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新進展·教學哲學

教育科學研究新進展·教學哲學

《教學哲學》主要內容簡介:教育是亘古的事業,有了人類就有了教育,也就有了人類對教育的認識;教育又是未來的事業,是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實踐,所以教育研究既要溫故又要知新。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科學研究新進展•教學哲學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6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張立昌 郝文武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047773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教學哲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立昌,男,1956年生,陝西省乾縣人。1982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物理系。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育部陝西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主要從事課程與教學論和教育基本理論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和參與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九五”、“十五”教育部重點課題等5項,國際合作課題1項,參編“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等5部。
郝文武,男,1954年生於陝西清澗。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帶頭人、教育學博士流動站站長、教育學一級學科帶頭人、西北基礎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教學與教育的關係
第二節 教學哲學學理
第三節 教學哲學的發展和體系

第二章 教學本質論
第一節 教育本體和教學本質
第二節 教學本質的確定性和發展性
第三節 教學本質的理念性和行動性

第三章 教學目標哲學
第一節 教學目標的向度反思
第二節 教學目標的結構特徵反思
第三節 教學目標是學習與發展
第四節 教學的目標是繼承更是創新

第四章 教學內容哲學
第一節 知識與課程知識觀基礎
第二節 課程知識的類型與課程
第三節 什麼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和課程
第四節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第五節 課程知識及其教學的改革和建構
第六節 學科和課程分化與綜合的辯證法

第五章 教學主體哲學
第一節 師生關係理念的發展
第二節 兩種師生關係的不同主體性
第三節 師生主體間關係中學生主體性建構的
基本原則

第六章 教學過程哲學
第一節 教學過程相關概念分析
第二節 教學過程結構闡釋
第三節 教學過程本質反思

第七章 教學方式哲學
第一節 知識增長與能力發展
第二節 不同知識教學方式對能力發展的不同作用
第三節 教學認識論的科學發現和實踐整合
第四節 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統一的有效教學方式

第八章 科學與人文教學哲學
第一節 人文精神的本質
第二節 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
第三節 人文精神教育方式

第九章 課程改革哲學
第一節 課程改革的社會文化基礎
第二節 課程理念的價值取向
第三節 課程改革的教育基礎
第四節 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與學生

第十章 教學評價哲學
第一節 教學評價觀的歷史反思
第二節 教學評價的目標選擇
第三節 教學評價的內容選擇
第四節 教學評價的方法選擇
第五節 教學評價的公正與效益
後記

文摘

對象,教育存在是發展的,發展不僅指教育現象、教育事實和教育思想本身隨著人的認識和實踐的發展在發展,也指人們認識的角度不同,關注的重點不同,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同,採用的方法不同而使得教育存在也在不斷發展。任何教育事實從靜態角度看,它們是客觀的,但從動態和發展角度看,它們都是客觀和主觀的統一,甚至都是價值事實,是在一定思想影響下形成的事實。而如果沒有人們根據一定的思想和價值體系對客觀的教育存在加以觀照時,這時的教育存在便不會構成教育學的對象,事實和思想難捨難分,研究事實就必須研究影響事實形成的思想,否則就是就事論事,就找不到事實形成的根源,就不成其為研究。事實都是歷史的和現實的,但思想既有歷史的、現實的,也有未來的,思想中論述或者構想、描繪、描述的未來的目標和事實在歷史和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關於論述或者構想、描繪、描述的未來的目標和事實的思想在歷史和現實中是存在的,它對教育發展也有重要影響。“科學正在重新發現時間”,並認為,時間是延伸過去和未來的大道而不是循環的重演,是我們走向未來而不是未來向我們走來①,未來對現實的拉動比歷史對現實的推動更有力,因此也是教育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教學哲學的研究對象與教育學、教學論、教育哲學的研究對象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教育學是教育學科的入門學科或者基礎學科,教育學原理是教育學的深化,它們涉及的教育教學、德育、智育、體育以及其教育社會、教育育人的身心發展等內容,研究方法是綜合的,包括哲學、社會學、經濟學、自然科學等方法,研究對象是最一般或者最基本的教育存在。教育哲學、教學論、課程論。

後記

哲學是智慧的學問。作為智慧的學問,其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學哲學作為教學智慧的學問,其內容和形式也是見仁見智。尤其是在當今社會,關於個人教學哲學的探討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這充分說明了教學哲學的豐富性、多樣性和個體性。在此,我們只是談出了自己的“一種”理解和看法。隨著哲學思想和理論的不斷發展、豐富和完善,對已有教學思想和理論的反思所獲得的教學哲學,自然會成為進一步發展和進步的基礎和資源。這就是歷史辯證法,也是人的當下的理性才智的局限,更是人類在追求合理性過程中的必要路徑和責任擔當。另外,教學哲學應該是關於教學的所有方面的智慧的學問。“所有方面”意味著要囊括教學及其研究的一切。這個“所有方面”或“一切”究竟要包括哪些內容、層次,以及這些內容、層次以什麼樣的關係和結構呈現出來,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追問。我們只是從涉及教學活動及其研究的幾個主要方面進行了分析,道出了我們的見解和意見,肯定是不全面的。當然我們也不能或不敢有“全面”的宣稱。
全書共有十章。該書的內容框架是由郝文武教授初步擬定,並在寫作過程中幾經推敲和調整後才確定下來的。其中,第一、二、五、七、八章由郝文武執筆,第三、四、六、九、十章由張立昌執筆,最後由張立昌負責統稿。由於各自的運思方式和行文風格略有差異,陳述方式並不是完全統一的。

序言

教育是亘古的事業,有了人類就有了教育,也就有了人類對教育的認識;教育又是未來的事業,是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實踐,所以教育研究既要溫故又要知新。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年輕學者,在精心耕耘於教壇,收穫豐碩成果的同時,深人鑽研教育問題,在繼承之基礎上不斷創新,也取得顯著成績,並作為學校“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的成果,由教育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面向當代教師教育的教育科學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新視野”與“教育科學研究新進展”三套叢書,從一個側面展示其教育學學科建設、教育學學入學術研究承傳與發展的風貌,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我與陝西師範大學的老師們有著密切的交往。北師大、陝師大同是教育部直屬的師範大學,而且陝師大的不少老師來自北師大,因此我們兩所大學有著天然的兄弟情誼。兩校的教育幹部培訓中心、教師培訓中心,都是教育部下屬的連鎖單位。我曾經擔任過北師大這兩個單位的領導,所以無論是開會、講學,我們都會匯聚在一起討論共同遇到的問題。陝西師大教育學院也是我最熟悉的單位,那裡有我國老一輩的學者如劉澤如、吳元訓等先生,有我們同輩的張安民、孫昌識等先生,也有我們的學生輩郝文武等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