2、經濟管理類非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會計、企業財務管理等專業專科及專科以上畢業生報考,須加考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三門課程;
3、其他專業專科及專科以上畢業生報考,須加考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基礎會計學、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五門課程。
原理規則
基本原理目標和基本功能
都要遵循基本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電算化會計會引起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上的變化,但這種變化是漸進型的,而不是突變型的,電算化會計必須遵循基本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
都必須保存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是會計的重要歷史資料,必須按照規定妥善保管。實行電算化會計,大部分會計檔案的物理性質發生了變化,由手工會計下紙質的會計檔案變為磁性介質的會計檔案,備份消失和複製都很容易。這就要求用更科學的方法,加強會計檔案的保管。
會計理論和方法會計法規和準則 共同遵守會計法規和會計準則。電算化會計不能置會計法規和
會計準則於不顧,相反應當更嚴格地執行,從措施上、技術上杜絕可能的失誤。
區別
手工會計系統與計算機系統的不同點有:
計算工具
手工操作的主要工具是算盤、計算器,而計算機操作使用電子計算機及一些輔助設備,計算省時省力。
數據載體數據處理形式
手工會計系統中,數據的處理要經過分類、計算、過賬和登記,而電算化會計處理數據是自動進行的。
查找方式
手工會計系統的查找要翻閱各種憑證、賬簿、報表,查找速度慢,而
會計電算化系統,查找方便、迅速。內部控制方式錯誤更正方法賬務處理程式賬簿設定和記賬會計人員素質會計工作組織體制對賬、結賬和賬項調整
由於電子計算機能夠長時間大量存儲數據,並能以極高的速度和準確性自動地進行運算和數據處理,從而打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可以為經濟管理工作提供更為詳細、更加及時的信息。
會計電算化以後,由於計算機有大量存儲並易於調用,從廣度上大大擴展了會計 數據的領域。在已建立起的過去經營活動詳細記錄的基礎上,通過適時處理,不僅可以及時掌握當前經濟活動的最新動態,而且還可以對未來經營方案進行預測,這就為日常管理、分析、預測和決策,隨時提供可靠的依據。
☉為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整個數據處理過程能全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人們只需做一些輔助性的操作,而把工作的重點和主要精力放在對經濟活動的分析、預測和日常管理方面,更好地完成會計反映和監督生產經營活動的各項任務,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