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清末編練近代化陸軍)

新軍(清末編練近代化陸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甲午中日戰後,榮祿將四大軍(甘軍、武毅軍、新建陸軍、毅軍)合編為武衛軍,分路駐防,以甘軍駐薊州(今天津薊縣)為後軍。清政府為加強陸軍力量,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編練新式陸軍,“習洋槍,學西法”,史稱新軍,全稱“新建陸軍”。這支軍隊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以及裝備,一切依照德日制度,由德國人為主的洋人教習,是清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甘軍因為堅決抵抗八國聯軍,戰後在八國聯軍壓力下回到西北,董福祥被革職,保留了舊體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軍
  • 外文名:New Army of Imperial China & Beiyang Army
  • 創建時間:清朝末年
  • 創建者:袁世凱
  • 訓練:由德國人為主的洋人教習
成立背景,軍隊編制,成立經過,新軍軍制,編制,軍官,兵種,駐地,代表軍隊,北洋新軍,湖北新軍,

成立背景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湘軍淮軍防軍練軍又相繼腐敗不堪用,於是又有“新建陸軍”、“自強軍”代之而起。因其武器裝備購制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效仿西方軍隊,故稱新軍。
新軍作為清朝的最後也是最新的一種軍制,原是清政府用來鞏固維持統治地位的,但由於政治的徹底腐敗,光靠一支新式軍隊是沒有辦法來拯救一個走向末路的帝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支原本被清政府用來加強統治的新軍,在辛亥革命中成了推翻清政府統治的主力軍。 在當時,大部分新軍都剪了辮子,這樣足已表明了新軍改變舊思想的開放。

軍隊編制

新軍以鎮為基本建制單位,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設統制率領。鎮下分協、標、營、隊、排、棚,分由協統標統管帶隊官、排長和正、副目率領。
編制為:每鎮步隊2協,每協2標,每標3營,每營4隊,每隊三排,每排三棚;馬隊、炮隊各1標,每標3營,每營馬4隊、炮3隊;工程隊1營,每營4隊,每隊三排;輜重隊1營,每營4隊.步隊、炮隊、工程隊每隊皆3排,每排3棚;馬隊2排,每排2棚;輜重隊2排,每排3棚。另有軍樂一隊。各兵種每棚正副目2名,正兵4名,副兵8名。全鎮擁有軍官及司事人員748人,弁目10436人,兵卒夫役1328人,共12512人。
海軍水兵海軍水兵

成立經過

新軍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元年(1862年)李鴻章邀請上海租界的洋人軍事教官訓練淮軍,圍剿太平天國
清末袁世凱清末袁世凱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政府接受李鴻章的德國軍事顧問漢納根的建議,命長蘆鹽運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初為馬廠)用西法編練一支新式陸軍,稱“定武軍”,總計10營4750人,其中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馬兵250人,工程兵500人。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12月,胡燏棻調任平漢鐵路督辦,經“督辦軍務處”推薦,由袁世凱接管定武軍,並加募步兵2000人,騎兵250人,將其擴充到7000人,改名為“新建陸軍”,完全依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聘用德國軍官充任教習,還專門成立了由德國人組成的教習處(後改為洋務局)。
之後,被編為武衛軍“前後左右中”五路中的武衛右軍,跟隨袁世凱到山東去鎮壓義和團運動。在那裡袁世凱將三十四營舊軍改編,命名為“武衛右軍先鋒隊”,令武衛右軍擴大至兩萬餘人。
在新建陸軍成立的同時,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也編練了一支名叫自強軍的新軍。這支軍隊也依照西式軍隊編練,步兵、炮兵、馬兵、工兵13營一共二千餘人。後來自強軍由劉坤一接辦,到最後被袁世凱所收,被編進其武衛右軍。
1896年,直隸提督聶士成挑選所部馬步軍30營,按德國軍制訓練,編為“武毅軍”。直隸全省淮軍、練軍20000餘人,被編為20營,按西法操練,分駐各地。戊戌變法運動期間,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與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一同隸屬於直隸總督榮祿之下,並稱北洋三軍。
1896年12月,榮祿統一北洋各軍稱“武衛軍”,這也就是後來北洋軍閥的淵源。在京師大練新軍的同時,各省也開始了編練,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江南創設“自強軍”,計13營,聘請德國教習,槍械、兵法均仿照歐洲。次年在湖北練洋槍隊2營,並將此種制度向各省推廣。兩江總督劉坤一將江南省的江寧鎮江吳淞江陰徐州五路防軍,全部改為西法操練,使用新式武器。
1901年,清廷鑒於八國聯軍入侵中,中國陸軍顯示出的,戰鬥力低下,懦弱,混亂等情況,下決心改編軍隊。下令將戰鬥力較強的軍隊改為常備軍,其餘編為續備軍,同時加強洋槍操練。
1901年7月25日,清廷簽訂《辛丑條約》後,決心推行新政,進行軍事改革。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十月成立總理練兵處,並令各省成立督練公所,負責訓練新軍;並且裁減原有的舊軍(防軍、練軍、綠營),剩下的精選若干營為常備、後備軍及巡警營(即憲兵)。清政府原訂計畫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省的新軍為地方軍,一共在全國編練三十六鎮新軍。
1904年,清政府為進一步統一軍制,在北京設立練兵處,各省設立督練公所。練兵處會同兵部奏定《新軍營制餉章》《陸軍常備學堂辦法》以及選派陸軍學生出洋遊學章程,正式劃定軍制,將軍隊編為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三等,並規定招募應徵、官制、訓練、給養、獎罰、徵調、退休、軍器、運輸等一切制度。
1905年,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鎮(軍區)。1911年,因武昌起義爆發,只成立了二十六鎮。共有軍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
1907年,到清朝覆亡的時候,全國已練成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一說為十四個鎮﹑十八個混成協),其中裝備與訓練以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最佳,遍布直隸、山東與東北。
在組建和訓練新軍的時候,一些開明地方大員如張之洞、端方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學生任軍官如蔡鍔閻錫山許崇智等,這些知識青年讀過書見識廣,敢於持有不同政見,不同於舊軍官兵愚昧效忠皇權。同時革命黨人如黃興宋教仁等注重開展兵運,秘密向新軍中輸送革命分子,如吳祿貞趙聲孫武等。這些軍內革命黨人待命伺機發動起義。
1911年武昌首義是新軍起義,然後回響的陝西、湖南二省,是新軍起義。接下來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也是新軍起義。除上海、廣東、廣西辛亥革命起義是以民軍商團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義均為新軍起義為主。辛亥革命也可以說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新軍大起義。
清軍軍官正在進行圖上作業清軍軍官正在進行圖上作業

新軍軍制

編制

按《陸軍營制餉章》規定,國家常備軍的編制以兩鎮為一軍,兩協為一鎮(一鎮官兵12512人)、兩標為一協(一協官兵4038人),每標三營,每營四隊。每鎮還轄炮隊一標(官兵1756名)、馬隊一標 (官兵1117名)、1個輜重營(官兵754人)、1個工程營 (官兵667人)。步、炮、工兵每隊均為三排,每排三棚;馬隊兩排,每排二棚;輜重隊三排,每排三棚。常備軍的編制與中國傳統營制已完全不同,成為一個步、騎、炮、工、輜各兵種協同作戰的單位,這是一種適合形勢需要的現代化編制。
建軍初期,全軍由一名總統(即袁世凱)統率,有左右兩翼(相當於旅),每翼有一名翼長、一名統領和兩名分統負責;翼下面為營,有統帶官和幫統官各一名;營下面為隊(相當於連),由一名領官管理;隊下面為哨(相當於排),由一名哨官和兩名哨長負責;最下面為棚(相當於班),有正副頭目各一名。(每棚十二人)
新軍機關以總部為首,其下有參謀營務處、執法營務處、督操營務處、稽查營務處等。
清政府推行新政之後,新軍改為常備軍制,並因人數的增加,故以改編作鎮、協、標、營、隊、排、棚,各級軍官改稱統制﹑協統﹑標統﹑管帶﹑隊官﹑排長和正副目。每鎮額設官兵一萬二千五百一十二人,仍有步、馬、炮、工程、輜重等兵種。軍官大多由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和國內各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擔任,士兵則採取招募制,選拔標準較以往嚴格,對年齡、體格和文化程度等都有明文規定。
新軍採取的是省區+番號的方式,如第一鎮是“近畿陸軍第一鎮”,第八鎮是“湖北陸軍第八鎮”(不是湖北地方部隊,仍屬中央國防軍系列)等。
混成協在中國不算是戰時編制。因為編練新軍對於各省來說,財政花費實在太大,因此從河南新軍開始,採取了變通辦法,先成立混成一協,以後再擴為一鎮。這個辦法後在全國各地推廣,於是出現了一批混成協。通常混成協按清廷定製,一般是步隊一協、馬炮各一營、工輜各一隊,實際情況各省略有差別,不完全一致。
各省各自編練新軍達到協的標準,呈請練兵處(後為陸軍部)批准成協,如果審批通過則授予無數字番號的混成協(如“陝西陸軍混成協”)或有數字番號暫編混成協(如“四川暫編陸軍第三十三混成協”)。一部分混成協是以上的兩種番號都經歷過,如河南先成“河南陸軍混成協”,再改稱“河南暫編陸軍第二十九混成協”。大多數混成協是準備將來擴編為鎮的,所以都加“暫編”二字,只有從北洋六鎮中劃出駐守東北的陸軍第一、二混成協不在此例。
各省編煉新軍達到一鎮的標準,報陸軍部審核後授予暫編鎮番號,如“四川暫編陸軍第十七鎮”。陸軍部派員親臨校閱,若合格則去掉“暫編”二字,成為正規的陸軍鎮。至清亡,只有北洋六鎮和湖北第八鎮、南洋第九鎮等幾個鎮是通過校閱的正規鎮,其餘各鎮全屬“暫編”鎮。

軍官

軍官大多由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和國內各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擔任,士兵則採取招募制,選拔標準較以往嚴格,對年齡、體格和文化程度等都有明文規定。各級軍官大多數由軍事學堂畢業生充任。軍中設有步兵、炮兵、騎兵、德文四所隨營學堂,畢業生除學習德文者準備派赴德國留學外,其餘全部派充下級軍官。另外還設有專門對官兵進行輪訓的講武堂與學兵營,士兵的選拔招募,也按照西方國家的制度,有年齡、體格及識字程度等規定。
新軍(清末編練近代化陸軍)

兵種

編制上分步、騎、炮、工程、輜重等兵種;步兵分左、右兩翼,左翼2營,右翼3營;炮兵分為右翼快炮隊、左翼重炮隊和接應馬炮隊。裝備方面,全部使用購自國外的新式武器裝備。
清軍在演習中使用機槍清軍在演習中使用機槍

駐地

新軍十九鎮
第一鎮:駐北京仰山窪
第二鎮:駐保定永平等府
第三鎮:駐吉林吉林、長春、寧安、延吉及奉天錦州等處
第四鎮:駐天津馬廠
第五鎮:駐濟南、濰坊、昌邑等處
第六鎮:駐北京南苑
第七鎮:駐河南
第八鎮:駐武昌
第九鎮:駐南京
第十鎮;駐福州、福寧、延平等處
第十一鎮:駐鎮江
第十二鎮:駐蘇州
第十七鎮:駐成都
第十九鎮:駐昆明
第二十鎮:駐瀋陽
第二十一鎮:駐浙江
第二十三鎮:駐吉林
第二十五鎮:原駐廣西桂林,後駐廣東
第二十六鎮:駐廣州
十八混成協
第一混成協:駐東北新民,協統王化東
第二混成協:駐瀋陽,協統藍天蔚
第三混成協:駐永平,協統王占元
第十三混成協:駐江蘇江北,協統楊保善
第二十一混成協:駐武昌,協統黎元洪
第二十三混成協:駐江蘇蘇州
第二十五混成協:駐湖南長沙
第二十七混成協:駐江西南昌
第二十九混成協:駐河南,協統張錫元
第三十一混成協:駐安徽安慶,協統余大鴻
第三十三混成協:駐四川成都,協統鐘穎
第三十五混成協:駐新疆烏魯木齊
第三十九混成協:駐陝西西安
第四十三混成協:駐山西,協統譚振德
廣東混成協
廣西混成協
甘肅混成協
伊犁混成協

代表軍隊

北洋新軍

北洋新軍的正式名字叫做“新建陸軍”,原名“定武軍”。袁世凱為新建陸軍督辦。主要軍官由袁世凱親友、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和淮軍舊部組成。編制機構及其人員:
演習中的新軍演習中的新軍
參謀營務處總辦:徐世昌直隸天津人
參謀營務處及兵官學堂監督:江朝宗,安徽旌德人
督操營務處總辦兼步兵學堂監督:馮國璋,河北河間
督操營務處提調:段芝貴,安徽合肥人
步隊左翼翼長兼第一營統帶:薑桂題安徽亳州
步隊右翼第二營統帶:吳長純,安徽廬江人
步隊右翼第三營後隊:雷震春,安徽宿州人
馬隊第一營後隊隊官:吳鳳嶺,袁世凱家傭人之子,從小在袁家長大
炮兵營統帶兼炮兵學堂監督:段祺瑞,安徽合肥人
炮隊第一營管帶:張懷芝,山東東阿
工程營統帶兼講武堂總教習:王士珍,河北正定人
工程營統帶兼行營中軍:張勛,江西奉新人
學兵營統帶兼督操營務處提調:曹錕,直隸天津人
戊戌變法前夕新建陸軍被編為武衛右軍,跟武衛左、前、後、中,通於歸屬總督榮祿管轄。
第一鎮統制為鳳山,後為何宗蓮;
第二鎮統制為王英楷,後為張懷芝;
第三鎮統制為段祺瑞,後為曹錕;
第四鎮統制為吳鳳嶺;
第五鎮統制為吳長純,後為張永成;
第六鎮統制為王士珍,後為趙國賢、段祺瑞。
1907年,從六鎮各抽調一部分官兵,編成第二十鎮。辛亥革命時期,馮玉祥任第40協第80標第三營管帶。
1909年,袁世凱被開缺回鄉。北洋六鎮高層有所調整:第二鎮統制改為馬龍標,第六鎮統制改為吳祿貞。

湖北新軍

清末,除北洋新軍外,各地新軍中只有湖北新軍初具規模,有17000多人,核心是第八鎮(師)、第二十一混成協(旅),其中三分之一參加了革命組織或傾向革命,成為武昌起義的主力。
1906年清軍改制,湖北新軍被編為兩鎮,總兵張彪任第八鎮統制,黎元洪任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張彪是張之洞最親信之人,妻子原是張之洞心愛的婢女,因此被稱為“丫姑爺”。但張彪粗鄙無能,胸無點墨,湖北軍界真正的佼佼者無疑是黎元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