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港為江蘇南通
如東縣城,是如東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歷史沿革
掘港成陸於
春秋,初建於唐,發展於宋,繁榮於
明清,綿延至今。
春秋時期的
扶海洲東端即為現在的掘港。扶海洲於東晉時與大陸相連線。“掘港”地名源自隋朝修建的“掘溝運河“, 該運河連通黃海和古運鹽河到達揚州。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全國分為十道,掘港地屬
淮南道廣陵郡,為淮南煎鹽場亭(掘港亭)。迄今發現最早的文字記載為唐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日本國僧人
圓仁所著《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書中有“掘港庭(亭)
沿海村”、“村內有
國清寺”、“聞道揚州掘港難過”等記述。至五代時掘港已成為著名的鹽場。宋代建掘港場,逐步形成集市。明清以來,客籍商人紛至沓來,經商開店,市場繁榮。清代,掘港場成為鹽、棉、米、繭“四白”集散中心,一度有“小揚州”之美譽。民國年間設掘港市、掘港區,解放後設
掘港鎮人民公社。
2015年3月24日
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如東縣
掘港鎮。以原掘港鎮的青園、古池、燈塔、鹽垣、九總、童店、華豐、港南、環北、環鎮10個居委會和陳高、掘西、虹橋、十里墩、曉河、芳泉、銀杏、野營角、周店、三河、沙南、曬鹽場、天星、新豐、洋岸、丁字岸、賓東、余盪、港南、三橋20個村委會區域,設立如東縣掘港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青園居委會日暉東路3號。
人文地理
據史料記載,如東的佛教源於東漢。
掘港國清寺與全國
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浙江
天台山的國清寺同宗同法系,均屬於
天台宗。浙江的國清寺為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由佛教天台宗開山祖師智yi(亦名智者)所建,智yi法系的第十祖、天台山
修禪寺座主行滿大師在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來到如東歷時十四年按照天台山國清寺的建築風格創建了掘港國清寺。
唐開成三年(公元838年)七月,日本天台宗高僧
圓仁大師(註:日本
最澄法師弟子,最澄法師曾入唐師從行滿大師,後回國創建日本
天台宗)隨日本第十三次
遣唐使藤原常嗣來到中國,求法巡禮,途經掘港,拜謁
國清寺,瞻禮道場,參拜祖師,在寺中住歇半月有餘。回國後,著《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書中多處提及
掘港國清寺,由此可見其與日本天台宗的交往源遠流長。
掘港國清寺在五代、宋、元年間,屢遭兵燹之損,直至明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僧紹yin、可良募化重建,並立碑為記。後經清、民國兩代多次重修增建,古寺已具規模,莊嚴雄偉,結構精緻,別具一格。1960年7月,掘港國清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可好景不長,1968年底,大雄寶殿和天王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拆除(註:
藏經樓已在解放戰爭中被拆除),就這樣,千年古剎蕩然無存。
九十年代初,適逢盛世,
掘港國清寺異地重建,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趙朴初先生親題寺名。經過十餘載辛勤耕耘,如今的國清寺再現昔日光輝。
從面向223省道的
牌坊進去北轉就看到迎面一座照壁,上書“
南無觀世音菩薩”。從邊門進去後就是天王殿,一尊
大肚彌勒佛迎面而坐,笑迎天下賓客。
彌勒佛背面向北而立的是
韋馱菩薩,揚眉執杵,氣勢逼人。大殿兩側是高大威武的四大天王。
出了天王殿後門,大雄寶殿便映入眼帘,這是一座單層重檐
歇山建築,頂蓋黃色
琉璃瓦,飛檐翹角,裝飾典雅。登上9級台階,進入殿內,中央有
三尊大佛,莊嚴慈祥,眉如新月,正中是
釋迦牟尼佛,東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
藥師佛,西邊是西天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佛教所說的“三方佛”。兩側沿牆分列
十八羅漢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在東邊過道里,還站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濟公活佛,傳說
濟公本是羅漢轉世,因為去
羅漢堂報到晚了,輩分不高,只好站在過道里。大殿背後是
五十三參海島立體群雕塑像,整座塑像以
童子拜觀音為主體,講的是
善財童子在修成正果過程中參拜53位名師的故事。
大雄寶殿的北面是
藏經樓,為二層
歇山建築,底層大殿供奉的是一尊由緬甸國
觀音寺贈送給
掘港國清寺的
千手觀音玉佛,佛像高3.8米,近4噸重,系整體漢白玉雕塑而成,這種造型的觀音法像在我國各大寺院中均為罕見。樓上藏有日籍華人楊鴻飛教授贈送的《大藏經》等。
掘港國清寺除了三進主殿外,還有釋迦殿、四大名山殿、
千佛殿、準提殿、大聖殿、東嶽殿、龍王殿諸配殿以及
鐘鼓樓、碑亭、天香爐等建築,整座廟宇布局嚴謹,宏制巧構。
現在每逢觀音三大香會期(即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寺中信眾雲集,香火隆盛,熱鬧非凡,俗稱“
觀音會”。
掘港國清寺歷經千年風雨,幾經興衰,如今國運昌盛,古寺重光,香火日益旺盛,亦不僅作為
三寶弟子活動之場所,也為
如東又添一新興景觀!
〖石板街〗
200多年前,歷史定格在南黃海之濱的掘港-----這裡動地驚天,開始了本地曠古未有的鋪設石板街的建築宏舉。
串場河上運載石料的木舟桅檣林立,街道東西飛揚的沙土中號子震天,於是這歷經多年的浩大工程被載入史冊:乾隆五十九年(1974),吳永瑞、汪席儒等糾合徽西各商捐購石板,自鹽關以東鋪街道四百丈。嘉慶二十年(1815),汪桐等各商自西圈門巷口至三元殿止,鋪石板街道一百七十四丈四寸。二十一年(1816),續鋪嚴家巷口到龍王橋止,一百六十六丈二尺二寸。二十三年(1818),續鋪南街嚴家巷口至煙墩橋止,九十七丈四尺五寸。二十四年(1819),續鋪涵洞口至地藏橋止,九十八丈五尺。總計前後修整石路九百三十六丈二尺三寸。
《
如皋縣誌》記載:
掘港石板街有3條:
正街、岸街、豎街。正街又叫北街,岸街又稱南街。正街東起龍王橋,西至舊鹽關。岸街東起煙墩場,西至地藏橋,豎街北端在
上真觀前與正街相接,南行過雲浦橋與南街相連,南北街似兩條巨龍伸展蜿蜒,頭為龍王橋與煙墩橋,尾為關西五里墩與范公堤上的燒香爐。花崗石石板則是龍的胸甲和鱗片,清時街旁60多條碎石鋪成的小巷是龍腳,居高望之,顯得大氣而厚重。全鎮除3條石板街外,還有蔣家橋巷、武廟巷、城隍廟巷及大王廟巷的路面亦由石板鋪就。石街一律用長條花崗石平鋪,每塊長3尺3寸,寬1尺,厚5寸,左右各以長短不一寬為1尺的石板豎鋪分夾。整個石鋪路面寬近兩米,兩邊用側磚鋪的人行道亦有兩米,舊時能供兩乘官轎相向而過。累計鋪面石板,平鋪長寬一致的計8735塊,豎鋪分夾的計7490塊。面對這16225塊石板鋪就的平坦整齊的長街,誰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更值得一提的是石板表面所鐫刻的花紋圖案古錢、瓦、鹿、蝙蝠等,既美化了街道,寄寓了美好的祝願,更起了一個防滑作用,且圖案線條簡潔、樸實,饒有古風。古老的
串場河由西南向東北從鎮中穿過,河上跨橋如虹,水清似鏡,倒影入畫,與兩旁迤邐東西的石板街互為映襯。即使號稱淮左名都的揚州石街,與此比起來,也遠弗如甚!
南黃海的美麗富饒,石街人的古道熱腸,極大地吸引了外地客商。近處蘇、揚,遠地徽、晉,客商們鐘情於這一大片未開墾的處女地,致力於開發這充滿希望的鹽商各業。這裡鹽業大興,商賈雲集,樓堂高聳,市井繁榮,掘港因此而被譽為小揚州。
鹽行、花行、魚行、糧行、綢布莊、茶煙店等沿街而立,爭相興隆。酒樓菜館應運而生,海味麵點、風味小吃,因時制宜,口味獨特。逢年過節,大興廟會燈會,
十里長街,流光溢彩。早坐茶館,晚泡澡堂,老街人的習俗中也自有一種忙碌的閒適。古鎮老街,歷來是志士名人的青睞之地。墨客騷人,多會於此,詩酒唱酬,雅韻十足;老街曾是千里疆場、兵家必爭之地,從早年的的抗倭禦侮,到近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老街一度金戈鐵馬,將士雲集。
陳毅、
陶勇、
張震東、
梁靈光等名將曾在這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老街又是經濟發展,革固鼎新的見證人,清末狀元
張謇曾於此設署處理墾殖事務,當地
圍海造田,興辦實業當由此始。
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歷史的風風雨雨打造了老街的輝煌,也造就了一批批革命志士、專家學者和社會聞人。如今隨著社會發展,世事變遷,古老的石板街已所剩無多,僅在
東街殘留小段。然而在這古老的石街上成長起來的人,無論兩院院士、戎馬將軍、體育健將、商界巨子,還是世居老街的普通百姓,他們的心,他們的魂,都牢牢系在石街這條根上。信步石街,回首往事,舊日老街景象歷歷在目,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200年前的這16225塊花崗石板以及石上鐫刻的圖飾都會給他們帶來歷史的緬懷、情操的陶冶與精神的升華。甘心憑瘦骨,橫臥似街石。碾壓見殷紅,濺揚染春色。赤子之心,坦蕩之懷,正是石街人的精魂!
歷史沿革
江蘇省
如東縣縣城掘港有一條美麗的仿古街,街名
扶海洲.扶海洲本是
如東大地最早的稱謂,始見於《後漢書.郡國志》。扶海洲原是南黃海與長江交匯形成的一塊沙洲,好像是大海與長江攙扶出的一個孩子,故此得名。它形成於二三千年前的西周,唐朝時才和大陸相聯。《崇川竹枝詞》中有首專寫扶海洲的詞:“
淮南江北海西頭,中有一泓扶海洲。扶海洲邊是儂住,
越謳不善善吳謳。”這首竹枝詞的前兩句準確地寫出了扶海洲的地理位置:“淮南”是淮河之南,“江北”是長江之北,“海西頭”就是黃海的西岸.這“扶海洲”正是我們如東。所以史志里說,如東古稱“扶海洲。”
如東古屬吳地,但如東人大多是移民,土生土長的很少。移民中又以同屬吳地的江南人為多。千百年後,許多如東人已不再會說江南話了,但悠揚,輕快的江南
吳歌仍然可從今日如東民歌中尋覓到它的裊裊餘韻。
神話傳說
傳說八仙過海前,遇霧怪漫天吐霧,用盡法力,也不能衝破重重霧網。只得停在
扶海洲東海邊。
何仙姑問路遇見漁郎,漁郎告訴仙姑:“
蓬萊此去三千里,子夜霧怪瞌睡升明月。” 原來霧蟲每到半夜時分,打瞌睡半個時辰。八仙半夜突襲,拔劍刺死霧蟲,為民除害。仙姑見漁郎聰慧俊美頓生愛慕之意,有意考他:“
漁郎啊,你可知我們所站的地方叫什麼?” 漁郎搖頭,何仙姑飄然說道:“我出一個迷,你猜一下,就知道了——與郎好似舊相識,駕雲西辭赴蓬萊。” 漁郎沉思不解,恰巧如來佛祖東行經過,有意相助漁郎,於是現出金身慈笑不語。漁郎和仙姑跪拜,漁郎一剎那間恍然大悟,感謝佛祖指點迷津,脫口而出:“如東。”原來,何仙姑出的是會意藏字謎,“好似” 解為“如” “西辭”是向“東。” 如來佛祖從西天到東土來,不就是“如東”嗎?漁郎請來能工巧匠刻下“如來東臨” 的巨碑謝恩。據說,老人只要在此碑前拜上一拜,燒香九柱,雙手合十齊頭頂,就能長命百歲。青年男女只要在此碑下拜上兩拜,點香八柱,就能找到稱心如意的人。小孩在此碑前拜上三拜,就能去病除災,學業長進。
飲食文化
文蛤雅稱“天下第一鮮”,屬於腮綱兼蛤綱的海產貝類。明代
李時珍云:“還中諸蛤之利有餘人者,統稱
蛤蜊,白殼紫唇,或殼上有花紋故稱
文蛤或
花蛤。”宋朝詩人梅堯臣也曾有過“車蝥與月蛤,寄自
海陵郡”的詩句。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一路吃盡人間美味。一日來到揚州,知府大人正在為拿不出美味佳肴而犯愁,這時,一位家住如東的師爺獻計道:“大人,我家鄉的海邊出產一種又鮮又嫩的文蛤,其味雅而不俗,是否尋點來讓皇上品嘗。”知府一聽,十分高興,立即派人快馬置辦。回府後,差掌勺用文蛤燒冬瓜,將冬瓜數片削成彎月形狀。玉碗中,清煙裊裊,一顆顆文蛤似珍珠一樣,在水中嬉戲,仿佛抬頭望著水中初月倒影。看著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情境,吃夠山珍海味的乾隆,從未品嘗過這么鮮美的海味野餚,鮮得直咂嘴。“此鮮只應天宮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乾隆邊吟詩讚道,邊喚來師爺,問這是什麼菜,師爺靈機一動,答曰:“回皇上話,這是海珠戀月。”乾隆龍顏大悅,“好一個海珠戀月,真乃
天下第一鮮也。” 乾隆回味無窮,一時興起,命師爺馬上取來文房四寶,乾隆揮筆寫下了“天下第一鮮”五個大字。由此,文蛤美名遠揚。在廣闊無垠的南黃海灘上,隨著潮水的落去,趕海人有的肩扛著鐵刨子,有的手拎著網兜,湧向這一天出一頭“
金牛”的大海。他們有的用鐵刨子倚在肩上,麻利地拖著後退,憑著沙中傳出的聲感,將一隻只文蛤又迅疾勾入網兜里。有的人只用雙腳踩文蛤,將海灘上的沙泥踩活後,文蛤就自然露出
沙面,然後用手一隻只地拾進網兜。人們邊踩文蛤邊說著、笑著、唱著、充滿著詩情畫意。改革開放為南黃海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東人把文蛤打進了國際市場,使其真正成為了名副其實地“
天下第一鮮”。全縣除天然文蛤繁殖海面外,人工養殖面積達50多萬畝,年出口6000多萬噸,成為我國最大地文蛤生產基地。近年來,南通市旅遊部門將灘涂踩
文蛤作為專項旅遊活動推出,美其名“
海上迪斯科”,為國內外獨有,融觀賞、運動、風味平常於一體,已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成為南黃海上一道亮麗地風景線。
城市標誌
海子牛是
如東出海漁民的得力助手。它體格強壯,身材高大,吃苦耐勞,善於拉車。在源遠流長的如東畜禽生產史中,如東人不會忘記曾與他們榮辱與共,並為他們屢建奇功的“海子牛”海子牛因體形碩大,背腰寬厚,四肢粗壯,玉蹄圓大,
慓悍健美,產於如東海濱而得名。歷史上,沿海拖鹽、拉魚、運草全賴海子牛。海灘多積水窪地,無交通道路,交通工具都為木輪大車,車體笨重,運輸時又常須涉水而過,負荷極大。海子牛便是沿海民眾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精心培育
役用牛良種的傑作。它體高力壯,兩牛共挽一車,載重1000到1500公斤,每天能在海塗上行走30至40公里,終年如此,習以為常。用以耕地,效率比農村水牛高30%。 在那烽煙遍地的戰爭歲月里,
海子牛以其特有的功能活躍於沿海地區,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屢立戰功。有一幅題為“海上殲敵”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這一情景:戰鬥的硝煙還未散盡,鬼子的炮艇還在燃燒,骯髒的膏藥旗耷拉在沙灘上。兩頭碩大無比的海子牛拉著滿載戰利品的駕車,陪伴著英勇的戰士凱旋歸來。遠方,夕陽下倚大海。而今,隨著機械化運輸工具的迅速發展,往日的牛車已逐漸被拖拉機、汽車所代替;“海子牛”的時代亦已成為過去而載入
如東的史冊。然而,如同戰士眷戀著馳騁疆場的戰馬一樣,如東人依舊眷戀著“海子牛”。海濱不少漁家仍然飼養海子牛。因為汽車、拖拉機雖然快捷,但不耐海水侵蝕,而
海子牛拖架子車卻耐腐蝕,在海灘港汊進退自如,遠非其他運輸工具所能及。再有“
海上迪斯科”旅遊項目,用海子牛輓車,平添幾多粗獷、質樸,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
城市周邊
〖馬塘〗
唐朝大將軍
薛仁貴跨海征東,大軍行至今
如東縣潮橋鎮東四五里的地方。薛仁貴立馬東望,狂風呼嘯,海浪滔天。如此惡劣天氣,大隊人馬怎么上船渡海,他信馬由韁,心事重重。突然,地面陷落,馬失前蹄,掉進一個大深塘里(在今天馬塘三角島內)。薛仁貴大吃一驚,見黑暗中有一物光芒燦爛,一看,原來是一顆定海龍珠,旁邊還有天書一本。薛仁貴大喜,天助我也。迅速帶兵上船,拿定海龍珠一照,果然,風平浪靜。後人把此地叫做馬塘,塑白龍馬以紀念。
特色舞蹈
跳馬夫是如東地區的一種舞蹈,氣勢雄壯,表現古代勞動人民剽悍勇武。“跳馬夫”原是流傳於如東一帶的祭神舞,所祭之神為“都天王爺”。據傳,“都天王爺”是
唐肅宗對其守將張巡的追封諡號。唐至德二年(757)十月,張巡(709—757)為抵抗
安祿山叛軍,守唯陽(今
河南商丘南)城十月,彈盡糧絕,乃羅雀掘鼠,給將士充飢。叛軍再犯,張用奇謀令軍士身系馬鈴,在城頭奔跑,使叛軍疑是援軍已到,魂飛魄散。張巡終因寡不敵眾,以身殉國。後來朝廷追封,百姓建廟,並於其生日進行祭祀。明清之時,倭寇海匪經常騷擾沿海,當地人們寄情於張,追思英烈,祈求神明消災降福,於是將供奉逐漸演化為“燒馬夫香”,這一活動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初,在如東豐利、
馬塘、掘港尤甚。70年代末、80年代初,如東民間舞蹈“
跳馬夫”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得以重放光彩,並先後至南通、南京乃至北京
中南海演出。它那簡潔、整齊的舞姿,鏗鏘的節奏,粗獷的吶喊乃至排山倒海、撼天動地的氣勢,被外國人稱之為“中國迪斯科”。“跳馬夫”是男子群舞,無音樂伴奏,主要靠馬夫身上佩戴的馬鈴聲伴舞,舞蹈機動多變。舞台上一排排粗獷剽悍的馬夫,身系馬鈴,口銜銀針,頭戴紅纓嵌寶牌面,手執馬扦,腿裹素布,腳著草鞋,胸懸護心掛鎖,腿系鏤空黑底短圍,目不斜視,群起舞蹈;跺步跳,橫步跨,盪步跳,縱步跨,整體動作剛韌有力。它向世人訴說一個以鈴聲嚇破敵膽的動人故事,頌揚了張巡驅妖鎮魔的無畏氣概,寄託著人們對消災祈福的良好願望。一聲悠長而低沉的號鳴,一通緩慢而莊嚴的鑼鼓,似成千上萬隻馬鈴同時發響,巨幅杏黃龍幡迎風翻騰,渲染出古代將士們縱馬廝殺的悲壯,人們仿佛置身於古代兩軍對壘的戰場。“呵呵,哈嘿!呵呵,哈嘿!”吼聲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眾馬夫步應鼓點,陣隨鑼變,時而飛鳥穿林,時而巨龍吐須,隊形瞬息萬變。號聲、鑼聲、馬鈴聲、吶喊聲,聲震遐邇,驚天動地。他們時而跨馬步,高舉馬扦作虔誠的祭祀;時而跳躍向前,義無反顧。龍蟠舞,呼啦啦;鈴兒聲,響叮噹;吶喊聲響遏行雲,猶如猛虎下山,恰似蛟龍出海……驀地,各種聲音戛然而止。“
跳馬夫”全過程遂告結束,整個舞蹈充滿
尚武精神,洋溢著戰鬥氣息。“跳馬夫”動作的風格,可用八句來概括:腳站八字似座鐘,腿臂微屈像勁弓。挺胸收腹須沉穩,氣貫丹田身如松。跳踢顛磋講紮實,邁步敦實肩微動。目光堅定不斜視,剛健質樸顯威風。如今,“跳馬夫”已升華為如東精神的象徵。為了和平與安寧,人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即使是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