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西漢時期陸賈著政論散文集)

新語(西漢時期陸賈著政論散文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語》是西漢時期陸賈的著名政論散文集,全書總計十二個章節。在《新語》中,陸賈主張“行仁義,法先聖,禮法結合,同時強調人主必須無為。為西漢前期的統治思想奠立了一個基本模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語
  • 創作年代:西漢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陸賈
基本信息,創作背景,正文,四庫提要記載,藝術特色,

基本信息

書名:新語
作者:陸賈
文學時期:秦漢文學
所屬朝代:漢代
作品體裁:散文

創作背景

陸賈經常在劉邦面前稱引《詩經》、《尚書》等儒家典籍,但劉邦討厭儒生,因而罵道:我馬上打得天下,要詩書何用!陸賈反駁說馬上得到天下,豈能在馬上治理!隨後陸賈援引歷史,說明仁義的重要性:商湯周武王文武並用,所以國運長久;吳王夫差智伯窮兵黷武而滅亡;秦一味嚴刑峻法,終致亡國。
劉邦聽後面有慚色,於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亡漢興、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資借鑑。陸賈遂著文十二篇,每奏一篇,劉邦都極力稱讚,號其書為“新語”。

正文

傳曰:“天生萬物,以地養之,聖人成之。”功德參合,而道術生焉。
故曰:張日月,列星辰,序四時,調陰陽,布氣治性,次置五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陽生雷電,陰成霜雪,養育群生,一茂一亡,潤之以風雨,曝之以日光,溫之以節氣,降之以殞霜,位之以眾星,制之以斗衡,苞之以六合,羅之以紀綱,改之以災變,告之以禎祥,動之以生殺,悟之以文章。
故在天者可見,在地者可量,在物者可紀,在人者可相。
在地者可量
故地封五嶽,畫四瀆,規洿澤,通水泉,樹物養類,苞植萬根,暴形養精,以立群生,不違天時,不奪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詐。
在物者可紀
故知天者仰觀天文,知地者俯察地理。??行喘息,??飛蠕動之類,水生陸行,根著葉長之屬,為寧其心而安其性,蓋天地相承,氣感相應而成者也。
於是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民人食肉飲血,衣皮毛;至於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穀
在人者可相
天下人民,野居穴處,未有室屋,則與禽獸同域。於是黃帝乃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於是后稷乃列封疆,畫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闢土殖穀,以用養民;種桑麻,致絲??,以蔽形體。
當斯之時,四瀆未通,洪水為害;禹乃決江疏河,通之四瀆,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順流,各歸其所,然後人民得去高險,處平土。
川谷交錯,風化未通,九州絕隔,未有舟車之用,以濟深致遠;於是奚仲乃橈曲為輪,因直為轅,駕馬服牛,浮舟杖楫,以代人力。
鑠金鏤木,分苞燒殖,以備器械,於是民知輕重,好利惡難,避勞就逸;於是皋陶乃立獄制罪,縣賞設罰,異是非,明好惡,檢奸邪,消佚亂。
民知畏法,而無禮義;於是中聖乃設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儀,明父子之禮,君臣之義,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棄貪鄙之心,興清潔之行。
禮義不行,綱紀不立,後世衰廢,於是後聖乃定五經,明六藝,承天統地,窮事察微,原情立本,以緒人倫,宗諸天地,纂修篇章,垂諸來世,被諸鳥獸,以匡衰亂,天人合策,原道悉備,智者達其心,百工窮其巧,乃調之以管弦絲竹之音,設鐘鼓歌舞之樂,以節奢侈,正風俗,通文雅。
後世淫邪,增之以鄭、衛之音,民棄本趨末,技巧橫出,用意各殊,則加雕文刻鏤,傅致膠漆丹青玄黃琦瑋之色,以窮耳目之好,極工匠之巧。
夫驢騾駱駝,犀象玳瑁,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擇地而居,潔清明朗,潤澤而濡,磨而不磷,涅而不淄,天氣所生,神靈所治,幽閒清淨,與神浮沈,莫不效力為用,盡情為器。故曰,聖人成之。所以能統物通變,治情性,顯仁義也。
聖人
夫人者,寬博浩大,恢廓密微,附遠寧近,懷來萬邦。故聖人懷仁仗義,分明纖微,忖度天地,危而不傾,佚而不亂者,仁義之所治也。行之於親近而疏遠悅,修之於閨門之內而名譽馳於外。故仁無隱而不著,無幽而不彰者。虞舜蒸蒸於父母,光耀於天地;伯夷叔齊餓於首陽,功美垂於萬代;太公自布衣升三公之位,累世享千乘之爵;知伯仗威任力,兼三晉而亡。
君子之道
是以君子握道而治,據德而行,席仁而坐,杖義而強,虛無寂寞,通動無量。故制事因短,而動益長,以圓制規,以矩立方。聖人王世,賢者建功,湯舉伊尹,周任呂望,行合天地,德配陰陽,承天誅惡,克暴除殃,將氣養物,明□設光,耳聽八極,目睹四方,忠進讒退,直立邪亡,道行奸止,不得兩張,□□本理,杜漸消萌。
夫謀事不並仁義者後必敗,殖不固本而立高基者後必崩。故聖人防亂以經藝,工正曲以準繩。德盛者威廣,力盛者驕眾。齊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
禮樂
故虐行則怨積,德布則功興,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親,夫婦以義合,朋友以義信,君臣以義序,百官以義承,曾、閔以仁成大孝,伯姬以義建至貞,守國者以仁堅固,佐君者以義不傾,君以仁治,臣以義平,鄉黨以仁恂恂,朝廷以義便便,美女以貞顯其行,烈士以義彰其名,陽氣以仁生,陰節以義降,鹿鳴以仁求其群,關雎以義鳴其雄,春秋以仁義貶絕,詩以仁義存亡,乾、坤以仁和合,八卦以義相承,書以仁敘九族,君臣以義制忠,禮以仁盡節,樂以禮升降。
仁者
仁者道之紀,義者聖之學。學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陳力就列,以義建功,師旅行陣,德仁為固,仗義而強,調氣養性,仁者壽長,美才次德,義者行方。君子以義相褒,小人以利相欺,愚者以力相亂,賢者以義相治。穀梁傳曰:“仁者以治親,義者以利尊。萬世不亂,仁義之所治也。”

四庫提要記載

《新語》·二卷(內府藏本)
舊本題漢陸賈撰。案:《漢書》賈本傳稱著《新語》十二篇。《漢書·藝文志》儒家陸賈二十七篇,蓋兼他所論述計之。《隋志》則作《新語》二卷。此本卷數與《隋志》合,篇數與本傳合,似為舊本。然《漢書·司馬遷傳》稱遷取《戰國策》、《楚漢春秋》、陸賈《新語》作《史記》。《楚漢春秋》,張守節《正義》猶引之,今佚不可考。《戰國策》取九十三事皆與今本合。惟是書之文悉不見於《史記》。王充《論衡·本性篇》引陸賈曰:天地生人也,以禮義之性。人能察已所以受命則順,順謂之道。今本亦無其文。又《穀梁傳》至漢武帝時始出,而道基篇末乃引《穀梁傳》曰,時代尤相牴牾。其殆後人依託,非賈原本歟?考馬總《意林》所載,皆與今本相符。李善《文選注》於司馬彪山濤詩引《新語》曰:楩梓仆則為世用。於王粲從軍詩引《新語》曰:聖人承天威,承天功,與之爭功,豈不難哉!於陸機日出東南隅行引《新語》曰:高台百亻刃。於古詩第一首引《新語》曰:邪臣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於張載雜詩第七首引《新語》曰: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垂名於萬世也。以今本核校,雖文句有詳略異同,而大致亦悉相應,似其偽猶在唐前。惟《玉海》稱陸賈《新語》今存於世者,道基、術事、輔政、無為、資賢、至德、懷慮才七篇。此本十有二篇,乃反多於宋本,為不可解。或後人因不完之本補綴五篇,以合本傳舊目也。今但據其書論之,則大旨皆崇王道,黜霸術,歸本於修身用人。其稱引《老子》者,惟思務篇引上德不德一語,餘皆以孔氏為宗。所援據多《春秋》、《論語》之文。漢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醇正也。流傳既久,其真其贗,存而不論可矣。所載衛公子鱄奔晉一條,與三傳皆不合,莫詳所本。中多闕文,亦無可校補。所稱文公種米、曾子駕羊諸事,劉晝《新論》、馬總《意林》皆全句引之,知無訛誤,然皆不知其何說。又據犁嗝報之語,訓詁亦不可通。古書佚亡,今不盡見,闕所不知可也。

藝術特色

語言特徵
陸賈本身是賦作家,對這些修辭運用得心應手,另一方面也是使文章易於被劉邦及群臣接受。
1、語言通俗,論述簡潔,並時時運用大段的比喻,使得所述之理深入淺出,吸引統治者閱讀興趣的同時,又將道理講得清楚明白。
2、明顯的賦化傾向:語句多對偶,四字句居多,簡短凝練,易於表達;大量排比句式的運用;用韻線束,讀來朗朗上口,語句鏗鏘,增加了文章的氣勢。
文章風格
陸賈有辯才,更似縱橫家,因此文風縱橫,旁徵博引,陳述治國利害關係,文章風格同其說辭無異。但與同時代的賈誼、賈山、晁錯等比起來,卻多了一份從容之氣。《新語》十二篇中,諸如臣陛下等人稱辭彙從未出現過,冷靜客觀地將歷史的興衰變化演說出來,具有先秦諸子的說理因素,而不是普通的奏章。陸賈之後的政論文中則時時出現政論家本人的身影,都有作者的強烈情感在裡面。如賈誼的《治安策》。主要原因是戰國策士仍然在影響陸賈,但他的身份是劉邦的“客”,而不是臣。陸賈的生活態度也更為達觀。
文章結構
全書邏輯嚴密,結構嚴謹,獨具特點。第一篇的論點是全書的總論點,對全書起統攝作用,其餘十一章的論點是第一章的分論點,進行拓深和延展。有利於劉邦對全書有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新語》的根本目的是教給劉邦如何施政,如何更好地治理國家,因此“行仁義、法先聖”是其關鍵所在,是治國、施政的根據和手段,同時也是陸賈論述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陸賈在第一篇就奠定了仁義的終極地位,遵守仁義是明智的事情,是個人修身的根本,更是關係國家存亡的關鍵。其餘章節則是仁義的具體實施策略、方式及如何擁有實施仁義的判斷力和能力。篇章間設計是以第一章為核心論點所在,其餘各篇為論證,形成一種環繞狀態,在單獨的篇目中,全文的開篇即已提出論點,其餘論述都是針對開篇論點展開論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