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信息
【詞目】科目
【讀音】kēmù
【釋義】
詳細釋義
法規、學術、賬目等按其性質劃分的類別和名目。《舊唐書·李嶠傳》:“竊見垂拱二年諸道
巡察使所奏
科目,凡有四十四件,至於別準格敕令察訪者,又有三十餘條……今之所察,但準漢之六條,推而廣之,則無不包矣,無為多張
科目,空費簿書。”
鄒韜奮《經歷》二:“後來進了國小,最怕的科目便是算學。”
丁玲 《
母親》:“學堂里
科目是很多的,
國文,修身,地理,歷史,語文,數學,化學,政治,生物總有十幾門。”
指唐代以來分科選拔官吏的名目。宋·
趙彥衛 《
雲麓漫鈔》卷六:“唐
科目至繁,《唐書》志多不載。”宋·陳亮 《謝教授墓志銘》:“國家以
科目取士,以格法而進退之,權奇磊瑰者固於今世無所合,雖復小合,旋亦棄去。”《明史·選舉志一》:“明制,科目為盛,卿相皆由此出,學校則儲才以應科目者也。”清
田蘭芳《明河南參政袁公墓志銘》:“時方多事,公(
袁可立子
袁樞)抱壯志,嘗撫髀嘆曰:‘大臣子不當與寒士以科目競進,李文饒、韓持國,伊何人哉?’”清·顧炎武 《日知錄·科目》:“唐製取士之科,有秀才,有
明經,有進士,有
俊士,有
明法,有明字,有
明算,有
一史、有
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曰
制舉……見於史者凡五十餘科,故謂之
科目。”
指隋、唐以來分科選拔官吏的名目。顧炎武《日知錄·
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
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
道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三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曰制舉,……見於史者凡五十餘科,故謂之科目。”其中
進士科已特受重視。宋的分科較少,進士科以外出身者極罕見。明、清只設進士一科,有科無目,而仍沿舊稱為科目。
指通過科舉取得的功名。宋·
陳亮 《送吳久成序》:“少以氣自豪,出手取
科目,隨輒得之。”明·宋濂 《汪文節神道碑》:“忠孝大節,揆古無讓,於今無媿,可謂不負於科目矣。”清·金人瑞 《
春感》詩之四:“半生
科目沉山外,今日長安指日邊。”
指科目人。元· 劉壎 《補史十忠詩·樞密閩廣宣撫史陳公》:“不有二忠存,千古笑
科目。”《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這太守姓雷 ……年紀六十多歲,是個老
科目。”清·
陳康祺 《
郎潛紀聞》卷九:“李文貞公光地以直撫入相, 桐城方侍郎苞叩之曰:‘自入國朝,
科目躋茲位者凡幾?’”
教育科目
各階段學科
國小一般有語文、
數學、英語、
科學、自然、社會、美術、音樂、體育、根據地方可能還有其他科目。這些東西就像磚頭,給後來的建設奠定基礎。國中一般會加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這些像設計圖紙,給以後的人生定計畫。
高中的學科就會分必修和選修,這些像好比開始建設(基本的性質已定型)。
大學的就是專功,好比建設後的裝修。畢業後會取得學士學位。
研究生(碩士)和博士是少數人願意做的,在建設中也就是二期工程,建設後的宣傳,人生也會因此而有意義!
分類
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定按“學科門類”、“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二級學科)三個層次來設定。
按照國家1997年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的學科、專業目錄》,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
軍事學和管理學12大門類,每大門類下設若干一級學科,如理學門類下設數學、物理、化學等12個一級學科。一級學科再下設若干二級學科,如數學下設基礎數學、計算數學等5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就授至二級學科,一般意義上的博碩士點數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二級學科的數目。
所謂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即是指在這個一級學科下的所有二級學科都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也就意味著,一個學生只要選擇了這個學科中的任何一個專業,進了校門就可以從本科一直念到博士。這能反映出一個大學或科研院所在這個學科的實力和水平。但要看這個學科是否全國領先,就要看它裡面的二級學科有沒有
國家重點學科以及重點學科的多少。
中國高校學位點(碩士)的申報一般是依託二級學科來進行的,學位點申報成功後,也多設在二級學科之下。重點學科基本屬於二級學科範疇。
具體分類情況如下:
四位碼為一級學科
六位碼為二級學科
學科排名
學位中心於2006年開展第二輪學科排名工作,共有331個單位的2369個一級學科自願申請參加,參評學科數比第一輪增加了77%。第二輪81個一級學科分兩批完成,其中第一批31個一級學科的排名已於2007年公布,第二批剩餘50個一級學科的評估工作也已經完成。為方便讀者查閱,現將第二輪評估排名按高校(前10名)和科研院所分別公布如下,並列名次按學校代碼排列。全部排名可在學位中心網站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