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梧桐科喬木)

可可(梧桐科喬木)

可可 (cacao)原產美洲熱帶的常綠喬木,梧桐科,果實可做飲料和朱古力糖,營養豐富,味醇且香。可可樹樹幹堅實,高可至12米,其橢圓形呈皮革狀之葉長至0.3米,伸展如傘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可可
  • 拉丁學名:cacao
  • 別稱:可加樹
  • 二名法:Theobroma cacao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錦葵目
  • :梧桐科
  • :可可屬
  • :可可
  • 分布區域:分布在赤道南北緯10°以內較狹窄地帶
  • 拼音:Ke Ke
  • 用途:可做飲料和朱古力糖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發展歷程,主要價值,特徵特質,科研發現,

形態特徵

樹幹堅實,高可至12米,其橢圓形呈皮革狀之葉長至0.3米,伸展如傘蓋。花粉紅色,小而有臭味,直接著生在枝幹上。蓇葖果長35厘米,直徑12厘米,呈卵形,表面有10條脊,黃棕色至紫色,可可果含種子(可可豆)20~40粒。豆長約2.5厘米,包於粉紅色有黏性的果肉中。可可樹栽培4年後,每年每株產豆莢60~70枚。採收後,豆自莢中取出,發酵若干天,經一系列之加工程式,包括乾燥、除塵、烘焙及研磨,乃成為漿狀,稱朱古力漿;再予壓榨出可可脂和可可粉,或另加可可脂及其他配料,製成各種朱古力。可可豆為製造可可粉可可脂的主要原料。可可脂可可粉主要用作飲料,製造朱古力糖、糕點及冰淇淋等食品。乾豆可作病弱者的滋補品與興奮劑,還可作飲料(這飲料被稱為“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
常綠喬木,高達12米,樹冠繁茂;樹皮厚,暗灰褐色;嫩枝褐色,被短柔毛。葉具短柄, 卵狀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長20-30厘米,寬7-10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圓形、近心形或鈍,兩面均無毛或在葉脈上略有稀疏的星狀短柔毛;托咔條形,早落。
可可樹的花可可樹的花
花排成聚傘 花序,花的直徑約18毫米;花梗長約12毫米;萼粉紅色,萼片5枚,長披針形,宿存,邊緣有毛;花瓣5片,淡黃色,略比萼長,下部盔狀並急狹窄而反卷,頂端急尖;退化雄蕊線狀;發育雄蕊與花瓣對生;子房倒卵形,稍有5棱,5室,每室有胚珠14-16個,排成兩列,花柱圓柱狀。
核果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5-20厘米,直徑約7厘米,表面有10條縱溝,乾燥後內側5條縱溝不明顯,初為淡綠色,後變為深黃色或近於紅色,乾燥後為褐色;果皮 厚,肉質,乾燥後硬如木質,厚4-8毫米,每室有種子12-14個;種子卵形,稍呈壓扁狀, 長2.5厘米,寬1.5厘米,子葉肥厚,無胚乳。花期幾乎全年。
可可喜生於溫暖和濕潤的氣侯和富於有機質的沖積土所形成的緩坡上,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常受颱風侵襲的地方則不適宜生長。多用種子繁殖,但也有用芽接的;植後4-5年開始結實,10年以後收穫量大增,到40-50年後則產量逐漸減少。可可的種子為製造可可粉和“朱古力糖”的主要原料。為世界上三大飲料之一。

分布範圍

可可喜生於溫暖和濕潤的氣侯和富於有機質的沖積土所形成的緩坡上,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常受颱風侵襲的地方則不適宜生長。多用種子繁殖,但也有用芽接的;植後4-5年開始結實,10年以後收穫量大增,到40-50年後則產量逐漸減少。可可的種子為製造可可粉和“朱古力糖”的主要原料。為世界上三大飲料之一。
在我國海南和雲南南部有栽培,生長良好。本種原產美洲中部及南部,現廣泛栽培於 全世界的熱帶地區。
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10°以內較狹窄地帶。主產國為加納、巴西、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厄瓜多、多米尼加和馬來西亞。主要消費國是美國、德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和中國。1922年,我國台灣省引種試種成功,中國大陸現主要種植地在海南。

發展歷程

可可從南美洲外傳到歐洲、亞洲和非洲的過程是曲折而漫長的。16世紀前可可還沒有被生活在亞馬遜平原以外的人所知,那時它還不是可可飲料的原料。因為種子十分稀少珍貴,所以當地人把可可的種子(可可豆)作為貨幣使用,名叫“可可呼脫力”。16世紀上半葉,可可通過中美地峽傳到墨西哥,接著又傳入印加帝國在今巴西南部的領土,很快為當地人所喜愛。他們採集野生的可可,把種仁搗碎,加工成一種名為“巧克脫里”(意為“苦水”)的飲料。16世紀中葉,歐洲人來到美洲,發現了可可並認識到這是一種寶貴的經濟作物,他們在“巧克脫里”的基礎上研發了可可飲料和朱古力。16世紀末,世界上第一家朱古力工廠由當時的西班牙政府建立起來,可是一開始一些貴族並不願意接受可可作成的食物和飲料,甚至到18世紀,英國的一位貴族還把可可看作是“從南美洲來的痞子”。可可定名很晚,直到18世紀瑞典的博學家林奈才為它命名,種加詞是“可可樹”。後來,由於朱古力和可可粉在運動場上成為最重要的能量補充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人們便把可可樹譽為“神糧樹”,把可可飲料譽為“神仙飲料”。

主要價值

可可豆(生豆)含水分5.58%,脂肪50.29%,含氮物質14.19%,可可鹼1.55%,其他非氮物質13.91%,澱粉8.77%,粗纖維4.93%,其灰分中含有磷酸40.4%、鉀31.28%,氧化鎂16.22%。可可豆中還含有咖啡因等神經中樞興奮物質以及丹寧,丹寧與朱古力的色、香、味有很大關係。其中可可鹼,咖啡因會刺激大腦皮質,消除睡意、增強觸覺與思考力以及可調整心臟機能,又有擴張腎臟血管、利尿等作用。
可可豆經去皮、粗碎、發酵等工序得到的可可豆碎片(通稱可可餅),由可可餅脫脂粉碎之後的粉狀物,即為可可粉。多用於朱古力、飲料的生產,也是朱古力蛋糕的重要製作成份。
可可是一種以可可樹種子為原料製成的粉末狀飲料。可可粉在熱水中不易分散,易沉澱,可先用少量熱水攪和,使粉膨潤,繼加入砂糖、乳製品等加熱即成可可飲料。為提高可可粉的溶解性能,可適當添加表面活性劑,或採用附聚工藝使其迅速溶化。可可與茶、咖啡同屬含生物鹼飲料,其特是含有較多脂肪,熱值較高,對神經系統、腎臟、心臟等有益。
可可粉為棕紅色,帶有可可特殊香味,水分含量低於5%,細度為99.5%通過200目篩。可可粉除含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外,尚含有可可鹼、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磷、鐵、鈣等。可可鹼對人體具有溫和的刺激、興奮作用。
按所含脂肪量,可可粉主要分成高脂肪可可粉(脂肪含量≧20%)、中脂肪可可粉(脂肪含量約14~20%)和低脂肪可可粉(脂肪含量 10~14%)3種。高脂肪可可粉又可稱作早餐可可粉。

特徵特質

常綠喬木,樹冠繁茂;樹皮厚,暗灰褐色;嫩枝褐色,被短柔毛;葉具短柄,卵狀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托葉線形,早落。聚傘花序,花瓣淡黃色;子房倒卵形,稍具5棱。果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成熟時為深黃色或近於紅色,乾燥後成褐色,果皮厚,肉質,種子卵形,稍呈壓扁狀。
可可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富有機質的緩坡上,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常受強風侵襲的地方都不適栽種。多用種子繁殖,亦有用芽接的;植後4~5年開始結實,10年以後收穫量大增,到40~50年以後則產量逐漸減少。

科研發現

可可纖維顯示降壓潛力
高血壓—被定義為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小於90mmhg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是導致占歐洲死亡人數的50%和每年大約花費歐盟2020億美元的疾病。
一項來自Natraceutical的最新研究表明:可可殼纖維可以減低血壓以及增強心臟的健康。
刊登在《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表明:可溶性可可殼纖維提取物可以減低大鼠自發性高血壓10-15mmhg。
據說:可可的可溶性纖維產品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抗氧化劑和多酚類。使用酶專利法從可可殼裡面可獲得此類產品。研究者還表明:這種新的可溶性纖維有可能被申請作為功能性食品。
從馬德里的來的Complutense大學的,Natraceutical集團以及CSIC研究人員餵養有高血壓的老鼠可溶性纖維17周,證實了老鼠的血壓有所減低,但是20周后就停止了餵養實驗。
由來著CSIC,Marta Miguel領導的研究人員報導:我們已經證實可可含有的可溶性纖維有抗氧化以及此纖維含有的多酚類降低血壓的作用。
次纖維可以通過控制體重來降低血壓,它還可以通過抑制乙醯膽鹼來抑制高血壓患者的血管緊張素Ⅱ
乙醯膽鹼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強有力的血管收縮神經,血管緊張素Ⅱ來改善血流和血壓的。
研究細節
Miguel和她的同事把20隻自發性高血壓的雄性老鼠分成兩組,這些老鼠被隨機分配,一組餵養自來水,一組餵養含有可溶性纖維的可可溶液,每天服用0.75g。連續17周。試驗之後,這些老鼠被控制只使用自來水連續4周。
在可可提取物組可觀察到收縮壓和舒張壓的改善,但是在對照組沒有觀察到次現象。停止可可提取物之後,血壓又升高了。
研究人員報導:服用了可可的可溶性纖維的動物乙二醛有所降低,但是乙醯膽鹼的活性也有輕微的降低。
研究人員報導:“我們已經證明了它的抗氧化性和降壓的作用。”
“含有可可的可溶性纖維的產品可以通過控制體重和血管緊張素Ⅱ來降低血壓。”
目前研究人員發現:可可黃酮可發揮有益的血管效應,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
必需的臨床試驗
研究人員表明:可溶性可可的纖維抗血壓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需要更多的研究建議。“因此,在可溶性可可的纖維素作為功能藥治療或減緩高血壓的發展之前,必須進行進一步的臨床試驗。”
可可粉的好處
Natraceutical最近被法國的植物藥巨頭公司Naturex收購,已經投資了可可的科學的衍生產品。該公司早期研究的發現和利用它的Lowcas CocoanOX粉末時發現老鼠餵養自身體重的每kg300mg的lowcas可可粉的實驗和50mg每公斤對照品產生了相似的降壓作用,一個眾所周知的抗高血壓實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