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港舊有八景,亦稱蠙山八景:碧霞晚眺、范堤歸牧、東林詩社、西寺晨鐘、鹽嶺積雪、蠙山曉日、管池泛月、南坎春潮。隨著滄桑變化,如今除極少數尚有遺蹟可覓外,大多已湮滅。根據史料記載及老人口述,現尋蹤略記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掘港八景
- 別稱:蠙山八景
- 八景:碧霞晚眺、范堤歸牧、東林詩社等
- 類別:旅遊景點
碧霞晚眺,范堤歸牧,東林詩社,西寺晨鐘,鹽嶺積雪,蠙山曉日,管池泛月,南坎春潮,
碧霞晚眺
碧霞山位於掘港鎮區北,現為如東縣委、縣政府機關所在地。古為潮墩,俗稱土山。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守備王廷臣築。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嘉興人王懋芝在土山上興建碧霞行宮,供奉碧霞元君,土山即易名為碧霞山。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僧人秀衢在山頂增建大殿。清鹹豐年間(公元1851至1861年)主殿供有鐵鑄佛像一尊。民間傳說,鐵佛由水上漂來。僧人託言改稱鐵佛寺,山名依舊。碧霞山雖人工所為,但其長百丈、高十數丈,在無山可攀的掘港平原地區倒也顯得巍峨。當時的碧霞山,蒼松翠柏,古榆垂柳,鬱鬱蔥蔥。山腳下,三面蘆盪,隨風起伏。前臨三元池,池水碧澄,微波蕩漾。晚眺碧霞山,只見山是黃的,廟宇是黃的,秋天的蘆盪是黃的,倒映於三元池的晚霞也是黃的,凝重的色彩鋪染獨特的風景,俯仰四顧,人皆怡然自樂。
范堤歸牧
范公堤原身為捍海堰,俗稱皇岸。唐大曆年間黜陟使李承始建。宋開寶年間知泰州事王文佑增修。宋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監西溪鹽倉,與發運使張綸共商移堰,疊土加固,堰成400餘里,可抗海潮襲擊。百姓感其恩,稱之為范公堤。該堤後屢圯屢建。明永樂年間再築范公堤,繞掘港鎮區東南北三面,長80餘里。堤外東距大海僅數里。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曾兩次修繕。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利用范堤植樹造林,以作教育經費。樹長成後,范堤綠樹成蔭,遠望宛如一道綠色長城。堤堰雜草叢生,為農家放牧牛羊之地。牧童騎牛,成群結隊,晨起夕歸,短笛橫吹,清音悅耳,景色宜人。范堤歸牧呈現一派田園風光,別有情趣。
東林詩社
東林禪院又名東觀音堂,在掘港鎮東街楊家田邊北端。解放後曾一度為廢品倉庫,現作居民住宅區。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福建客商蔡三林捐資募建。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和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該院僧人兩次修建。廟宇規模有山門、中殿、大殿、廂房等。東林禪院名僧輩出,如雲閒、文槐諸人,擅長書畫,亦善詩文,能操琴、會鼓瑟。當地文人雅士時常在此集會,吟詩作對,故為東林詩社。
西寺晨鐘
西寺即西方寺,在掘港鎮西街,現為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原校址處。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僧人從善始建。初名西方庵,後易名為寺。清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僧人鳴禪改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主體建築有金剛殿、大佛殿、後殿共三進,兩側有觀音、迦藍諸殿、敞廳、法堂等計百餘間。寺中院內有紫竹林、放生池。該寺曾於公元1875年、1908年和1940年前後三次放戒,盛況空前,影響極大。寺內有大銅鐘一口,清晨撞響,其音宏亮悠遠,聲蓋全鎮,並遠播四鄉,可與蘇州寒山寺鐘聲相媲美。
鹽嶺積雪
掘港曾以市河為界,西為碧霞鎮,東為鹽垣鎮。鹽垣因鹽包垣得名。舊時鹽垣、鹽灶較多,鹽民普遍以露天曬鹽獲利。每逢數九寒冬,鹽堆積雪。斯時,踏雪賞景,有身臨雪山之感。
蠙山曉日
蠙山為掘港舊名。據《如皋縣誌》:載邑人黃端《蠙山賦》雲,蠙山“一名蟲車蟲敖山,在場(指掘港場)西北之苴上,土人取蟲車蟲敖棄殼海濱,累積成山,高十餘丈,上聳一峰,望之若浮巒孤嶼出沒於雲濤中。”時人清晨登上其山,可覽東方海上日出之壯觀。其感受不亞於南下寅陽、北上泰山觀日出。如今大海已退至掘港以東20公里以外,“今海潮盪徙,徒有其名耳”。
管池泛月
管池即三元池,又名土山池。位於碧霞山前,即今縣委機關前。清康熙年間由邑人管兆宗浚,俗稱管家池。池與客水相連,雖有大旱,亦不乾涸。三元池水尤為清冽,月夜景色格外誘人。清乾隆乙巳年(公元1785年)庠生吳石林詞道出三元池泛月之真趣:“酒盞詩瓢畫舫,碧天皓月清池。十五雙儇打槳,波心蹴碎琉璃。樹里深深古寺,雲邊隱隱高峰。試向船頭吹笛,一聲驚起魚龍。”掘港還有一處亦稱管家池。該池在地藏橋附近,現中心市場西南邊。該處三面環水,皆用石駁;一面有路,中有小亭,可供人小憩,亦可邀三五賓朋,相聚此亭,賞風鑒月,高談闊論,飲酒取樂。
南坎春潮
此景在掘港南郊。明清時期掘港南邊至曹埠、花子街一線范公堤外尚是大海(屬三餘海灣北岸)。越過掘港南郊堤坎,即可看到潮漲潮落。春暖花開時節,時人踏青遠足至范公堤上,放眼氣勢磅礴的水漲春潮,令人心曠神怡,樂而忘返。此景亦稱“掘港春潮”。