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軍制

新軍軍制

甲午中日戰後,清朝政府為加強陸軍力量,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創立新式陸軍,“習洋槍,學西法”,史稱新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軍軍制
  • 年代:甲午中日戰後
  • 相關人員:張之洞、聶士成
  • 目的:習洋槍,學西法
新建陸軍,新軍編制,最後的軍制,

新建陸軍

1894年底,清政府接受李鴻章的德國軍事顧問漢納根的建議,派長蘆鹽運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初為馬廠)編練一支新式陸軍,稱“定武軍”,總計10營4750人,其中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騎兵250人,工程兵500人。次年12月,經“督辦軍務處”推薦,由袁世凱接管定武軍,並加募步兵2000人,騎兵250人,將其擴充到7000人,改名為“新建陸軍”,完全依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聘用德國軍官充任教習,還專門成立了由德國人組成的教習處(後改為洋務局)。編制上分步、騎、炮、工程、輜重等兵種;步兵分左、右兩翼,左翼2營,右翼3營;炮兵分為右翼快炮隊、左翼重炮隊和接應馬炮隊。裝備方面,全部使用購自國外的新式武器裝備。各級軍官大多數由軍事學堂畢業生充任。軍中設有步兵、炮兵、騎兵、德文四所隨營學堂,畢業生除學習德文者準備派赴德國留學外,其餘全部派充下級軍官。另外還設有專門對官兵進行輪訓的講武堂與學兵營,士兵的選拔招募,也按照西法國家的制度,有年齡、體格及識字程度等規定。

新軍編制

與此同時,直隸提督聶士成挑選所部馬步軍30營,按德國軍制訓練,編為“武毅軍”。1896年,直隸全省淮軍、練軍20000餘人,被編為20營,按西法操練,分駐各地。1898年戊戌變法運動期間,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與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一同隸屬於直隸總督榮祿之下,並稱北洋三軍。同年12月,榮祿統一北洋各軍稱“武衛軍”,這也就是後來北洋軍閥的淵源。
在京師大練新軍的同時,各省也開始了編練,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江南創設“自強軍”,計13營,聘請德國教習,槍械、兵法均仿照歐洲,次年在湖北練洋槍隊2營,並將此種制度向各省推廣。兩江總督劉坤一將江南省的江寧、鎮江、吳淞、江陰、徐州五路防軍,全部改為西法操練,使用新式武器。
1901年,清廷鑒於八國聯軍入侵中,中國陸軍顯示出的,戰鬥力低下,懦弱,混亂等情況,下決心改編軍隊。下令將戰鬥力較強的軍隊改為常備軍,其餘編為續備軍,同時加強洋槍操練。1904年,清政府為進一步統一軍制,在北京設立練兵處,各省設立督練公所,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鎮(軍區),將軍隊編為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光緒三十一年(1907年),正式批准了《全國陸軍三十六鎮按省分配限年編成方案》,計畫到1912年完成,但到辛亥革命爆發為止,只編成了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另一說是14鎮、18混成協和禁衛軍2協)。其中裝備與訓練為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最佳,遍布直隸、山東與東北。
新軍包括:
陸軍第一鎮:北京仰山窪,統制何宗蓮
陸軍第二鎮:保定、秦皇島,統制先馬龍標,後王占元
陸軍第三鎮:吉林、長春、錦州等,統制曹錕
陸軍第四鎮:天津馬廠,統制吳鳳嶺
陸軍第五鎮:濟南、濰坊、昌邑等,統制張永成,留守代理賈寶卿
陸軍第六鎮:北京南苑,統制先吳祿貞,後李純
陸軍第八鎮:武昌,統制張彪
陸軍第九鎮:南京,統制徐紹楨
陸軍第十鎮:福州、福寧、延平等,統制孫道仁
陸軍第十七鎮:成都,統制朱慶瀾,程潛(參謀長)
陸軍第十九鎮:昆明,統制鐘麟同,靳雲鵬(參謀長)
陸軍第二十鎮:瀋陽,統制張紹曾
陸軍第二十一鎮:浙江杭州,統制蕭星垣
陸軍第二十三鎮:吉林,統制孟恩遠
陸軍第二十五鎮:原駐廣西桂林,後駐廣東,統制龍濟光
陸軍第二十六鎮:廣州,因1910年庚戌廣州新軍起義被遣散
第一混成協:駐東北新民,協統王化東
第二混成協:駐瀋陽,協統藍天蔚
第三混成協:駐永平,協統王占元
第十三混成協:駐江蘇江北,協統楊保善
第二十一混成協:駐武昌,協統黎元洪
第二十三混成協:駐江蘇蘇州
第二十五混成協:駐湖南長沙
第二十七混成協:駐江西南昌
第二十九混成協:駐河南,協統張錫元
第三十一混成協:駐安徽安慶,協統余大鴻
第三十三混成協:駐四川成都,協統鐘穎
第三十五混成協:駐新疆烏魯木齊
第三十九混成協:駐陝西西安
第四十三混成協:駐山西,協統譚振德
廣東混成協
廣西混成協
甘肅混成協
伊犁混成協

最後的軍制

新軍作為清朝的最後也是最新的一種軍制,原是清廷用來鞏固維持統治地位的,但由於政治的徹底腐敗,光靠一支新式軍隊是沒有辦法來拯救一個走向末路的帝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支原本被清廷用來加強統治的新軍,在辛亥革命中成了推翻清廷統治的主力軍。
新軍新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