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Manuel Pinto da Costa)(1937年8月5日,阿瓜格蘭德,——)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革命家、政治家、經濟學家、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傑出領導人、左翼民族主義活動家、“非洲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的締造者。早年在葡萄牙和民主德國學習,1960年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最早的成員之一,並在20世紀60~70年代領導聖多美島和普林西比島人民開展反抗葡萄牙殖民帝國統治、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建設社會主義的鬥爭。1975年7月12日—1991年4月3日任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第一任總統,1979年4月9日—1988年1月8日兼任政府總理。執政期間對內主張維護民族獨立,建設社會主義;對外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1990年實行多黨制,1991年政黨輪替後下野,1995年和2001年連續兩次競選總統失利,2011年8月8日再度當選總統,9月3日正式宣誓就職。
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Manuel Pinto da Costa,1937年8月5日——)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總統兼國家武裝力量總司令,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創建者、前總書記、主席。
1937年8月5日生於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多美省阿瓜格蘭德縣。信奉天主教。1949年國小畢業後赴葡萄牙里斯本上中學,後進入里斯本大學進修法語。20世紀50年代後期,參加反對葡萄牙殖民主義的鬥爭。1960年9月與米格爾·特羅瓦達等人一同創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委員會(1972年改名為解放運動),從事爭取民族獨立的活動,致力於聖多美島和普林西比島的獨立以及把這兩個島合併為一個整體。1961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柏林經濟學院進修九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能說流利的葡萄牙語和德語。在此期間,他與聖-普民族主義者一直保持接觸。1961——1963年任黑非洲學生聯合會新聞和宣傳書記。
1972年2月離開民主德國至赤道幾內亞的馬拉博,1972年7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委員會改名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任總書記,並將“解運”總部由赤道幾內亞首都馬拉博遷往加彭首都利伯維爾。葡屬非洲殖民地人民的鬥爭猛烈衝擊了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制度。1974年葡萄牙“四·二五康乃馨革命”後,里斯本新政權決定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葡萄牙承認聖-普解放運動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並在1974年11月同聖-普解放運動達成關於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兩個葡屬海外省獨立的《阿爾及爾協定》。同年12月成立由“解運”執政的過渡政府並舉行制憲議會選舉。1975年3月,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回國,同年,“解運”在選舉中贏得制憲議會16個席位。
1975年7月12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告獨立,定國名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在制憲議會上當選為共和國總統兼革命武裝力量總司令,同年12月兼任農業、土地改革和國防部長。1977——1978年兼任勞工和社會安全部長。1978年2月——1982年兼任領土整治部長。1979年兼任國家安全部長。1979年3月特羅瓦達的總理職務被撤後,代理總理職務,同年4月取消總理職位的設定,1979年4月9日—1988年1月8日兼任政府首腦。
1980年5月14日在第二屆全國人民議會會議上連任總統。1982年1月——1987年兼任國防和國家安全部長。1985年9月30日在第三屆全國人民議會會議上再次當選為總統。1985——1986年兼任外交部長,1987——1988兼任經濟和計畫部長。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分別於1978年7月和1985年9月召開兩次全國代表大會,達科斯塔連任聖-普-解放運動主席。1990年10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將黨名改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同年10月6日,達科斯塔辭去聖-普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主席職務。10月17日根據新憲法關於總統不得參加任何政黨的規定,退出聖-普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
達科斯塔執政期間,積極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主張優先發展農業,在提高現有經濟作物產量的同時,發展糧食生產,做到糧食自給有餘。主張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先走“非資本主義道路”,待條件成熟時再建設社會主義。政治上,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為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是執政黨和全國唯一政黨,其黨章規定:“解放運動是反對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民主力量的革命陣線,將領導人民建設一個沒有人剝削人的合理的新社會,但目前需要有一個非資本主義道路的過渡時期,其長遠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
對外奉行不結盟政策,願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所有國家發展關係;反對帝國主義和種族主義,主張各國事務由各國人民自己管理,反對外來干涉;主張非洲團結,支持非洲民族解放運動,主張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在這一時期,達科斯塔和聖-普解放運動一直與蘇聯、中國、民主德國和古巴保持著密切關係。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是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是以種植可可等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國。獨立後,達科斯塔和“解運”實行以國營經濟為主的經濟政策,建立中央計畫經濟體制。政府接收了28家原為葡萄牙公司所擁有的大農場,並改成國營事業,並大力發展旅遊業。依賴可可和咖啡等經濟作物出口收入,建立了遠超過其他非洲國家的社會衛生和教育條件。但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市場上可可價格狂跌,經濟嚴重受挫。
由於經濟日益困難,1985年達科斯塔承諾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進行改革,逐漸脫離東方社會主義陣營。1987年起執行經濟結構調整計畫,逐步向私有化轉軌,但收效甚微。1989年年底,達科斯塔在執政黨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上宣布將引入政治多元化和市場經濟。
1990年8月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其中規定:聖普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是建立在基本人權基礎上的民主法治國家。政教分離、司法獨立、保障人權和多黨民主。總統和議會由普選產生。新憲法限制了總統任期和連任次數,根據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武裝力量總司令,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可連任一屆。總統有權任免總理、解散議會以及頒布法律、法令和命令等。1990年9月頒布新憲法和政黨法,實行多黨制。同年10月,執政黨改旗易幟,“解運”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黨章和黨綱,接受社會民主黨的原則,並將黨的名稱改為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
1991年1月20日,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的第一次多黨議會選舉中,執政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遭到失敗。在6萬選民中只得到了30.53%的選票,在議會55個席位中只得到了21席。主要反對黨民主統一黨-思索小組以54.37%的多數票獲勝,獲得33個席位。1991年3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舉行獨立後的首屆多黨制總統大選,執政已經15年的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宣布退出總統選舉,從而使反對黨候選人、前總理米格爾·特羅瓦達自動當選新一屆總統。卸任總統後,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重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998年5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召開特別代表大會,選舉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為黨主席,改變了原來由總書記及其領導下的書記處負責全黨工作的模式。黨的政策主張是,對內:發展經濟是聖普面臨的主要任務,主張經濟生活非黨派化,力爭與國際主要債權國達成最大可能減少外債的穩定計畫,強調社會發展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等;對外主張執行和平、國際團結的外交政策。
1991年大選後,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在野長達20年之久。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在1992年12月地方選舉中贏得全國7個縣中的5個縣的執政權。1994年10月3日議會選舉,解運-社會民主黨贏得55個席位中的27個議席,重新掌握內閣控制權,聖-普形成“左右共治國政”的政治格局,總書記卡洛斯·達·格拉薩任政府總理。1995年3月解運-社會民主黨又贏得聖多美省和普林西比省的省議會選舉。1998年11月8日,解運-社會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贏得31個議席的絕對多數,從而組成一黨政府。2002年3月議會選舉,贏得55個議席中的24席,繼續保持第一大黨地位。2006年3月議會選舉贏得20個議席,2010年8月議會選舉中贏得21議席。
自實行多黨民主政治後,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幾大主要政黨勢均力敵,造成政府頻繁更迭。作為老牌傳統政黨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在輸掉1991年多黨制大選後,多次贏得議會多數,但新興政黨也在茁壯成長。政黨鬥爭日益激烈,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夠占據議會絕對多數席位,各政黨實力幾乎旗鼓相當,政黨之間的聯合或重組就成為常規策略。在1991年2月——2014年10月的13年時間裡,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共產生18屆政府,其中由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組閣的有10屆(1994年10月25日—2001年9月26日;2002年3月26日—2006年4月21日;2008年6月22日—2010年8月14日;2012年12月12日—2014年10月12日)。
在此期間,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參加1996年7月總統大選,但在第二輪投票中被現任總統米格爾·特羅瓦達擊敗,他的得票率為47.26%,而特羅瓦達的得票率為52.74%。2001年7月29日總統大選,達科斯塔再次嘗試奪回總統寶座,但在第一輪投票中即被民主獨立行動黨候選人弗拉迪克·德·梅內塞斯擊敗。德梅內塞斯得票率為55.18%,達科斯塔居第二位,得票率為39.98%。
2005年2月,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辭去黨主席職務。2011年1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推舉奧雷利奧·馬丁斯為總統候選人,達科斯塔則退出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大選。
2011年7月18日在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中,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獲得35.8%的選票,排名第一,由於未獲得法定的過半多數,大選進入第二輪。在8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中,達科斯塔以52.88%的選票獲勝,從而再次當選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總統。他表示,再次上任後將嚴打腐敗行為,為發展國家經濟剷除障礙。
2016年7月,謀求連任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總統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近日宣布將不參加第二輪總統選舉,並要其支持者不要投票,將勝利拱手讓給了對手。
德國之聲電視台報導稱,在第一輪選舉中,執政黨民主獨立行動黨候選人、前總理埃瓦里斯托·卡瓦略被判定贏得了獲選所需的50%的選票。但選舉官員將其得票調整為49.8%,而將現總統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的得票改為24.83%。隨後,平托·達科斯塔宣布退出8月7日的投票。他表示,7月17日舉行的第一輪競選投票存在欺詐行為。這意味著他的競爭對手卡瓦略已經毫無懸念的贏得了競選。
據悉,8月7日的決勝選舉開始前,平托·達科斯塔曾呼籲他的支持者不要投票。而隨後的報告表明,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確實放棄了投票。
曼努埃爾·平托·達科斯塔在第一次執政期間重視發展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同我國的友好關係,1975年7月12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獨立當天,兩國即建立外交關係。達科斯塔總統曾於1975年12月和1983年7月兩次率領代表團訪問中國。達科斯塔的夫人阿梅莉亞·平托·達科斯塔是聖普紅十字會會長、對外友好團結協會會長,她曾於1985年7月率領代表團訪問中國,為增進兩國人民友誼作出貢獻。
1991年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政黨輪替後,因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新政權在台灣當局“金元外交”的銀彈攻勢下,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於1997年5月6日與台灣建立所謂“外交關係”,1997年7月11日中國駐聖普使館臨時代辦宣布,由於聖普同台灣建立所謂“外交關係”,中國政府向聖普政府提出強烈抗議,並決定從即日起中止同聖普的外交關係。
達科斯塔重新執政後,一方面繼續維持與台灣“邦交”,另一方面積極改善對華關係。2013年11月,中國政府代表和聖普的政府代表在該國首都的前中國大使館裡簽訂設立貿易辦事處的協定,兩國恢復商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