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日月蛤(日月貝)

亞洲日月蛤

日月貝一般指本詞條

亞洲日月蛤,又叫日月貝,貝殼色變異大,一般左殼顏色較深。足絲灣和櫛齒在幼貝時存在。許多種類在成長後行自由生活。外韌帶在整個背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亞洲日月蛤
  • 拉丁學名:Amusium pleuronectes
  • 別稱長肋日月貝海扇蛤日月貝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雙殼鋼
  • :鶯蛤目
  • :海扇蛤科
  • 分布區域:世界分布
  • 命名者及時間:Linnaeus, 1758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習性環境,食用做法,

形態特徵

貝殼色變異大,一般左殼顏色較深。足絲灣和櫛齒在幼貝時存在。許多種類在成長後行自由生活。外韌帶在整個背緣。彈帶完全內在,位於殼嘴下方。殼表一般有發達的放射肋。幼貝外表偶爾會有2種微細雕刻(網目狀雕刻和條紋)。雙殼外層大部分由葉狀的方解石組成,內層由交叉薄片的霰石組成。然而冷水域許多種類在殼最內部再顯示有葉狀方解石構造。殼皮很薄。單肌,游泳的種類橫紋肌發達。絲鰓型。外套膜緣有許多觸手和眼。心臟被直腸貫穿。某些種類雌雄同體
殼形為圓形,雙殼同形,但左殼紅棕色,右殼乳白色。左殼外面平滑有如年輪般的成長輪,自殼頂向腹緣有二十五到三十五條褐色放射線,其內面為白色,周緣則為紅棕色有相對數目的白色放射肋。右殼外面光滑乳白色,其內面亦有相對數目的白色放射肋。殼的內面可以清楚的看到閉殼肌痕。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分布自台灣的台南以南,中洲、東港到屏東枋寮的沿海均可以採到。
台灣分布,台灣海峽南端到南中國海,台灣西南海域,台南縣中洲,屏東縣東港,枋寮沿海,高雄縣,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台南市安平。

習性環境

棲所環境,生活在淺海,水深大約十到五十公尺,以右殼(白殼)向下,而以左殼(紅殼)向上。平時以右殼平躺在海底,一旦遇到危險時,即以其強壯的閉殼肌,迅速開閉其雙殼來產生水流而逃離。

食用做法

蔥油日月貝
原料:
日月貝4個、蔥、姜、蒜、冬粉若干。
做法:
1、將冬粉用溫水泡軟備用;
2、將扇貝清洗乾淨,去貝殼,摘去沙線,沙囊,睫毛狀。裙邊可留可不留,留裙邊的話,將裙邊反覆刮洗乾淨;
3、將冬粉鋪在盤底,放上日月貝,撒上少量料酒,撒上姜蒜末,淋入適量蒸魚豉油。
4、鍋中將水燒開,放入蒸架,再將盤子放入,蓋上蓋子,大火蒸4分鐘;
5、將蔥花撒在扇貝上,淋上些8成熱的油,可聽到吱拉的聲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