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提出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養、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
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著熱忱的愛心的家庭。”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上也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史斯克蘭·吉利蘭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 “親子閱讀”在學生課外閱讀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值得思考
在“親子閱讀”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理解不到位
調查發現,不到10 %的家長認為親子共讀只適用於幼兒,等到孩子上學了、會自己認字念書了,就應該讓孩子獨立閱讀,否則會養成依賴大人的習慣。所以大部分家長在自己孩子上幼稚園時比較關注親子閱讀,一旦孩子上了國小,親子閱讀的熱情與參與意識就逐漸消失或蕩然無存。
環境營造不到位
現今的家庭,經常願意花費大筆的金錢去裝潢亮麗的客廳、舒適豪華的臥房,卻捨不得用少許的費用布置實用的書房,致使孩子無法擁有溫馨寧靜的閱讀環境。我專門去過班上一個學習比較吃力的孩子家進行家訪,孩子父親帶我參觀了裝修一新的新房,我問:孩子的書櫥在哪兒?他指著空蕩蕩的裝飾書架,一時語塞。倘若一個家庭無法提供溫馨寧靜的讀書環境,卻要求做好完善的家庭親子閱讀活動,這是一件“
緣木求魚”的事情。
材料選擇不到位
調查發現,不少家長在為孩子準備閱讀材料時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觀性。70%以上的家長只是憑自己的喜好和判斷為孩子選書,較少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意願,而且在為孩子選擇圖書時更多地是從智力開發的需要考慮,範圍較窄。有近30% 的家長還說不清為孩子選擇圖書的依據,或僅僅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購買慾望。
時間投入不到位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收入的增加,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資也在不斷提高,陪著孩子一起學奧數,學藝術的家長很多,卻很少有家長願意投入時間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在電視、電子遊戲和網路構築的聲光世界中,我們的孩子與書本的距離越來越遠。調查發現,每天能保證有15—20分鐘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的家庭不足10%。
方法指導不到位
許多家庭的指導行為帶有很大的不穩定性,父母行為的情緒化現象嚴重,興致高、情緒好時陪孩子看看書;不高興、沒興致時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父母對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特點認識不夠,沒有考慮到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點,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親子閱讀,也無法有效調動孩子閱讀的興趣和欲望。
優點
親子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所認可,被早期教育所推崇。有的家庭甚至為寶寶買圖書、繪本花費成百上千元。毋庸置疑,親子閱讀能培養寶寶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拓展思維等。更重要的是,給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以及分享
讀書樂趣的機會。那么,親子閱讀該如何進行呢?
讓寶寶愛上閱讀
當寶寶徜徉在圖書或繪本中,津津有味地盯著文中的內容,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小小的世界,此刻變得開闊起來。這情景定是站在一旁的父母最希冀看到的一幕。可是,如何才能引領愛玩耍的寶寶把注意力轉移到書中來呢?“關鍵是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某早教機構老師說。
“對孩子的閱讀應該從牙牙學語時抓起。”果子幾個月時,果子媽開始給果子看圖片很大的卡片,還在一旁對照卡片給她講故事。
還有比果子媽更早進行親子閱讀的。懷孕時,子軒媽就把閱讀當成胎教方式之一。她每晚都會跟腹中的子軒對話,拍拍肚皮,讀15分鐘的傳統經典文化書籍。兒童教育老師瀟童也說: “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要從胎教開始。”
當寶寶出生後,父母可把孩子抱在膝上,與寶寶共讀。父母拿著一本繪本(或圖多字少的其他讀物),和寶寶一起沉浸在美麗的圖畫中,有意識地引領寶寶發揮想像,走進圖畫中的世界。在共同讀圖畫冊時,父母對故事的理解和感情的變化,通過聲音表現出來,以此喚起孩子的共鳴,引發孩子對閱讀圖畫書的興趣,漸漸讓寶寶愛上閱讀。
“3歲以上的寶寶,父母在引領孩子閱讀時,可適當根據書本內容向寶寶提問,讓寶寶在閱讀時學會思考,形成自主學習和閱讀的能力。”某網站親子版主說。每天堅持和寶寶一起閱讀半個小時,長此以往,寶寶會把閱讀當成習慣。“小傢伙現在起床後,會在床上找書讀。”小麥媽一臉自豪,現在小麥能自主閱讀了。
讓書香瀰漫空中
當寶寶降臨後,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對寶寶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某早教老師建議,家長要為寶寶創造一個舒適、色彩鮮明的閱讀環境。可在家中選一個光線充足的房間或角落,放置一張書桌,旁邊擺著一個
矮矮的小書架,書架上陳列各類兒童讀物。讓寶寶隨意選取自己喜愛的書籍,地面可以鋪設卡通圖案的地毯。寶寶可坐在鬆軟的地毯上或是書桌前放鬆自在地去閱讀。
此外,牆壁上也可以貼上圖片、成語等,使整個閱讀空間變得休閒又有趣味。當然,還可以更隨意些。在家裡的各個角落,只要孩子能走得到,夠得著的地方,放上一些書籍,堆上幾冊畫頁。
或許有部分家長疑惑,該給孩子買什麼類的書籍好呢?某幼稚園吳老師推薦,0-3歲的寶寶可讀識圖類、歌謠類、繪本類、故事類的書籍,認識水果、蔬菜、生活用品、動物、植物等,還可用童謠的形式來讀唐詩宋詞。大一點的寶寶,可讀科普類、童話類的書籍。
“每天利用玩耍的間隙,我會跟孩子一起讀一兩本圖畫書。睡覺之前,也要念半小時的書,由短小的故事慢慢過渡到長篇故事,題材不限,生活故事、童話故事,
兒童詩等都讀。”亮亮媽忙裡偷閒帶亮亮閱讀。親子閱讀,已經成為部分家庭生活中的一個環節。
方式靈活多樣
家長與寶寶一起讀書時,大都是把寶寶抱在膝頭,雖然這個姿勢經典,卻不是唯一。“當與寶寶散步時,都是給寶寶閱讀的好時機。”在睿睿的學步車裡,睿睿媽總會放上幾本繪本。她喜歡推著睿睿到天台路的林蔭道旁散步,走累了就拿出繪本坐在路旁的椅子上,給他讀。睿睿媽還說,在散步的時候,還經常給他講故事。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她會給自己的腦海儲存一些故事,準備隨時講給睿
睿聽。
除了閱讀方式,在內容上,也可靈活多樣。細心的家長帶著寶寶上街時,會教孩子讀看到的東西,街上的招牌,廣告語等,都是寶寶的讀物。“最好的朗讀材料是故事書。故事書通常有很好的節奏,簡單的語法,很容易聲情並茂地朗誦。”吳老師說。
“家長或老師在朗讀的時候,越投入越好,能使故事更激動人心,讓寶寶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寶寶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表達。”在早教課上,某
早教老師告訴記者,保持聲調的變化,讓聲音忽高忽低,表情豐富,都是非常受寶寶歡迎的做法,寶寶也會對故事印象更深刻。
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卻能改變人生的寬度。親子閱讀能夠引領孩子進入知識的殿堂,為孩子打開智慧之門,更為孩子的終生學習保駕護航。
親子關係更緊密
對於嬰幼兒的閱讀,父母的角色很重要。雖然你和孩子在生活起居上已經很密切了,但思想心靈上的交流,一起看和分享的過程更美好。從小建立這樣的關係,將來長大了孩子才會更願意和你交流。
注意事項
提前備課。給孩子讀書之前,父母先用心讀一讀,感受文圖帶給你的樂趣,這樣才可能把閱讀的樂趣帶給孩子。父母甚至可以預演一下,怎么讀才更有意思。父母應該認識到,給寶寶讀書不是一件能夠馬虎應付的事情,需要認真對待。
固定閱讀時間。安排固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進入美妙的閱讀時光,並嘗試使之成為習慣。不必強求每次閱讀的持續時間,專注而熱情地讀10分鐘繪本也能在孩子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聲情並茂地朗讀。為孩子朗讀時,語速不要太快,最好改變自己的聲調來扮演角色,表情要儘量誇張。在關鍵時刻或懸疑時,壓低聲音,慢下來,可以讓孩子全神貫注。
可以邊玩邊讀。對於小一點的孩子或是坐不住的孩子,父母完全可以讓孩子一邊玩,一邊為他們朗讀。也可以讓孩子翻著玩,必要時指點一二。剛開始閱讀時,沒必要非按次序一頁一頁地讀,甚至沒必要看完整本書。書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只是玩具,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發現書的樂趣。
關鍵期
理論上說親子閱讀從出生就可以開始,循序漸進給孩子挑選適合的圖書進行親自閱讀。但是3-6歲是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期。這個時期也是孩子接收大量知識,充分認識世界的時候,因此家長要重點抓住這個時期。
父母做法
堅持伴讀。不需要規定自己投入很長的時間,短短5分鐘10分鐘便足夠,關鍵在於有恆心堅持下去。
不要著急著「教訓」,或教認字,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件有壓力的事。和孩子盡情享受其中的樂趣,讓讀書成為孩子的一門興趣。
閱讀的書籍選擇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切記父母越俎代庖,小年齡的孩子往往會對某個畫面、某本書重複閱覽,此時父母應該滿足孩子的要求,不要厭煩。
活動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完成的震驚世界的偉大壯舉。長征的勝利,開闢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重要基礎。2016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不忘歷史,薪火相傳。為此,9月17日下午,
長安街讀書會聯合北京音樂家協會、解放軍出版社、西城區第一圖書館主辦,福娃娃親子部落和北京樂海振聲藝術中心聯合承辦的大型公益原創親子音樂繪本劇——《永遠的長征》在西城區文化中心繽紛劇場正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