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閱讀(學前期兒童的閱讀)

早期閱讀(學前期兒童的閱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早期閱讀,顧名思義,就是指學前期兒童的閱讀。一談到閱讀,家長們首先想到可能就是看書、識字。其實,對於學前期幼兒來說,閱讀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早期閱讀
  • 外文名:Early reading
  • 定義:學前期兒童的閱讀
  • 適用對象:1-9歲
概念界定,閱讀現狀,重要意義,閱讀指導,誤區建議,

概念界定

成人閱讀的材料主要是文字,而對於幼兒來說,除文字外,圖畫、成人的語言都是他們的閱讀材料,都是他們文字閱讀的基礎。成人閱讀主要依靠視覺,而對於幼兒來說,他們觸摸書籍、聽成人講故事、自己複述故事、發表自己對故事的意見都屬於閱讀的範疇。可以說,所有有助於幼兒學習閱讀的活動行為,我們都可以稱之為閱讀。
下面這些看似隨意的行為其實都是幼兒在為成人式的獨立閱讀做準備,都是閱讀。
6個月的嬰兒抓著一本書,咿咿呀呀地玩著,甚至在撕書……(對書功能的認識)
媽媽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翻著一本圖書,對孩子說:“寶寶,你看,這是一隻小狗。”孩子卻只顧自己用小手拍著圖畫書,拍得越重越開心……(對書功能的認識)
看見大人坐在沙發上看報紙,孩子也拿起報紙,學著大人的樣子,裝模作樣地看,但報紙卻拿反了……(對閱讀行為的認識)
三歲的孩子與父母一起上街,看到自己認識的字,興奮地說:“媽媽,這是‘一’,這是‘兒’,我也認識……”(字形與字音的對應)
孩子假裝看得懂電話簿,拿著翻來覆去、煞有介事地閱讀,甚至口中念念有詞。發現其中有好多個‘李’字出現,問媽媽:“這裡怎么都是我的名字?”……(字形與字義的對應)

閱讀現狀

1、幼兒圖書總量充足。調查表明,城市幼兒的圖書擁有量已十分充足。人均50本以上的占19.8%,人均20—40本的占75.3%,沒有圖書的幼兒不存在。對於購買諸如“圖書”之類的學習用品,家長總是非常願意“慷慨解囊”。
2、幼兒圖書內容片面化。學前期的早期閱讀並不等於識字教育。在理論上家長比較認同這個觀點,但在為孩子購買圖書時,家長首選的還是“智力類”(識字、學數)圖書。
3、幼兒閱讀環境欠佳。調查發現,幼兒雖擁有一定數量的圖書,但往往是東放一本西擱一冊,沒有一個固定的圖書架和書袋的幼兒占被調查總數的50%以上,沒有閱讀角落的幼兒占60%以上。
4、幼兒閱讀興趣閱讀習慣令人擔憂。在調查和觀察中,幼兒的閱讀興趣令人擔憂。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喜歡閱讀”的僅占被調查總數的30.1%,而“一般”的要占59.8%。許多幼兒愛“聽”家長講故事,不喜歡自己“閱讀”故事,因而每天“纏著家長要求講故事”,能夠自己“一頁一頁認真仔細翻看”的僅占調查總數的3.5%。
5、家長指導乏術。早期閱讀具備個別化的教育特點,易受興趣、環境等影響。因此,家長是指導孩子閱讀的最好老師。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有70%的家長認為自己缺乏正確的指導方法,希望得到這方面的知識。大部分家長只是在孩子“纏得沒辦法”時給孩子講個故事聊以應付。
6、超前識字教育者眾多。當我們問及孩子在家有無識字時,65.8%的家長回答“有”。尤其是大班幼兒,69.9%的家長甚至要求孩子“寫字”。雖然大部分家長覺得早期閱讀應該是“正規閱讀的預備階段”,但受社會風氣和“早識字”與“早成才”等因素和觀念的影響,提前進行識字教育的家長還是很多。

重要意義

早期閱讀不僅對幼兒的認知,包括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注意力等有積極地促進作用,而且對幼兒的非智力因素也有直接的影響。開展早期閱讀能夠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
培養豐富的情感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
幼兒生性好奇、富於幻想,很容易對作品的主人公產生同情、憐憫、痛恨等態度,並伴隨著感動、悲傷、流淚等情緒情感體驗,使幼兒獲得了間接的情感經歷,明確的是非觀道德觀,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培養堅強的心理素質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幼兒的特點是好動,對事物缺乏持久性,在閱讀中追求視覺感,缺乏對文字的敏感性,喜歡依賴成人。在家長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指導幼兒閱讀的情況下,培養閱讀的堅持性,形成堅強的性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人的幽默感 體驗快樂的情緒
在父母與孩子一同閱讀的情況下,在愉快的親子氛圍中,父母的親切感,讓孩子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同時,父母的幽默語言、生動的表述、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使幼兒終生受益。

閱讀指導

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興趣和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保證。有條件的家庭,可為幼兒在陽光充足的位置開敝一個閱讀角。閱讀角內可以提供幼兒看書的桌椅,或者鋪上一塊地毯(或者軟墊);放書用的小書架或者小箱子。
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親子共讀等活動,創建快樂閱讀的氛圍。創設自然和諧的親子閱讀氛圍時,家長應該知道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安靜地坐下來看書需要一個逐步養成習慣的過程。剛開始閱讀時,小班幼兒只能堅持3-5分鐘,大班幼兒也只有15分鐘。所以家長不要期望過高,操之過急或是對幼兒的閱讀表現表示不滿,動輒批評、指責,這樣不僅不利於創設和諧的閱讀氛圍,反而會對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造成負面的影響。此外在閱讀中,幼兒對書面語言意義的理解往往會與原作者表達的意義不盡相同,當幼兒提出“可笑”的問題或“荒謬”的解釋時,這恰恰是幼兒作為主動的學習者,“進入”了閱讀。因此,家長不能輕易否定,更不能作為笑料,而應對幼兒積極思索和探求的表現給予表揚和鼓勵,適時做些恰如其分的引導,讓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主動積極地閱讀。而對幼兒偶爾損壞圖書等一些過失行為,也應保持寬容關愛的態度。
提供適當的圖書
幼兒閱讀的對象通常是以圖為主的,圖文並茂的圖書、畫報、連環畫、或是卡片等,體裁包括兒歌、謎語、童話、生活故事科普小說等,但實際上,幼兒的興趣集中在故事性強的、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圖書上。
1、選擇具有表意性質,圖文並茂的圖書
幼兒期象徵思維較多,對表象和符號的思維初步邁開了過渡性的步伐,過分變形和誇張的圖象是不利於他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因此,在選擇圖書時,要選擇一些圖象較大、清晰的形象為主,主要感知對象要突出、儘量減少無關刺激對幼兒的干擾色彩鮮艷,也不要太“繽紛”。以線條柔和,勾畫出明顯與背景相區別的輪廓的圖畫故事為宜。最初幼兒也許並不能完全理解故事內容,卻對簡短、有韻律,便於兩兩上口的語詞較為敏感。可在在閱讀活動初期時選擇以疊詞、重複有規律的語句為主的故事。關於文字,則應清晰可辯,選擇一個或幾個規範的短句。
2、選擇具有豐富內容,教育意義的圖書
幼兒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要特徵,且大多數幼兒不識字,這要求幼兒讀物應以圖為主,圖文並茂,以幫助幼兒的閱讀活動逐步地完成從圖畫形象到文字元號的過度。而市場上的幼兒讀物品種繁多,琳琅滿目,這就要求在為幼兒選購圖書時學會鑑別,既要富有特點,又要品種、內容多樣,避免內容過於單一,故事類、動植物類,自然、科學類等各類圖書應多些。同類的書要少而精,多家出版社的書,甚至國外的版本都有必要讓幼兒看一些,這樣有利於開拓視野。同時要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圖書。
3、選擇具有個性特點,符合興趣的圖書
要根據孩子個性特點,選擇符合幼兒興趣的圖書,這樣孩子才會有興趣閱讀。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善於觀察,就可以選擇“找錯”的書籍等等;如果孩子喜歡動物或喜歡兵器等,要儘量滿足孩子。只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書,他才會主動去看,去學。選擇圖書時,教師、父母應該給孩子自主權
常用的親子早期閱讀的方法
1、聽讀法:家長抑揚頓挫、饒有興致地朗讀文學作品,引導孩子聽和看的閱讀形式。這種方法可以集中兒童注意力,誘發兒童閱讀興趣,豐富辭彙、激發想像、萌發情感、拓寬視野,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漸領悟語句結構和詞意神韻,為孩子今後的廣泛閱讀打下基礎。
2、講述提問法:家長與孩子擁坐在一起,採用家長講述,或邊講邊提問、解釋疑難,引導幼兒閱讀理解閱讀材料。這樣可以促進親子間的情感交融,激發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提高孩子對閱讀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幫助幼兒掌握有序翻閱等基本閱讀技能
3、角色扮演法家長與孩子以口頭扮演或動作扮演等形式,擔任閱讀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如:說某一角色的語言,做某一角色的動作等。這樣可以大大增強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語言、動作的表達能力,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有利於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同時家長和孩子要注意採用適合角色的語氣、語調動作,家長要投入地進行扮演,切勿敷衍了事,家長和孩子可以交換角色多次扮演。
4、移情法讓孩子站在閱讀材料中某一角色的立場思考問題,提出見解表達願望的方法。如:“如果你是小紅帽,碰到大灰狼你會怎么辦?”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加深對角色的處境、心情、欲望等的感知和理解,培養幼兒的移情能力,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家長在幫助幼兒全面地了解角色所處的情景時,要突出矛盾,引起孩子的思考。
5、改編情節法:在閱讀中,鼓勵孩子積極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維,對故事中原有的情節進行改編。有利於拓寬孩子思路,發展了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同時家長要小心呵護孩子的創造欲,不可打擊孩子沖積極性,如遇上孩子改編不合情理時,可耐心地對其講清道理。
6、延伸想像法:在閱讀活動中,鼓勵孩子想像一下閱讀材料所提供的情節發生前後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並加以講述。這樣可以發展孩子的想像及思維的連續性,滿足幼兒喜歡追求完滿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在孩子熟悉、理解閱讀材料後請孩子進行延伸想像時,父母要儘量採用“誘導”的方式,切忌強求孩子和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7、猜猜、認認法:在閱讀指導中讓幼兒觀察封面,猜猜書名,或猜猜下一個情節,猜猜角色的語言,認讀書名或關鍵字等,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猜標準、符號等。有利於增強閱讀活動的趣味性,提高幼兒對圖畫、文字、符號轉換關係的理解,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但是父母在引導孩子注意觀察時,要留給孩子思維的空間,同時也要抓住教育的時機。
8、隨機引導法: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抓住早期閱讀指導的契機,對孩子加以引導。

誤區建議

1、將朗讀視為閱讀
將朗讀視為閱讀的全過程,忽視了閱讀的互動性。由於幼兒的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如果家長在朗讀過程中,注意隨時的提醒幼兒,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才能有效保持對書本內容的興趣。
2、閱讀物選擇的隨意性
很多的幼兒閱讀物僅限在故事書或與卡通片有關的書,經常發現孩子口中提到的書不是《花園寶寶》就是《貓和老鼠》和《喜羊羊》,幼稚園的圖書角正是此類書籍集中的地方,因而限制了幼兒的閱讀範圍。
3、閱讀概念的局限性
閱讀不僅僅是聽說讀寫的過程,而且還是動手操作的過程。由於幼兒思維的直覺性動性,因此,單一的聽說讀寫並不能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也就是讓幼兒邊閱讀邊操作、邊操作邊思考。在操作中發現問題,並用閱讀所獲得的只是指導操作,才能更牢固的掌握書本知識。
4、閱讀活動的依賴性
許多年輕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經常纏著要講故事,而一旦離開了父母就不願意看書,而且也不會看,從而養成了依賴行為。只要經常給孩子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成人不干擾、不打斷,讓幼兒獨立的進行閱讀活動,培養其獨立思考的習慣,並與親子閱讀相結合,就能有效的迴避幼兒的依賴性,同時,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滲透獨立意識、培養獨立能力。
對於幼兒早期閱讀的教育,應該是終身養成性的教育,閱讀是將要伴隨孩子一生成長的活動。早期閱讀並不在於單純發展孩子的閱讀能力,還要讓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各種信息,形成:看、聽、讀、寫一整套的養成性教育,為幼兒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提高幼兒早期閱讀能力,要在幼稚園教育活動中有計畫的進行,讓更多的孩子來自“書香門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