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概況
在通常意義上,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動和系統對社會發展和
個體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動已經產生或者將會產生的結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動所引起的變化、產生的作用。教育功能不僅具有客觀性和必然性,而且還具有方向性和多方面性。
教育功能(Educational Functions),是指人類教育活動和教育系統對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產生的作用與影響。
教育的功能究竟有哪些?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對教育的功能就會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概而言之,教育的功能不外乎社會功能和個體功能兩大方面。
教育功能
社會功能
教育的社會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對社會發展的反作用。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發展水平,教育又反過來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歷史上出現五種不同的生產關係,就有五種不同類型的教育。一個國家通過它制訂的教育方針政策來控制教育,教育又反過來為鞏固其統治服務,對社會政治、經濟等發揮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教育又對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起重要作用;經濟、政治對教育的影響,往往又是通過文化的發展反映出來。教育還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點。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發揮教育的社會政治功能。《學記》指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漢代教育家
董仲舒在其《對賢良策》中,總結中國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向漢武帝提出建議:“古之王者明於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
總之,教育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這是教育的本質特點之一。教育能夠促進社會生產,鞏固經濟基礎;教育可以成為社會政治鬥爭的手段,影響民主法制建設;教育能夠保存、傳遞以至創造人類文化;教育還可以起到保護環境、控制人口的作用等等。因此,教育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
個體功能
人類個體的發展,既表現為一個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而身心發展方面自然生長、發育、成熟的過程,又是個體逐步承擔社會角色,不斷增強自我意識,豐富人生世界的過程。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促進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增強個體享用意識和能力的功能。
(一)教育的個體社會化功能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參與社會生活,成為社會的一員,不存在脫離人類社會的所謂“純粹”個人。“個體從自然生物體到社會活動主體的變化,就是通過個體社會化過程來實現的。”社會化的內容非常廣泛,凡是體現個體發展的社會性要求及社會生活所必須的基本知識、技能、行為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各種思想觀念等,都是個體社會化的內容。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說,個體的社會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學習生活技能,主要包括個體所處時代和社會所要求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職業技能;二是內化社會文化,主要包括價值觀念體系和社會規範體系;三是完善自我觀念,即對自身的生理、心理狀況,對自我和他人以及社會的相互關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四是學會承擔社會角色,就是通過角色學習和角色實踐,能夠自覺按照社會結構中為他規定的規範辦事,這是社會化的本質和最終體現。
人的社會化的基本途徑是社會教化和個體內化的統一。社會教化就是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與各種非正規的教育形式,如社會風俗、群體輿論、傳播媒介等;個體內化是指個體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社會學習,接受社會教化,將社會目標、價值觀、規範和行為方式等轉化為穩定的人格特徵和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個體的內化是在個體的活動中進行的,它是個體的內部心理結構與外部社會環境相互作用,並對後者進行選擇和適應的過程。社會教化與個體內化,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相輔相成。
對青少年來說,教育既是社會教化的主體,又是促進個體內化的有效手段,因而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這種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校教育活動的目的性、計畫性和組織性使個體社會化有了充分的保障。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向青少年傳授一定的社會規範、價值標準、知識技能的活動,它由專職的教師通過特定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評價制度對青少年學生的社會化發生系統和科學的影響,為青少年學生的社會化提供充分的保障。這種保證作用是其他任何社會活動都難以做到的。二是學校教育為個體社會化提供了一個特殊的有利環境。學校作為青少年個體社會化的專門機構,是一種非常正式的社會組織,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它的一切活動都體現著社會的要求,處處傳遞著社會的價值準則。課程作為法定的知識,體現著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教師作為社會的代言人,充當著所處時代社會規範的解釋者、執行者、仲裁者等特定社會角色。學校教育這種社會化環境是其他社會組織難以替代的,個體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相對平穩、有效地實現其社會化的任務。
(二)教育的個體個性化功能
人的發展,不僅是個體逐步融入社會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個體不斷發展自我,凸顯自我,進而實現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選擇成為他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形成個人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等一系列個性特徵。
個體的個性化與社會化儘管在具體層面上有時矛盾的,如個性化強調個性、自主選擇性,社會化更注重共性、社會強制性,但兩者本質上是統一的。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的多樣性也以統一性為基礎。個性化的過程與社會化的過程也是同時完成的,兩者不能分開。個性的形成實際上是在社會化過程中完成的,因為個性的形成離不開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社會化的過程使得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個民族、同一個階層中的人的個性有著共同的特徵。另一方面,由於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己獨特的遺傳素質、特殊的生活環境、不同的主觀能動性,因而人並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社會化的教化。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實際上以不同的方式在適應社會,在適應社會過程中也在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
教育對個體個性化的作用和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提出個性發展目標,明確個體個性化的方向。許多學校都在各自的辦學目標中列入“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主發展能力,豐富和完善學生的個性”等內容,這是個體個性化發展要求在學校教育中的具體體現。教育目標的個性化要求無疑為個體的個性化發展產生了強有力的牽引作用。第二,充分挖掘個體潛能,為個體個性化創造條件。個體潛能的充分挖掘是個體個性化的重要標誌和根本體現。通過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等科學的方法與手段,注重個體之間的差異,能為每個學生潛能的充分施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使個體的個性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第三,提高個體基本素質,為個體個性化打下基礎。個體個性的發展是在個體積極的活動中進行的,活動的效果取決於個體的知識儲備和認識、情感、態度等基本素質水平。一個基本素質良好的個體更能在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作用於社會環境,在社會化的同時形成自己的良好個性。第四,營造整體文化環境,為個體個性化提供保障。個體的個性化發展是個體發展的內在要求,但是,只有在良好的環境特別是在學校教育的整體文化環境中,這種個性化發展才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教育的個體享用功能
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都是指個體的發展。教育在促進個體發展的同時,還能使受教育者進一步獲得一些特殊的享受:個體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求知慾得到實現,精神世界得到充實,並進而獲得幸福感。這是教育的個體享用功能。
教育的個體享用功能主要體現在人接受教育與獲得幸福的關係上,主要體現在:首先,教育能夠充分滿足人的本能需要,奠定個體幸福的基礎;其次,教育提升人的認知水準,豐富人的情感世界,給人以體驗和感受幸福的功能;最後,學校生活本身是一種幸福生活,求真、向善、臻美是校園生活的主體價值,學校生活為人們創設了一種體驗幸福、感知幸福的良好氛圍。
分類
社會發展
社會發展一般表現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現代社會,由於人類社會自身面臨著眾多的發展問題,社會的人口增長等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引起關注。當代教育的社會功能,也主要是從上述側面來實現的。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現代社會任何領域的問題,很快都會從自己狹窄的地段中出來,上升成為政治問題。教育更是被人們賦予了深刻的政治含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教育也是一種有效的政治資源,在影響社會政治發展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
第一,教育培養社會治理人才。長期以來,培養社會的各級治理人才,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基本任務。柏拉圖曾主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看見善”並且達到了善德高度的“哲學王”,即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當然,教育並不只是培養帝王或君主,政府的一般組成人員也大都是學校教育的結果。我國古代提倡“學而優則仕”,隋唐以至晚晴的各級官員隊伍,基本是學校教育經由科舉途徑而選拔出來的。西方國家的政治人物多出身於名牌的中學或大學。如英國的幾大公學,雖為私立卻都承擔著為未來社會培養公職人人員的使命,英國的歷任首相絕大多數畢業於牛津、劍橋兩所大學。現代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結構和政治活動日趨複雜,要求社會的各級治理人才都要具備基本的科學文化水平和較高的政治、法律素養,由教育來培養、培訓治理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任務尤其艱巨。培養、培訓社會治理人才雖然不是現代教育的唯一目的,但也是責無旁貸的一項重要任務。
第二,教育培養合格公民。伴隨著西方“民族——國家”政治形態的出現和工業革命的不斷進展,現代教育開始發展到普及階段。國家和民族認同、普選制、生產需求等社會變革,都對教育提出了培養合格公民的任務。黑格爾針對盧梭提出的“自然人”教育,指出:“教育人而不是教育公民的做法是一定要失敗的,因為這種人對法律是個陌生人。”這種人可能會超越法律的限制而為所欲為,其一言一行都不會遵循“事物的普遍特性”,這種人也就是沒有教養的人。而有教養的人則首先是指“能做別人做的事而不表示自己特異性的人”。教育要培養的即是這種“有教養的”公民。詹姆斯·布萊斯(James Bryce)就南美的情況曾經寫道:“教育,如果說它不能使人成為好的公民,它至少使人成為好的公民變得比較容易。”
第三,教育傳播政治意識,倡導主流政治價值觀。學校是一個宣傳和傳播文化的場所。一定社會文化體現著社會的政治要求和思想,所以,學校通過文化的宣講和傳播,使社會正統思想由少數人掌握逐漸為廣大人民民眾所知曉。而且教育者的宣講具有一定的說服性,其不僅使受教育者了解這一思想,更重要的是使他們相信這一思想。現代社會,民主、平等的觀念成為主流思想,教育在傳播民主、平等思想意識方面的作用尤其受到了重視。在推進社會政治民主化,培養公民的民主、平等意識和習慣的過程中,教育的作用雖然不是根本性的,但也是極其重要且顯而易見的。
(二)教育的經濟功能
教育的經濟功能是指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所發揮的作用。隨著社會生產技術、手段和方式的飛速發展,教育對社會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也在不斷增長,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穩步提高。
首先,教育將可能的勞動力轉換成現實的勞動力,成為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歷史來看,並非任何教育對生產力都具有推動作用,因而不同的生產力對教育的需求不同。傳統社會,由於生產規模小,生產水平相對落後,各項生產經驗和技能基本上都靠簡單的口耳相傳進行傳遞,社會上對教育提出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政治統治領域。現代社會,人才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教育在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日趨明顯,國民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成為影響一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
其次,教育創造、保存並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全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套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教育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不僅體現在各級各類人才的提供上門,而且教育在科學文化知識的傳遞和更新方面對經濟建設和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現代科學和技術存在著一個越來越迅速的發展和更新的趨勢,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利用早期學校生活中學到的知識來適應以後的工作,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的作用變得越來越突出。這種狀況使教育自身也面臨著既要保存和傳遞已有的科學文化知識,又要加快教育內容的更新和轉換,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另一方面,現代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依靠高素質的勞動力和雄厚的經濟資本,而且科技知識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識經濟”概念的提出,使人們認識到了“知識是經濟成長的重要來源”,教育成為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創造經濟價值的重要環節,通過教育把已有知識傳授給勞動者,並相應地傳授知識創新的方式、手段,促進知識向生產力的轉化和知識的經濟價值形成。
再次,教育通過自身的運營,直接推動經濟成長。前些年,“教育作為一個新的經濟成長點”的提法屢屢見諸報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逐步與產業化經營相結合,形成了一大批以大學為中心的高新技術產業群,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也逐步納入到經濟運行的軌道。一方面人們看到了眾多家長為了子女的未來前途而紛紛投資於教育,投資於未來。另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擴大受教育人口的比例,而且可以帶動建築、儀器設備、文教用品、辦公家具、通訊、交通、報刊出版、旅遊等一系列行業的發展,從而達到帶動經濟成長的目的。值得警惕的是,由於人們過於關注教育的這一功能,直接催生了“教育產業”概念及其實踐,加重了社會的教育公平問題。教育產業以及隨之帶來的教育公平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並得到改善。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與“教育”具有內在的、天然的聯繫。教育與文化相互包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互為目的和手段。離開了文化,教育如同機器生產缺少原料,缺少育人的憑藉而無法進行;離開了教育,文化也無法有效地傳承與發展。教育的文化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文化的傳遞的功能。文化是人類在活動中創造的,對個體來說是後天習得的,它不可能通過遺傳的方式延續,而只能通過傳遞的方式發展下去。文化的傳承方式有很多,比如說藉助於實體文化,如文物、名勝古蹟、媒介符號等;也可以通過物質實體的方式保存下來,代代相傳;也可以以法律、制度的方式將文化保存;可以通過戰爭、貿易、旅遊、移民來實現。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因為一方面以物質實體和制度方式保存在的文化還需要人的理解,另一方面,作為人類文化核心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是不可能通過這些形式體現出來的,它只能通過人的培養,體現在每個人的思想意識和認識中得以保存。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是傳遞和保存社會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傳遞著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夠經濟高效地占有社會文化。
文化傳遞有兩種情況:一是縱向的文化傳承,表現為文化在時間上的延續;二是橫向的文化傳播,表現為文化在空間上的流動。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它以文化為中介,客觀上起著文化的傳播、傳承的作用。而且相比其他文化傳遞的方式,教育傳播的文化是人類文化中最基本、最精華的部分,文化通過人的掌握而得以保存,保存的是深層的精神文化。因此,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文化傳遞方式。正因為有了教育,文化才從一部分人傳遞給另一部分人,從一代人傳遞給另一代人,人類的文化才得以積累,才得以普及。
第二,教育具有文化選擇的功能。文化選擇是文化變遷和文化發展的起始環節,它表現為某種文化的自動選擇或排斥。教育雖是文化傳遞的手段,但教育又不等同於文化傳遞,因為教育不是對所有文化的傳播。教育對文化的傳播是有選擇的。沒有選擇的文化傳播,就不稱其為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教育進行文化選擇的標準有:首先,選擇有價值的文化精華,剔除文化糟粕,傳播文化中的真善美。其次,選擇符合一定社會需要的主流文化。再次,根據受教育者的年齡特點和教育教學的規律,選擇適合教育過程的文化。教育的文化選擇形式,總體上有吸收和排斥兩種。吸收是對與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選擇;排斥是對與教育異向的文化因子的否定選擇。教育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傳遞形式,它必須對浩瀚的文化做出選擇, 沒有選擇,就無法決定傳遞什麼。所以,選擇文化是傳遞文化的前提。當然,我們還不能只在傳遞文化的意義上認識文化選擇的重要性,文化選擇的更重要的目的,是以優秀的人類經典文化,促進人的發展。
第三,教育具有文化更新與創造功能。文化是人類創造的,教育不僅負有對既有文化的傳遞功能,還具有更新、創造文化發展的功能。首先,教育總是基於對既定的社會文化的一種批判和選擇,根據人的發展需要而組織起一種特定的文化, 這樣一個選擇、組織、生成、傳播的過程,就是文化的重組和更新的過程,教育因此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文化因素。其次,教育可以通過科學研究,從事文化創造,生產新的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成果,這是文化創造的一個直接途徑。特別地,高等學校正在成為文化創造的主力軍。最後,教育可以成為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輸送具有創新精神的各方面人才,通過這些人才再去創造新的文化,從而使學校簡介成為文化的創造地。
第四,現代教育的開放性還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文化是一定時期特定地域人們的思想、行為的共同方式,在這個意義上,任何的文化都具有地域性和封閉型。然而,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市場經濟的形成,使政治、經濟、文化已經打破了封閉的格局,從而走向開放和交流,文化在交流過程中漸趨融合。
現代教育也開始走出封閉,在教育的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學習中,促進了文化的融合。這一促進有兩個途徑:一個是通過教育的交流活動,如互派留學生、互相進行學術訪問、召開國際學術會議等,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吸收,使異域文化之間求同存異。另一個是通過對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學習,如引入國外的教材、介紹國外的理論流派和研究成果、利用國際網際網路等,對異域文化進行選擇、判斷,對已有的文化進行反思、變革和整合,融合成新的文化。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融合不是以一方對另一方的取代,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改造原有文化的過程。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僅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繁榮。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當代社會,人口問題日益顯著,“人口爆炸”已經成為困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緊要問題。儘管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近些年都有所下降,但大部分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人口數量仍在不斷攀升。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有助於控制人口增長。控制人口增長的手段有很多,教育在其中發揮著獨特而長遠的作用。其一,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提高勞動力素質有關,這一定程度上能夠刺激家庭的教育需求,從而增加撫養孩子的費用。其二,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轉變人們的傳統生育觀念,提高人們對人口增長與國家發展關係的認識。其三,婦女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強其就業能力與機會,職業婦女普遍面臨著生育與職業的兩難選擇。其四,教育程度的提高,客觀上推遲了人們的初婚年齡和生育時間,從而拉大了人們的代際年齡差距。
第二,教育有助於提升人口質量。教育基本功能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實現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教育提升人口質量的功能首先表現在對青少年兒童的培養方面,通過教育提高青少年兒童的科學文化水平,使其成長為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一代新人,增強他們創造美好生活與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其次表現在對成年人的教育上,通過一定的教育使成年人掌握新的知識技能,提高對優生優育的認識,掌握相關的優生優育知識和能力,為後代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提高更好的成長條件。
第三,教育有助於改善人口結構。人口結構包括人口的自然結構與社會結構,自然結構指的是人口的年齡、性別等方面,社會結構是指人口的階層、文化、職業、地域、民族等方面。教育無論是對人口的自然結構還是社會結構,都會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作用。這主要變革:其一,教育有助於人們形成科學的生育觀念,從而避免選擇性生育帶來的人口性別比失衡等問題。其二,教育可以改變人口的文化結構和職業結構,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其三,教育促進人口流動,使人口的地域分布更加合理。
顯性與隱性
功能劃分
這是從教育功能的呈現形式劃分的,教育的顯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與之相符合的結果。如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就是顯性教育功能的表現。教育的隱性功能是伴隨顯性功能所出現的非預期的功能,如教育複製了現有的社會關係,再現了社會的不平等,學校照管兒童的功能等,都是隱性功能的表現。顯性與隱性的區分是相對的,一旦隱性的潛在功能被有意識地開發、利用,就轉變成了顯性教育功能。
正向與負向
性質劃分
這是從教育作用的性質劃分的,亦稱為積極功能與消極功能。正向功能是針對教育作用產生的積極的良好的效果而言,負向功能是針對教育作用產生的消極的不良的後果而言。
最早提出這一對概念的是美國社會學家
默頓。20世紀50年代。默頓將社會功能按性質、形態加以劃分,得出正向—負向功能這對概念,與此同時還得出另一對重要概念即顯性——隱性功能。日本教育社會學家柴野昌山則把這兩對概念引入教育領域,構想出關於學校教育功能得理論分析框架。
本質聯繫
密切相關
教育功能是教育滿足主體需要的呈現形式;教育本質是教育功能的客觀基礎。對教育功能的認識,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從教育、人、社會三者關係中理解教育傳遞文化培養人的本質。教育、人、社會三者關係可以簡約地概括如下:教育受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制約,又通過社會文化傳遞積極影響作用於社會和人的發展。由此,我們對教育本質也可表述為:教育是根據一定社會要求和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通過傳遞人類文化,對人的身心發展施加影響,促使其社會化,進而又反作用於一定社會的實踐活動。教育本質的這一表述,概括了教育與人、社會的關係,也包括了教育兩方面功能:對人的發展功能,對社會發展的功能,兩方面功能是內在的統一的。
教育的本質屬性是傳遞人類文化,促進人的社會化,因而呈現出人的發展功能或育人功能:促使人先天遺傳素質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為現實;把人類文化轉化為個體的精神財富;按一定社會要求造就一定式樣的社會成員。
教育具有多種社會屬性,也呈現出多種社會功能。在階級社會裡產教育具有階級性,其特有的功能體現在教育適應並維護一定階級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政權統治及其政治關係。在這個意義上說,教育是使受教育者逐步實現一定社會政治、經濟要求的過程。因此,不同的社會形態就有不同性質的教育。教育的生產性表明教育具有經濟功能,教育既產生於生產力的發展,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進入大機器生產以後,教育在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生產力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更突出。教育的文化性表現在教育具有保存、活化、選擇、整理、更新、創造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是教育的基本社會功能。其他如科學技術功能、人口和生態功能等是這些基本功能派生或演化出來的,多種功能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整體。教育的文化性是教育的更為重要的屬性,教育與社會生產、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的關係,通過文化的中轉發生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其他方面功能得以形成、釋放的基礎。
相互制約
教育對人的發展功能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約。這些社會因素制約著教育培養人的方向、性質,也為教育對人的發展功能的釋放提供社會條件。因此不能離開社會關係、社會實踐談人的發展,也不能離開社會關係、社會實踐去認識教育對人的發展功能。教育對人的發展功能是教育的社會功能形成與釋放的基礎,就是說教育的社會功能,其形成與發揮必須通過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來實現。教育具有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但教育並非等同於經濟活動、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社會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活動主體是人,教育的社會功能必須通過培養作為這些主體活動的人來實現。即按一定社會要求,造就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知識、能力的社會成員,參加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由此而發揮教育的社會功能。例如通過教育傳遞科學文化、技術文化,使勞動者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從而使教育的經濟功能得到發揮。通過教育傳授一定的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價值觀、政治心理),使受教育者認同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規範,以維護一定社會政治穩定和政權的鞏固,從而使教育的政治功能得到體現。通過教育傳遞人類文化知識,把人類文化財富轉化成以人為載體,使人類文化得以繼承、發展,則發揮了教育的文化功能。所有這些關係進一步說明傳遞人類文化,培養社會人是教育的本質規定。
馬克思教育觀
從19世紀40年代起,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許多著作就提出了
馬克思主義教育觀的初步原理(比如《
資本論》第1卷,第13章;《
德意志意識形態》第1卷,第1部分;《哥達綱領批判》第4部分;《共產主義基本原理》)。正是在這一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較系統的
教育理論。
十月革命及其對馬克思主義教育實踐的需要,大大推動了這一理論的發展(列寧、
克魯普斯卡婭、勃朗斯基、
馬卡連柯)。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基本是一種實踐的理論。對此作出貢獻的一些重要人物有倍倍爾、
饒勒斯、蔡特金、
李卜克內西、葛蘭西、
郎之萬、瓦倫、
塞夫。許多研究者當前正致力於進一步發展這一理論。該理論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以下幾點:
(1)對所有兒童一律實行義務免費公共教育,以確保消滅文化或知識的壟斷,消滅教育的種種特權。在最初的表述中,這只能是一種由各種公共機構所辦的教育。當時所以這樣提,是防止工人階級惡劣的生活條件阻礙兒童的全面發展。後來,明確地提出了其它目標,比如必須削弱家庭在
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必須根據平等的條件來培養兒童,必須利用社會化的群體力量。無疑,最成功的革命教育實驗,從馬卡連柯學校到古巴的學校,都是按照社會的方案來進行的。
(2)教育與
物質生產相結合(或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把智育、體育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這裡所包括的目標,既不是進行較好的職業訓練,也不是反覆灌輸
職業道德,而是通過確保人人充分了解生產過程來消滅
體力勞動與
腦力勞動之間、觀念與實踐之間的歷史形成的差距。這一原則在理論上的正確性雖然為人們所廣泛承認,但其實際運用卻提出了許多問題(許多半途夭折的或只是部分獲得成功的試驗就證明了這一點),這在科學技術迅速變革的條件下,尤其如此。
(3)教育必須確保
人的全面發展。隨著科學與生產的重新結合,人能成為完全意義上的生產者。在這一基礎之上,所有的人無論男女,其潛力都能得到施展。這樣將出現一個能夠滿足普遍需求的世界,使個人在消費、娛樂、文化的創造和享受、社會生活的參與、人際交往以及自我實現(自身創造)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施展才能。這一目標的實現,特別需要改變
社會分工,而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迄今僅處於開創階段。
(4)社會在教育過程中被賦予新的巨大作用。學校的內部集團關係的這種改變(從競爭轉向合作和支持)意味著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將變得更為開放,並以
教與學的相互促進和積極配合的關係為前提。以上所概述的理論並沒有終結。對上述原則的解釋或依據上述原則所進行的實踐,還存在許多進退兩難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者之間以及在馬克思主義者與非馬克思主義者之間,正在對下列問題進行辯論:人的個性問題;“本性與教養”的問題;學校和教育在流行的
社會決定論範圍內創新的可能性;以及教育的內容、方法、結構在促進社會變革中的相對重要性。
參考書目
1M.W.阿佩爾:《意識形態與學校的課程》,1979年英文版。
2奧·倍倍爾:《婦女與社會主義》(1879),1886年英文版。
3P.布爾丟和J.C.帕
塞隆:《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1979年英文版。
4S.鮑爾斯和H.金蒂斯:《
資本主義美國的教育》,1976年英文版。
5茲蘇薩·弗吉:《形成中的社會》,1979年英文版,第4章。
8
讓·饒勒斯:《社會主義與教育》,1899年法文版。
9保爾·朗之萬:《思想與行動》,1950年法文版。
10弗·列·列寧:《論國民教育部的政策問題》(1913),1963年英文版。
11同上作者:《青年團的任務》(1920),1966年英文版。
12同上作者:《關於綜合技術教育對娜捷施達·
康斯坦丁諾夫娜的提綱的意見》(1920),1966年英文版。
13D.林登貝格:《
共產國際與階級學校》,1972年法文版。14M.A.馬納
科爾達:《馬克思與現代教育學》,1966年義大利版。
教育方法
1、通常所說的教育,都是指校園教育,具有通用的區域或國家標準教材,有指定的教師,進行課堂口授講述,輔之以板書和作業,結合測驗、抽查考試、期中和期末考試,加上升學考試,再進入職業生涯。 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先進的教育,已不會再用私塾和一對一這樣的落後的、高成本的、低效率的教育手段了! 互動、快樂、學校指定和學生自選課程等都是比較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至於
案例教學,則是職業教育中比較成功的手段。 藉助信息化,把教育中可能遇到的種種技術和管理問題,更加精確地描述,讓更多的人才在先進的教育技術條件下,更快的、更多的、一生學習接受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
2、主要導和演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